葉桂撰,郭維浚編

《眉壽堂方案選存》~ 卷下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9)

1. 痘科

人參,煨木香,歸身,粳米,川連(酒炒),白芍,廣皮

晝靜夜煩,陽亢陰虛,緣稚年之體屬陽,乏陰協和。清涼解毒,僅能理時癘火毒,先天藏蓄之毒兆於有形之始,豈刻時可徹?論理壯水制陽、益陰解憂,仿仲景之議可也。

六味去萸加芍。

正在關津,而陽分散漫之毒現於頭巔。內虛不受芩、連苦寒,姑進益陰臟,能陽腑,勿使深入里。(此方逸去)

冬溫未解,神氣未為清爽。痘雖熱症,體柔肌白,是為元虛。清寒不可太過,胃無妨礙,自無變症,殼薄痘多,看護宜慎。

犀角,炒楂肉,牛蒡子,連翹,羚羊,丹皮,制天蟲,桔梗

臨服入雞冠血十五滴。

白話文:

痘科

患者白天安靜,晚上煩躁,屬於陽盛陰虛,因幼年體質屬陽,陰氣不足,缺乏陰陽協調。單純清熱解毒,只能治療一時的瘟疫熱毒,但先天積累的毒素已經顯現,怎能一時去除?應當滋陰降火,增強陰氣以緩解煩躁,效仿仲景的治療方法即可。

方劑:六味地黃丸去吳茱萸加白芍。

痘疹正在傳變階段,而陽氣散佈的毒素已顯現在頭頂。體內虛弱,不能承受黃芩、川連的苦寒之性,暫時先服用滋養陰血、補益陽氣的藥物,避免毒邪深入臟腑。(此方略去)

冬季溫病尚未痊癒,精神狀態尚未清爽。雖然痘疹是熱症,但患者體質虛弱,肌膚白皙,這是元氣不足的表現。清寒之藥不可服用過多,只要胃口沒有問題,就不會有其他病變,痘疹的痘殼薄而數量多,護理需謹慎。

方劑:犀角、炒山楂肉、牛蒡子、連翹、羚羊角、丹皮、制川楝子、桔梗

服用時加入十五滴公雞冠上的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