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花韻樓醫案》~ 正文 (10)
正文 (10)
1. 正文
尤(又診)
腹形癟小。便血稍見。心悸不寐皆減。時值夏至大節。營衛兩虛之體。船路尤易觸動風熱。還宜謹慎。
人參(一錢),川連(三分),丹皮炭(一錢五分),制首烏(四錢),黃耆(一錢五分),棗仁(三分),地榆炭(三錢),生冬朮(一錢五分),黨參(三錢),小紅棗(三枚)
尤(又診)
交節前後。便血未行。神脈皆段。
人參(一錢),製附子(三分),春砂仁(五分),雲苓(三錢),綿耆(一錢五分),地榆炭(三錢),炒棗仁(三錢),苡仁(三錢),左牡蠣(八錢),小紅棗(三錢),元眼肉
尤(又診)
便血匝月未發。中氣有權攝血矣。血得貯於營。則虛陽不致上越。所以自覺精神行動。頗屬安適也。
臺人參(一錢五分),製附子(三分),炒棗仁(三錢),左牡蠣(八錢),黃耆(三錢陳皮五分泡湯炙),煨木香(三分),炒木瓜(一錢),炒丹皮(一錢五分),炒冬朮(一錢五分),春砂仁(五分),大黑棗(三錢)
尤
臨經旬日前。腹痛不已。入夜交寅卯時更覺痛極難堪。肝鬱血分也。擬疏其痰氣。養其營血。可許得痊。
旋覆花(一錢五分),廣鬱金(三分),甘枸子(一錢五分),白芍(一錢五分),老蘇梗(一錢),瓦楞子(三錢),杜仲(三錢),青皮(五分),歸身(三錢),棗仁(三錢)
尤(又診)
疊進養血化痰法。是月月事如期。病勢大減。眠食並適。仍守前意。
旋覆花(三錢),老蘇梗(一錢),小茴香(三分),川斷(二錢),白蒺藜(三錢),廣鬱金(五分),炒丹皮(一錢五分),真橘絡(一錢五分),歸身(三錢),小青皮(一錢)
尤(又診)
癸水甫淨。養心脾佐調奇脈。
炒枯熟地(三錢),廣鬱金(三分),川貝母(三錢),歸身(一錢五分),紫石英(三錢),懷牛膝(一錢五分),老蘇梗(一錢五分),白芍(一錢五分),炒棗仁(三錢),橘白(五分)
尤(又診)
日來脈情和緩。營衛氣血流通。擬培養奇經八脈。佐理肝脾。
熟地炭(二錢砂仁末拌),川杜仲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雲苓(三錢),白蒺藜(一錢五分),浮歸身(一錢五分),炒棗仁(三錢),青皮(七分),苡仁(三錢),炙橘白(一錢)
尤(又診)
氣為血帥。氣順則營血循序。疊進和肝運脾。諸恙皆安。仍守前法。冀其臨經痛止焉妙。
尤(又診)
痛經止後。懷麟三月矣。微見嘔痰納少。雖屬惡阻餘波。即是肝胃不和也。
制首烏,川斷,冬朮,白芍,厚杜仲,山藥,黃芩,生甘草,川貝母,砂仁,棗仁,橘白,
加川石斛煎湯泛丸
尤
乳房結癧。大小不一。起經四載。屢發酸痮。痛楚則更堅大。胸膈梗痛如束。脈弦舌紅。一派肝鬱。結於陽明部分也。有關格之根柢。怡養為佳。
白話文:
[正文]
多次診察記錄:
第一次:腹部瘦小,少量便血,心悸失眠症狀減輕。正值夏至,體質營衛兩虛,舟車勞頓容易感受風熱,需謹慎。處方:人參、川連、丹皮炭、制首烏、黃耆、棗仁、地榆炭、生冬朮、黨參、小紅棗。
第二次:月經前後,未便血,精神和脈象均衰弱。處方:人參、製附子、春砂仁、雲苓、綿耆、地榆炭、炒棗仁、苡仁、牡蠣、小紅棗、元眼肉。
第三次:便血已有一個月未發生,中氣已能攝血,血貯於營,虛陽不會上亢,因此精神和行動都比較舒適。處方:人參、製附子、炒棗仁、牡蠣、黃耆、陳皮(泡湯炙)、煨木香、炒木瓜、炒丹皮、炒冬朮、春砂仁、大黑棗。
第四次:月經來臨前幾天,腹痛不止,夜間寅卯時更痛,是肝鬱血瘀所致,需疏通痰氣,滋養營血。處方:旋覆花、廣鬱金、甘枸子、白芍、老蘇梗、瓦楞子、杜仲、青皮、歸身、棗仁。
第五次:繼續服用養血化痰的藥方,月經按時來潮,病情好轉,睡眠和食慾都正常,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。處方:旋覆花、老蘇梗、小茴香、川斷、白蒺藜、廣鬱金、炒丹皮、真橘絡、歸身、小青皮。
第六次:月經剛乾淨,需養心脾,調理奇經八脈。處方:炒枯熟地、廣鬱金、川貝母、歸身、紫石英、懷牛膝、老蘇梗、白芍、炒棗仁、橘白。
第七次:近期脈象平和,營衛氣血流通,需調理奇經八脈,兼顧肝脾。處方:熟地炭(拌砂仁末)、川杜仲、川貝母、雲苓、白蒺藜、浮歸身、炒棗仁、青皮、苡仁、炙橘白。
第八次:氣為血之帥,氣順則血循,繼續調理肝脾,諸症均已安穩,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,希望下次月經來潮時疼痛能停止。
第九次:痛經停止後,懷孕三月,略有嘔吐、食慾不振,是妊娠反應的餘波,也是肝胃不和。處方:制首烏、川斷、冬朮、白芍、厚杜仲、山藥、黃芩、生甘草、川貝母、砂仁、棗仁、橘白,加川石斛煎湯泛丸(製成丸藥)。
第十次:乳房有腫塊,大小不一,經期四年來反覆發作酸脹疼痛,疼痛時腫塊更大,胸膈梗塞疼痛如捆綁,脈弦舌紅,是肝鬱,結於陽明經部分,與膈肌有關,需調理養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