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指禪》~ 卷一 (2)
卷一 (2)
1. 定至數
持脈之初,先看至數。欲知至數,先平己之呼吸,以己之呼吸,定人之呼吸,未嘗不同。蓋人之五臟不可見,所可見者,脈而已。呼出於心肺,心一至,肺一至;吸入於肝腎,肝一至,腎一至。一呼一吸,脈來四至,名一息。脾脈不見者,以土旺於四季也。是為平脈。惟是邪擾於中,斯脈不得其正耳。亦有平人脈來五至而無病者。
白話文:
開始把脈時,首先觀察脈搏的頻率。要了解脈搏的頻率,必須先平復自己的呼吸,用自己的呼吸來調整病人的呼吸,一般情況下兩者會一致。因為人的五臟無法直接觀察,而脈搏是能看到的。呼氣從心肺排出,心臟跳動一次,肺部也跳動一次;吸氣進入肝腎,肝臟跳動一次,腎臟也跳動一次。一次呼氣、一次吸氣,脈搏跳動四次,稱為一息。脾臟的脈搏不顯現,這是因為四季之中土氣旺盛。這就是平脈的標準。只有因為邪氣困擾體內,脈搏才會不正常。也有少數健康的人脈搏頻率為五次,但沒有疾病。
2. 二十七脈名目
微、細、弦、弱、濡、牢、浮、沉、虛、實、滑、澀、洪、伏、緩、遲、數、長、短、芤、革、結、促、緊、散、動、代
白話文:
脈象特徵:
- **微:**細弱不明顯的脈象
- **細:**脈體細小,不容易觸摸
- **弦:**脈象細長、緊張,像琴絃
- **弱:**脈力微弱,難以觸摸
- **濡:**脈象潤澤,有滋養感
- **牢:**脈象堅實,有力度
- **浮:**脈象浮於表層,容易觸摸
- **沉:**脈象沉於深層,需要加力才能觸摸
- **虛:**脈象空虛,力量不足
- **實:**脈象充實,力量強勁
- **滑:**脈象光滑流利,像珠子滾動
- **澀:**脈象粗糙不順,有阻滯感
- **洪:**脈象粗大而有力
- **伏:**脈象隱藏於深層,不易觸摸
- **緩:**脈搏跳動緩慢
- **遲:**脈搏跳動極慢
- **數:**脈搏跳動快速
- **長:**脈搏跳動持續時間長
- **短:**脈搏跳動持續時間短
- **芤:**脈象弱小,若有若無
- **革:**脈象堅硬,像皮革
- **結:**脈象凝滯,像繩結
- **促:**脈搏跳動急促
- **緊:**脈象過於緊張,有緊繃感
- **散:**脈象散亂,沒有規律
- **動:**脈象浮動不定
- **代:**脈象忽強忽弱
訣以緩為極平脈,餘二十六為病脈。定清緩脈,方可定諸病脈;精熟緩脈,即可以知諸病脈。脈之有緩,猶權度之有定平星也。
白話文:
以緩脈為標準,以此基準來診斷其他二十六種病脈。確定了正常的緩脈,才具備診斷各種病脈的基礎。熟知緩脈的特性,就能瞭解其他病脈的變化。脈搏中的緩脈,就像衡量輕重的標準星一樣,可以作為基準。
緩(和緩也。張太素曰:「應指和緩,往來甚勻。」楊元操曰:「如初春楊柳舞風之象」)
四至調和百脈通,渾涵元氣此身中。
消融宿疾千般苦,保合先天一點紅。
露顆圓勻宜夜月,柳條搖曳趁春風。
欲求極好為權度,緩字醫家第一功。
白話文:
緩,指的是緩慢而溫和的狀態。張太素說,脈象應該和緩,來去均勻。楊元操則比喻成初春楊柳隨風搖曳的樣子。
當四時調和,百脈流通,元氣充盈全身,就能消融積累已久的疾病,並保全先天之本。
就像露珠飽滿圓潤,適合在夜間月光下欣賞,柳條輕柔搖擺,最美在春風中。
想要達到最佳效果,緩慢這一點是醫師最重要的功夫,需謹慎拿捏。
不浮不沉,恰在中取;不遲不數,正好四至。欣欣然、悠悠然、洋洋然,從容柔順,圓淨分明。微於緩者,即為微;細於緩者,即為細。虛實長短、弦弱滑澀,無不皆然。至於芤革緊散、濡牢洪伏、促結動代,以緩為權度,尤其顯而易見者也。
白話文:
脈象不浮也不沉,適中而穩;不快也不慢,規律而平均。脈運平和有序,流暢圓潤。緩慢的脈象略微遲緩,細小的脈象略微收斂。虛實長短、弦緊滑澀等各種脈象,皆是如此。至於芤革(脈象緊促而堅硬)、緊散(脈象緊促而散亂)、濡牢(脈象濡軟而遲緩)、洪伏(脈象洪大而沉伏)、促結(脈象促急而堅硬)等各種特殊脈象,以脈象的緩慢與否為基準,這些特殊脈象就顯得更加明顯了。
3. 有胃氣者生
四時之脈,和緩為宗,緩即為有胃氣也。萬物皆生於土,久病而稍帶一緩字,是為有胃氣,其生可預卜耳。
(統六脈而言,不得獨診右關。)
白話文:
四季的脈象,以和緩為主要特徵,和緩就表示有胃氣。萬物都生長於大地,長期生病但脈象稍微帶有和緩,這就是有胃氣,可以預測病情會好轉。
(這是針對全身的六脈來說的,不能單單診察右手的關脈。)
4. 脈貴有神
無病之脈,不求神而神在,緩即為有神也。方書乃以有力訓之,豈知有力,未必遂為有神,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。精熟緩字,自知所別裁。
白話文:
健康人的脈象,不必刻意的追求「神」,自然流露的神采纔算是神。中醫典籍將有力作為判斷神的標準,其實有力未必就是有神,有神也不一定表現在有力上。只有精準地把握「緩」字的含義,才能分辨脈象的真假。
5. 讀緩字法
焚香跌坐,靜氣凝神,將緩字口誦之,心維之,手摩之,反復而詳玩之,久之,緩歸指上。以此權度諸脈,瞭如指掌。
白話文:
點燃香,盤腿而坐,沉靜心神,緩緩地念誦「緩」字,心中默想,用手輕輕撫摸,反覆細細玩味。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,緩便會歸入手指上。以此作為標準衡量各條經脈,就能像看自己的手掌那樣清楚明白。
6. 四時平脈
天地之氣,分寄四時,化生萬物。故春木、夏火、秋金、冬水,皆乘其令以分司,獨土則通旺於四季。分陰分陽,迭用柔剛,蓋言平也。人得天地之氣以生,而脈即與之為比附。春為肝木,脈弦,夏為心火,脈洪,秋為肺金,脈毛;冬為腎水,脈石。惟胃氣屬土,其脈從容和緩,散布於弦洪毛石,以默運於春夏秋冬,渾淪元氣,流暢貫通,生生不已,平孰甚焉。如春肝宜弦,弦而緩者,若風颭柳梢,抑揚宛轉。
白話文:
天地的氣息,分佈在四個季節,孕育萬物。因此,春木、夏火、秋金、冬水,都按照季節的規律執行任務,只有土氣貫通於四季。陽氣和陰氣交替,柔性與剛性相互運用,這是說氣息平衡。人體得到天地之氣才能生存,而脈象就與之相應。春天對應肝木,脈象為弦脈;夏天對應心火,脈象為洪脈;秋天對應肺金,脈象為毛脈;冬天對應腎水,脈象為石脈。只有脾胃之氣屬土,脈象從容平和,分散於弦、洪、毛、石四種脈象中,在春夏秋冬中默默運轉,使元氣渾然一體,暢通流貫,生生不息,平穩平和。例如春天的肝脈宜為弦脈,如果弦而緩和,就像風吹拂柳條一樣,輕柔舒展。
夏心宜洪,洪而緩者,若活火烹茶,薰灼舒徐。秋肺宜毛,毛而緩者,若揀金砂礫,漸次披搜。冬腎宜石,石而緩者,若水澤腹堅,徐形縐透。四季脾胃用事,厥脈宜緩,不問可知,此平脈所以獲生也。蓋平者,和也,所以和其脈,使無急躁也;平者,准也,所以准其脈,使無偏勝也。
白話文:
夏天心臟喜歡舒洪的脈象,就像用活火燒水泡茶,溫和緩慢。秋天肺臟喜歡毛的脈象,就像挑選金沙,慢慢篩選。冬天腎臟喜歡石的脈象,就像水池蓄水,慢慢滲透。四季脾胃主事時,脈象都宜緩和,不論如何都知道,這是脈象平穩的原因,可以保全性命。凡是平穩的,就是調和的,所以要調和脈象,不讓它急躁;平穩的,就是規範的,所以要規範脈象,不讓它偏勝。
以緩平之,而後四時之脈,得其平耳。夫緩即胃氣,原秉天生地成,與諸脈互相主輔,而不可須臾離焉者,經所云春弦、夏洪、秋毛、冬石,皆以胃氣為本,誠得診脈之大宗也。惜醫不知察,囫圇讀過,毫無心得。未知有胃氣者。為平為生;無胃氣者,為病為死。遂使一成不易之理,徒蓄千載莫破之疑。
余因揭而論定,以著是編。
白話文:
調和脈象,讓四時脈象都得到平衡。所謂的「緩」指胃氣,胃氣是天生地成,與各個脈象互相依存,不可須臾分離。經書上說的春季脈象緊繃,夏季脈象洪大,秋季脈象浮細,冬季脈象沉實,這些脈象的根本都是胃氣。所以,胃氣纔是診脈的重中之重。遺憾的是,醫生不仔細觀察,只是囫圇吞棗地讀過,毫無心得。不知道有胃氣的,身體就會健康;沒有胃氣的,就會生病甚至死亡。這樣一來,一個不變的道理,就一直成為千載難破的疑惑。
7. 浮、沉、遲、數四大綱
立緩為標,言平脈,即統該乎弦、洪、毛、石;提病脈,先分著於浮、數、遲、沉。而二十二脈之旁見側出者,無不寓於其中,舉其綱而目自見。
白話文:
主要以緩脈作標準,所說平脈,包括弦脈、洪脈、毛脈和石脈;而用以辨別病脈的脈象,首要根據浮脈、數脈、遲脈和沉脈進行分類。其他二十二種脈象,不管是在旁觀察還是側旁察覺,都隱含其中;只要掌握綱領,脈象就能明瞭。
8. 浮
(《脈經曰》:「舉之有餘,按之不足」。崔氏曰:「如水上漂木,主表」。)
浮從水面悟輕舟,總被風寒先痛頭。里病而浮精血脫,藥非無效病難瘳。
白話文:
浮脈像是輕舟漂在水面上,通常表示人體受到了風寒的侵襲,頭痛是最先出現的症狀。如果內臟有病而脈象浮,則可能意味著精血已經耗損,此時即使服藥也難以痊癒。
浮緊傷寒,浮虛傷暑,浮數傷風,浮遲傷濕。亦有里病而浮者。浮而云騰蜃起,多屬陰虛;浮而綿軟蔥空,半由失血;浮而月蕩星搖,預知精敗;浮而羽鎩毛散,可卜神消。
白話文:
脈浮緊是傷寒所致,脈浮虛是傷暑所致,脈浮數是傷風所致,脈浮遲是傷濕所致。有些內臟疾病也可能導致脈浮。
如果脈浮像雲霧蒸騰,蜃氣升起,多半是陰虛。如果脈浮而綿軟如同蔥管中的空洞,可能有一部分是失血所致。如果脈浮而像月亮搖晃,星星閃爍,預示精氣虧損。如果脈浮而像羽毛或針芒散亂,預示神氣衰竭。
9. 沉
(《脈經》曰:「重手按至筋骨乃得。」楊氏曰:如石沉水底,主裡。」)
沉居筋骨有無疴,著骨推筋仔細摩。
有病而沉兼別脈,沉而無病世人多。
白話文:
用重手法按壓到筋骨才能感受到的脈象,像是石頭沈在水底,表示病症在內。脈象沈重地存在於筋骨之間,是否有疾病需細心按摸檢查。如果脈象既沈重又伴有其他特徵,則可能有疾病;但如果只是沈而不伴隨其他異常,那麼大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。
沉遲痼冷,沉數內熱,沉滑痰積,沉緊冷痛。多有無病脈沉者。沉居命脈悠長,足徵壽考;沉居腎脈恬靜,咸頌仁人;沉居關脈調勻,允稱秀士;沉居寸脈圓活,定是名姝。
白話文:
脈象沉遲緩慢,主寒證;沉數而有力,主內熱;沉滑而濡,主痰濕積聚;沉緊而有疼痛,主寒證疼痛。
有的人脈象沉細無力,但卻沒有疾病。脈象沉降在命門脈位,主壽命長;沉降在腎脈,主心地善良;沉降在關脈,主氣血調和;沉降在寸脈,主女性容貌姣好。
10. 遲
(《脈經曰:「一息三至,去來極慢。」遲為陽不勝陰,脈來不及)
遲惟三至欲亡陽,好與醫家仔細詳。
總是沉寒侵臟腑,只宜溫藥不宜涼。
白話文:
脈搏每呼吸三次,來去非常緩慢。這種遲緩的脈象表明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脈搏跳動緩慢。這情況需要醫生仔細診斷。
這種遲緩的脈象僅僅三次,幾乎要失去陽氣,醫生應該仔細研究。
通常是因為寒氣深入臟腑所致,治療時只適合使用溫熱的藥物,而不適合用寒涼的藥物。
浮遲表寒,沉遲裡寒,有力積寒,無力虛寒,未有無寒脈遲者。遲為內病壅閼,溫養陽剛;遲為外病浸凌,溫消陰翳;遲為緩病纏綿,溫補元氣;遲為急病馳驟,溫散客邪。
白話文:
脈象浮且遲緩,表示體表有寒氣;沉且遲緩,表示體內有寒氣;有力氣表示寒氣積聚;無力氣表示虛寒。從來沒有脈象遲緩而沒有寒氣的。遲緩的脈象代表:
- 內部疾病壅滯閉塞,需要溫補陽氣。
- 外部疾病侵襲,需要溫散陰邪。
- 慢性疾病纏綿難愈,需要溫補元氣。
- 急性疾病發作劇烈,需要溫散外邪。
11. 數
(《脈經》曰:「一息常數六至。」《素問》曰:「脈流薄疾。」數為陰不勝陽。)
數脈為陽至倍三,脈中數脈實難諳。
而今始識諸般數,囑咐醫人莫亂探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說,正常的脈搏在一呼吸之間跳動六次。《素問》說,脈搏流動迅速。脈搏跳動迅速是因為陰不及陽。
脈搏跳動迅速是陽氣過盛,達到正常三倍之多,這種脈象其實很難掌握。
現在開始認識各種脈象,囑咐醫生們不要隨便揣測。
五行之中,金木水土,各居其一,惟火則有二。而推其火之類,不特本經之火。海枯被火,則為腎火;榆能生火,則為肝火;石可取火,則為肺火;壤內藏火,則為脾火。不止有二,而有六矣。而充其火之盡,不特當時之火。風熱而熾,則為風火;寒鬱而熱,則為寒火;暑傷而溫,則為暑火;濕積而蒸,則為濕火;燥過而枯,則為燥火。是內有六,外亦有六矣。
白話文:
五行之中,金木水土各佔一席,只有火有兩個。如果擴大火的概念,除了經絡中的火,還有其他類型的火:
- 海枯被火:腎火
- 榆能生火:肝火
- 石可取火:肺火
- 壤內藏火:脾火
因此,火不僅有兩個,還有六個。如果再把一時的火也算進去,就更多了:
- 風熱而熾:風火
- 寒鬱而熱:寒火
- 暑傷而溫:暑火
- 濕積而蒸:濕火
- 燥過而枯:燥火
所以,火有內部的六種,外部也有六種。
而窮其火之變,不獨五運六氣之火,又有無根之火,痰結之火,血燥之火,莫可名狀、莫可紀極之火。綜此以觀,無病不有火,無火不脈數,無藥不可以治數。君火而數,芩連固為折火之正敵;相火而數,桂附亦為歸火之靈丹。脾倦生火,數非參耆莫療;肝盛生火,數惟柴芍可除。
白話文:
探究火邪的千變萬化,不只五運六氣的火邪,還有無根之火、痰結之火、血燥之火,這些火邪無法明確命名,數量也難以估計。綜合來看,沒有疾病不涉及火邪,沒有火邪不會出現脈搏數疾,沒有藥物不能治療脈數。如果心火亢盛、脈搏數疾,黃芩和黃連是平息心火的良藥;如果命門相火旺盛、脈搏數疾,桂枝和附子則是引火歸元的靈丹妙藥。脾胃虛弱生火,脈數疾病必須用人參和黃耆治療;肝氣盛旺生火,脈數疾病只有柴胡和芍藥才能消除。
數緣腎虛,兩地滋陰,不必降火;數由肺損,二冬泄熱,即以清金。解痰火之數,惟恃法夏;潤血燥之數,須用當歸。傷風發熱,可以去風,即可以治數,防風、羌活;傷寒發熱,於焉去寒,即於焉治數,麻黃、桂枝。療暑熱之數脈,焦朮、川烏,極為妙品,調濕熱之數脈,蒼朮、黃柏,實有神功。
白話文:
多數數脈是由於腎虛,因此應滋陰而不必降火;如果數脈是由於肺部損傷,可以用二冬湯來清熱,同時清肺金。清除痰熱的數脈,主要依賴杏仁和夏枯草;滋潤乾燥血燥的數脈,必須使用當歸。
傷風發熱時,可以祛風來治療數脈,可使用防風和羌活;傷寒發熱時,可以祛寒來治療數脈,可使用麻黃和桂枝。治療暑熱的數脈,焦朮和川烏是極好的藥物;調理濕熱的數脈,蒼朮和黃柏具有神奇的功效。
阿膠養秋燥之金,脈數自減,元參泄無根之火,脈數以除。區別內外,分析經絡,以脈證病,以病證脈,斯得之矣。安得有心人,與之談數脈哉!
白話文:
阿膠可以滋養秋季乾燥的肺氣,脈搏次數就會自然減少。元參可以清泄無根之火,脈搏次數也會因此消除。區分內外部,分析經絡,通過脈象來判斷病情,通過病情來驗證脈象,這樣才能獲得正確的診斷。哪裡能找到用心之人,與我討論脈學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