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學霆

《三指禪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總論

醫理無窮,脈學難曉,會心人一旦豁然,全憑禪悟。余未及冠,因病棄儒,留心醫學,研究諸書,並無一字之師,獨於脈,稍得異人指示,提一緩字,而融會之,全身脈症,於瞬息間,盡歸三指之下。距今四十餘年,所過通都大邑,探取病情,無一不驗。今不敢以自私,立為主腦,對以陰陽,註釋多本古人體裁,實非臆造,就正同學,幸其教我。

白話文:

中醫的學理博大精深,脈象學的學習難以領會。只有能夠深刻理解的人才能突然領悟,就像禪宗領悟一樣。我年少時,因為生病而放棄了儒學,開始專心學習醫學。我鑽研了許多醫書,沒有任何老師親自指導我。但只有在脈象學上,我得到了高人的指點,他只提到了「緩」這個字,我就融會貫通了這個概念。從那以後,無論是全身的脈象症狀,我都能在瞬間通過三根手指診斷出來。時至今日,已經過去了四十年,我走過許多繁華的大城市,診斷了無數病人的病情,沒有不應驗的。現在,我不再自私地將此祕訣藏於胸中,而是把它寫成這本著作。我在著作中採用了陰陽對照的形式,註釋參考了許多古籍。我的著作並非憑空臆想,而是希望能得到同道中人的指教,請大家多多指點我。

2. 脈學源流

軒轅使伶倫截嶰谷之竹,作黃鐘律管,以候天地之節氣;使岐伯取氣口,作脈以候人之動氣。黃鐘之數九分,氣口之數亦九分,律管具而寸之數始形。故脈之動也,陽浮九分,陰得一寸,合於黃鐘。黃鐘者,氣之先兆,能測天地之節候;氣口者,脈之要會,能知人命之死生。

白話文:

軒轅皇帝命令伶倫在嶰谷砍竹子,製作了黃鐘律管,用來測候天地的節氣;命令岐伯測定氣口,製作了脈象,用來測候人體的氣機運行。黃鐘的律數是九分,氣口的數目也是九分,律管具備之後,才產生了寸的度量。所以脈搏的跳動,陽氣外浮九分,陰氣內守一寸,與黃鐘的音律相符合。黃鐘的音律是氣的先兆,可以預測天地的節氣;氣口是脈象的關鍵,可以瞭解人的生死。

本律管以定脈,軒岐之微蘊,誠有未易窺測者。越人著《難經》,推明十變;叔和撰《脈經》,演成十卷,而脈始得燦明於世。迄五代高陽生《脈訣》出,士大夫多議之,由是才人傑士,咸馳驟於筆墨之間,各據其理,各抒其見,而真訣几几乎晦矣。齊禇澄論脈,女子陰逆,自上生下,左寸為受命之根,心肺脈診於兩尺,倒裝五臟,謬妄已極。趙維宗論脈,心肺在上,為浮為陽。

白話文:

脈診的規範用來判定病脈。軒轅黃帝和岐伯的精妙醫術,確實難以輕易窺探。越人撰寫《難經》,闡明脈象的十種變化;叔和撰寫《脈經》,洋洋灑灑十卷,從此脈象才開始被世人所瞭解。到五代時期,高陽生的《脈訣》問世,士大夫們議論紛紛。於是,才華出眾的人士紛紛揮筆抒發己見,各持己論,導致真正的脈診要訣幾乎失傳。齊禇澄論脈認為,女性的脈象是陰逆的,從上而下產生。左寸脈是受命之源,心肺之脈應診於兩尺。這種上下顛倒的臟腑脈象診法,謬誤至極。趙維宗論脈認為,心肺在上,應診於浮位和陽位。

肝腎在下,為沉為陰。脾居中州,半浮半沉,半陰半陽。意義膚淺,更屬無稽。吳草廬宗《內經》取之於氣口,未盡《內經》之奧。朱考享推《內經》,求之於遍身,未達《內經》之專。若二李者(瀕湖、士材)將前人所流傳之脈,依樣畫葫蘆,演成詩句,字字曉暢。叔和而後,幸有傳人,究未得平脈訣,醫無權度,殊失《內經》以平人定脈之旨。

是編揆之前哲,雖則別開生面,實亦不過發明《內經》及《難經》、《脈經》之義云爾。

白話文:

肝臟和腎臟位於身體下部,沉降屬於陰。脾臟位於身體中部,半浮半沉,介於陰陽之間。這些說法過於膚淺,甚至荒誕不經。吳草廬先生從《內經》中取「氣口」來理解脈理,但沒有完全領悟《內經》的精髓。朱考亨先生推崇《內經》,從全身找尋脈象,但沒有真正理解《內經》的專門性。像李時珍(瀕湖)和李士材等後人,依據前人的傳承,將脈象的知識編寫成詩歌,文字通俗易懂。經過叔和之後,脈學才得以傳承,但仍然沒有掌握「平脈」的訣竅。醫生沒有準確的依據,違背了《內經》根據健康人的脈象來制定脈診標準的原則。

3. 定脈部位

晦庵朱子跋郭長陽醫書云:「予嘗謂古人之於脈,其察之固非一道矣。然今世通行,惟寸、關、尺之法為最要,且其說具於《難經》之首篇,則亦非憑空結撰也。故郭公此書,備載其悟,而並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釋之。夫《難經》蔓乎尚已,至於丁德用之法則,余竊意診者之指有肥瘠,病者之臂有長短,以是相求,或未為定論也。蓋嘗考經之所以分尺寸者,皆自關而前卻是。

白話文:

晦庵朱熹在郭長陽的醫書上跋文說:「我曾經說過,古人對於脈象的辨察,絕對不是隻有一種方法。然而,現在普遍流傳的,最重要的是寸、關、尺法,而且這種說法寫在《難經》的第一篇,所以也不是憑空捏造的。因此,郭公這本書詳盡地記載了他自己的見解,並且引用了丁德用密集排列三指的方法來加以解釋。然而,《難經》的觀點已經非常廣泛,至於丁德用的方法,我私下認為診脈人的手指有粗有細,病人的手臂有長有短,用這些條件來對應脈象,可能還不足以得出確切的結論。我曾經研究過經典中將脈象分為寸、關、尺的原因,都是從關脈往前的脈象。

則所謂關者,必有一定之處,亦若魚際,尺澤之可以外見而先識也。然考諸書,皆無的論,惟《千金方》內,以為寸口之處,其骨自高,而關尺由是而卻取焉。則其言之先後,位之進退,若與經文相合。獨俗間所傳《脈訣》,五七韻語,其詞淺陋,非叔和本書明甚,乃能直指高骨為關,而分其前後,以為尺寸陰陽之位,似得《難經》本旨。余非精於道者,不能有以正也,姑附於此,以俟明者而折衷焉。

白話文:

所謂的「關」,必定有固定的位置,就像魚際、尺澤一樣,可以從外表看到並事先辨識。但考查各家醫書,都沒有明確的說法。只有《千金方》提到,寸口的部位,它的骨頭比較高,而關和尺就是從這裡開始向外取穴。這樣說來,關、尺的位置先後、進退,與經文相符合。民間流傳的《脈訣》,用五七言韻語寫成,它的內容淺陋,不像是孫思邈所著。其中直接指出高骨就是關,並將其前後分開,認為是尺寸陰陽的部位,似乎符合《難經》的本意。我不精通這個知識,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,暫時先寫在這,等待有見識的人來權衡分辨。

」按《內經》十八卷,即三墳古書,既未經孔子刪定,復未經朱子集註,醫喙爭鳴,互相排詆,分門別戶,莫知適從。獨指高骨為關,以定尺寸,得朱子之跋,而脈之部位始得其準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內經》十八卷,其實就是古代的三墳典籍,既沒有經過孔子編訂,也沒有經過朱熹的註解,醫者們各抒已見,相互批評詆毀,派別林立,讓人不知所措。只有以指高骨為關節,來確定尺寸,得到了朱熹的跋文,這樣脈搏的部位纔有了準確的依據。

4. 尺寸解

高骨為關,從關至魚際得一寸(脈浮九分),而寸以名;從關至尺澤得一尺(脈見一寸),而尺以名。以關為間隔,而尺寸不得混為一家。合寸、關、尺為三部,其解最為直捷,不得曲為分晰。

白話文:

手腕骨突出的地方為關穴,從關穴到魚際穴的距離約為一寸(脈象浮淺),故稱之為「寸部」;從關穴到尺澤穴的距離約為一尺(脈象較深),故稱之為「尺部」。以關穴作為分界,寸部和尺部不能混為一談。寸部、關部和尺部合稱為三部,其解法最為直接,不能曲解或過度細分。

5. 六部脈解

六部之脈,候之寸、關、尺,出於《脈要精微篇》。左寸以候心,左關以候肝,左尺以候腎;右寸以候肺,右關以候脾,右尺以候命門,以明六部各有所屬。究之候脈,分而不分,不分而分,則得訣矣。《脈經》曰:「春弦夏洪秋似毛,冬石依經分節氣。婀婀緩若春楊柳,此是脾家居四季。

白話文:

中醫認為人體有「六部之脈」,分別是左手寸、左手關、左手尺、右手寸、右手關、右手尺。

  • 左手寸脈反映心臟的狀況
  • 左手關脈反映肝臟的狀況
  • 左手尺脈反映腎臟的狀況
  • 右手寸脈反映肺臟的狀況
  • 右手關脈反映脾臟的狀況
  • 右手尺脈反映生命力

這些脈象各有其歸屬,通過把脈可以瞭解各個臟腑的健康狀況。

古代醫書《脈經》中記載:「春天脈搏像琴絃一樣緊,夏天脈搏洪大,秋天脈搏細小如毛,冬天脈搏硬實如石。脈搏柔和緩慢,就像春天的楊柳,說明脾臟在四季中都正常運轉。」

」假如春脈弦,豈有肝脈弦而餘脈不弦之理乎?弦則俱弦,不過言春乃肝氣主事,非謂獨候之左關。但得浮洪,即屬心火,不必定拘左寸;但得短澀,即屬肺金,不必定拘右寸;但得沉細,即屬腎水,不必定拘左尺;但得和緩,即屬脾土,不必定拘右關。五臟之脈分,五臟之部不分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春季的脈象弦,怎麼可能會只有肝臟的脈象弦,而其他脈象不弦呢?如果弦脈,必定是所有脈象都弦,這只是說春季是肝氣主事的,並不是說只能檢查左關脈。只要脈象浮而洪大,就屬於心火,不必一定要拘泥於左寸脈;只要脈象短而澀,就屬於肺金,不必一定要拘泥於右寸脈;只要脈象沉而細,就屬於腎水,不必一定要拘泥於左尺脈;只要脈象和緩,就屬於脾土,不必一定要拘泥於右關脈。五臟的脈象雖然有區分,但五臟的部位卻是不能區分的。

是以傷寒之脈,仲景一書曰浮、曰緊、曰長、曰弦、曰沉、曰微、曰伏、曰代,但統分脈之浮、緊、長、弦、沉、微、伏、代,並未專指何經。內傷之脈,叔和一書,失血宜沉細,不宜浮緊;水症宜浮大,不宜沉伏;上氣宜浮滑,不宜沉數;腹痛宜沉伏,不宜浮洪;消渴宜數大,不宜虛細;咳嗽宜浮緩,不宜細數。但分脈之宜與不宜,亦不必辨其何臟,此其明白可證者也。

白話文:

所以針對傷寒的脈象,仲景的《傷寒論》中提到「浮」、「緊」、「長」、「弦」、「沉」、「微」、「伏」、「代」這些脈象,但這些脈象只是統稱為脈象的浮、緊、長、弦、沉、微、伏、代,並沒有特別指明是哪條經絡所表現出來的脈象。

針對內傷的脈象,叔和的《脈訣》記載,失血應該出現沉細的脈象,不宜浮緊;水腫應該出現浮大的脈象,不宜沉伏;氣上衝應該出現浮滑的脈象,不宜沉數;腹痛應該出現沉伏的脈象,不宜浮洪;消渴應該出現數大的脈象,不宜虛細;咳嗽應該出現浮緩的脈象,不宜細數。

這些記載只說明瞭脈象的表現是否恰當,而不必辨別是哪個臟腑的問題,這一點是非常明確可以證明的。

要須知先天一點真陽之火,潛於水中,寄居兩尺,在右火用事,水為之涵。火生土,是為脾土,居右關;土生金,是為肺金,居右寸。在左水用事,火為之溫。水生木,是為肝木,居左關;木生火,是為心火,居左寸。自無而生有,由下而生上,各有其位而不可易者。《難經》曰:「取寸口以訣五臟六腑之死生吉凶。

白話文:

必須瞭解先天的一點真陽之火,潛藏於水中,寄居在陰陽交界線上(即兩尺位置),右側火氣旺盛,水氣滋潤之。火生土,形成脾土,位於右關脈;土生金,形成肺金,位於右寸脈。左側水氣旺盛,火氣溫暖之。水生木,形成肝木,位於左關脈;木生火,形成心火,位於左寸脈。從無到有,由下而上,每一臟腑都有其固定的位置,不可改變。《難經》記載:「通過寸口脈,判斷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和預後吉凶。」

」寸口者,手太陰之動脈。《內經》曰:「心脈滿大,癇瘛筋攣;肝脈小急,癇瘛筋攣;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;腎肝並沉為石水,並浮為風水。」此又於部分之間,而別有會心者。分而不分,不分而分,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

白話文:

寸口,就是手太陰(肺經)的動脈。《內經》上說:「心脈浮腫有力,容易抽搐痙攣;肝脈細窄急促,容易抽搐痙攣;腎脈細窄急促,肝脈細窄急促,心脈細窄急促,脈搏微弱不跳動,都是腹中結塊腫瘤;腎脈和肝脈同時沉緩,是水腫;同時浮緊,是風水。」這段話是在寸口脈中,另外有一些脈象的差別。分與不分,不分與分,憑著醫生的靈悟去明白,就看個人的造詣了。

6. 左心膻中肝膽腎小腸、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腸·辨

天下之理,有不必辨者,有必欲辨者。不必辨而辨,則其理晦;必欲辨而不辨,則其理亦晦。心與小腸相表裡,肝與膽相表裡,腎與膀胱相表裡,肺與大腸相表裡,脾與胃相表裡,形質既已相配,氣脈自然相通。而以為大小腸之在下,不得候之於上,相為表裡,則可;同居其部,則不可。

白話文:

天地運行法則中,有些事情不需要區辨,有些事情必須區辨。不需要區辨卻偏偏區辨,會讓道理變得模糊不清;必須區辨卻不區辨,道理也會模糊不清。

中醫理論中,心和小腸相互表裡,肝和膽相互表裡,腎和膀胱相互表裡,肺和大腸相互表裡,脾和胃相互表裡。這些臟腑的形體和性質既已互相搭配,氣血經脈自然也互相貫通。

如果你以為大腸和小腸在下半身,不能通過上半身來察看,作為表裡臟腑是可以的。但是,如果你認為它們同屬下半身,就不能區辨表裡關係,這是錯誤的。

易為左心膻中肝膽腎小腸,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腸。亦思氣類相感,有不見其端倪者。琥珀拾芥,懸空亦起;磁石吸鐵,隔礙潛通。而何論大小腸之在下,心肺之在上也乎?且胸中膻中,間不能寸,小腸丙火,何得與腎水同居,大腸庚金,何得與命門同宿乎?此則不必為之穿鑿而辨者也。

白話文:

人的左側有心、膻中、肝膽、腎和小腸,右側有肺、胸中、脾胃、命門和大腸。我們也要考慮到氣息種類之間的相互影響,有些看不到它們的端倪。琥珀可以撿起芥菜籽,懸空也能提起;磁石會吸附鐵器,即使隔著東西也能潛通。那麼,為什麼還要討論下側的大小腸,和上側的心肺呢?何況胸中和膻中之間的距離不足一寸,屬丙火的「小腸」怎麼可能和屬水的「腎」同住?屬庚金的「大腸」怎麼可能和屬火的「命門」同住?這些問題不必過度解讀和探究。

而有不得不辨者,左腎以藏水,右腎以藏火,既已力辨其非,何以兩腎俱藏水,列諸左右,獨候之左尺,有是理乎?不知兩腎皆藏水,即皆藏火,不過左以水為主,右以火為主耳。吾為之正其名曰:左心小腸肝膽腎膀胱,右肺大腸脾胃腎命門。

白話文:

而必須要辨別的是,左腎藏水,右腎藏火,既然已經有力地辯明這是不對的,為什麼兩個腎臟都藏水,分別位於左右兩側,卻只對應左手的尺脈,有這樣的道理嗎?不知道左腎也藏水,右腎也藏火,只不過左腎以水為主,右腎以火為主罷了。我為它們糾正名稱為:左手對應心、小腸、肝、膽、腎、膀胱;右手對應肺、大腸、脾、胃、腎、命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