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學霆

《三指禪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一

2. 總論

醫理無窮,脈學難曉,會心人一旦豁然,全憑禪悟。余未及冠,因病棄儒,留心醫學,研究諸書,並無一字之師,獨於脈,稍得異人指示,提一緩字,而融會之,全身脈症,於瞬息間,盡歸三指之下。距今四十餘年,所過通都大邑,探取病情,無一不驗。今不敢以自私,立為主腦,對以陰陽,註釋多本古人體裁,實非臆造,就正同學,幸其教我。

白話文:

醫學的道理深奧無窮,脈象的學問難以明白透徹,只有用心領會的人,才能在一瞬間豁然開朗,這全靠如同禪宗般的體悟。我在二十歲之前,因為生病而放棄儒學,專心研究醫學,遍讀醫學典籍,沒有拜過任何一位老師。唯獨在脈學方面,有幸得到高人指點,只提點了一個「緩」字,我將這個字融會貫通後,全身的脈象和症狀,都能在一瞬間,透過三根手指的診察而完全掌握。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,我走遍各大城市,透過診脈來探查病情,沒有一次不準確的。現在我不敢藏私,以「緩」字作為核心,並用陰陽學說來對應,註釋大多採用古人的體例,絕非憑空臆造。希望各位同道中人指教,並將你們的學問傳授於我。

3. 脈學源流

軒轅使伶倫截嶰谷之竹,作黃鐘律管,以候天地之節氣;使岐伯取氣口,作脈以候人之動氣。黃鐘之數九分,氣口之數亦九分,律管具而寸之數始形。故脈之動也,陽浮九分,陰得一寸,合於黃鐘。黃鐘者,氣之先兆,能測天地之節候;氣口者,脈之要會,能知人命之死生。

本律管以定脈,軒岐之微蘊,誠有未易窺測者。越人著《難經》,推明十變;叔和撰《脈經》,演成十卷,而脈始得燦明於世。迄五代高陽生《脈訣》出,士大夫多議之,由是才人傑士,咸馳驟於筆墨之間,各據其理,各抒其見,而真訣几几乎晦矣。齊禇澄論脈,女子陰逆,自上生下,左寸為受命之根,心肺脈診於兩尺,倒裝五臟,謬妄已極。趙維宗論脈,心肺在上,為浮為陽。

肝腎在下,為沉為陰。脾居中州,半浮半沉,半陰半陽。意義膚淺,更屬無稽。吳草廬宗《內經》取之於氣口,未盡《內經》之奧。朱考享推《內經》,求之於遍身,未達《內經》之專。若二李者(瀕湖、士材)將前人所流傳之脈,依樣畫葫蘆,演成詩句,字字曉暢。叔和而後,幸有傳人,究未得平脈訣,醫無權度,殊失《內經》以平人定脈之旨。

是編揆之前哲,雖則別開生面,實亦不過發明《內經》及《難經》、《脈經》之義云爾。

白話文:

黃帝命令伶倫截取嶰谷的竹子,製作黃鐘律管,用來觀測天地的節氣變化;又命令岐伯研究人手腕部的氣口,以脈象來觀測人體氣的運行狀態。黃鐘的長度是九分,氣口的長度也是九分,有了律管的長度,才有了寸口的長度標準。所以脈的跳動,陽脈浮在九分的部位,陰脈則在一寸的部位,這和黃鐘律管的長度相合。黃鐘是氣的先兆,能夠推測天地節氣的變化;氣口是脈的總匯,能夠預知人的生死。

用律管來測定脈象,黃帝和岐伯的深奧用意,確實不容易被理解。扁鵲寫了《難經》,闡明了十種脈象的變化;王叔和撰寫了《脈經》,發展成十卷的巨著,脈學才開始在世上廣為流傳。到了五代,高陽生的《脈訣》問世,士大夫們多有議論,從此才華橫溢的人士,都在脈學方面各抒己見,發表自己的看法,而真正的脈學精髓卻幾乎被掩蓋了。齊朝的褚澄論述脈學,認為女子屬陰而脈象逆行,從上而下,左手的寸部為受命之根,心肺的脈象反而出現在兩手的尺部,顛倒五臟的位置,錯謬到了極點。趙維宗論述脈學,認為心肺在上,所以脈象浮而屬陽;肝腎在下,所以脈象沉而屬陰;脾位於中焦,脈象半浮半沉,半陰半陽。這種說法意義膚淺,更是毫無根據。吳草廬依據《內經》主張只診氣口,但沒有完全領會《內經》的精髓。朱考享推崇《內經》,主張診察全身的脈象,也沒有領會《內經》專取氣口的用意。至於李時珍和李士材,只是將前人流傳下來的脈象,照本宣科地編寫成詩歌,文字通俗易懂。王叔和之後,幸好還有他們傳承,但終究沒有掌握平脈的秘訣,醫生沒有衡量標準,這就完全喪失了《內經》以健康人來確定脈象標準的宗旨。

這部書參考了前人的學說,雖然看起來有所創新,實際上也不過是闡明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和《脈經》的道理罷了。

4. 定脈部位

晦庵朱子跋郭長陽醫書云:「予嘗謂古人之於脈,其察之固非一道矣。然今世通行,惟寸、關、尺之法為最要,且其說具於《難經》之首篇,則亦非憑空結撰也。故郭公此書,備載其悟,而並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釋之。夫《難經》蔓乎尚已,至於丁德用之法則,余竊意診者之指有肥瘠,病者之臂有長短,以是相求,或未為定論也。蓋嘗考經之所以分尺寸者,皆自關而前卻是。

則所謂關者,必有一定之處,亦若魚際,尺澤之可以外見而先識也。然考諸書,皆無的論,惟《千金方》內,以為寸口之處,其骨自高,而關尺由是而卻取焉。則其言之先後,位之進退,若與經文相合。獨俗間所傳《脈訣》,五七韻語,其詞淺陋,非叔和本書明甚,乃能直指高骨為關,而分其前後,以為尺寸陰陽之位,似得《難經》本旨。余非精於道者,不能有以正也,姑附於此,以俟明者而折衷焉。

」按《內經》十八卷,即三墳古書,既未經孔子刪定,復未經朱子集註,醫喙爭鳴,互相排詆,分門別戶,莫知適從。獨指高骨為關,以定尺寸,得朱子之跋,而脈之部位始得其準。

白話文:

晦庵朱熹為郭長陽的醫書作跋時說:「我曾認為古人對於把脈的觀察,本來就不是只有一種方法。然而現今世上通行的方法中,只有寸、關、尺這三種部位最為重要,且這個說法記載於《難經》的首篇,那麼它就不是憑空捏造的。所以郭公的這本書,詳細記載了他的領悟,並且引用了丁德用緊密排列三指的方法來解釋它。但是《難經》流傳已久,至於丁德用的方法,我私下認為把脈者的手指有粗細之分,病人的手臂有長短之別,用這個方法來診脈,或許還不能作為定論。我曾經考察醫經中之所以區分寸、尺的原因,都是從關的位置向前或向後推算。

那麼所謂的關,必定有一個固定的位置,也應該像魚際、尺澤一樣可以從外觀察覺並且事先識別。然而查考各家醫書,都沒有明確的論述,只有《千金方》中認為,寸口這個地方,有塊骨頭特別高,而關和尺就是由此向後推算而定。那麼他所說的先後次序和位置的進退,似乎與經文相符。只有世俗間流傳的《脈訣》,用五言或七言的韻文寫成,文詞淺陋,很明顯不是王叔和的原著,卻能夠直接指出高起的骨頭就是關,並區分它的前後,作為寸和尺陰陽的部位,似乎得到了《難經》的本意。我不是精通醫道的人,不能夠用來判斷是非,姑且將它附在這裡,以等待高明的人來做最後的定奪。」

按照《黃帝內經》十八卷的內容來看,它屬於三墳古書,既沒有經過孔子的刪定,也沒有經過朱熹的集註,醫家眾說紛紜,互相排斥詆毀,分門別戶,讓人不知該聽從哪一家。只有指明高起的骨頭為關,以此來確定寸、尺的位置,得到了朱熹的跋文支持,脈的部位才終於有了準則。

5. 尺寸解

高骨為關,從關至魚際得一寸(脈浮九分),而寸以名;從關至尺澤得一尺(脈見一寸),而尺以名。以關為間隔,而尺寸不得混為一家。合寸、關、尺為三部,其解最為直捷,不得曲為分晰。

白話文:

從手腕高骨處的關,到大拇指根部魚際部位,長度為一寸 (脈象浮取能感受到九分),因此這個部位被命名為「寸」;從關到肘窩的尺澤部位,長度為一尺 (脈象能在這裡感受到一寸的長度),因此這個部位被命名為「尺」。以關作為分界,寸和尺各有各的部位,不能混為一談。寸、關、尺合起來稱為三部,這樣的解釋最為直接明瞭,不需要拐彎抹角地去分析。

6. 六部脈解

六部之脈,候之寸、關、尺,出於《脈要精微篇》。左寸以候心,左關以候肝,左尺以候腎;右寸以候肺,右關以候脾,右尺以候命門,以明六部各有所屬。究之候脈,分而不分,不分而分,則得訣矣。《脈經》曰:「春弦夏洪秋似毛,冬石依經分節氣。婀婀緩若春楊柳,此是脾家居四季。

」假如春脈弦,豈有肝脈弦而餘脈不弦之理乎?弦則俱弦,不過言春乃肝氣主事,非謂獨候之左關。但得浮洪,即屬心火,不必定拘左寸;但得短澀,即屬肺金,不必定拘右寸;但得沉細,即屬腎水,不必定拘左尺;但得和緩,即屬脾土,不必定拘右關。五臟之脈分,五臟之部不分也。

是以傷寒之脈,仲景一書曰浮、曰緊、曰長、曰弦、曰沉、曰微、曰伏、曰代,但統分脈之浮、緊、長、弦、沉、微、伏、代,並未專指何經。內傷之脈,叔和一書,失血宜沉細,不宜浮緊;水症宜浮大,不宜沉伏;上氣宜浮滑,不宜沉數;腹痛宜沉伏,不宜浮洪;消渴宜數大,不宜虛細;咳嗽宜浮緩,不宜細數。但分脈之宜與不宜,亦不必辨其何臟,此其明白可證者也。

要須知先天一點真陽之火,潛於水中,寄居兩尺,在右火用事,水為之涵。火生土,是為脾土,居右關;土生金,是為肺金,居右寸。在左水用事,火為之溫。水生木,是為肝木,居左關;木生火,是為心火,居左寸。自無而生有,由下而生上,各有其位而不可易者。《難經》曰:「取寸口以訣五臟六腑之死生吉凶。

」寸口者,手太陰之動脈。《內經》曰:「心脈滿大,癇瘛筋攣;肝脈小急,癇瘛筋攣;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;腎肝並沉為石水,並浮為風水。」此又於部分之間,而別有會心者。分而不分,不分而分,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

白話文:

中醫將人體兩手腕的脈象分為寸、關、尺三部,共六個部位,這出自《黃帝內經》的《脈要精微論》。左手的寸部可以診察心臟的狀況,左關可以診察肝臟,左尺可以診察腎臟;右寸可以診察肺臟,右關可以診察脾臟,右尺可以診察命門。這說明了六部脈各有對應的臟腑。但深入探究診脈的道理,就會發現這六部脈的劃分既有區別又相互關聯,既相互關聯又有所區別,能夠理解這一點,就掌握了診脈的訣竅。王叔和的《脈經》說:「春季的脈象如弦,夏季的脈象如洪,秋季的脈象如毛,冬季的脈象如石,這是按照四季的節氣來區分脈象。脈象和緩柔軟如同春天的楊柳枝,這是脾臟的脈象,它主宰四季的變化。」

假如春季的脈象是弦脈,難道只有肝脈是弦脈,而其他脈象都不是弦脈嗎?如果出現弦脈,那麼各個部位的脈象都會呈現弦脈,這不過是說春季是肝氣主事的季節,並不是說只有左關才是肝脈。只要出現浮洪的脈象,就屬於心火,不必一定侷限於左寸;只要出現短澀的脈象,就屬於肺金,不必一定侷限於右寸;只要出現沉細的脈象,就屬於腎水,不必一定侷限於左尺;只要出現和緩的脈象,就屬於脾土,不必一定侷限於右關。這是說五臟的脈象有區分,但五臟的部位並沒有截然的劃分。

因此,在診斷傷寒病時,張仲景的書中提到浮、緊、長、弦、沉、微、伏、代等脈象,但只是籠統地區分了這些脈象的不同,並沒有專門指出這些脈象對應哪一個經脈。在診斷內傷病時,王叔和的書中提到,失血的病人適宜出現沉細脈,不適宜出現浮緊脈;水腫的病人適宜出現浮大脈,不適宜出現沉伏脈;氣喘的病人適宜出現浮滑脈,不適宜出現沉數脈;腹痛的病人適宜出現沉伏脈,不適宜出現浮洪脈;消渴的病人適宜出現數大脈,不適宜出現虛細脈;咳嗽的病人適宜出現浮緩脈,不適宜出現細數脈。這些只是區分了脈象的適宜與不適宜,也不必辨別是哪一個臟腑的問題,這就是可以明確證明的道理。

要知道先天的一點真陽之火,潛藏在水中,寄居在兩手的尺部。在右邊,火主事,水來涵養它。火生土,這就是脾土,位於右關;土生金,這就是肺金,位於右寸。在左邊,水主事,火來溫暖它。水生木,這就是肝木,位於左關;木生火,這就是心火,位於左寸。從無到有,由下而上,各有其位而不可更換。《難經》說:「把取寸口的脈象來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吉凶。」寸口,就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心脈滿大,病症為癇病發作、抽搐、筋脈拘攣;肝脈小急,病症為癇病發作、抽搐、筋脈拘攣;腎脈小急、肝脈小急、心脈小急,脈搏沒有搏動的感覺,病症都是腹中痞塊;腎脈和肝脈都沉,病症為石水,都浮,病症為風水。」這又是在脈象的部位之間,另外有獨到的領悟。既有區分又相互關聯,既相互關聯又有所區別,其中的奧妙,只能靠個人去領會和運用了。

7. 左心膻中肝膽腎小腸、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腸·辨

天下之理,有不必辨者,有必欲辨者。不必辨而辨,則其理晦;必欲辨而不辨,則其理亦晦。心與小腸相表裡,肝與膽相表裡,腎與膀胱相表裡,肺與大腸相表裡,脾與胃相表裡,形質既已相配,氣脈自然相通。而以為大小腸之在下,不得候之於上,相為表裡,則可;同居其部,則不可。

易為左心膻中肝膽腎小腸,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腸。亦思氣類相感,有不見其端倪者。琥珀拾芥,懸空亦起;磁石吸鐵,隔礙潛通。而何論大小腸之在下,心肺之在上也乎?且胸中膻中,間不能寸,小腸丙火,何得與腎水同居,大腸庚金,何得與命門同宿乎?此則不必為之穿鑿而辨者也。

而有不得不辨者,左腎以藏水,右腎以藏火,既已力辨其非,何以兩腎俱藏水,列諸左右,獨候之左尺,有是理乎?不知兩腎皆藏水,即皆藏火,不過左以水為主,右以火為主耳。吾為之正其名曰:左心小腸肝膽腎膀胱,右肺大腸脾胃腎命門。

白話文:

天下的道理,有些不必深究,有些卻必須弄明白。不必深究的卻去深究,會讓道理越發不明;必須弄明白的卻不去弄明白,也會讓道理無法顯現。心與小腸互為表裡,肝與膽互為表裡,腎與膀胱互為表裡,肺與大腸互為表裡,脾與胃互為表裡,既然臟腑的形體性質相配,氣血脈絡自然相互連通。有人卻認為大小腸位於下方,不能與上方的臟腑對應,它們互為表裡可以接受,但不能說它們同處一個位置。

他們把臟腑位置改為左邊是心、膻中、肝、膽、腎、小腸,右邊是肺、胸中、脾、胃、命門、大腸。這難道就沒想到氣的類別相同,會互相感應,而且這種感應有時看不到端倪?就像琥珀能吸引細小的芥子,即使懸在空中也能感應;磁石能吸鐵,即使隔著東西也能暗中相通。所以怎麼能因為大小腸在下方,心肺在上方,就說它們不能對應呢?況且胸中和膻中,間隔不到一寸,小腸屬丙火,怎麼能與腎水同居一處?大腸屬庚金,又怎麼能與命門同處一室?這些都是不必勉強解釋,強行辨別的。

然而,有些道理是不得不辨別清楚的,比如左腎藏水,右腎藏火,這個說法既然已經盡力辨明是錯誤的,那麼為什麼還把兩腎都當作藏水,並分別列於左右,且只在左尺部位診察呢?這有道理嗎?不知道兩個腎都藏水,也就都藏火,只不過左腎以水為主,右腎以火為主罷了。我把這些臟腑的對應位置重新命名為:左邊是心、小腸、肝、膽、腎、膀胱,右邊是肺、大腸、脾、胃、腎、命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