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指禪》~ 卷一 (4)
卷一 (4)
1. 浮、沉、遲、數四大綱
立緩為標,言平脈,即統該乎弦、洪、毛、石;提病脈,先分著於浮、數、遲、沉。而二十二脈之旁見側出者,無不寓於其中,舉其綱而目自見。
白話文:
以緩脈為標準,稱為平脈,就已經包含了弦脈、洪脈、毛脈、石脈;而要提到病脈,則要先分清楚浮脈、數脈、遲脈、沉脈。其餘的二十二種脈象,雖然表現方式各有不同,但都離不開這四種基本脈象的範疇,只要掌握了這四種主要的脈象,其他的脈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清楚了。
2. 浮
(《脈經曰》:「舉之有餘,按之不足」。崔氏曰:「如水上漂木,主表」。)
浮從水面悟輕舟,總被風寒先痛頭。里病而浮精血脫,藥非無效病難瘳。
浮緊傷寒,浮虛傷暑,浮數傷風,浮遲傷濕。亦有里病而浮者。浮而云騰蜃起,多屬陰虛;浮而綿軟蔥空,半由失血;浮而月蕩星搖,預知精敗;浮而羽鎩毛散,可卜神消。
白話文:
(《脈經》說:「輕輕按壓感覺有餘,重按卻覺得不足」。崔氏說:「脈象如同水上漂浮的木頭,主病在表。」)
浮脈像從水面上看輕舟一樣,通常是風寒侵襲導致頭痛的先兆。若內在有病而脈象也呈現浮脈,代表精血耗損,即使服藥也難以痊癒。
浮脈若是浮而且緊,表示是傷寒;浮而虛弱,表示是中暑;浮而快速,表示是風邪侵入;浮而遲緩,表示是濕邪困擾。也有內在疾病導致脈象呈現浮的狀況。脈象浮而且像雲霧升騰、蜃景出現一樣,多屬於陰虛;脈象浮而綿軟、中間空虛,多半是失血導致;脈象浮而且像月亮搖晃、星辰閃爍一樣,預示著精氣衰敗;脈象浮而且像鳥羽折斷、毛髮散落一樣,可以推測精神將要消亡。
3. 沉
(《脈經》曰:「重手按至筋骨乃得。」楊氏曰:如石沉水底,主裡。」)
沉居筋骨有無疴,著骨推筋仔細摩。
有病而沉兼別脈,沉而無病世人多。
沉遲痼冷,沉數內熱,沉滑痰積,沉緊冷痛。多有無病脈沉者。沉居命脈悠長,足徵壽考;沉居腎脈恬靜,咸頌仁人;沉居關脈調勻,允稱秀士;沉居寸脈圓活,定是名姝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說:「用重手按壓到筋骨才能摸到脈象。」楊氏說:「脈象像石頭沉入水底一樣,表示病在身體內部。」
脈象沉在筋骨深處,可能代表身體有疾病,要仔細按壓推摸筋骨來判斷。
有病時,脈象沉而且會兼具其他異常脈象。但是脈象沉而身體健康的人也很多。
脈象沉而遲緩,表示身體虛寒;沉而快速,表示身體內熱;沉而滑,表示有痰積;沉而緊,表示身體寒冷疼痛。很多健康的人脈象也是沉的。
脈象沉在命門脈(指腎氣),而且悠長,通常代表長壽;沉在腎脈而且平靜,通常被稱讚為仁人;沉在關脈而且均勻,通常可稱為優秀之士;沉在寸脈而且圓潤有力,一定是位美麗的女子。
4. 遲
(《脈經曰:「一息三至,去來極慢。」遲為陽不勝陰,脈來不及)
遲惟三至欲亡陽,好與醫家仔細詳。
總是沉寒侵臟腑,只宜溫藥不宜涼。
浮遲表寒,沉遲裡寒,有力積寒,無力虛寒,未有無寒脈遲者。遲為內病壅閼,溫養陽剛;遲為外病浸凌,溫消陰翳;遲為緩病纏綿,溫補元氣;遲為急病馳驟,溫散客邪。
白話文:
脈象遲緩,意思是脈搏一息之間跳動三次,跳動非常緩慢。《脈經》說這是陽氣不足以勝過陰氣,脈搏的跳動趕不上正常速度。
脈搏遲緩且跳動三次,通常是陽氣衰竭的徵兆,醫生必須仔細診斷。
這種脈象多半是深層寒氣侵入臟腑所致,治療上只適合用溫熱藥物,不適合用寒涼藥物。
脈搏浮取時感覺遲緩,表示是表層受寒;脈搏沉取時感覺遲緩,表示是裡層受寒。脈搏遲緩且有力的,是寒氣積聚;脈搏遲緩且無力的,是虛寒。從來沒有沒有寒邪而出現脈搏遲緩的。脈搏遲緩是因內在疾病導致氣機壅塞,應當溫養陽氣;脈搏遲緩是因外邪侵襲,應當溫散陰寒;脈搏遲緩是因慢性病纏綿,應當溫補元氣;脈搏遲緩是因急性病驟發,應當溫散客邪。
5. 數
(《脈經》曰:「一息常數六至。」《素問》曰:「脈流薄疾。」數為陰不勝陽。)
數脈為陽至倍三,脈中數脈實難諳。
而今始識諸般數,囑咐醫人莫亂探。
五行之中,金木水土,各居其一,惟火則有二。而推其火之類,不特本經之火。海枯被火,則為腎火;榆能生火,則為肝火;石可取火,則為肺火;壤內藏火,則為脾火。不止有二,而有六矣。而充其火之盡,不特當時之火。風熱而熾,則為風火;寒鬱而熱,則為寒火;暑傷而溫,則為暑火;濕積而蒸,則為濕火;燥過而枯,則為燥火。是內有六,外亦有六矣。
而窮其火之變,不獨五運六氣之火,又有無根之火,痰結之火,血燥之火,莫可名狀、莫可紀極之火。綜此以觀,無病不有火,無火不脈數,無藥不可以治數。君火而數,芩連固為折火之正敵;相火而數,桂附亦為歸火之靈丹。脾倦生火,數非參耆莫療;肝盛生火,數惟柴芍可除。
數緣腎虛,兩地滋陰,不必降火;數由肺損,二冬泄熱,即以清金。解痰火之數,惟恃法夏;潤血燥之數,須用當歸。傷風發熱,可以去風,即可以治數,防風、羌活;傷寒發熱,於焉去寒,即於焉治數,麻黃、桂枝。療暑熱之數脈,焦朮、川烏,極為妙品,調濕熱之數脈,蒼朮、黃柏,實有神功。
阿膠養秋燥之金,脈數自減,元參泄無根之火,脈數以除。區別內外,分析經絡,以脈證病,以病證脈,斯得之矣。安得有心人,與之談數脈哉!
白話文:
數
《脈經》說:「正常呼吸一次,脈搏跳動六次。」《素問》說:「脈搏流動快而薄。」脈搏跳動快,是因為陰氣不足以制衡陽氣。
數脈,代表陽氣過盛,比正常快兩三倍,脈象快速難以分辨。
現在終於認識了各種數脈的情況,要告誡醫生們不要隨便診斷。
五行之中,金、木、水、土各佔其一,只有火佔兩個位置。而推究火的種類,不只有本經的火。腎水枯竭產生的火,是腎火;榆樹能生火,代表肝火;石頭能取火,代表肺火;土壤內藏火,代表脾火。所以火不僅有兩個,而是有六個。而論及火的盡頭,不只有當下的火。風熱而起的,是風火;寒氣鬱積而化的,是寒火;暑氣侵襲而造成的,是暑火;濕氣積聚蒸騰而生的,是濕火;乾燥過度而造成的,是燥火。所以體內有六種火,體外也有六種火。
而深入探究火的變化,不只有五運六氣的火,還有無根之火、痰結之火、血燥之火,這些火的狀態難以形容,無法窮盡。總結來看,沒有疾病沒有火,沒有火就沒有脈搏跳動快,沒有藥物不可以治療脈跳動快。君火(心火)跳動快,黃芩和黃連是降火的正藥;相火(肝火)跳動快,桂枝和附子是歸納火氣的靈丹。脾氣虛弱產生的火,脈搏跳動快非人參和黃耆不能治療;肝氣過盛產生的火,脈搏跳動快只有用柴胡和白芍可以消除。
脈搏跳動快是因為腎虛,用熟地和生地滋補陰液,不必強行降火;脈搏跳動快是因為肺氣損傷,用麥冬和天冬泄熱,就可以清肺金。化解痰火引起的脈搏跳動快,只有依賴半夏;滋潤血燥引起的脈搏跳動快,必須用當歸。感冒發熱,可以驅風,就可以治療脈搏跳動快,用防風和羌活;傷寒發熱,可以祛寒,就可以治療脈搏跳動快,用麻黃和桂枝。治療暑熱引起的脈搏跳動快,焦白朮和川烏是極好的藥材;調和濕熱引起的脈搏跳動快,蒼朮和黃柏實在有神效。
阿膠滋養秋燥之肺金,脈搏跳動快自然減緩,元參瀉除無根之火,脈搏跳動快就能消除。區分內外,分析經絡,根據脈象診斷疾病,根據疾病驗證脈象,這樣才能掌握要領。哪裡能找到有心的人,一起談論脈搏跳動快的病理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