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澹安

《何澹安醫案》~ 肝風 (3)

回本書目錄

肝風 (3)

1. 肝風

熟地,歸身,牛膝,杞子,生虎骨,十大功勞,首烏,秦艽,木瓜,赤苓,元武板

多痰頭暈,四肢麻木,由脾虛挾濕,血少肝風,六脈滑大不柔,以平肝燥土調治。

炒熟地,於朮,歸身,白蒺藜,橘紅,法半夏,茅朮,白芍,甘杞子

平昔好飲,操勞,火動,傷絡,據曾失血,肝失所養,陰氣易浮,立春節近。當從心脾腎調治。

西黨,遠志肉,茯神,米仁,蛤粉炒阿膠,麥冬,女珍子,棗仁,牛膝,桂圓肉

水不涵木,肝風內熾,肺氣受克,肌體不潤,筋骸不利,痛痹之漸,培水柔肝兼治。

制首烏(三錢),秦艽(一錢五分),豨薟草(二錢),五加皮(三錢),柏子霜(一錢五分),十大功勞(二錢),淨歸身,(二錢),米仁(四錢),地膚子(一錢五分),冬桑葉(一錢五分),生甘草(四分)

肺腎兩虛,多痰咳逆,肝風內熾,痰火壅結,腫連頤頸,暫用滌痰清理,然後進補。

生綿耆,制首烏,知母,橘紅,生鱉甲,真川貝,蛤殼,桑葉

厥陰氣鬱,絡傷經敗,肝失所養,木風愈甚,脈不柔軟,以通為補。擬用黑逍遙,佐苦泄法。

元米炒川連(五分),制於術(一錢五分),炒黑棗仁(三錢),制香附(三錢),石決明(四錢煅),炒黑柴胡(八分),白茯神(二錢),炒黑丹皮(一錢五分),草鬱金(一錢),橘葉(三張)

水虧肝風內動,以致虛里穴跳動,以交心腎,和肝調治。

熟首烏(三錢),川石斛(三錢),茯神(二錢),黑山梔(一錢五分),牡蠣(四錢,煅),大麥冬(二錢),炒白芍(一錢五分),棗仁(三錢),新會(一錢),湘蓮(七粒)

始疾咳嗆,繼之帝丁脹楚。此邪入厥陰為患,以培水化風治。

陳阿膠,大力子,人中白,歸鬚,生甘草,淮牛膝,馬兜鈴,枇杷葉,青黛,新絳屑

白話文:

肝風

肝風症狀表現為痰多頭暈、四肢麻木,原因是脾虛夾濕、血少肝風,脈象滑大而不柔和。治療方法應以平肝燥土為主。

另一種肝風,因平時嗜酒、操勞,導致肝火旺盛,損傷經絡,曾有失血史,肝臟缺乏滋養,陰氣容易浮動,且正值立春時節。治療應從心、脾、腎三臟入手。

還有一種肝風,因水不涵木,肝風內盛,肺氣受損,導致身體乾燥,筋骨不利,逐漸出現疼痛麻痺。治療應以滋陰柔肝為主。

另一種肝風,因肺腎兩虛,痰多咳嗽氣逆,肝風內盛,痰火阻塞,導致頸部腫脹。治療應先用藥物清除痰火,然後再進行補益。

又一種肝風,因厥陰之氣鬱結,經絡受損,肝臟缺乏滋養,肝風加劇,脈象不柔和。治療方法應以通則補之的原則,使用黑逍遙散,並佐以苦寒泄熱之藥。

還有一種肝風,因體內津液虧損,導致肝風內動,出現心區跳動等症狀。治療應以滋陰補腎、疏肝解鬱為主。

最後一種肝風,起初症狀為咳嗽氣喘,繼而出現胸悶脹痛。這是邪氣侵入厥陰所致,治療應以滋陰化風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