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士維

《回春錄》~ 二、婦產科 (5)

回本書目錄

二、婦產科 (5)

1. 妊娠咳嗽

汪氏婦,自孟秋患痢之後,大便溏瀉未愈。已而懷妊,恐其墮也,投補不輟。延至仲冬,兩目赤瞳滿遮,氣逆礙眠,脘疼拒按,痰嗽不食,苦渴無溲。屈孟英診之,脈甚滑數。曰:此溫補所釀之痰也。夫秋間滯下,原屬暑、濕、熱為病,既失清解,逗留而為溏瀉。受妊以來,業經四月,慮其墮而補益峻,將肺胃下行之令,皆挽以逆升,是以胸次堵塞而痛,喘嗽不能臥。

又恐其上喘下瀉而脫也,補之愈力,以致治節盡廢,溲閉不飢,濁氣壅至,清竅兩目之所以蒙障而瞽也。與:沙參,蛤殼,枇杷葉,冬瓜子,海石,旋覆,蘇子,杏仁,黃連,枳實,海䖳,黃芩,梔子,重加貝母,服二劑,即知飢下榻,目能睹物矣。

白話文:

汪姓婦人,從秋季初期患痢疾之後,大便一直稀溏,沒有好轉。後來懷孕了,擔心流產,所以不斷服用補藥。拖到冬季中期,兩眼紅腫,幾乎被眼翳遮蔽,氣逆上衝導致失眠,胃脘疼痛且拒絕按壓,咳嗽有痰且不想吃東西,口渴卻沒有小便。屈孟英診斷後,發現脈象非常滑數。他說:「這是溫補藥造成的痰。」

原來秋天時的痢疾,本來是因暑熱濕邪引起的疾病,沒有及時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,才會滯留而導致腹瀉。懷孕後,已經四個月了,因為擔心流產而過度使用補藥,將肺胃原本應該向下的功能,全部拉向上逆行,所以胸口堵塞而疼痛,喘咳不能平躺。

又擔心她上喘下瀉而虛脫,更加強補藥,導致身體機能完全失調,小便不通,沒有飢餓感,濁氣壅塞,才會導致清竅被矇蔽,兩眼看不清東西。於是開了藥方:沙參、蛤殼、枇杷葉、冬瓜子、海石、旋覆花、蘇子、杏仁、黃連、枳實、海螵蛸、黃芩、梔子,並加重貝母的用量。服用了兩劑藥,就感覺到飢餓而能下床活動,眼睛也能看見東西了。

2. 妊娠泄瀉

謝氏婦,懷妊五月,便瀉四日,醫投薑、附、桂一劑,遂四肢麻冷,氣塞神昏,溺閉汗淋,大渴嘔吐。延孟英診之,脈未全伏。先飲以醬油湯,吐漸止,隨與:(西洋)參,(黃)連,(黃)芩,(黃)柏,(竹)茹,(石)斛,銀花,扁豆葉,蒲桃干,蘆根,綠豆,以冬瓜湯煎,徐徐溫服,外用醋炭熏之,各恙皆瘥。

次日復診,脈弦滑,瀉未止,以白頭翁湯加(西洋)參、(甘)草、銀花、扁豆、蒲公英、蒲桃干、砂仁,二劑而痊。

白話文:

謝姓婦人,懷孕五個月,腹瀉四天。醫生給她服用薑、附子、桂枝等藥一帖後,她反而四肢麻木冰冷,呼吸困難,意識模糊,小便排不出來,汗水淋漓,極度口渴且嘔吐。於是請來孟英診治,發現脈象尚未完全沉伏。先讓她喝醬油湯,嘔吐逐漸停止。接著開藥:西洋參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竹茹、石斛、銀花、扁豆葉、葡萄乾、蘆根、綠豆,用冬瓜湯煎煮,讓她慢慢溫服。同時,外用醋炭熏蒸。各種不適都痊癒了。

第二天複診,脈象變成弦滑,腹瀉尚未停止。於是改用白頭翁湯,再加西洋參、甘草、銀花、扁豆、蒲公英、葡萄乾、砂仁,服用兩帖後就痊癒了。

3. 胎漏

滿洲少婦,懷妊漏血。諸醫投以補藥,漏如故。間或不漏則吐血。延逾兩載,腹中漸動,孕已無疑。然血久溢於上下,甚至納食即吐,多醫不能治。孟英診之,脈滑數有力,是氣實而血熱也。證不屬虛,補藥反能助病。愈補愈漏,胎無血蔭而不長,其所以不墜者,氣分堅實耳。

予大劑清營藥,血溢遂止。而稀沫頻吐,得飲即嘔,口渴心忡,氣短似促。乃用:西洋參,麥冬,知母,石斛,枇杷葉,竹茹,柿蒂,生白芍,木瓜,重用烏梅,投之,覆杯即安,次日能吃飯矣。

白話文:

一位滿族的年輕婦女,懷孕期間出現陰道出血,許多醫生都用補藥來治療,但出血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。有時候不流血,就會變成吐血。這樣持續了兩年多,肚子裡的胎兒也開始活動,確定是懷孕了。但是因為長期出血,有時從陰道流出,有時又變成吐血,甚至吃東西就吐,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。

名醫葉天士的弟子孟英診斷後,發現她的脈象滑數且有力,判斷是氣盛而血熱。這種情況不屬於虛弱,使用補藥反而會加重病情。越補,出血的情況就越嚴重,胎兒因為沒有足夠的血液滋養而無法成長,之所以沒有流產,是因為她的氣很強。

孟英開了大量的清營熱的藥方,結果出血的情況就止住了。但卻開始頻繁吐出稀薄的泡沫狀液體,喝水就吐,而且口渴、心悸、氣短且呼吸急促。於是又用西洋參、麥冬、知母、石斛、枇杷葉、竹茹、柿蒂、生白芍、木瓜,並大量使用烏梅等藥材,服藥後馬上就緩和下來,隔天就能吃飯了。

4. 滑胎

李華甫繼室,娠三月而崩,孟英按脈,弦洪而數。予大劑:生地,銀花,茅根,柏葉,青蒿,白,薇,黃芩,續斷,驢皮膠,藕節,胎髮灰,海螵蛸而安。奈不能安逸,越數日,胎墮復崩。孟英於前方去後六味,加犀角、竹茹、元參為治。

或謂胎前宜涼,產後則否,乃招專科及蕭山竹林寺僧治之。咸用溫藥,且執「暴崩宜補」。服藥數劑,虛象日著,時時汗出昏暈,畏聞人聲,懶言息微,不食不眠,間有呃忒,崩仍不止,皆束手待斃矣。復邀孟英視之,曰:此執死書以治活病也。夫血因熱而崩,胎因崩而墮。

豈胎墮之後,熱即化為寒乎?參、朮、薑、桂、棕灰、五味之類,溫補酸澀,既助其熱,血亦奔流。又窒其氣,津液潛消。至現以上諸證。脈或不知,而苔黃黑燥,豈不見乎?因與:犀角,石膏,元參,知母,花粉,竹瀝,麥冬,銀花,梔子,石斛,旋覆,青蒿,白薇等,大劑投之,神氣漸清,旬日後,各恙始平。繼去犀角,加生地,服二月,痊愈。

朱砥齋司李之夫人,累患半產,每懷孕,服保胎藥,卒無效。今秋受妊後病(咳)嗽,孟英視之,盡屏溫補,純與清肺。或詰其故?曰:胎之不固,或由元氣之弱者,宜補正。或由病氣之侵者,宜治病。今右寸脈滑大搏指,吾治其病,正所以保其胎。苟不知其所以然,而徒以俗尚保胎之藥投之,則肺氣愈壅,咳逆愈甚,震動胞系,其胎必墮矣。朱極欽佩。

服之,良效。次年夏,誕子甚茁壯。

胎前產後,疑似(之證)極多,號曰專科,尚難措手。陳肖岩孝廉之媳,屠仲如之女也。汛愆一度,次月仍行,方疑其病也。孟英診曰:尺雖小弱,來去緩和,是娠也。繼而果然。

屠仲如令弟子緣之室,經事稍遲,孟英偶診,亦以妊斷,尋驗。甫三月,患胎漏,適孟英丁內艱(遭母喪),遂不克保而墮。墮後惡露雖行,而寒熱頭痛,時或自汗,且覺冷自心中出。醫謂類瘧,與溫化之藥,病日甚。交八日,孟英始出門,即延診之,脈來沉實而數,舌苔紫黯,乃瘀血為患耳。

與:桃仁,澤蘭,山楂,茺蔚,旋覆,紅花,丹參,通草,琥珀,蛤殼,絲瓜絡之劑,服之,腹痛大減,下瘀血如肺者一枚。次日,諸恙較減,乳汁大流,再以前方去通草,加麥櫱投之,服後仍腹痛,復下瘀塊累累,而諸恙若失。

或問曰:先生嘗言,產後腹無痛苦者,不可妄行其血。此證惡露已行,腹無痛脹,何以斷為瘀阻,而再行其血耶?孟英答曰:正產如瓜熟蒂落,諸經蔭胎之血,貫串流通,苟有瘀停,必形痛脹,墮胎如瘍癰未熟,強擠其膿,尚有未化之根絆,不能一齊盡出。

所以胎雖墮,而諸經蔭胎之血,萃而未渙,淺者雖出,深者尚留,況是血旺之軀,加以溫升之藥,挽其順流之路,窒其欲出之機,未到腹中,脹痛奚作?吾以循經通絡、宣氣行瘀之法,導使下行,故出路始通,而後腹痛瘀來,必然有脈可徵。非謂凡屬墮胎,皆有是證也。

白話文:

李華甫的繼室懷孕三個月就流產了,孟英把脈,發現脈象是弦、洪且數。他開了大量的藥方:生地、銀花、茅根、柏葉、青蒿、白薇、黃芩、續斷、驢皮膠、藕節、胎髮灰、海螵蛸,吃了之後胎兒安定下來。但因為無法安逸靜養,過了幾天,胎兒又掉了,而且再次大出血。孟英在之前的藥方中去除後面的六味藥,加上犀角、竹茹、元參來治療。

有人說懷孕前宜用寒涼藥,產後則不宜,於是找了專科醫師及蕭山竹林寺的和尚來治療。他們都用溫熱的藥,並且認為「大出血應該補氣」。吃了幾帖藥後,虛弱的症狀越來越明顯,時常流汗、昏暈,害怕聽到人聲,不愛說話,呼吸微弱,吃不下飯睡不著覺,偶爾會打嗝,出血還是止不住,大家都束手無策,等著病人死亡。又請孟英來診治,他說:「這是拿死板的理論來治療活生生的病啊!血是因為熱而崩潰,胎兒因為出血而掉落。」

難道胎兒掉落後,熱就會變成寒嗎?人參、白朮、生薑、肉桂、棕櫚灰、五味子之類的藥,溫補又酸澀,既助長了熱,使血流不止,又阻塞了氣,使得津液暗中耗損,才會出現以上這些症狀。脈象可能已經不準了,但是舌苔黃黑乾燥,難道看不出來嗎?因此他開了藥方:犀角、石膏、元參、知母、花粉、竹瀝、麥冬、銀花、梔子、石斛、旋覆、青蒿、白薇等,大量服用後,病人的精神狀況逐漸清醒,十天後,各種病症才開始平息。之後去除犀角,加上生地,服用兩個月,就痊癒了。

朱砥齋的夫人,多次發生流產,每次懷孕,服用安胎藥都沒效果。今年秋天懷孕後,又生病咳嗽,孟英診視後,完全不用溫補的藥,只用清肺的藥。有人問他原因,他說:「胎兒不穩固,有的是因為元氣虛弱,應該補正氣;有的是因為病邪侵犯,應該治療疾病。現在她的右寸脈滑大且搏動有力,我治療她的病,正是為了保護胎兒。如果不知道病因,只是用世俗流行的安胎藥,只會使肺氣更加壅塞,咳嗽更加嚴重,震動到子宮,胎兒必定會掉落。」朱砥齋非常佩服。

服用藥後,效果很好。第二年夏天,生下了一個很健康的兒子。

懷孕前和產後,相似的症狀非常多,號稱是專科,也難以處理。陳肖岩孝廉的媳婦,是屠仲如的女兒。月經延遲了一次,下個月又來,才懷疑有病。孟英診脈後說:「雖然尺脈稍微弱,但是來去緩和,這是懷孕了。」後來果然如此。

屠仲如讓他的學生緣之的妻子,月經稍微延遲,孟英偶然診脈,也診斷為懷孕,不久就驗證了。剛滿三個月,發生了胎漏,正好孟英在守母喪,所以沒能保住胎兒就流產了。流產後惡露雖然排出,但是寒熱頭痛,有時會自汗,而且覺得冷從心裡發出來。醫生認為是類似瘧疾,給她用溫熱的藥,病情卻日益加重。過了八天,孟英才出門,馬上請他診治,脈象沉實且數,舌苔紫黯,這是瘀血作祟啊。

他開了藥方:桃仁、澤蘭、山楂、茺蔚、旋覆、紅花、丹參、通草、琥珀、蛤殼、絲瓜絡,服用後,腹痛大大減輕,排出了像肺臟一樣的瘀血一塊。第二天,各種症狀都減輕了,乳汁大量分泌,再用之前的藥方去除通草,加上麥芽投藥,服用後仍然腹痛,又排出很多瘀血塊,各種病症都消失了。

有人問:「先生您曾經說過,產後肚子不痛的人,不能隨便活血。這個病人的惡露已經排出了,肚子也不痛不脹,為什麼您斷定是瘀血阻滯,還要再活血化瘀呢?」孟英回答說:「正常生產就像瓜熟蒂落一樣,各經脈孕育胎兒的血,貫穿流通,如果有瘀滯,一定會出現疼痛腫脹。而墮胎就像癰瘡還沒成熟,強行擠出膿,還有沒完全化開的根結,不能一次完全排出。

所以胎兒雖然掉了,各經脈孕育胎兒的血,聚集而沒有消散,淺層的血雖然排出了,深層的還留著,何況她是血旺的體質,又加上溫熱的藥,阻礙了血的順流,阻塞了想要排出的機會,瘀血還沒到腹中,怎麼會有脹痛呢?我用的是循經通絡、宣氣行瘀的方法,引導瘀血向下排出,所以排出之路才通暢,然後腹痛和瘀血才會來,這是有脈象可以佐證的。並不是說所有的墮胎,都會有這種情況。」

張慈齋的妻子,從春天流產後,時常發熱,一直到秋季都沒好。大量服用滋陰的藥,竟然不能痊癒。她的大伯陳靄山請孟英診脈,一按脈就明白了。他開了當歸補血湯,熱就退了,接著用小建中湯就治好了。

全畹香的媳婦,流產後,營血不固,淋漓不斷好幾個月,治療都沒效果。孟英在夏季診視,發現兩尺脈都浮,左寸關脈弦,開了藥方:三甲(龜板、鱉甲、穿山甲)、二至(女貞子、旱蓮草)、二地(生地、熟地)、青蒿、白薇、柏葉、海螵蛸、黃柏,服用後就逐漸痊癒了。

仲秋時,診她的脈,就斷定是懷孕了。她說懷孕一定不會生病了。卻不知道,剛痊癒不久,正需要調養,雖然又懷孕了,但是沒有能力涵養胎兒,果然到了仲冬就流產了。

顧家的媳婦,流產後,因為吃飯而胃脘疼痛。人們以為是停食了,就用消食導滯的藥。結果疼痛加劇,而且發熱,躺下時右脅筋掣,難以忍受。孟英說:「這不是用發散或消導的方法可以治療的。」開了藥方:旋覆花、絲瓜絡、冬瓜子、蓮藕節、葦莖、竹茹、貝母、枇杷葉、蘭葉、通草,一劑就見效,二劑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