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85)
一、內科 (85)
1. 水腫
鍾耀輝,年逾花甲,在都(指京都)患腫,起自腎囊。氣逆便溏,諸治不效。急買車返杭,托所親謝金堂邀孟英治之。切其脈:微且弱;詢其溺,清且長。因問曰:都中所服,其五苓(散)、八正(散)耶?抑腎氣(湯)、五皮(飲)也?鍾云:誠如君言,遍嘗之矣,而病反日劇者何?孟英曰:此土虛不制水也。
通利無功,滋陰亦謬,補土勝濕,與大劑:(人)參,(白)術,果即向安,越八載,以他疾終。
黃履吉,截瘧後,患浮腫,趙某聞其體素虛,切其脈弦細,遂用溫補。馴至呃忒不休,氣衝礙臥,飲食不進,勢瀕於危。請孟英決其(猶)及返餘杭否?孟英曰:脈雖弦細而有力,子必誤服溫補矣。肯服吾藥,猶可無恐。因與:栝蔞,薤白,合小陷胸(湯),橘皮竹茹湯,加柿蒂、旋覆、蘇子、香附、赭石、紫菀、枇杷葉為方,四劑而瘳。
石北涯令正,久患齦痛,漸至身面浮腫,或以為虛,或以為濕,病日以劇,氣逆不飢。孟英察脈,左洪數,右弦滑。陰分雖虛,先當清其肺胃之痰熱者。投白虎(湯)加沙參、花粉、冬瓜皮、枇(杷)葉、梔子、竹茹、蘆根,服之,腫即消。繼佐滋陰,齦痛亦止。
白話文:
鍾耀輝,年紀超過六十歲,在京都得了水腫病,從陰囊開始腫起。他感到氣逆、腹瀉,各種治療方法都沒效果。他趕緊買車回杭州,請親戚謝金堂邀請孟英來為他診治。孟英把脈後發現脈象微弱,詢問他的排尿情況,得知尿液清澈且量多。於是問道:「你在京都服用的藥,是五苓散、八正散,還是腎氣湯、五皮飲呢?」鍾耀輝回答:「先生說的沒錯,這些藥我都吃過了,但病情反而一天比一天嚴重,這是為什麼呢?」孟英說:「這是因為你體質虛弱,無法控制體內的水分。
用疏通利尿的方法沒有效果,用滋陰的方法也是錯誤的。應該用補益脾土來克服體內濕氣,所以我給你開大劑量的:(人)參、(白)術。結果病情馬上好轉。過了八年,他因為其他疾病去世。」
黃履吉在瘧疾治療後,得了全身浮腫。趙某聽說他體質一向虛弱,把脈後發現脈象細而弦,就用溫補的藥物治療。結果病情惡化,他不停地打嗝,氣喘到無法躺臥,吃不下東西,情況非常危急。於是請孟英來判斷,是否還有機會回到杭州。孟英說:「他的脈象雖然細而弦,但仍然有力,肯定是誤服了溫補的藥物。如果願意吃我開的藥,應該沒有危險。」於是開了:栝蔞、薤白,配合小陷胸湯,再加入橘皮竹茹湯,又加上柿蒂、旋覆花、蘇子、香附、赭石、紫菀、枇杷葉等藥材,服用了四劑,病就好了。
石北涯的長官,長期牙齦疼痛,漸漸發展成身體和臉部浮腫。有人認為是虛症,有人認為是濕症,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,氣逆不思飲食。孟英診脈後發現,左脈洪大且跳動快,右脈弦滑。雖然陰液不足,但應該先清除肺胃的痰熱。因此開了白虎湯,加入沙參、花粉、冬瓜皮、枇杷葉、梔子、竹茹、蘆根等藥材。服藥後,浮腫就消退了。之後再用滋陰的藥物輔助治療,牙齦疼痛也停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