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士維

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78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內科 (78)

1. 瘧疾

伊侄桂生少府,亦精於醫者,聞之極口稱是。遂以桃仁承氣湯加西洋參、滑石、(黃)芩、(黃)連、橘紅、貝母、石斛為方,送礞石滾痰丸。乃郎石甫孝廉云:此藥在他人必畏而不敢服,我昔年曾患暑濕證,深悉溫補之不可輕試,況高明所見相同,更何疑乎?經服二劑,下黏痰汙血甚多,瘧即不作,仍以清潤法善後而康。

遂安余皆山貳尹,起復赴都,道出武林而患瘧。範某云:春寒所致,辛溫散之;來某謂:酒濕之疴,治以五苓;且雜參、歸、薑、棗之類,病乃日甚。旬日後,脘悶腹脹,便秘氣逆,躁渴自汗,昏瞀不瞑,亟迎孟英視之。曰:蘊濕固然,惟溫風外襲,已從熱化,何必夏秋始有熱瘧耶?清解之法,十劑可安。服之果效,旬日徑瘥。

酷熱之際,瘧疾甚行,有儲麗波患此,陸某泥今歲寒水司天,濕土在泉,中運又從濕化,是以多瘧。率投平胃、理中之法,漸至危殆,伊表兄徐和圃薦孟英視之,熱熾神昏,胸高氣逆,苔若薑黃,溺如赭赤,脈伏,口渴,不食不便。曰:舍現病之暑熱,拘司氣而論治,謂之執死書以困活人。

幸其體豐陰足,尚可救藥,然非白虎湯十劑,不能愈也。和圃然之。遂以:生石膏,知母,銀花,枳(實),貝(母),黃連,木通,花粉,(竹)茹,(黃)芩,杏(仁),(石)斛,海䖳,竹葉等,相迭為方,服旬日,瘧果斷。

外甥莊迪卿,患瘧,大渴而喜熱飲,脘悶脈伏,苔膩欲嘔。孟英曰:蘊濕內盛,暑熱外侵,法當清解,然脈證如是,乃痰阻氣道使然,清之無益,溫之助瘧,宜以礞石滾痰丸先為開導。

服後,痰出甚多,脈即見弦滑而數,嘔止胸舒,苔形黃燥。與:石膏,知母,(黃)連,杏(仁),知(母),(厚)樸,杏(仁),橘(皮),半(夏),茯(苓),滑(石),(石)斛,菖蒲,花粉等藥而安。

莊曉村,芝階姊夫之侄孫也。館於金願谷舍人家,病瘧。孟英曰:吸受暑熱,清滌即瘳。越數日,瘧作甚劇,目赤狂言,汗如雨下,居停大驚,聞服涼劑,疑為藥誤。亟速孟英至,正在披狂莫制之時。按其脈,洪滑無倫;視其舌,深黃厚燥。心疑其另服他藥之故,而撲鼻吹來一陣薑棗氣,因詰曰:得無服薑棗湯乎?曰:恣飲三日矣。孟英即令取西瓜一枚,劈開任病者食之,方從白虎,而生石膏用一兩六錢,病即霍然。

逾六年,以他疾亡。

陳仰山如君患瘧,孟英連與清暑法,病不少減,孟英疑亦薑棗湯所致,詢知果然。亟令屏絕遂愈。余如汪子寬、魏之裳、胡秋紉等,暑瘧治案皆以白虎(湯)化裁,案多不備載,錄此以待讀者之隅反焉。

何永昌,孟英之與人,其妻病瘧,間二日而作。乃母曰:瘧不可服「官料藥」,徑服箋方。旬日後,勢甚危。永昌乞孟英救之。脈沉細而數,尺為甚。口渴,目不欲張,兩腰收痛,宛如錐刺,寒少熱多,心慌不能把握。曰:異哉病也,此暑入足少陰之證,喻氏所謂汗、下、溫三法皆不可行者,若病在別家,慮其未必我信,病在汝(室人)而求診於我,事非偶然也。

白話文:

[瘧疾]

我的侄子桂生,也是精通醫術的人,聽了這個方子後極力稱讚。於是用桃仁承氣湯,再加入西洋參、滑石、黃芩、黃連、橘紅、貝母、石斛,作為藥方,並配上礞石滾痰丸。郎石甫孝廉說:這個藥方別人一定會害怕不敢服用,我以前患過暑濕病,深知溫補之法不能輕易嘗試,況且高明的醫生見解相同,更沒有什麼可懷疑的了?服用兩劑後,排出許多黏痰和污血,瘧疾就不再發作了,然後用清潤的療法調理身體,就痊癒了。

我安頓好家人後,重新上任赴京,路過武林時患了瘧疾。範某說:這是春寒引起的,應該用辛溫的藥散寒;來某說:這是酒濕引起的疾病,應該用五苓散治療;他們還亂用參、歸、薑、棗等藥,結果病情日益加重。十天後,我脘悶腹脹,便秘氣逆,煩躁口渴,自汗昏迷,睡不著覺,急忙請孟英醫生診治。孟英醫生說:雖然是濕邪積聚,但卻是溫風外襲,已經轉化為熱證,為什麼一定要等到夏秋才會有熱瘧呢?用清熱解毒的方法,十劑藥就能痊癒。服藥後果然有效,十天就痊癒了。

酷暑時節,瘧疾盛行,儲麗波患了瘧疾,陸某認為今年寒水司天,濕土在泉,中運又從濕化,所以瘧疾流行。陸某便用平胃、理中湯法治療,結果病情越來越危急,儲麗波的表兄徐和圃推薦孟英醫生診治。當時儲麗波熱盛神昏,胸悶氣逆,舌苔像薑黃色,小便顏色像赭石,脈象沉伏,口渴,不吃飯,大便不通。孟英醫生說:只看現在的暑熱,拘泥於臟腑經絡而論治,這是用死板的書本知識去治活人。

幸好儲麗波體質豐厚,陰氣充足,還能救治,但是不用白虎湯十劑,就無法痊癒。徐和圃同意了這個方案。於是用生石膏、知母、銀花、枳實、貝母、黃連、木通、花粉、竹茹、黃芩、杏仁、石斛、海藻、竹葉等藥物,交替配伍,服用十天,瘧疾果然痊癒了。

我的外甥莊迪卿患了瘧疾,非常口渴,喜歡喝熱水,脘悶脈象沉伏,舌苔厚膩想嘔吐。孟英醫生說:這是濕邪內盛,暑熱外侵,應該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,但是脈象和症狀如此,是痰阻礙了氣道,單純清熱無效,溫熱反而會加重瘧疾,應該先用礞石滾痰丸疏通。

服藥後,痰吐出很多,脈象就變得弦滑而數,嘔吐停止,胸部舒暢,舌苔變成黃燥。於是又給他服用石膏、知母、黃連、杏仁、知母、厚樸、杏仁、橘皮、半夏、茯苓、滑石、石斛、菖蒲、花粉等藥物,就痊癒了。

莊曉村,是芝階姊夫的侄孫。住在金願谷舍人家,得了瘧疾。孟英醫生說:這是吸入了暑熱,清熱解毒就能痊癒。幾天後,瘧疾發作得很厲害,眼睛紅腫,胡言亂語,汗如雨下,驚慌不安,聽說要服用涼藥,懷疑是藥物弄錯了。急忙請孟英醫生來,當時莊曉村正在神志不清,無法控制的時候。孟英醫生按了他的脈搏,脈象洪滑異常;看了他的舌頭,深黃厚燥。孟英醫生懷疑他服用過其他藥物,聞到一股濃濃的薑棗味,於是詢問:是不是服用了薑棗湯?他說:已經連續喝了三天了。孟英醫生立即讓取一個西瓜,劈開讓病人吃,再用白虎湯,生石膏用一兩六錢,病情立刻好轉。

六年後,因為其他疾病去世了。

陳仰山患了瘧疾,孟英醫生連續用清熱解暑的方法治療,病情沒有減輕,孟英醫生懷疑也是因為服用了薑棗湯,詢問後果然如此。立即讓陳仰山停止服用薑棗湯,病就好了。我像汪子寬、魏之裳、胡秋紉等人,暑熱瘧疾的治療案例,都是用白虎湯加減變化,其他的案例很多沒有詳細記載,記錄這些以供讀者參考。

何永昌,是孟英醫生的朋友,他的妻子患了瘧疾,每隔兩天發作一次。他母親說:瘧疾不能服用「官料藥」(指正規藥方),就自己服用民間偏方。十天後,病情十分危急。何永昌請求孟英醫生救治。脈象沉細而數,寸口脈尤其明顯。口渴,眼睛不想睜開,兩腰痠痛,好像針刺一樣,少寒多熱,心慌手腳無力。孟英醫生說:真是奇怪的病啊,這是暑熱侵入足少陰經的證候,喻氏所說的汗、下、溫三法都不能使用,如果病人是別人家的,擔心他們未必相信我,病人是你的妻子,而來向我求診,這事不是偶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