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74)
一、內科 (74)
1. 痢疾
管氏婦,自去秋患赤痢,多醫罔效,延至暮春。孟英診脈弦數,苔黃,渴飲,腹脹而墜,五熱夜甚。用白頭翁湯合金鈴子散,加:(黃)芩、(白)芍、梔(子)、(石)斛,吞駐車丸,浹旬而愈。
朱浚宣令堂,患滯下,醫聞白色,而予升提溫補。旬日後,肢冷自汗,液脫肛墜,群醫束手,慮其虛脫。因浼濮樹堂乞診於孟英,曰:藥誤耳。與大劑行氣蠲痰清肺之藥,果漸吐痰而痢愈。
又其令弟,同時患此。五色並見,神昏肢搐,大渴莖腫,腹痛夜熱,危險異常。孟英察脈細數,與白頭翁湯加犀角、生地、銀花、石斛、楝實、延胡、(黃)芩、(黃)連、滑石、丹皮、木通、甘草梢等藥,三帖後,熱退神清,溺行搐止。乃去犀角、甘草梢、丹皮、滑石、木通,加砂仁拌炒熟地、山楂炭,服之漸安,半月而愈。
盛犀林廣文之僕,患血痢。自秋徂冬,半年罔效。孟英察脈細弱,而口乾、腰膝痠痛。予:鹿角霜,蓯蓉,枸杞,杜仲,菟絲,續斷,血餘,木瓜(赤),石脂,砂仁末炒熟地黃,十餘劑而痊。
丙午春,高漢芳,患滯下。色醬,日數十行。年已七十七歲。自去秋以來,漸形疲憊,即服補藥,馴致見痢,黃某徑用溫補,勢乃劇。延孟英診之,右脈弦細芤遲,口渴溲澀,時時面赤自汗,乃吸受暑邪,誤作虛(寒)治。幸其所稟極堅,尚能轉痢。一誤再誤,邪愈盛而正反虛矣。
以白頭翁湯加(人)參、(白)朮、銀花、(黃)芩、(白)芍、楝(實)、(石)斛、延胡,二劑即減,五劑而安。繼予調補,竟得霍然。後三載,以他疾終。
葉晝三侄女適朱氏,上年四月分娩,七月患赤痢,其家謂產後之病,不敢服藥,延至今春,肌消膝軟,見食欲嘔,晝三迓孟英診之,左細軟,右滑數,伏暑為病,幸未誤藥。與:沙參,陳倉米,(當)歸,(白)芍,續斷,木瓜,扁豆,(黃)連,(石)斛,石蓮,荷蒂,柿蒂,枇杷葉,橘皮為方,送駐車丸而愈。
孫心言,以七十之年患滯下,胡某知為暑熱,以青麟丸下之,治頗不謬。繼則連投(蒼)朮、(厚)樸、(法)夏、葛(根)等藥。漸至咽痛口糜,呃忒噤口。諸醫進補,其勢孔亟。伊婿童秋門迓孟英診之,右脈滑數上溢,身熱面赤,溲澀無眠,體厚痰多,時欲出汗。在痢疾門中,固為危候。
第以脈證參之,豈是陽虛欲脫?實由升散溫燥之劑,燥爍其陰,肺胃之氣,窒塞而不能下行也。與大劑肅清之藥,一劑知,二劑已。隨以生津藥溉之,痢亦尋愈。
莊芝階舍人之外孫汪震官,春前陡患赤痢。孟英診之,脈滑數而沉,面赤苔黃,手足冷過肘膝,當臍硬痛,小溲澀少。伏熱為病也。與大劑:(黃)芩,(黃)連,(山)梔,楝(實),滑石,丹皮,砂仁,延胡,楂(肉),(神)曲,銀花,草決明等藥,兩服,手足漸溫,而腳背紅腫起疱如蒲桃(葡萄)大一、二十枚。四服後,腹痛減,苔退而渴。
白話文:
痢疾
管氏婦女從去年秋天起患赤痢,許多醫生都治不好,一直拖到暮春。孟英診脈,脈象弦數,舌苔黃厚,口渴想喝水,腹部脹滿下墜,發熱,夜晚尤甚。於是使用白頭翁湯加金鈴子散,再加黃芩、白芍、梔子、石斛,並服用駐車丸,十天左右痊癒。
朱浚宣令堂患痢疾,下痢白色,醫生誤以為是虛寒,給他用溫補的藥物。十天后,他出現肢體冰冷、自汗、脫肛下墜等症狀,其他醫生都束手無策,擔心他虛脫而死。於是託人請求孟英診治,孟英說:是藥物用錯了。於是給他大量行氣、化痰、清肺的藥物,果然漸漸吐出痰液,痢疾也痊癒了。
朱浚宣的弟弟也同時患病,大便五色俱全,神志不清,肢體抽搐,非常口渴,陰莖腫脹,腹痛,夜晚發熱,情況危急。孟英診脈,脈象細數,於是用白頭翁湯,並加入犀角、生地、銀花、石斛、楝實、延胡索、黃芩、黃連、滑石、丹皮、木通、甘草梢等藥物。服藥三帖後,發熱退去,神志清醒,小便通暢,抽搐停止。之後去掉犀角、甘草梢、丹皮、滑石、木通,加入砂仁拌炒熟地黃、山楂炭,繼續服用,漸漸好轉,半個月痊癒。
盛犀林廣文家的僕人患血痢,從秋天到冬天,半年都未痊癒。孟英診脈,脈象細弱,口乾、腰膝酸痛。於是給他服用鹿角霜、肉蓯蓉、枸杞子、杜仲、菟絲子、續斷、血餘炭、木瓜、石脂、砂仁末炒熟地黃等藥物,十幾劑後痊癒。
丙午年春天,高漢芳患痢疾,大便呈醬色,一天拉肚子幾十次。他已經七十七歲,從去年秋天開始身體就漸漸虛弱,服用補藥,結果反而加重了痢疾。黃某醫生直接用溫補的方法治療,病情更加嚴重。後來請孟英診治,孟英診脈,右脈弦細芤遲,口渴,小便不利,時常面紅自汗,這是中暑導致的,卻被誤認為是虛寒。幸好他的身體底子好,痢疾還能轉好。由於一而再,再而三的錯誤治療,邪氣越來越盛,正氣反而虛弱了。
孟英使用白頭翁湯,加入人參、白朮、銀花、黃芩、白芍、楝實、石斛、延胡索,服藥兩劑後病情減輕,五劑後痊癒。然後再服用一些調理身體的藥物,最終完全康復。三年後,因其他疾病去世。
葉晝三的侄女嫁給朱家,去年四月分娩,七月患赤痢,家人認為是產後病,不敢服用藥物,一直拖到今年春天,身體消瘦,膝蓋無力,想吃東西又吐,葉晝三請孟英診治,孟英診脈,左脈細弱,右脈滑數,這是中暑導致的,幸好沒有服用錯誤的藥物。孟英開出處方:沙參、陳倉米、當歸、白芍、續斷、木瓜、扁豆、黃連、石斛、石蓮子、荷蒂、柿蒂、枇杷葉、橘皮,並服用駐車丸,最終痊癒。
孫心言七十歲時患痢疾,胡某醫生知道是暑熱引起的,用青麟丸治療,治療方法不算錯。之後又服用蒼朮、厚樸、防己、葛根等藥物。結果漸漸出現咽喉疼痛、口腔潰瘍、呃逆、張口困難等症狀。其他醫生又給他服用補藥,病情更加嚴重。他的女婿童秋門請孟英診治,孟英診脈,右脈滑數,上衝,身體發熱,面紅,小便不利,睡不著覺,身體沉重,痰多,經常想出汗。在痢疾中,這算是危險的徵兆。
但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,這並不是陽虛將要脫亡,而是由於之前的升散溫燥藥物,損傷了陰液,肺胃之氣阻塞不通,不能下降。孟英給他大量清熱的藥物,一劑藥見效,兩劑藥就痊癒了。然後服用一些生津的藥物,痢疾很快痊癒。
莊芝階舍人的外孫汪震官,春天突然患赤痢。孟英診脈,脈象滑數而沉,面紅,舌苔黃厚,手腳冰冷到肘膝,肚臍周圍硬痛,小便不利。這是伏暑引起的疾病。孟英給他大量服用黃芩、黃連、山梔子、楝實、滑石、丹皮、砂仁、延胡索、山楂肉、神曲、銀花、草決明等藥物。服藥兩劑後,手腳漸漸溫暖,腳背紅腫,起泡,像葡萄一樣大小,大約有十幾二十個。服藥四劑後,腹痛減輕,舌苔退去,口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