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70)
一、內科 (70)
1. 泄瀉
母不之信,遍訪醫療,千方一律,無非補藥。至今秋頸下起一痰核,黃某敷之始平,更以大劑溫補,連投百日,忽吐泄膠痰鬥余而亡。予按:此痰飲滋蔓,木土相仇,久則我不敵彼,而潰敗決裂,設早從孟英之言,斷不遽死於今日也。
康康侯司馬之夫人,泄瀉頻年,納食甚少,稍投燥烈,咽喉即痛,經治多手,不能獲效。孟英診曰:脾虛飲滯,肝盛風生之候也。用:(人)參,(白)術,橘(皮),半(夏),桂(木),茯(苓),楝(實),(白)芍,木瓜,蒺藜,投之漸愈。
今冬又患眩暈,頭汗、面熱、肢冷、心頭似絞,呻吟欲絕。孟英以:石英,蓯蓉,牡蠣,(綠萼)梅,(茯)苓,蒺(藜),楝(實),(白)芍,旋覆為方,竟劑而康。
陳某,偶患溏瀉。所親鮑繼仲云:余往歲患瀉,治不中肯,延逾半載,幾為所困,今秋患此,服孟英方,數劑霍然,故服藥不可不慎也。盍延孟英視之。陳因中表二人皆知醫,招而視之,以為省便。輒投以溫補健脾之藥。數日後,瀉果減。而發熱昏痙,咽喉黑腐。其居停瞿穎山,疑病變太速,囑其請援於孟英。
孟英診曰:遲矣。病起泄瀉,何必為寒。正是伏邪自尋出路,而溫補以固留之。自然內陷厥陰,不可救藥。果即殞焉。
繼有高小垞孝廉令弟雨生,因食蟹患瀉,黃某用大劑溫補藥,瀉果止,而頸筋痠痛,舌絳嘔渴,口氣甚臭。孟英持脈,沉數。曰:食蟹而後瀉,會逢其適耳。脈證如斯,理應清潤。奈人自畏涼藥,復質於吳某,亦主溫補。服及旬日,昏痙舌黑而斃。
吳蘊香孝廉令孫兌官,患發熱洞瀉,大渴溲少,涕淚全無。孟英曰:暑風行於脾胃也。以:沙參,生薏苡,生扁豆,銀花,石斛,滑石,甘草,竹葉,冬瓜皮,澄地漿煎服,數日而痊。按此等證,幼科無不作驚風治,因而夭折者多矣。
沈辛甫,善岐黃之學,其妻體素弱而勤於操作。年逾四秩,汛事過多,兼以便溏,冷汗氣逆。參、耆屢進,病日以危。孟英診曰:心脾之脈尚有根,猶可望也。與:龍骨,牡蠣,龜板,鱉甲,海螵蛸,石英,餘糧石,熟地,茯苓為方,一劑轉機,漸以向愈。
某,新秋陡患洞瀉如注,即渾身汗出如洗,懨懨一息。孟英往勘,脈來沉細,身不發熱,儼似虛寒之證。惟苔色黃膩,小溲全無。乃濕熱病也。與:桂苓甘露飲加厚朴,投匕而瘳。
慎氏婦,產後腹脹泄瀉,面浮足腫。醫與滲濕溫補,月餘不效,疑為蓐損。孟英視之:舌色如常,小溲通暢,宛似氣虛之證。惟脈至梗澀,毫無微弱之形,因與:丹參,滑石,澤蘭,茯苓,茺蔚,蛤殼,桃仁,海䖳,五靈脂,豆卷,數月即瘥。
葉杏江仲郎,患發熱泄瀉,醫治十七日不效,骨瘦如柴,音嘶氣逆。所親許芷卿,薦孟英診之。脈數大渴,汗多苔黃。以竹葉石膏湯加減,十餘劑漸以向愈,大便反極堅燥,繼予滋養而康。
白話文:
泄瀉
一位婦人不信醫,四处求医,各种方子都用遍了,全是补药。直到秋天,颈下长了个痰核,黄某敷药才消,之后又大量温补,连续服用一百天,突然呕吐出许多胶状痰液而死。我认为:这是痰饮日渐滋生,木土相克,久而久之,人体抵挡不住痰饮的侵袭,最终溃败破裂而亡。如果早些听从孟英的建议,就不会死于今日了。
康康侯司马夫人的腹泻多年,吃得很少,稍微服用燥烈的药物,咽喉就痛,很多医生治疗,都没有效果。孟英诊断说:这是脾虚、饮邪停滞,肝气盛而生风的症状。于是用人参、白术、橘皮、半夏、桂枝、茯苓、楝实、白芍、木瓜、蒺藜,逐渐治愈。
今年冬天,她又患眩晕,头汗、面热、肢冷、心口绞痛,呻吟不止,几乎要死了。孟英用石英、肉苁蓉、牡蛎、绿萼梅、茯苓、蒺藜、楝实、白芍、旋覆花组成方剂,服用后就痊愈了。
陈某偶尔腹泻。他的亲戚鲍继仲说:我去年也患腹泻,治疗不对症,拖延半年多,差点被折磨死,今年秋天又患此病,服用孟英的方子,几剂就好了,所以用药不可不谨慎啊!于是建议陈某请孟英诊治。因为陈某家中有两个懂医的亲戚,所以就让他们诊治,以为省事方便。他们就给陈某开了温补健脾的药。几天后,腹泻确实减轻了,但是却发热、昏迷、抽搐,咽喉溃烂发黑。陈某住在瞿颖山,怀疑病情变化太快,嘱咐他请孟英来帮忙。
孟英诊断说:太晚了!病起于腹泻,何必用温补的药。这是体内伏邪自行寻找出路,而温补却把它禁锢住了,自然会内陷厥阴,不可救药了。果不其然,陈某就死了。
接着,高小垞孝廉的弟弟雨生,因为吃螃蟹而腹泻,黄某用大量温补药,腹泻是止住了,但是颈项肌肉酸痛,舌头红绛,呕吐口渴,口气很臭。孟英把脉,脉象沉而数。他说:吃螃蟹后腹泻,正好符合这个情况。脉证如此,理应清热润燥。无奈病人自己害怕寒凉的药物,又去请教吴某,吴某也主张温补。服用十多天后,昏迷抽搐,舌头发黑而死。
吴蕴香孝廉的孙子兑官,患发热、剧烈腹泻,口渴难耐,小便量少,鼻涕眼泪都没有。孟英说:这是暑热之邪侵犯脾胃。于是用沙参、生薏苡仁、生扁豆、金银花、石斛、滑石、甘草、竹叶、冬瓜皮、澄清米浆煎服,几天就好了。我认为,这些症状,儿科医生都当作惊风来治,因此夭折的儿童很多。
沈辛甫,精通医术,他的妻子体质虚弱,却勤于劳作。年过四十,汛期操劳过度,又加之便溏,冷汗,气逆。人参、黄芪多次服用,病情却越来越严重。孟英诊断说:心脾之脉尚有根气,还是有希望的。于是用龙骨、牡蛎、龟板、鳖甲、海螵蛸、石英、禹余粮石、熟地黄、茯苓组成方剂,一剂药就有了转机,逐渐康复。
某人,初秋突然患剧烈腹泻,全身汗出如洗,萎靡不振,气息奄奄。孟英前往诊治,脉象沉细,身体不发热,看似虚寒的症状。但是舌苔颜色黄腻,小便不通。这是湿热之证。于是用桂枝茯苓甘露饮加厚朴,一剂药就痊愈了。
慎氏的妻子,产后腹胀腹泻,面浮肢肿。医生用渗湿温补的方法治疗,一个月无效,怀疑是产后损伤。孟英诊治后说:舌苔颜色正常,小便通畅,像是气虚的症状。但是脉象梗涩,毫无虚弱之象,于是用丹参、滑石、泽兰、茯苓、益母草、蛤壳、桃仁、海螵蛸、五灵脂、扁豆组成方剂,几个月就好了。
叶杏江的次子,患发热腹泻,治疗十七天无效,骨瘦如柴,声音嘶哑,气逆。他的亲戚许芷卿,推荐孟英诊治。脉象数,口渴,汗多,舌苔黄。孟英用竹叶石膏汤加减,十多剂后逐渐好转,大便反而非常干燥,之后再服用滋养的药物就痊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