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62)
一、內科 (62)
1. 霍亂
紀運翔,年十七。五月(患)霍亂,勢亦垂危。孟英往視,然已手面皆黑,目陷睛竄,厥逆音嘶,脈伏無溺,舌紫苔膩,大渴汗淋,神情瞀亂,危象畢呈。時未交芒種,暑濕之令未行,仍是冬寒內伏,春令過冷,入夏猶涼,氣機郁遏不宣,故欲變溫病者,皆轉為此證。殊途同歸,但不腹痛耳。
以寒邪化熱,究與暑濕較異也。亟令刺曲池。委中,出血如墨。方以黃芩為君,臣以(山)梔、(豆)豉、(黃)連、(竹)茹、(薏)苡、半(夏),佐以蠶矢、蘆根、絲瓜絡,少加吳茱萸為使,陰陽水煎,候溫,徐徐服之,遂不吐。
次日,脈稍起,又兩劑,黑色稍淡,肘膝稍和,反加睛赤煩躁,是伏邪將從外泄也。去吳萸、蠶矢,加連翹、益母草、滑石,而癍發遍身,苔始漸化,肢溫得寐,小溲亦行。隨予清搜化毒之藥,多劑而痊。名其方曰「黃芩定亂湯」。嗣治多人,悉以此法增損獲效。有史客,素吸洋菸而患此證,與此方數貼後,反便秘目赤,渴汗昏狂,亦是久伏之邪,漸欲外越也。與竹葉石膏湯加減而瘳。
此外,濕盛者,加茵陳,滑石,氣實者,加枳(殼)、桔(梗);飲阻食滯者,加厚朴、萊菔;肝鬱氣結者,加紫蘇、楝實。口渴,用茅根湯或藕汁頻灌。
王季傑妾,秋夜陡患霍亂,腹痛異常。診其脈,細數而弦,肢冷畏寒,蓋覆甚厚。詢其口,不渴而瀉,亦不熱,然小溲全無,吐者極苦,舌色甚赤。(孟英)曰:此新涼外束,伏暑內發也。以絳雪、玉樞丹灌之皆不受。瀉至四五次,始覺漸熱,而口大渴,仍不受飲,語言微謇。
孟英令搗生藕汁徐灌之,漸能受。隨以:(黃)芩,(黃)連,(薏)苡,楝(實),梔(子),(竹)茹,桑(葉),(石)斛,蒲公英,煎服,痛即減,吐瀉亦止。改用輕清法而愈。
陳嫗,年已七旬,辛亥秋,患霍亂轉筋甚危,亟拉孟英救之,已目陷神消,肢冷音颯,脈伏無溺,口渴汗多,腹痛苔黃,自欲投井(此乃煩渴之極也)。令取西瓜汁先與恣飲,方用:白虎(湯),加(黃)芩、(黃)連、黃柏、木瓜、威靈仙,略佐細辛分許為劑,覆杯即安。人皆疑用藥太涼,何以徑效?孟英曰:凡夏熱亢旱之年,入秋多有此證。
豈非伏暑使然,況見證如是之熾烈乎?今秋,余已治愈多人,詢其病前有無影響?或曰:五心煩熱者數日矣。或曰:別無所苦,惟見物如紅如火,已而病即陡發。夫端倪如此,更為伏暑之的據焉。
附:一僕伕,縱酒飲食無節,患霍亂吐瀉,轉筋煩渴等症,幾殆。時六七月,霖雨晝夜,飲檐流(溜)水數升而愈。《千金方》云:「輕者,水瘥」。此偶合古方,余目見其事。後路途中,及六合縣,見一人亦患此,服新汲井水,愈。(摘自《陳修園醫書七十四種·霍亂論》)。
白話文:
霍亂
十七歲的紀運翔,五月患霍亂,病情危急。孟英前去診治,發現病人手腳都發黑,眼窩深陷,瞳孔外凸,呼吸急促聲音嘶啞,脈象微弱,沒有排尿,舌頭紫暗苔厚膩,口渴汗出不止,神志不清,危重症狀全都出現了。當時還沒到芒種,暑濕之氣還沒盛行,卻是冬天寒邪內伏,春季氣候過冷,入夏天氣仍然涼爽,導致氣機鬱結不通,所以原本想發展成溫病的,都轉變成了霍亂。雖然病因不同,但結果都一樣,只是不腹痛而已。
寒邪化熱的霍亂,與暑濕引起的霍亂還是有區別的。於是立即讓病人針刺曲池、委中穴,放出的血像墨汁一樣黑。處方用黃芩為主藥,輔以梔子、豆豉、黃連、竹茹、薏苡仁、半夏,再佐以蠶矢、蘆根、絲瓜絡,少加吳茱萸為引經藥,用陰陽水煎好,溫熱後慢慢服用,於是就不再嘔吐了。
第二天,脈象稍有改善,再服用兩劑藥後,黑色稍減,手肘膝蓋也稍感溫暖,反而出現眼睛發紅煩躁不安的症狀,這是潛伏的邪氣將要從體表排出。於是去掉了吳茱萸、蠶矢,加了連翹、益母草、滑石,身上便出現了疹子,舌苔也開始好轉,肢體溫暖,可以睡覺了,小便也能排出了。接著用清熱解毒的藥物,服用多劑後痊癒。將此方命名為「黃芩定亂湯」。後來用此方治療很多人,都通過增減藥物取得了療效。有一個抽洋煙的客人,也患了這種病,服用此方幾劑後,反而出現便秘、眼睛發紅、口渴、出汗、神志不清等症狀,這是因為體內長期潛伏的邪氣,逐漸想要向外發洩。於是改用竹葉石膏湯加減後痊癒。
此外,濕邪盛的,加茵陳、滑石;氣機壅盛的,加枳殼、桔梗;飲水停滯食積的,加厚朴、萊菔子;肝鬱氣滯的,加紫蘇、楝實。口渴的,用茅根湯或藕汁頻頻灌服。
王季傑的妾,秋夜突然患霍亂,腹痛劇烈。診其脈象,細數而弦,手腳冰冷畏寒,蓋的被子很厚。詢問病人,不口渴卻腹瀉,也不發熱,但是完全沒有排尿,嘔吐物很苦,舌頭顏色很紅。孟英說:這是秋涼外束,伏暑內發。用絳雪丹、玉樞丹灌服,都不吸收。瀉了四五次後,才漸漸感到發熱,而且口渴,仍然不能喝水,說話含糊不清。
孟英讓搗碎鮮藕汁慢慢灌服,漸漸能喝下去了。接著用黃芩、黃連、薏苡仁、楝實、梔子、竹茹、桑葉、石斛、蒲公英煎服,腹痛減輕,嘔吐腹瀉也停止了。改用輕清的治法而痊癒。
陳老太太,七十多歲,辛亥年秋天,患霍亂伴有轉筋,病情危急,急忙請孟英前去搶救,當時已經眼窩深陷,精神萎靡,手腳冰冷,聲音微弱,脈象微弱,沒有排尿,口渴汗多,腹痛,舌苔黃,自己想要跳井(這是煩渴極度的表現)。讓先給她喝西瓜汁,然後用白虎湯,加入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木瓜、威靈仙,少加細辛一點點做成一劑藥,服下後立即見效。有人懷疑用藥太涼,為何效果這麼好?孟英說:凡是夏天炎熱乾燥的年份,入秋後常有這種病。
豈不是伏暑引起的嗎?況且病人的症狀如此嚴重。今年秋天,我已經治癒很多人,詢問他們發病前有沒有什麼異常?有人說:五心煩熱好幾天了。有人說:沒有其他不適,只覺得看見東西像紅像火,然後病就突然發作了。這些徵兆,更能說明是伏暑引起的。
附:一個僕人,飲酒飲食無度,患霍亂嘔吐腹瀉,轉筋煩渴等症,幾乎危及生命。當時是六月七月,連日陰雨,他喝了幾升檐下的雨水就痊癒了。《千金方》說:「輕者,水瘥」。這正好符合古方,我親眼見證了此事。後來在路途中,到了六合縣,看見一人也患了此病,服了新汲的井水就痊癒了。(摘自《陳修園醫書七十四種·霍亂論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