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士維

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56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內科 (56)

1. 胃脘痛

夫《內經》治病,原有熨之一法,然但可以療寒濕凝滯之證。河間原方,惟二活(羌活、獨活)、黃連加麝香、乳香耳,主治風痹。今乃托諸鬼神,矜誇秘授,云可治盡內傷外感四時十二經一切之病。天下有是理乎?況其所用之藥,群集辛熱香竄之品,點之以火,定必傷陰。

一熨而吐血者有之,其不可輕試於陰虛之體與挾熱之證也,概可見矣。吾友盛少云之尊人臥云先生,誤於此而致周身潰爛,臥床數載以亡。仲聖焦骨傷筋之訓,言猶在耳。操醫術者,胡忍執炮烙之嚴刑,欺世俗而罔利哉?

沈某,患脘痛嘔吐,二便閉澀,諸治不效。孟英視之,脈弦軟,苔黃膩。曰:此飲證也,豈沉湎於酒手?沈云:素不飲酒,性嗜茶耳!然恐茶寒致病,向以武彝紅茶葉熬濃而飲之,諒無害焉。孟英曰:茶雖涼,而味清氣降,性不停留。惟蒸遏為紅,味變甘濁,全失肅清之氣,遂為釀痰之媒,較彼曲糵,殆一間耳。

醫者不察,僅知嘔吐為寒,薑、萸、沉、附,不特與病相反,抑且更煽風陽。飲藉風騰,但升不降,是以上不能納,下不得通,宛似關格,然非陰枯陽結之候也。以:(黃)連,楝(實),梔(子),(黃)芩,旋覆,竹茹,枇(杷)葉,橘(皮),半(夏),(茯)苓,澤(瀉),蛤殼,荷杆,生薑衣為方,送服震靈丹。數劑而平,匝月而起。

王耕藍室,素患脘痛,近發寒熱。醫與溫補,漸至胸痞嘔呃,譫語神昏,舌絳面赤,足冷自汗,瘧仍不休。孟英用:元參,犀角,石膏,石菖蒲,連翹,杏仁,貝母,旋覆,竹茹,枇杷葉,竺黃,柿蒂,竹瀝,鬱金諸藥,化服萬氏牛黃清心丸。數服而愈。

金某,久患脘痛,按之漉漉有聲。便秘溲赤,口渴苔黃,杳不知飢,絕粒五日,諸藥下咽,傾吐無餘。孟英察脈,沉細而弦。用:海䖳,荸薺各四兩,煮湯飲之,竟不吐,痛亦大減。繼以此湯煎高麗參,黃連,楝實,延胡,梔子,枳椇(子),石斛,竹茹,柿蒂等藥,送服當歸龍薈丸,旬日而安。繼予春澤湯調補收績,蓋其人素善飲而嗜瓜果以成疾也。

董曉書令正,素患脘痛,甚至暈厥,今秋病腰痛腿木,胸悶氣逆不能臥。胡某進溫補藥而喘汗欲脫,杳不思谷。孟英切脈:虛細中兼有弦滑,舌絳而渴,乃陰虛挾痰耳。與:沙參,蓯蓉,木瓜,石斛,蛤殼,蒺藜,(紫)石英,茯苓,紫菀,杏仁,楝實,首烏,牛膝諸藥,旬日而安。繼加熟地黃,服之痊愈。

莊芝階舍人令嬡,孀居在室,陡患氣衝欲厥,脘痛莫當。自服沉香、吳萸等藥,病益劇,而嘔吐發熱,略有微寒。孟英按脈,弦滑且數,苔色滑膩微黃,而渴喜冷飲,便秘溲熱,眠食皆廢。是伏痰內盛,肝逆上升,而兼吸受暑熱也。

白話文:

胃脘痛

《內經》記載的熨法,只能治療寒濕凝滯的病症。河間的處方,只用羌活、獨活、黃連、麝香、乳香,主要治療風痹。現在卻託辭鬼神,誇耀秘方,聲稱能治所有內傷外感、一年四季十二經絡的疾病,這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?況且這些藥物都是辛熱香竄之品,用火熨炙,必定傷陰。

曾有人熨治後吐血,可見此法不能輕易用於陰虛體質或夾雜熱證的病人。我的朋友盛少雲的父親臥雲先生,就因為誤用此法,導致全身潰爛,臥床數年而死。仲景“焦骨傷筋”的告誡,猶在耳邊。行醫之人,怎能使用如此嚴酷的炮烙療法,欺騙世人,圖謀私利呢?

沈某患胃脘痛、嘔吐,大便和小便都困難,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。孟英診治後,發現脈象弦而軟,舌苔黃膩,說:“這是飲證,你是不是沉迷於飲酒?”沈某說:“我素來不喝酒,只愛喝茶!”但他擔心茶性寒涼致病,便用武夷紅茶葉泡得很濃喝,以為這樣無害。孟英說:“茶雖然性涼,但味道清香,氣味下降,不會久留體內。只有經過蒸製而成的紅茶,味道變得甘甜渾濁,完全失去了清肅之氣,反而成了釀成痰飲的誘因,與酒相比,差別不大。”

醫生沒有察覺,只知道嘔吐是寒證,便用生薑、吳茱萸、沉香、附子等藥物,不僅與病情相反,反而更加助長了風陽。飲邪乘風而上,只升不降,所以上焦不能容納食物,下焦也不能通暢,宛如氣機阻滯,但這並不是陰虛陽盛的症狀。於是孟英用黃連、楝實、梔子、黃芩、旋覆花、竹茹、枇杷葉、橘皮、半夏、茯苓、澤瀉、蛤殼、荷梗、生薑皮組方,並服用震靈丹,服藥幾劑後病情就好轉,一個月後痊癒。

王耕藍,素來患有胃脘痛,最近又出現寒熱症狀。醫生給他用溫補藥物治療,病情卻日漸加重,出現胸部痞悶、嘔吐呃逆、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、舌頭紅絳、面紅、腳冷、自汗,瘧疾仍然不停。孟英用元參、犀角、石膏、石菖蒲、連翹、杏仁、貝母、旋覆花、竹茹、枇杷葉、鬱金、柿蒂、竹瀝、鬱金等藥物,並服用萬氏牛黃清心丸,服藥幾次後痊癒。

金某長期患有胃脘痛,按壓腹部有漉漉的聲音。大便秘結,小便顏色赤紅,口渴,舌苔黃厚,完全沒有飢餓感,已經五天沒有吃東西了,服用的藥物都吐出來了。孟英診脈,發現脈象沉細而弦。便用海螵蛸、荸薺各四兩,煮湯飲用,結果不再嘔吐,疼痛也大大減輕。然後再用這個湯劑煎煮高麗參、黃連、楝實、延胡索、梔子、枳椇子、石斛、竹茹、柿蒂等藥物,並服用當歸龍薈丸,十天后痊癒。之後再用春澤湯調補,鞏固療效。原來此人平時喜歡喝酒,又嗜食瓜果,所以才導致疾病。

董曉書令正,素來患有胃脘痛,甚至會暈厥,最近秋天又患腰痛、腿麻木、胸悶、氣逆,不能平臥。胡某給他用了溫補藥物,反而出現喘息、出汗、虛脫,完全不想吃東西。孟英診脈:脈象虛細,兼有弦滑,舌頭紅絳,口渴,這是陰虛夾雜痰飲。便用沙參、肉蓯蓉、木瓜、石斛、蛤殼、蒺藜、紫石英、茯苓、紫菀、杏仁、楝實、何首烏、牛膝等藥物,十天後病情好轉。之後又加服熟地黃,最終痊癒。

莊芝階舍人令嬡,寡居在家,突然出現氣衝欲厥、胃脘痛劇烈。她自己服用沉香、吳茱萸等藥物,病情反而加重,出現嘔吐、發熱,略感微寒。孟英診脈,脈象弦滑而數,舌苔滑膩微黃,口渴,喜歡喝冷飲,大便秘結,小便顏色赤熱,睡眠和飲食都廢棄了。這是痰飲內盛,肝氣逆亂上升,又兼夾暑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