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36)
一、內科 (36)
1. 喘證
診脈弦細,而左寸與右尺甚數,右寸關急搏不調,且病者頸垂不仰,氣促難言,舌黯無苔,面黧不渴。孟英曰:病雖起於勞傷挾感,而延已經年,然溯其所自,平昔善飲,三十年來,期在必醉,非僅外來之客邪,失於清解,殆由內伏之積熱,久錮深沉,溫補雜投,互相煽動,營津受灼,內削痰多,升降愆常,火浮足冷,病機錯雜,求愈殊難,既承千里相招,姑且按經設法。
以:石膏,知母,黃芩等清肺滌痰;青蒿、鱉甲、梔子、金鈴等柔肝泄熱;元參、女貞、天冬、黃柏等壯水制火,竹茹、旋覆、枇杷葉、橘紅等宣中降氣,出入為方,間佐龍薈丸,直泄膽經之酒毒,紫雪丹搜逐隧絡之留邪,服三劑而舌布黃苔,蘊熱漸泄。服六劑而嗽減知飢,渴喜熱飲,伏痰漸化。
季冬八日,即能出堂訊案。十劑後,凜寒始罷,足亦漸溫,肺氣果得下降。望日出署行香。繼而兵火之夢漸清,夜亦能眠,迎春東郊,審決積案,亦不覺其勞矣。方中參以:西洋參、生地、麥冬充其液;銀花、綠豆、雪羹化其積。
至庚戌歲朝,各處賀年,午後護日,極其裕如,且肌肉漸豐,面黑亦退,藥之對病,如是之神,調養至開篆時,起居如舊,各恙皆瘥,而孟英將赴宜黃楊明府之招,醞香為錄其逐日方案,跋而記之,茲特採其大略如此。
鮑繼仲,於季春望日,忽然發冷,而喘汗欲厥。速孟英視之,脈沉弦而軟滑帶數,是素患痰飲。必誤服溫補所致也。家人始述去冬服胡某腎氣湯頗若相安,至今久不吐痰矣。孟英曰:病在肺。肺氣展布,痰始能行。雖屬久病,與少陰水泛迥殊,辨證不明,何可妄治?初服頗若相安者,方中附、桂剛猛,直往無前,痰亦不得不為之辟易,又得地黃等厚濁下趨之品,迴護其跋扈跳梁之性。
然暴戾之氣,久而必露,柔膩之質,反阻樞機,治節不伸,二便澀少,痰無出路,愈伏愈多。一朝卒發,遂壅塞於清陽升降之路,是以危險如斯。須知與少陰虛喘,判分霄壤。切勿畏虛妄補。投以:薤(白),(栝)蔞,枳(實),杏(仁),旋(復),赭(石),半(夏),紫(菀),(竹)茹,蘆根,蛤粉,雪羹之劑而平。繼與肅清肺氣,而滌留痰,匝月始愈。
潘肯堂室,仲冬陡患氣喘,醫治日劇。何新之診其脈無常候,囑請孟英質焉。孟英診曰:兩氣口之脈,皆肺經所主,今肺為痰壅,氣不流行。虛促雖形,未必(即)為虛諦。況年甫三旬,平昔善飯,病起於暴,苔膩痰濃,縱有足冷麵紅,不飢、不寐、自汗等症,無非痰阻樞機,有升無降耳。
遂與:石膏,黃芩,知母,花粉,旋覆,赭石,蔞仁,通草,海蜇,竹瀝,(蘆)菔汁,梨汁等藥,一劑知,二劑平。乃去「二石」(石膏、赭石),加元參、杏仁,服旬日而安。俟其痰嗽全蠲,始用:沙參,地黃,麥冬等,以滋陰善後。
白話文:
喘證
第一個案例:患者脈象弦細,左寸脈和右尺脈特別快,右寸脈急促不規律,頸部下垂無法抬起,呼吸急促說不出話,舌頭暗淡無苔,面色暗黑不口渴。孟英醫生診斷認為:雖然疾病始於勞累傷身加外感,並持續多年,但追溯病因,患者平時嗜酒,三十年來每次都喝醉,這不僅是外邪入侵,更因清解不足,積熱內伏於體內多年,久而彌深。過去用溫補的方法反而加重病情,互相激盪,損傷營氣津液,痰多內積,升降失調,上焦火盛下焦足冷,病機錯雜,很難治癒。既然千里迢迢求診,姑且根據經方設法治療。
處方用石膏、知母、黃芩等清肺滌痰;青蒿、鱉甲、梔子、金鈴子等柔肝泄熱;元參、女貞、天冬、黃柏等滋陰降火;竹茹、旋覆花、枇杷葉、橘紅等宣中降氣。並間斷服用龍薈丸洩去膽經的酒毒,紫雪丹驅除經絡間滯留的邪氣。服用三劑後,舌苔轉為黃苔,內熱漸退;服用六劑後,咳嗽減少,感到飢餓,口渴想喝熱水,痰液逐漸化解。
八天后,患者就能下床處理公務。十劑後,畏寒症狀消失,腳也漸漸暖和,肺氣終於下降。患者能到衙門上班。之後,患者不再做與戰爭有關的夢,夜裡也能睡好覺,在迎春節的東郊審理積案也不覺得疲勞了。方中再加入西洋參、生地、麥冬滋陰養液;金銀花、綠豆、雪羹化解積熱。
到庚戌年年初一,各地來拜年,下午還能應酬,身體非常舒適,肌肉也漸漸豐滿,面色也轉為正常。藥物療效如此神奇,調養到開庭之時,起居如常,各種症狀都痊癒了。孟英醫生將要前往宜黃應楊明府的邀請,撰寫詳細的治療方案,並作跋記下,這裡僅摘錄其大要。
第二個案例:鮑繼仲,在季春望日突然發冷,伴有喘息、出汗,將要昏厥。迅速請孟英醫生診治,脈象沉弦而軟滑,脈數,這是素體痰飲的患者,一定是誤服溫補藥物導致的。家人說去年冬天服用胡某的腎氣湯,當時似乎效果不錯,直到現在很久沒咳痰了。孟英醫生診斷:病在肺,肺氣通暢,痰才能排出。雖然是久病,但與少陰虛寒水泛截然不同,辨證不清,怎麼能亂治?最初服用似乎效果不錯,是因為方中附子、桂枝藥性剛猛,直搗病灶,痰不得不被驅散,又因有地黃等滋膩的藥物,壓制了痰飲的跳躍妄動。
然而,暴烈之氣久而必露,滋膩的藥物反而阻礙了氣機的運行,治節不伸,二便不通暢,痰無處排出,越積越多。一天突然發病,阻塞了清陽升降的通道,所以如此危險。要知道這與少陰虛喘完全不同,絕對不能害怕虛證而妄加溫補。處方用薤白、栝樓、枳實、杏仁、旋覆花、赭石、半夏、紫菀、竹茹、蘆根、蛤粉、雪羹等藥物使之平復。之後再用藥肅清肺氣,清除痰飲,一個月後痊癒。
第三個案例:潘肯堂的妻子,仲冬突然患上氣喘,治療多日病情加重。何新之診脈後無法判斷病情,於是請孟英醫生診治。孟英醫生診斷:兩側寸口脈都屬於肺經,現在肺為痰所阻,氣機不通暢。雖然呼吸急促,但不一定是虛證。況且她才三十歲,平時飲食正常,病起於突然,舌苔厚膩,痰液濃稠,即使有腳冷、面紅、不飢、不眠、自汗等症狀,也不過是痰阻礙了氣機升降而已。
於是處方用石膏、黃芩、知母、花粉、旋覆花、赭石、蔞仁、通草、海蜇、竹瀝、蘆菔汁、梨汁等藥物,一劑見效,二劑痊癒。然後去掉石膏和赭石,加入元參、杏仁,服用十天後病情穩定。待痰嗽完全消除後,再用沙參、地黃、麥冬等滋陰藥物善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