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31)
一、內科 (31)
1. 咳嗽
陳足甫,稟質素弱,上年曾經吐血,今夏患感後,咳嗽夜熱,飲食漸減。醫作損治,滋陰潛陽,久服不效。秋杪,孟英診之。曰:陰分誠虛,第感後,餘熱逗留於肺,阻氣機之肅降,搏津液以為痰,此關不清,雖予滋填培補之藥,亦焉能飛渡以行其事耶?先清肺氣以保胃津,俾治節行而灌溉輸,然後以甘潤濃厚之法,補實真陰,始克有濟。如法施之,果漸康復。
孟英治其令叔王丈,高年痰嗽,喘逆礙臥,肢冷顴紅,飲食不進。與真武湯而安。
仲冬,大雪連朝,積厚丈許,嚴寒久凍,西湖可行車馬,斯時也,盛少云患痰嗽,夜熱自汗,不寐,左脅痛如針刺,肌削不飢,自問不起矣。請孟英托以後事,及診其脈:許以可生。蓋病來雖惡,未經誤藥也。與固本丸加龜板、鱉甲、蓯蓉、知(母)、(黃)柏、青黛、石斛、花粉、白芍、楝實、海石、旋覆、貝母、蛤殼、牛膝,出入為方,大劑投之,即效。連服四、五十帖而痊。
予謂斯證患於斯時,若經別手,未有不投溫補者。而少云能與孟英遊,其亦具眼之人乎。此真所謂患難交,不可不留心於平日,然亦不能人人而遇之。殆佛氏所謂有緣存乎其間歟!
石誦羲室,久患痰嗽,諸醫藥之勿瘳。孟英切其脈曰:非傷風也,與:北沙參,熟地,百合,麥冬,貝母,紫菀,蓯蓉,枇杷葉,鹽水炒橘皮,燕窩,一劑知,數劑已。
初秋又患脘痛,上及肩尖,向以為肝氣。輒服破削之品。孟英曰:亦非也。以:砂仁炒熟地,炙橘紅,楝實,延胡,枸杞,當歸,茯苓,桑椹,蒺藜,為方服之,良效。繼即受孕矣。
初冬,邵可亭,患痰嗽,面浮微喘。醫謂年逾花甲,總屬下部虛寒,進溫補納氣之藥,喘嗽日甚,口涎自流,莖囊漸腫,兩腿腫硬至踵,頭仰則咳嗆咽疼,不能略臥,痰色黃濃帶血,小溲微黃而長。許芷卿薦孟英視之,脈形弦滑有力。曰:此高年孤陽熾於內,時令燥火搏其外,外病或可圖治,真陰未必能復,且平昔便如羊矢,津液素干,再投溫補,如火益熱矣。乃以白虎湯合瀉白散加花粉、西洋參、貝母、黃芩,大劑投之。
並用北梨抖汁,頻飲潤喉。以緩其上僭之火。數帖後,勢漸減,改投葦莖湯合清燥救肺湯加海蜇、蛤殼、青黛、荸薺、竹瀝,旬日外,梨已用及百斤,而喘始息。繼加:龜板、鱉甲、犀角,以豬肉煮湯代水煎藥,大滋其陰而潛其陽,火始下行,小溲赤如蘇木汁,而諸證悉平。下部之腫,隨病遞減。
一月以來,共用梨二百餘斤。
適大雪祁寒,更衣時略感冷風,腹中微痛。自啜薑糖湯兩碗,而喘嗽復作。口乾咽痛,大渴舌破,仍不能眠。復用前方,以綠豆煎清湯代水煮藥,始漸向安。孟英謂其郎步梅曰:《內經》云:「陰津所奉其人壽」。今尊翁陰液久虧,陽氣獨治,病雖去矣,陰津非藥石所能繼續。
白話文:
咳嗽
陳足甫體質虛弱,去年曾吐血,今夏感冒後咳嗽、夜間發熱,食慾下降。先前醫生採用滋陰潛陽的治療方法,久服無效。秋末,孟英診治,認為其陰虛,感冒後餘熱滯留在肺部,阻礙了肺氣的肅降,導致津液凝聚成痰。認為之前的滋補方法無法奏效,應先清肺氣以保護胃液,使氣血運行通暢,再用甘潤濃厚的藥物滋補真陰,才能有效。按照此法治療,陳足甫果然逐漸康復。
孟英治療其叔王丈,老年人患有痰咳,呼吸困難,臥床不起,四肢冰冷,面頰潮紅,食慾不振。服用真武湯後病情好轉。
仲冬,大雪連日,積雪厚達一丈,嚴寒凍結,西湖可以通行車馬。此時,盛少云患痰咳,夜間發熱自汗,失眠,左脅疼痛如針刺,消瘦乏力,自覺病危,請求孟英料理後事。孟英診脈後認為他可以治癒。因為病情雖然嚴重,但沒有服用錯誤的藥物。孟英處方固本丸,並加入龜板、鱉甲、肉蓯蓉、知母、黃柏、青黛、石斛、花粉、白芍、楝實、海石、旋覆花、貝母、蛤殼、牛膝等藥物,劑量很大,服用後很快見效,連服四十到五十帖後痊癒。
作者認為,在這樣嚴寒的季節患此病,一般醫生都會使用溫補的方法,而盛少云卻能得到孟英的妙方,可見孟英醫術高明,盛少云亦有慧眼識人。這正是患難見真情,平時要珍惜友誼,但這樣的良醫和知己並非人人可遇,或許是佛家所說的緣分吧!
石誦羲室久患痰咳,多方治療無效。孟英診脈後判斷並非風寒感冒,處方北沙參、熟地黃、百合、麥冬、貝母、紫菀、肉蓯蓉、枇杷葉、鹽水炒橘皮、燕窩等藥物,一劑見效,數劑痊癒。
初秋,石誦羲室又患胃痛,痛感向上蔓延至肩胛,以為是肝氣不暢,服用疏肝理氣的藥物。孟英認為並非如此,處方砂仁炒熟地黃、炙橘紅、楝實、延胡索、枸杞子、當歸、茯苓、桑椹子、蒺藜等藥物,效果良好,不久後她便懷孕了。
初冬,邵可亭患痰咳,面部浮腫,輕微氣喘。醫生認為他年過六十,屬下元虛寒,服用溫補藥物,結果咳嗽氣喘日益嚴重,流口水,陰囊腫脹,雙腿腫硬至腳跟,仰臥時咳嗽嗆咳咽喉疼痛,無法平躺,痰液黃稠帶血,尿液微黃量多。許芷卿推薦孟英診治,孟英診脈發現脈象弦滑有力,認為這是老年人陽氣亢盛於內,季節燥熱又加重病情。外在的病症可以治療,但真陰可能無法恢復。平時他大便乾燥,津液不足,再用溫補藥物,無異於火上澆油。於是孟英使用白虎湯合瀉白散,加入花粉、西洋參、貝母、黃芩,加大劑量。
同時服用大量梨汁潤喉,以緩解內熱。服藥數劑後,病情好轉,改用葦莖湯合清燥救肺湯,並加入海蜇、蛤殼、青黛、荸薺、竹瀝等藥物。十天左右,梨汁已用了百斤,氣喘才停止。然後再加入龜板、鱉甲、犀角,用豬肉湯代替水煎藥,大力滋補陰液,潛降陽氣,內熱下降,小便顏色如同蘇木汁,諸症皆平復,下肢腫脹也隨之消退。
一個月內,共用梨二百多斤。
適逢大雪,天氣寒冷,換衣服時略感風寒,腹部輕微疼痛,自己喝了两碗薑糖水,結果咳嗽氣喘復發,口乾咽痛,非常口渴,舌頭破裂,仍然失眠。再次服用之前的藥方,用綠豆湯代替水煎藥,才逐漸好轉。孟英對其兒子步梅說:《內經》說:「陰津滋養人的壽命」。現在你父親陰液久虧,陽氣獨盛,雖然病好了,但陰液不足,藥物難以持續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