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30)
一、內科 (30)
1. 冬溫
必從前過服溫補之藥,否則熱退在十四日之期,何至延今五十餘朝,而見證若是之棘手哉?其弟鴻軒云:此番之病,補藥不過二、三劑;惟仲秋患瘧時,醫謂其苔白體豐,云是「寒濕」,嘗餌桂、附數十劑,且日飲燒酒耳。孟英曰:此即釀病之具矣。治病且難,何況有如許之藥毒內伏,更將何法以生之耶?堅不立方,其家必欲求藥以扶持度歲。孟英曰:是則可也。
以:白頭翁湯加銀花、綠豆、歸身、白芍、陳米、蘆莖、蘭葉、藕肉為劑,另以:補中益氣湯大料蒸露代水煎藥。服後,焦苔漸退,糞色亦正。舉家喜出望外,復丐孟英救之,奈脈無轉機,遂力辭之。
又有沈聽松母,季秋患虐。孟英嘗往診之,曰:伏暑所化,且體屬陽強而多痰火,切勿畏虛,輒從溫補。奈病者期於速愈,廣徵醫療。或以為證屬「三陰」,或謂是「子母瘧」,或指為老年「胎瘧」,眾楚皆咻,病不能愈,延至冬季,亦轉為痢,且肌腫臀瘡,口糜舌泡,諸醫束手,復請診於孟英,脈與潘聖徵案相同,不可藥救矣。
白話文:
冬天溫病的治療,必須考慮患者之前是否服用過溫補藥物。如果只是普通的熱症,十四天內就能痊癒,怎麼會拖到現在五十多天,病情如此棘手呢?他的弟弟鴻軒說:這次的病,補藥只吃了二三劑;只是仲秋時患瘧疾,醫生說他舌苔白、身體豐滿,認為是「寒濕」,於是吃了許多桂枝、附子,每天還喝燒酒。孟英說:這就是導致病情加重的根源啊!治病已經很困難了,更何況還有這麼多藥毒積在體內,還能用什麼方法讓他活下去呢?孟英堅持不開方,但患者家屬一定要求藥物來維持度日。孟英說:那也可以。
於是開了白頭翁湯,再加入銀花、綠豆、當歸、白芍藥、陳米、蘆葦莖、蘭葉、藕肉;另用補中益氣湯的大料蒸餾液代替水煎藥。服藥後,焦黃的舌苔逐漸消退,大便顏色也正常了。全家人都非常高興,又請求孟英繼續治療,但孟英診脈後發現病情沒有轉機,就堅決拒絕了。
還有一位沈聽松的母親,秋天患瘧疾。孟英曾經去診治,說:這是暑熱引起的,而且屬於陽氣旺盛、痰火多的體質,千萬不要害怕虛弱而盲目溫補。但病人急於快速痊癒,廣泛求醫。有人認為是「三陰」證,有人說是「子母瘧」,有人說是老年人的「胎瘧」,眾說紛紜,病情沒有好轉,拖到冬天,又轉變成痢疾,而且身體浮腫、臀部生瘡、口腔潰瘍、舌頭起泡,其他醫生都束手無策,又再次請孟英診治,脈象與潘聖徵的病例相同,已經無藥可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