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28)
一、內科 (28)
1. 秋燥
夥人葉殿和,庚寅秋患感,旬日後,汗出昏瞀,醫皆束手。乃甥余薇恆挽孟英勘之,曰:此真陰素虧,過服升散,與仲聖「少陰誤發汗」同例,下竭則上厥,豈能引亡陽為比,而以附、桂速其斃耶?以:元參,地黃,知母,甘草,白芍,黃連,茯苓,小麥,龜板,鱉甲,牡蠣,驢皮膠,為大劑投之,得愈。
家叔南山,於秋間患感,日治日劇,漸至神昏譫妄,肢震動惕。施、陳兩醫,皆謂元虛欲脫,議投峻補。家慈聞而疑之曰:盍與孟英商之。孟英診曰:無恐也,通絡蠲痰,可以即愈。用:石菖蒲,羚羊角,絲瓜絡,冬瓜子,苡仁,桑枝,橘絡,旋覆,蔥須,貝母,鉤藤,膽星為劑,化服萬氏牛黃清心丸一顆,覆杯而安,調理半月而愈。
段春木,秋杪患發熱,而腰痛、腿痛如刀割。孟英視之,略不紅腫,脈至細數,苔色黑燥,溺赤便黑。予:西洋參,麥冬,生地,犀角,銀花,楝實,石斛,知母,甘草,竹瀝,蔗汁,為大劑。投之,熱漸退,痛漸已。惟舌絳無津,故仍與甘涼濡潤為方,數日後,忽舌絳倍加,燥及咽膈,水飲不能下咽。
孟英曰:真陰涸竭,藥難奏績矣。然竊疑其何以小愈之後,驟爾真陰涸竭,或者背余而服別藥乎?繼其契友來詢云:段死而舌出,此曷故歟?孟英聞之,爽然大悟。因擷《傷寒》(瘥後)女勞復之文示之。其人頓足云:良然。彼於小愈後,曾宿於外,次日歸,即轉劇。苟直陳不諱,或尚可活乎?孟英曰:未必然也。
燒裩散、鼠矢湯,皆從足少陰以逐邪。彼不過熱邪襲入此經,所謂「陰陽易」是也。今少腹無絞痛之苦,原非他人之病易於我。真是女勞之復,以致真陰枯涸,更將何藥以驟復其真陰哉?然而從此「女勞復」與「陰陽易」,一虛一實有定論,不致混同而治矣。
白話文:
[秋燥]
葉殿和先生在庚寅年秋天得了感冒,十天後,開始大量出汗,並且昏迷不醒,醫生們都束手無策。他的外甥余薇恆請來了孟英先生診斷,孟英先生說:「這是因為他本身陰虛,又過度使用了發散的藥物,就像《傷寒論》中提到的少陰病誤發汗一樣,導致陰液下竭,陽氣上逆,怎麼能把它當成亡陽來治療,而用附子、桂枝這些藥物加速他的死亡呢?」於是開了元參、地黃、知母、甘草、白芍、黃連、茯苓、小麥、龜板、鱉甲、牡蠣、驢皮膠等藥物,用大劑量投藥,病才痊癒。
我的叔叔南山,在秋天得了感冒,每天治療病情卻越來越嚴重,漸漸地出現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、肢體震顫的狀況。施、陳兩位醫生都認為他是元氣虛脫,準備用峻補的藥物。我的母親聽了很疑惑,說:「何不與孟英先生商量一下?」孟英先生診斷後說:「不用擔心,疏通經絡、化解痰液,就可以很快痊癒。」於是開了石菖蒲、羚羊角、絲瓜絡、冬瓜子、薏仁、桑枝、橘絡、旋覆花、蔥鬚、貝母、鉤藤、膽南星等藥物,並且服用了一顆萬氏牛黃清心丸,服藥後病就好了,調養了半個月就痊癒了。
段春木先生在秋末得了發熱,並且腰痛、腿痛像刀割一樣。孟英先生診察後,發現他沒有紅腫,脈搏很細快,舌苔黑而乾燥,小便赤紅、大便黑色。於是開了西洋參、麥冬、生地、犀角、銀花、楝實、石斛、知母、甘草、竹瀝、蔗汁等藥物,用大劑量投藥,發熱漸漸退去,疼痛也減輕了。只是舌頭仍然發紅且乾燥沒有津液,所以繼續用甘涼滋潤的藥物來治療,幾天後,舌頭卻突然變得更紅,乾燥的情況也蔓延到咽喉,甚至連水都無法下嚥。
孟英先生說:「這是真陰枯竭,藥物難以奏效了。但我很疑惑,為什麼在病情稍微好轉之後,真陰會突然枯竭呢?難道他背著我服用了其他的藥物嗎?」後來他的朋友來打聽說:「段先生死後舌頭伸出來,這是怎麼回事呢?」孟英先生聽到後,恍然大悟。於是拿出《傷寒論》中關於「瘥後女勞復」的記載給他看。那個人頓時感到十分懊悔,說:「確實是這樣,他在稍微好轉後,曾經在外面過夜,第二天回來病情就急轉直下。如果他當時能坦誠相告,或許還能救活他呢?」孟英先生說:「那也未必。」
燒裩散、鼠矢湯,都是從足少陰經來驅逐邪氣的。他不過是熱邪侵入了這條經絡,也就是所謂的「陰陽易」病。現在他小腹沒有絞痛,並不是因為把別人的病轉嫁到自己身上。確實是「女勞復」導致真陰枯竭,再用什麼藥物能夠迅速恢復他的真陰呢?然而從此,「女勞復」和「陰陽易」一虛一實有了明確的區分,就不會混淆而治了。
2. 冬溫
毛允之,戊午冬患感,初治以溫散,繼即以滋陰,病日以劇。延至亥春,或疑為百日之勞;或謂是傷寒壞證,而鳳山僧主升、柴、耆、術以補之,丁卯橋用輕粉、巴霜以下之,雜藥遍投,形神日瘁。乃尊學周延孟英視之:脈來澀數上溢,呃忒口膩,雖覺嗜飲,而水難下膈,頻吐涎沫,便閉溺赤,潮熱往來,少腹如烙,按之亦不堅滿。
曰:此病原屬冬溫,治以表散,則津液傷而熱乃熾;繼以滋填,熱邪愈錮,再施溫補,氣機更窒。用升、柴、耆、術欲升其清,而反以助其逆;巴霜、輕粉欲降其濁,而盡劫其陰。病及三月,發熱不是表邪;便秘旬余,結澀非關積滯。且脈澀為津液之已傷,數是熱邪之留著,溢乃氣機為熱邪所壅而不得下行。
豈非溫邪未去,得補而膠錮難除?徒使其內灼真陰,上熏清道,以致一身之氣,盡失肅清之令,法當搜剔餘邪,使熱去津存,即是培元之道,伸其治節,俾濁氣下趨,乃為宣達之機。
何必執參、茸為補虛,指硝、黃為通(降)哉?以:北沙參,紫菀,麥冬,知母,花粉,蘭草,石斛,丹皮,黃芩,桑葉,黃連,梔子,銀花,枇杷葉,木通,蘆根,橘皮,竹茹,橄欖,地慄,海蜇等,出入為方。服之,各恙遞減,糜粥漸加,半月後始得大解,而腹熱全消,穀食亦安,乃予滋陰善後而愈。
金寬甫,初冬患感,局醫黃某,聞其向來不拘何病,總需溫藥而痊。胸懷成見,進以薑、桂之方,漸至足冷麵赤、譫語煩躁,疑為「戴陽」而束手矣。舉家彷徨,延孟英診焉。曰:此伏邪晚發,誤予升提,熱浮於上,清解可安,寬甫猶以向不服涼藥為疑,方中芩、連之類,堅不肯用。乃兄願谷中翰,極力開導,督人煎而飲之,果得霍然。
周曉滄乃郎品方,患冬溫。所親顧聽泉知其體屬陰虧,病非風寒也,不犯一分溫升之品,而證不能減,勢頗可危。乃虛懷轉邀孟英診之,曰:所治良是也。但於方中加貝母、杏仁、紫菀、冬瓜子等味與之,遂效。可見藥貴對病,雖平淡之品,亦有奇功。孟英嘗云:「重病有輕取之法」,於此可見。
戴氏婦,年五十六歲,仲冬患感,初服楊某歸、柴、丹參一劑;繼服朱某乾薑、蒼朮、厚朴藥五劑。遂崩血一陣,謂其「熱入血室」,不可治矣。始延孟英診之,脈形空軟促數,苔黑舌絳,足冷而強,息微且善笑。詢其汛,斷逾十載。
曰:冬溫失於清解,營血暴脫於下,豈可與熱入血室同日而語耶?必由誤服熱藥所致,因檢所服各方而嘆曰:小柴胡湯與冬溫何涉?即以傷寒而論,亦不能初感即投,況以丹參代人參,尤為悖謬。夫人參補氣,丹參行血,主治天淵。不論風寒暑濕,各氣初感,皆禁用血藥。為其早用,反至引邪深入也。
白話文:
冬溫
毛允之在戊午年的冬天患了感冒,一開始用溫散的藥物治療,後來又改用滋陰的藥物,病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。到了亥年的春天,有人懷疑是百日勞傷,有人說是傷寒的壞證,於是請鳳山僧用人參、黃耆、柴胡等補藥治療,後來又用輕粉、硃砂等瀉藥,各種藥物都用遍了,毛允之的形體和精神一天比一天衰弱。於是請周延孟英診治:脈象澀數,脈力向上衝,呃逆、口膩,雖然想喝水,但水卻難以下咽,頻頻吐出唾沫,大便秘結,小便赤澀,潮熱往來,小腹部像火燒一樣,按壓也不堅實飽滿。
孟英說:這個病原本是冬溫病,一開始用表散的藥物,損傷了津液,反而使熱更盛;後來用滋補的藥物,熱邪更加鬱結;之後又用溫補的藥物,氣機更加阻塞。用人參、黃耆、柴胡等藥想升提清氣,反而助長了邪氣的逆上;用硃砂、輕粉想下降濁氣,卻損傷了陰氣。病已經拖了三個月,發熱不是表邪;便秘十多天,也不是積滯。而且脈象澀數,是津液已經受損;脈象數,是熱邪停滯;脈力向上衝,是氣機被熱邪阻滯而不能向下運行。
難道不是因為溫邪沒有去除,反而用補藥加重病情,難以消除?只會使內部灼傷真陰,向上熏蒸清道,導致全身的氣機都失去肅清的秩序。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徹底清除餘邪,使熱邪去除,津液保存,這就是培補元氣的途徑。疏通治則,使濁氣下降,才能使氣機宣通。
為什麼非要執著於用人參、鹿茸等補虛,用硝石、硫磺等瀉下呢?我用北沙參、紫菀、麥冬、知母、花粉、蘭草、石斛、丹皮、黃芩、桑葉、黃連、梔子、銀花、枇杷葉、木通、蘆根、橘皮、竹茹、橄欖、地栗、海蜇等藥物組成處方。服藥後,諸症逐漸減輕,稀粥也逐漸增加,半個月後才大便通暢,腹部熱感完全消失,飲食也正常了,然後再用滋陰的藥物調理,才痊癒。
金寬甫在初冬患了感冒,當地醫生黃某,聽說他以前不管什麼病,總是用溫藥就好了,所以抱著成見,給他用了薑、桂類的溫藥,結果導致腳冷、臉紅、譫語煩躁,懷疑是「戴陽證」而束手無策。全家人都很慌張,於是請孟英診治。孟英說:這是伏邪在冬天發作,誤用升提的藥物,熱邪浮於上,清解即可痊癒。金寬甫仍然懷疑自己不能服用寒涼藥,方中黃芩、黃連等藥,堅決不肯服用。他的哥哥願谷中翰,極力勸說,督促他煎藥服用,果然很快就痊癒了。
周曉滄患了冬溫病。他的親戚顧聽泉知道他的體質屬於陰虛,病不是風寒,所以沒有用任何溫升的藥物,但病情沒有減輕,情況相當危險。於是虛心請孟英診治,孟英說:之前的治療方法是正確的。只是在方中加入貝母、杏仁、紫菀、冬瓜子等藥物,就見效了。可見用藥要對症,即使是平淡的藥物,也有奇效。孟英常說:「重病有輕取之法」,這句話在此就能體現。
戴氏婦女,五十六歲,仲冬患了感冒,一開始服用楊某開的歸脾湯、柴胡湯各一劑;接著服用朱某開的乾薑、蒼朮、厚朴等藥五劑。結果突然大量出血,說是「熱入血室」,治不好了。於是請孟英診治,脈象空軟促數,舌苔黑而舌體紅絳,腳冷而有力,呼吸微弱且愛笑。詢問她的病史,已經超過十年了。
孟英說:冬溫病沒有及時清解,營血暴脫於下,怎麼能和「熱入血室」相提並論呢?一定是誤服溫熱藥物造成的。於是檢查她服用的處方,感嘆道:小柴胡湯和冬溫病有什麼關係?即使是傷寒病,也不能一開始就用溫熱藥,何況用丹參代替人參,更是荒謬。人參補氣,丹參活血,主治大相徑庭。無論風寒暑濕,各種氣病的初期,都禁用活血藥。因為早用活血藥,反而會引邪入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