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士維

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26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內科 (26)

1. 伏暑

於是,粥漸進,瀉漸止,溲漸長。前方又去貝母、銀花、紫菀,加石斛、龍眼肉,服之痊愈。

朱敦書令正,患感,吳某與表藥二帖,發出赤疹,神氣漸昏。葉某知其素患耳聾目障,為陰虛之體,改用犀角地黃湯二劑,而遺溺痙厥。始延孟英視之,曰:雖形瘦陰虧,邪易擾營,幸非濕甚之軀,尚可設法。但心下拒按,呃逆便秘,是痰熱尚阻氣分,誤服升提,每成結胸,地黃滋滯,實為禁藥。

今人臨症不能詳審,往往用非所當用。本年敗證甚多,余每見神未全昏,便不甚閉,惟胸前痞結,不可救藥而死者,皆升提之誤進,或膩滯之早投也。石北涯在旁聞之嘆曰:無怪乎君素以犀角地黃湯奏奇績,而他人效尤則屢僨事,豈非能與人規矩,不能與人以巧耶?於是以:犀角,元參,(竹)茹,貝(母),旋(復),(栝)蔞,枇(杷葉),(紫)菀,白前,菖蒲為方,調紫雪,兩服。

呃逆止,神漸清,而咽痛口渴,乃去紫雪、(白)前、菖(蒲),加射干、山豆根、知母、花粉,吹以錫類散。二日,咽喉即愈,胸次漸舒,疹回熱退。去犀角、紫菀、射干、豆根,加銀花、梔子、竹葉,海䖳、鳧茈,漸安眠食。唯大解久不行,孟英曰:腹無痛苦,體虛只宜潤養。

佐以:蓯蓉、麻仁、當歸、生地等藥,多服而下。遂愈。

張篪伯紀綱李貴,患感數日,忽然昏厥。比沿途求孟英往視,業已薄暮。主人謂:「自朝至此,一息奄奄,恐不及灌藥矣,實不便屈診」。孟英曰:余既來,且視之。見其面色灰黯,戴眼口開,按其脈,尚不絕。與:菖蒲、膽星、竹茹、旋覆等為劑,和入童溺,調以牛黃至寶丹灌之,覆杯而起。

魏翎谷浼孟英視其鬱甥之病,熱逾半月,自胸次脹及少腹,痛不可以撫摩,便秘溺赤,舌黑口乾,自汗煩躁,六脈弦強無胃。曰:此恙酷似《傷寒(論)》「大結胸症」,「結胸煩躁」,無藥可治。越二日,便行而歿。

孟英曰:傷寒之邪在表,誤下則邪陷而成「結胸」,未經誤下,不為結胸。溫熱之邪在裡,逆傳於心包,誤汗則內閉以外脫,若順傳於胃腑,誤汗則盤踞而結胸。前人但云誤汗劫奪胃汁,而未及於結胸者,因結胸之症不多見耳,然不可不知,故謹志之。郁某之病,初起,某醫用葛根(湯)一劑,繼則胡某用柴、葛、羌、防十餘劑,釀成是證。

吳忻山之子,素稟虛怯,滋補頗投。醫不察其患溫發熱,僉謂陰虛,竟投膩滯培元之劑,乃至舌黑卷短,唇焦溺赤。孟英一診,即云不救。顧聽泉竭力圖維,終不能愈,按虛人受感,每蹈此轍,特錄以為戒。

汪左泉,病滯下,晝夜數十行,而即日須補歲考遺才,浼孟英商速愈之策。切脈弦滑,苔黃滿布,曰:易事耳。重用(黃)芩,(黃)連,佐以(山)楂,(厚)樸,送服青麟丸四錢,投匕而痊,略無他恙。

白話文:

伏暑

病人漸漸好轉,腹瀉也漸漸止住,排尿也漸漸增多。醫生又將貝母、銀花、紫菀去除,加入石斛、龍眼肉,服下後痊癒。

朱敦書令正患病,吳某用表證藥方兩帖,結果發出紅疹,精神逐漸昏迷。葉某知道他素來患有耳聾眼花,是陰虛體質,於是改用犀角地黃湯兩劑,結果卻出現尿失禁和抽搐。後來請孟英診治,孟英說:雖然他身體消瘦,陰氣虧損,邪氣容易侵犯營氣,幸好不是濕邪過重的體質,還是可以想辦法治療。但是心下按壓不舒服,呃逆便秘,這是痰熱阻礙氣分,錯誤服用升提藥物,很容易形成結胸,而地黃滋膩滯塞,確實是禁忌藥物。

現在的人們看病不能仔細審察,常常使用不應該用的藥物。今年敗證很多,我常常見到病人神志還沒有完全昏迷,小便也不甚閉塞,只是胸前痞塊,就無法救治而死亡的,都是因為錯誤服用升提藥物,或者過早使用滋膩藥物造成的。石北涯在旁邊聽見了,感嘆說:怪不得您一向用犀角地黃湯獲得奇效,而其他人效仿卻屢屢失敗,難道不是因為您能給人規矩,卻不能給人巧妙的方法嗎?於是用犀角、元參、竹茹、貝母、旋復、栝蔞、枇杷葉、紫菀、白前、菖蒲組方,加入紫雪丹,服用兩劑。

呃逆停止,精神逐漸清醒,但是咽喉疼痛口渴,於是去掉紫雪丹、白前、菖蒲,加入射干、山豆根、知母、花粉,並吹入錫類散。兩天後,咽喉就痊癒了,胸部也漸漸舒暢,疹子消退,發熱也退了。去除犀角、紫菀、射干、山豆根,加入銀花、梔子、竹葉、海藻、澤瀉,漸漸能夠安睡進食。只是大便很久沒有通暢,孟英說:腹部沒有疼痛,體虛只需要潤養。

輔助用蓯蓉、麻仁、當歸、生地等藥物,服用多次後大便通暢,於是痊癒。

張篪伯紀綱李貴患病數日,突然昏厥。等沿途請孟英前來診治,已經傍晚。主人說:「從早上到現在,呼吸奄奄一息,恐怕來不及灌藥了,實在不方便您屈尊診治。」孟英說:既然來了,就診治一下吧。見到他面色灰暗,眼睛張開,嘴巴也張開,按他的脈搏,尚且沒有斷絕。於是用菖蒲、膽星、竹茹、旋覆等藥物製成藥劑,加入童尿,調和牛黃至寶丹灌服,蓋上杯子後起身。

魏翎谷請孟英診治他鬱悶的侄子的病,發熱超過半個月,從胸部脹滿到小腹部,疼痛不能觸摸,便秘,尿液發紅,舌頭黑色,口乾,自汗煩躁,六脈弦急,沒有胃口。孟英說:這病症酷似《傷寒論》中「大結胸症」,「結胸煩躁」,沒有藥物可以治療。過了兩天,就去世了。

孟英說:傷寒的邪氣在表,錯誤服用瀉下藥物,邪氣就會陷下去而形成「結胸」,沒有經過錯誤服用瀉下藥物,就不會形成結胸。溫熱的邪氣在裡,逆傳到心包,錯誤服用發汗藥物就會內閉外脫,如果順著傳到胃腑,錯誤服用發汗藥物就會盤踞而形成結胸。前人只說錯誤服用發汗藥物奪取胃液,而沒有提及結胸的,是因為結胸的病例不多見,但是不能不知道,所以謹記下來。郁某的病,初期,某位醫生用葛根湯一劑,接著胡某用柴胡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十幾劑,釀成了這種症狀。

吳忻山之子,素來體質虛弱,常常服用滋補藥物。醫生沒有察覺他患的是溫熱病,都認為是陰虛,竟然服用滋膩滯塞培元藥物,以至於舌頭黑而卷縮,嘴唇焦乾,尿液發紅。孟英診治一次,就說無法救治。顧聽泉竭力想挽救,最終不能痊癒。按虛弱的人受邪氣侵犯,常常會走上這個路子,特地記載下來作為警惕。

汪左泉,病症是下痢,一天一夜瀉瀉十幾次,但是當天必須參加歲考遺才的考試,請孟英商量快速治癒的辦法。切脈弦滑,舌苔黃厚,孟英說:容易治癒。大量使用黃芩、黃連,輔助用山楂、厚樸,服用青麟丸四錢,服用後就好了,一點也沒有其他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