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士維

《回春錄》~ 一、內科 (18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內科 (18)

1. 噎氣

予素患噫氣,凡體稍不適,其病即至,既響且多,勢不可遏,戊子冬,發之最甚,苦不可言。孟英曰:陽氣式微(比喻衰落),而濁陰上逆也。先服理中湯一劑,隨以旋覆代赭湯投之,遂愈。嗣後每發,如法服之,輒效。後來發亦漸輕,今已不甚發矣。予聞孟英常云:此仲聖妙方,藥極平淡,奈世人畏不敢用,殊可陋也。

白話文:

我一向患有打嗝的毛病,只要身體稍有些不適,這個毛病就會發作,而且打嗝又響又多,勢不可擋。戊子年的冬天,發作得最厲害,痛苦不堪。孟英說:這是陽氣衰微,而濁陰上升造成的。先服理中湯一劑,接著用旋覆代赭湯來治療,於是就痊癒了。此後每當發作,就按此方法服藥,總是有效。以後發作也逐漸輕微,現在已經不怎麼發作了。我聽孟英常說:這是仲聖(張仲景)的妙方,藥物很平淡,奈世人害怕不敢用,實在可笑。

袁某,患噫,聲聞於鄰。俞某與理中湯暨旋覆代赭湯皆不效。孟英診之,尺中虛大。乃詰之曰:爾自覺氣自少腹上衝乎?病者云:誠然。孟英曰:此病在下焦。用:胡桃肉,故紙,韭子,菟絲,小茴,鹿角霜,枸杞,當歸,茯苓,覆盆,龍齒,牡蠣,服一劑,其沖氣即至喉而止,不作聲為噫矣。再劑寂然。多服竟愈。

白話文:

袁某得了呃逆,聲音響亮得鄰居們都能聽見。俞某和孟英用理中湯和旋覆代赭湯治療都無效。孟英診脈後發現尺脈虛大,就問袁某:「你是否覺得氣從小腹往上衝?」袁某回答:「確實如此。」孟英說:「你的病在於下焦。」於是開出藥方:

胡桃肉、故紙、韭子、菟絲、小茴香、鹿角霜、枸杞、當歸、茯苓、覆盆子、龍齒、牡蠣。

袁某服下一劑藥,往上衝的氣息就到了喉嚨就不再往上,呃逆停止了。再服第二劑,呃逆完全消失。多服幾劑後,袁某的病就痊癒了。

許太常滇生之夫人,患腰腿痛而素多噫氣,或指頭一搓,或眉間一抹,其噫即不已。向以為虛,在都(指京城)時,服補藥竟不能愈,冬間旋里,孟英診脈:弦滑。乃痰阻於絡,氣不得宣也。以:絲瓜絡,竹茹,旋覆,橘絡,羚羊(角),茯苓,豆卷,金鈴,柿蒂,海䖳,荸薺,藕(肉),為方,吞(服)當歸龍薈丸而安。

白話文:

許太常居住在雲南的夫人患有腰腿疼痛,經常打嗝。有時搓搓手指,有時搓揉眉心,打嗝的症狀就會停止。之前一直認為是身體虛弱,在京城時服用補藥效果也不好。冬天返鄉後,孟英醫師診脈後發現脈象弦滑。判斷是痰液阻滯在經絡中,導致氣血無法暢通。於是開出藥方:絲瓜絡、竹茹、旋覆花、橘絡、羚羊角、茯苓、豆卷、金鈴子、柿蒂、海螵蛸、荸薺、藕肉,並同時服用當歸龍薈丸,症狀纔得到緩解。

2. 呃逆

朱浦香,年五十六,幼患童勞,繼以吐血。三十外,即絕欲,得延至此。而平素便如羊矢,其血分之虧如是。今秋,陡患呃忒,連服滋、鎮、溫、納之藥,勢瀕於危。延孟英診視,脈至弦滑搏數,苔黃厚而膩,口苦溺赤。主大劑涼潤,如:雪羹,蔞仁,竹瀝,枇杷葉,葦莖,元參,紫菀,射干,兜鈴,菖蒲等,多劑,連下赤矢始瘳。如此衰年虛體,尚因痰熱致呃,故虛寒之呃,殊不多見。

白話文:

朱浦香,56 歲,幼年時過度勞累,並曾吐血。30 歲過後,就戒除房事,得以延長壽命至今。但平日便便如羊糞,可見他氣血不足的情況相當嚴重。今年秋天,突然患了呃逆,連服了滋補、鎮靜、溫熱、止瀉的藥物,病情危急。請孟英來診視,脈象弦滑有力且跳動得快,舌苔黃厚而膩,口苦小便發紅。主張用大量清涼滋潤的藥物,如:雪羹、蔞仁、竹瀝、枇杷葉、葦莖、元參、紫菀、射干、兜鈴、菖蒲等,服用多劑,連續排出紅色的大便才痊癒。像他這樣衰老虛弱的身體,竟然是因為痰液和熱氣引起呃逆,虛寒導致的呃逆反而很少見。

3. 嘔吐

陳芰裳之太夫人,陡患嘔吐,徹夜不止。次早延孟英診之,自述因寒而致。孟英知芰裳進場,家無主藥之人,若明言屬「熱」,必致畏藥不服,漫應曰:固「寒」也。而疏方則以(黃)芩,(黃)連,梔(子),(川)楝等,以大苦寒為劑,投之良愈。

白話文:

陳芰裳的母親突然嘔吐不止,整夜無法休息。隔天早上請孟英醫生診治,老太太說是因為受寒所致。孟英知道陳芰裳不在家,家中無人能掌握病情,如果明確表示是「熱證」,老太太會害怕吃藥而不服用。孟英敷衍地說:「的確是『寒證』。」但是開出的藥方卻用了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川楝等大苦寒的藥材,老太太服藥後病情果然好轉。

趙子善令嬡,患發熱嘔吐,口渴便秘,而年甫三齡,不能自言病苦。孟英視其舌,微絳,而苔卻干黃。因與:海䖳,鼠矢,竹茹,知母,花粉,杏(仁),貝(母),(山)梔,(石)斛之藥,二劑,果下未化宿食,色醬黏膩。設投俗尚,予溫燥消散法,必致陰竭而亡。繼往維揚,孟英臨別贈言,謂其體質,勿宜溫補。次年患病,果為參、術殞命,惜哉!

白話文:

趙子善的女兒,不到三歲,生病發燒嘔吐,口渴便祕,但還說不出自己哪裡不舒服。孟英看她的舌頭,微紅,舌苔卻乾黃。因此開了海䖳、鼠矢、竹茹、知母、花粉、杏仁、貝母、梔子、石斛等藥,共兩劑,果然拉出了未消化的食物,顏色像醬汁一樣黏膩。如果按照一般的治療方法,給予溫燥散熱,必然會陰液耗盡而死亡。後來到了維揚,孟英臨別前告誡她,她的體質不適合溫補。第二年她再度發病,果然因為服用人參、白術而喪命,真是可惜!

朱湘搓令郎留耕,忽於飽食後大吐而厥,冷汗息微。急延孟英視之,厥甫回而腹痛異常,口極苦渴,二便不行,脈來弦緩。乃痰滯而熱伏厥陰,肝氣無從疏泄也。投:雪羹,梔(子),楝(實),元胡,蓯蓉,(吳)萸,(黃)連,橘核,旋覆,竹茹(蘆)菔汁之藥,一劑痛減,再服,便行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朱湘請孟英給他兒子看病,他兒子在吃飽飯後突然大吐,並且暈厥,冒冷汗,呼吸微弱。急忙請孟英來診治,剛恢復知覺時腹部劇烈疼痛,口渴得厲害,大小便不通,脈象緊而慢。這是痰液停滯,熱邪內伏於厥陰經,肝氣鬱結不能疏泄所致。於是服用了雪羹、梔子、楝實、元胡、蓯蓉、吳茱萸、黃連、橘核、旋覆花、竹茹等藥物的方劑,一劑後疼痛減輕,再服用後,大小便恢復正常,病就好了。

4. 霍亂

上古無痘,至漢始有,今時罕有不出痘者。以生齒日繁,地氣日熱。所以古人最重傷寒,而今世偏多溫熱也。於此日上海病因,尤為貼切。地氣以日熱,穢氣亦日盛,若伏暑欲發,客邪外入,兩邪交訌,腸胃乃亂,故氣道立時閉塞,血脈因而瘀滯,四肢厥冷,手面皆黑。陽明多氣多血之經,見證若是之驟者,非氣血忽然枯槁也。

白話文:

古代沒有天花,到了漢朝纔出現,現在幾乎沒有人不生天花。這是因為人口日益稠密,地氣日益炎熱。所以古人最重視傷寒,而現在溫熱病反而多了。這一點與如今上海的病因尤為相符。地氣越來越熱,穢氣也越來越盛,如果伏暑將發時,外邪入侵,內外兩邪相爭,腸胃就會混亂,於是氣道立刻閉塞,血脈因此瘀滯,四肢冰冷,手臉發黑。陽明經多氣多血,如果症狀如此突然,肯定不是氣血突然枯竭所致。

夫人氣以成形耳,氣不流行,血肉即死。故初起亟宜開閉。俾氣通血活,邪得外泄,則正(氣)自復。昧者不知邪閉血凝,熱深厥深之理,見其肢冷脈伏,即以為寒,又疑為脫,既不敢刺,更投熱藥,使邪無宣泄,愈閉愈冷,雖七竅流血而死,亦不悔悟。亦有邪閉而正氣無以自容而外脫者,陽從上脫則汗多而氣奪,陰從下脫則瀉多而液亡。

白話文:

人體是由氣形成的,如果氣不流通,血肉就會枯萎死去。因此,在病情初期,應立即疏通氣血。讓氣血順暢,邪氣得以排出體外,正氣自然會得到恢復。無知的人不知道邪氣閉塞、血凝結、熱度深沉、厥氣深沉的道理,看到病人肢體冰冷、脈搏微弱,就認為是寒症,又懷疑是氣血脫失。既不敢行針刺,又服用溫熱的藥物,導致邪氣無處宣泄,閉塞得更嚴重,身體更加冰冷,即使七竅流血而死,也仍然不醒悟。還有邪氣閉塞,正氣無處容身而外脫的情況,陽氣從上脫出則會大汗淋漓、呼吸急促,陰氣從下脫出則會大瀉、體液喪失。

所謂內閉外脫也。欲其不外脫,必開其內閉,如紫雪、絳雪、行軍散,皆開閉透伏之良方也。而飛龍奪命丹即合行軍、絳雪二方而加峻者,且有人中白引濁下行,尤具斬關奪命之能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內閉外脫」就是指內部阻塞不通,導致外部脫落。想要防止外部脫落,就必須疏通內部的阻塞。像是紫雪、絳雪、行軍散這些藥方,都是疏通閉塞、滲透經絡的好方子。而飛龍奪命丹則是在行軍、絳雪這兩個方子的基礎上加強了藥效,而且還加入了人中白,可以引導濁氣向下運行,更具有攻破關口、挽救生命的功效。

丁酉(歲),八九月間,杭州盛行霍亂轉筋之證。沈氏婦,夜深患此,繼即音啞厥逆。比曉,孟英診其脈,弦細以澀,兩尺如無,口極渴,而沾飲即吐不已。足脛堅硬如石,轉時痛楚欲絕。乃暑濕內伏,阻塞氣機,宣降無權,亂而上逆也。為仿《金匱》雞矢白散例,處蠶矢湯一方。

白話文:

丁酉年(某年)八、九月間,杭州流行霍亂轉筋的病症。沈氏的妻子,深夜得此病,緊接著聲音沙啞、昏厥。到了天亮,孟英診她的脈象,細而緊澀,兩隻腳脈幾乎摸不到,非常口渴,但喝水就吐個不停。小腿堅硬如石頭,轉動時疼痛難忍。這是因為暑濕內伏,阻滯了氣機,氣血不能宣降,擾亂而向上逆行所致。於是效仿《金匱要略》中的雞矢白散的例子,開具了一劑蠶矢湯。

令以陰陽水煎成,候涼徐服。此藥入口竟不吐。外以燒酒,令人用力摩擦其轉戾堅硬之處。擦及時許,鬱熱散而筋結始軟,再以鹽滷浸之,遂不轉戾,吐瀉漸止。日晡(即下午三時至五時),復與前藥半劑,夜得安寐。

白話文:

用陰陽水煮成藥汁,等冷卻後慢慢喝下去。這種藥喝下去之後就不會再嘔吐了。另外用燒酒,讓別人用力按摩轉動和僵硬的地方。按摩一會兒,鬱結的熱氣散開,筋結就會變軟。再用鹽滷浸泡患處,就不再轉動和僵硬,嘔吐腹瀉也逐漸停止。下午三點到五點時,再服用前面藥方的一半劑量,晚上就能安穩入睡。

次日,但覺困極耳。與致和湯數服而痊。

後治相類者多人,悉以是法出入獲效,惟誤服附子者,最難救療。

白話文:

第二天,只覺得非常疲倦。喝了幾劑致和湯就康復了。

後來治療許多類似病情的人,都用這個方法進行加減治療,效果都不錯,只有誤服附子的人,最難救治。

鄭鳳梧,年六十餘,秋間患霍亂,凜寒厥逆,煩悶躁擾,口不甚渴。孟英診之,脈細欲伏,苔白而厚,乃暑濕內蘊未化也。須具燃犀之照,庶不為病所蒙。因制燃照湯與之,一飲而厥逆凜寒皆退,脈起而吐瀉漸止。隨以清滌法愈之。

白話文:

鄭鳳梧,六十多歲,秋季得了霍亂,感到非常寒冷,四肢冰冷,煩躁不安,口不怎麼渴。孟英給他診脈,脈象細弱隱約,舌苔白而厚,這是暑氣和濕氣在體內鬱結未化。須用燃犀之照[藥物名]來照亮,才能避免被病氣矇蔽。於是配製了燃照湯給他喝,喝了一服後,寒戰和四肢冰冷都退了,脈象出現,嘔吐腹瀉也逐漸停止。隨即用清滌法讓他康復。

陸叟,年七十餘。仲秋患霍亂。自服單方二三日,嘔吐雖已,且頻頻作噦,聲不甚揚。面赤目閉,小便不通。孟英視之,脈雖虛軟,並無脫象。況舌赤而干,利下臭惡。(此證乃)氣分伏暑,業擾及營,慮其絡閉神昏,胡可再投熱劑?遂以:紫雪(丹)三分,用竹茹,枇杷葉,通草,丹參,連翹,石菖蒲,桔梗,黃芩,蘆根煎湯,候冷,調而徐服。

白話文:

陸老爺子,七十多歲。中秋節患了霍亂。自己服用偏方兩三天,嘔吐雖然好了,但還是時常乾嘔,聲音不大。臉色發紅,眼睛閉著,小便不通。孟英診視後,脈搏雖然虛弱,但沒有脫水的徵兆。況且舌頭發紅而乾燥,大便臭味難聞。(這種情況是)氣分伏暑,病邪已經侵擾到營血,擔心會導致經絡閉塞、神志昏迷,怎麼可以再次使用熱性的藥物呢?於是以:紫雪(丹)三分,用竹茹、枇杷葉、通草、丹參、連翹、石菖蒲、桔梗、黃芩、蘆根煎湯,待冷後,調勻慢慢服用。

次日復診,目開噦止,小溲稍行,於前方裁去紫雪,加石斛、苡仁,服二劑,利減能啜米飲矣。隨用致和湯十餘服而瘳。

白話文:

第二天復診時,雙眼已張開,小便較為暢通。於前方的開方中減去紫雪,加入石斛和苡仁。服用兩劑後,水腫明顯消退,可以喝粥進食了。隨後服用致和湯十餘劑,病情便痊癒了。

一婦,年少體瘦,初秋患霍亂轉筋,舌絳目赤,大渴飲冷,脈左弦強,而右滑大。此肝胃之火素盛,而熱復侵營也。以:白虎湯去(粳)米、(甘)草,加生地、蒲公英、益母草、黃柏、木瓜、絲瓜絡、薏苡仁,一劑知,二劑已。丹溪云:「轉筋由於血熱」,此證是矣。

白話文:

有一名年輕瘦弱女子,初秋時節患上霍亂,出現腿腳抽筋的症狀。她的舌頭呈深紅色,眼睛發紅,非常口渴並喜歡喝冷飲。她的脈象左側弦勁有力,右側滑脈而有力。這是因為她肝胃之火本來就旺盛,而熱又再次侵襲到了營分。

使用方劑:白虎湯,去掉粳米和甘草,加入生地、蒲公英、益母草、黃柏、木瓜、絲瓜絡、薏苡仁。服用一劑後病情就會好轉,兩劑後痊癒。丹溪曾經說過:「腿腳抽筋是因血熱所致」,本例正符合此說。

紀運翔,年十七。五月(患)霍亂,勢亦垂危。孟英往視,然已手面皆黑,目陷睛竄,厥逆音嘶,脈伏無溺,舌紫苔膩,大渴汗淋,神情瞀亂,危象畢呈。時未交芒種,暑濕之令未行,仍是冬寒內伏,春令過冷,入夏猶涼,氣機郁遏不宣,故欲變溫病者,皆轉為此證。殊途同歸,但不腹痛耳。

白話文:

紀運翔,十七歲。五月(患上)霍亂,病情危急。孟英前去診視,他的手臉已經發黑,眼睛深陷,瞳孔擴散,呼吸急促聲音嘶啞,脈搏微弱,小便不通,舌頭發紫苔膩,口渴異常,大汗淋漓,神志恍惚,顯示出危重症狀。當時尚未交接芒種節氣,暑濕天氣還沒有來臨,仍然是冬季寒氣潛伏,春季過於寒冷,進入夏季仍然涼爽,氣機鬱結不暢,所以本應轉化為溫病的,都轉變成這種症狀。雖然途徑不同,結局卻是一致的,只是沒有腹痛。

以寒邪化熱,究與暑濕較異也。亟令刺曲池。委中,出血如墨。方以黃芩為君,臣以(山)梔、(豆)豉、(黃)連、(竹)茹、(薏)苡、半(夏),佐以蠶矢、蘆根、絲瓜絡,少加吳茱萸為使,陰陽水煎,候溫,徐徐服之,遂不吐。

白話文:

寒邪化熱,與暑濕還是有區別的。我趕緊讓她刺曲池穴。委中穴出血,像墨汁一樣黑。我開的方子以黃芩為主藥,加入山梔、豆豉、黃連、竹茹、薏苡、半夏為臣藥,再用蠶矢、蘆根、絲瓜絡為佐藥,少加吳茱萸引藥,陰陽水(冷熱水)煎煮,等藥液溫熱後,慢慢服用,她就不吐了。

次日,脈稍起,又兩劑,黑色稍淡,肘膝稍和,反加睛赤煩躁,是伏邪將從外泄也。去吳萸、蠶矢,加連翹、益母草、滑石,而癍發遍身,苔始漸化,肢溫得寐,小溲亦行。隨予清搜化毒之藥,多劑而痊。名其方曰「黃芩定亂湯」。嗣治多人,悉以此法增損獲效。有史客,素吸洋菸而患此證,與此方數貼後,反便秘目赤,渴汗昏狂,亦是久伏之邪,漸欲外越也。與竹葉石膏湯加減而瘳。

白話文:

第二天,脈象稍微提升,又服用兩劑藥,舌苔黑色稍淡,肘部和膝蓋稍有緩解,但眼睛發紅、煩躁加劇。這是潛伏的邪氣將要從體外發散的徵兆。去掉吳茱萸和蠶矢,加入連翹、益母草和滑石,全身開始出疹,舌苔逐漸化解,四肢溫暖得以入睡,小便也通暢。接著給予清熱化毒的藥物,多劑後痊癒。此方名為「黃芩定亂湯」。隨後治療多人,均以此方法加減而見效。有一位史先生,素有吸食洋煙習慣,患上此證,服用此方幾天後,反而出現便祕、目赤、口渴、盜汗和神志不清的症狀。這也是久伏的邪氣逐漸想要向外發散所致。服用竹葉石膏湯加減而痊癒。

此外,濕盛者,加茵陳,滑石,氣實者,加枳(殼)、桔(梗);飲阻食滯者,加厚朴、萊菔;肝鬱氣結者,加紫蘇、楝實。口渴,用茅根湯或藕汁頻灌。

白話文:

此外,如果濕氣過盛,可以添加茵陳和滑石;如果氣滯,可以添加枳殼和桔梗;如果飲食停滯,可以添加厚朴和蘿蔔;如果肝氣鬱結,可以添加紫蘇和楝實。如果口渴,可以用茅根湯或藕汁經常飲用。

王季傑妾,秋夜陡患霍亂,腹痛異常。診其脈,細數而弦,肢冷畏寒,蓋覆甚厚。詢其口,不渴而瀉,亦不熱,然小溲全無,吐者極苦,舌色甚赤。(孟英)曰:此新涼外束,伏暑內發也。以絳雪、玉樞丹灌之皆不受。瀉至四五次,始覺漸熱,而口大渴,仍不受飲,語言微謇。

白話文:

王季傑的妾,在秋天的夜晚突然得霍亂,腹痛得異常。診脈,脈搏細而數,且有弦弦的感覺。四肢冰冷怕冷,蓋了好幾層被子。問她口渴嗎?她說不渴,但一瀉不止,也不覺得發熱。然而小便卻完全沒有,嘔吐物非常苦,舌頭顏色很紅。(孟英)說:這是因為新的寒涼從外面包覆身體,體內的餘暑則發作了。用絳雪、玉樞丹給她灌服,她都不接受。瀉了四五次後,才開始覺得逐漸發熱,而且非常口渴,但還是不喝水,說話也開始有點含糊不清。

孟英令搗生藕汁徐灌之,漸能受。隨以:(黃)芩,(黃)連,(薏)苡,楝(實),梔(子),(竹)茹,桑(葉),(石)斛,蒲公英,煎服,痛即減,吐瀉亦止。改用輕清法而愈。

白話文:

孟英命令用搗碎的新鮮藕汁慢慢灌入患者口中,患者逐漸能夠承受。接着用黃芩、黃連、薏苡仁、楝實、梔子、竹茹、桑葉、石斛、蒲公英煎成藥液服用,患者的疼痛立刻減輕,嘔吐腹瀉也止住了。改用飲食清淡的方法調理後痊癒。

陳嫗,年已七旬,辛亥秋,患霍亂轉筋甚危,亟拉孟英救之,已目陷神消,肢冷音颯,脈伏無溺,口渴汗多,腹痛苔黃,自欲投井(此乃煩渴之極也)。令取西瓜汁先與恣飲,方用:白虎(湯),加(黃)芩、(黃)連、黃柏、木瓜、威靈仙,略佐細辛分許為劑,覆杯即安。人皆疑用藥太涼,何以徑效?孟英曰:凡夏熱亢旱之年,入秋多有此證。

白話文:

陳大娘已經七十多歲了,在辛亥年的秋天得了霍亂,小腿肌肉痙攣十分嚴重,急忙請孟英前去救治。這時陳大娘的眼睛已經深陷,精神萎靡,四肢冰冷,聲音微弱,脈搏微弱且沒有小便,口渴多汗,腹痛,舌苔發黃。她自己想投井自盡(這是非常煩渴的表現)。

孟英讓她先喝下西瓜汁,解渴後才使用藥方:白虎湯,加上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木瓜、威靈仙,再略加少許細辛,煎服後蓋上杯子,陳大娘很快就安定下來了。大家都很疑惑孟英用藥太涼,為什麼能立竿見影?孟英回答說:凡是夏天炎熱乾旱的年份,入秋後多見此類症狀。

豈非伏暑使然,況見證如是之熾烈乎?今秋,余已治愈多人,詢其病前有無影響?或曰:五心煩熱者數日矣。或曰:別無所苦,惟見物如紅如火,已而病即陡發。夫端倪如此,更為伏暑之的據焉。

白話文:

難道不是夏季伏熱導致的嗎?況且所看到的症狀如此猛烈。今年秋季,我已經治癒了很多人,詢問他們發病前有什麼異常情況。有人說:手掌心、腳心煩熱已經好幾天了。有人說:沒有其他不適,只是看東西像紅色或像火,接著病情就突然發作。這種徵兆如此明顯,更是伏暑的明確證據。

附:一僕伕,縱酒飲食無節,患霍亂吐瀉,轉筋煩渴等症,幾殆。時六七月,霖雨晝夜,飲檐流(溜)水數升而愈。《千金方》云:「輕者,水瘥」。此偶合古方,余目見其事。後路途中,及六合縣,見一人亦患此,服新汲井水,愈。(摘自《陳修園醫書七十四種·霍亂論》)。

白話文:

一個僕人,過度飲酒飲食不節制,得了霍亂,嘔吐腹瀉,抽筋口渴等症狀,危在旦夕。當時正值六月七月,連日大雨,他喝了幾升屋檐上流下的雨水後就好了。《千金方》說:「輕微的霍亂,喝水即可痊癒。」這正好應和了古方的說法,我親眼見證過這種情況。後來在途中,到了六合縣,看到一個人也得了霍亂,喝了剛打上來的井水後也好了。

錢某,患霍亂,自汗,肢冷,脈無。平日貪涼飲冷,人謂寒證,欲用大劑熱藥,孟英曰:苔雖白,然厚,而(舌)邊絳,且渴甚,頭大痛。不可因寒涼致病,而不察其有暑熱之伏也。遂以五苓(散)去(白)術,加黃連、厚朴、黃芩、竹茹、木瓜、扁豆葉,服後,脈稍出,汗漸收,吐利亦緩。即去肉桂,加桑枝、滑石、甘草,頭痛、吐、利皆止,苔色轉黃,隨用清暑和中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姓錢的病人,得了霍亂,出虛汗、四肢冰冷、脈搏摸不到。平時喜歡喝涼水,別人說這是寒證,想用大量熱性藥物治療。孟英說:舌苔雖然發白,但很厚,舌頭邊緣發紅,而且很口渴,頭很痛。不能因為寒涼導致發病,就忽略了體內還有暑熱潛伏。於是用五苓散去掉白朮,加上黃連、厚朴、黃芩、竹茹、木瓜、扁豆葉。服藥後,脈搏稍稍有了,虛汗逐漸收斂,嘔吐腹瀉也都緩解了。隨即去除肉桂,加上桑枝、滑石、甘草,頭痛、嘔吐、腹瀉都止住了,舌苔顏色轉黃,隨後用清暑和中藥方治癒了。

丁姓,患霍亂。苔色白薄而不渴,但覺口中黏膩。彼自知醫,欲從寒濕治。孟英曰:中焦原有寒濕,所以不渴。然而黏膩,豈非暑入而釀其濕為熱乎?以:胃苓(湯)去甘(草)、(白)術,加苡仁、黃連、半夏、枇杷葉,二劑而瘳。

胡泉琴舅氏家之潘嫗,年逾古稀,患霍亂轉筋頻危。孟英用自制蠶矢湯治之而瘳。

白話文:

姓丁的病人得了霍亂。舌苔白薄而沒有口渴,但覺得口中黏膩。他懂點醫學,想要從寒濕入手治療。孟英說:中焦原本就有寒濕,所以不會口渴。然而,黏膩的症狀,豈不正是暑熱進入體內,釀成濕熱所致嗎?於是,開了「胃苓湯」,去掉甘草、白朮,加入苡仁、黃連、半夏、枇杷葉,兩劑藥下去,就痊癒了。

某老人,霍亂後,目閉呃忒。醫謂「陷脫在即」,擬與桂、附回陽,而未服。孟英詢之,得知溺赤口渴,脈情軟數。改與肅清肺胃之劑,果得漸安。

段堯卿之太夫人,患霍亂轉筋,年逾七十。孟英投自制連樸飲,三啜而瘳。

白話文:

某位老人在霍亂後,眼睛閉著,不停地呃逆。醫生說:「他快不行了」,準備用肉桂、附子來恢復陽氣,但還沒服用。孟英前去詢問,得知老人小便赤紅、口渴,脈象微弱而數。改用清肺胃的藥方,結果病情逐漸好轉。

陳楚珍媳,陡患霍亂,臍間貼以回陽膏而不效。孟英按脈,滑數右甚,口渴苔黃。令揣胸下,果堅硬而痛。曰:吐瀉雖多,食尚戀膈,非寒證也。回陽膏亟宜揭去,以:菖(蒲),枳(實),蘇(葉),(黃)連,(黃)芩,桔(梗),(竹)茹,牛(蒡),海䖳,蘆菔為劑,一服而瘳。

白話文:

陳楚珍的媳婦突然得了霍亂,在肚臍上貼了回陽膏也不見效。孟英號脈後發現,脈象滑數,右手脈特別明顯,口渴,舌苔黃。讓她按壓胸腔下部,果然堅硬且疼痛。孟英說:雖然吐瀉嚴重,但食物還停滯在胃中,所以不是寒證。回陽膏應該立即揭掉,改用菖蒲、枳實、蘇葉、黃連、黃芩、桔梗、竹茹、牛蒡、海金沙、蘆菔組成藥方,一副藥就治癒了。

王壽和,甫六歲,陡患凜寒身熱,筋瘈面紅,譫妄汗頻,四肢厥冷,苔色黃膩,口渴唇紅。(孟英曰):此時邪挾食也。以:枳實,梔豉湯加菖蒲及冬干蘆菔菜,煎成(湯),調入玉樞丹五分灌之。

白話文:

王壽和,年僅六歲,突然發高燒、怕冷,抽筋、臉紅,說胡話、出汗多,四肢冰冷,舌苔黃膩,口渴、嘴脣紅。(孟英說):現在是邪氣挾帶著宿食作祟。用:枳實、梔豉湯加上菖蒲和冬乾蘿蔔,煎成湯,加入玉樞丹五分餵給他喝。

次日,譫、瘈皆減,而腹痛吐瀉,邪欲轉霍亂以外泄也。孟英謂:「不但傷寒可轉霍亂,溫熱暑濕皆可轉霍亂也」。治當迎刃而導之,於前方加蘇葉一分、黃連二分,同炒煎服。連吐三、五次,瀉六、七次,痛即減。

白話文:

第二天,患者的譫語、抽動症狀都減輕了,但是出現腹痛和嘔吐腹瀉,這是邪氣想要通過外洩轉化為霍亂。孟英認為:「不只是傷寒,溫熱、暑濕這些病都可能轉化為霍亂。」治療時應該順應邪氣轉化,在原來的方劑中加入蘇葉一錢、黃連二錢,炒熟後煎服。患者連續嘔吐三到五次,腹瀉六到七次後,疼痛就減輕了。

第三日,神始爽慧。然「去疾莫如盡」。再服原方一劑,遂愈。凡小兒之病,因於食滯者多。胃不和則臥不安,陽明實則譫瘈。若吐瀉,乃病之出路,而世人動輒以驚風藥治之,每致僨事。

白話文:

第三天,精神狀態才開始恢復清醒。但「要消除疾病,沒有比完全去除病源更好的方法了」。於是再服用原來的藥方一次,病情就痊癒了。一般兒童生病,大部分都是因為食積(食物停滯在胃中)造成的。胃部不調和就會睡不安寧,陽明經胃熱盛就會胡言亂語。如果出現嘔吐腹瀉,就是疾病的出路,而世人動不動就用治療驚風的藥物來治療,往往會耽誤病情。

錢某,患霍亂,兼吐蛔十餘條,而口乾脈細。是暑伏厥陰以犯中也。以:(黃)連,(烏)梅,(竹)茹,(川)楝,(薏)苡,(石)斛,蘇(葉),(黃)芩,清之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姓錢的病人,得了霍亂,還吐出十幾條蛔蟲,而且口乾舌燥,脈搏細弱。這是暑熱內侵厥陰經,影響了中焦所致。於是使用黃連、烏梅、竹茹、川楝子、薏苡仁、石斛、蘇葉、黃芩等藥材煎湯治療,治癒了疾病。

陳某,患霍亂。而所下皆血。苔黃大渴,而舌色紫黯。乃暑毒深伏,起病時又飲燒酒也。用:犀角,益母,地丁,茅根,菖蒲,綠豆,銀花,(黃)芩,(黃)連,黃柏,藕汁,大劑灌之,投匕而瘥。

白話文:

陳先生患有霍亂,排泄物都是血,舌苔黃厚、口渴難耐,舌頭呈紫黑色。這是因為體內暑毒過重,發病時又喝了燒酒所致。使用:犀角、益母草、地丁、茅根、菖蒲、綠豆、金銀花、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藕汁,大量灌服。服用一匙湯藥後,病情就痊癒了。

李華甫繼室,陡患霍亂,兼溺血如注,頭痛如劈,自汗息微,勢極危殆。速孟英診視,脈甚弦駛。曰:此肝火內熾,暑熱外侵也。以:犀角,木通,滑石,梔子,竹葉,薏苡,銀花,茅根,菊葉為大劑,和入藕汁,送當歸龍薈丸,吐瀉即已,溺血亦減。惟小便時頭猶大痛,必使人緊抱其頭,重撳其巔,始可略耐。

白話文:

李華甫的續弦夫人突然得了霍亂,腹瀉嘔吐不止,頭疼得像被劈一樣,汗水濕透了衣服,奄奄一息,情況十分危急。

孟英醫生趕來診治,發現她的脈搏又快又緊。他說:「這是肝火上炎,暑熱侵襲造成的。」

於是,他開了一副大劑量的藥,包括:犀角、木通、滑石、梔子、竹葉、薏苡、銀花、茅根、菊葉。這些藥材研磨成粉,加入藕汁調和,再送服當歸龍薈丸。

服藥後,嘔吐腹瀉很快就停止,溺血也減少了。但是,每次小便時,她的頭都會劇烈疼痛。孟英讓人在她小便時緊緊抱住她的頭,並且用力按壓頭頂,這樣才能減輕疼痛。

尚是風陽僭極,肺胃不清也。以:葦莖湯去桃仁,加百合、白薇、元參、小薊、蒲公英、竹葉、西瓜翠衣、蓮子心為方,和入童溺,仍吞當歸龍薈丸,服旬日痊愈。

白話文:

這是風陽上犯太甚,肺胃不和造成的。使用葦莖湯,去掉桃仁,加入百合、白薇、元參、小薊、蒲公英、竹葉、西瓜翠衣、蓮子心,和入童尿,再吞服當歸龍薈丸,服用十天就能痊癒。

張二梅,年逾六旬,秋間患霍亂轉筋。醫見高年而厥逆多汗,擬進溫補,張不敢服。但用平淡單方,及外治法而瘥。然從此大便不堅,時時自汗,遍身瘡疥,畏熱異常。立冬後,孟英診之:脈甚滑數,口渴苔黃,便溺皆熱,猶著夾衣,是賦質偏陽,濕熱內盛。幸而未進溫補,得以引年,與大劑清化法,漸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名叫張二梅的六旬老人,在秋天得了霍亂,伴有痙攣。醫生看到她年紀大,又有厥逆和多汗的症狀,準備給她服用溫補藥。但張二梅不敢服用,只用了中藥和平淡的單方,配以外治法才痊癒。

然而,從此以後,她的大便變得不成形,經常自汗,全身長滿瘡疥,還特別怕熱。到了立冬後,孟英來診治,發現她的脈象非常滑數,口渴,苔黃,大小便都熱,仍然穿著夾衣。這說明她的體質偏陽,體內濕熱內盛。幸好她沒有服用溫補藥,因此得以延年益壽。孟英給她開了大量清化的藥方,她的病情逐漸好轉。

某傳一方,(治遍身瘡疥)頗佳,以麻黃(一兩),川椒(五錢),蛇床子(五錢),斑蝥(七枚),雄豬油或柏油熬透去渣。另用明礬,黃柏(各一兩),蓖麻子,大楓子(各四十粒),共研細末,調入油內,絹包擦患處,能拔蘊毒伏邪,未出旬日可愈。無後患。比余(孟英自稱)火酒摩轉筋之義正同。

白話文:

有人傳授了一種藥方,對治療全身的瘡疥效果很好。成分如下:

  • 麻黃一兩
  • 川椒五錢
  • 蛇牀子五錢
  • 斑蝥七枚

以上藥材用雄豬油或柏油熬透後去除殘渣。

另外準備:

  • 明礬一兩
  • 黃柏一兩
  • 蓖麻子四十粒
  • 大楓子四十粒

將後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,調入油中。用絹布包住藥膏,擦於患處。這樣可以拔出體內的毒素和邪氣,不用十天就能痊癒,並且不會留下後遺症。

它的原理與我(孟英)用火酒按摩筋脈的治療方法是一樣的。

姜秋農,瘧瀉初痊,遽勞奔走,陡患霍亂轉筋。面臂色紫,目陷音嘶,胸悶苔黃,汗多口膩,神疲溲秘,脈細而弦。孟英以:沙參,蠶矢,苡仁,竹茹,半夏,絲瓜絡,木瓜,車前子,扁豆葉,陰陽水煎,送左金丸一錢,外以吳萸一兩研末,鹽水調塗湧泉穴。

白話文:

姜秋農在瘧疾和腹瀉剛剛痊癒之際,突然勞累奔波,導致霍亂和腿部肌肉痙攣。他的臉和手臂發青,眼睛深陷,聲音嘶啞,胸悶,舌苔發黃,出汗過多,口中有黏液,精神疲憊,小便不通,脈搏細而緊。

孟英的治療方案:

  • 煎煮沙參、蠶矢、苡仁、竹茹、半夏、絲瓜絡、木瓜、車前子、扁豆葉,陰陽水混合煎服,並服用一錢重左金丸。
  • 外用一兩研磨成粉末的吳茱萸,用鹽水調和後塗抹湧泉穴。

服後,吐瀉漸止,噫氣不舒,呃忒脅痛,汗減口燥,脘下拒按,脈軟而弦。以素多肝鬱也。去沙參、蠶矢、木瓜、車前、左金(丸)。加紫菀、鬱金、楝實、通草、枇杷葉,二貼(後),溲行呃止,苔退足溫,腰脹腿痛,手紫漸淡,去郁(金)、(紫)菀、(木)通、(川)楝,加沙參、石斛、蘭葉、藕(肉)、鮮稻頭。

白話文:

服用藥物後,嘔吐腹瀉逐漸停止,但仍有胸悶氣促、呃逆、脅肋疼痛、出汗減少、口乾,腹部按壓後有拒按感,脈搏軟弱而緊。分析病因,患者長期肝氣鬱結。去掉沙參、蠶矢、木瓜、車前、左金丸。加入紫菀、鬱金、楝實、通草、枇杷葉,連續服用兩帖後,小便通暢,呃逆停止,舌苔退去,四肢溫暖,腰脹腿痛,手部紫紺逐漸消退。去掉鬱金、紫菀、通草、楝實,加入沙參、石斛、蘭葉、藕肉、鮮稻頭。

亦二帖,脈和脹減,啜粥口咸,體素陰虧也。去半夏、扁豆葉,加歸身、花粉、橘皮。

白話文:

還有兩個方劑,脈象平順、小便量減少,喝粥時嘴巴感到鹹味,是因體質陰液不足。去掉半夏、扁豆葉,加入當歸、花粉、橘皮。

又二帖,大解行而安穀,腰痠少寐。為易:西洋參,加麥冬、羊藿以調之。

數貼後,又加枸杞、杜仲而愈。

白話文:

經過兩次治療後,排便情況改善且食慾增加,但仍有腰酸和睡眠不佳的問題。調整處方為:使用西洋參,加上麥冬、羊藿來調理。

幾次治療後,再加入枸杞、杜仲,症狀得以痊癒。

蔣循庵媳,患霍亂轉筋,交三日矣。厥逆目竄,膈悶無溺,苔黃苦渴,脈極弦細。屢進桂、附、薑、術,氣逆欲死。與:昌陽瀉心湯加減,煎成徐服。外以吳萸研末,滷調貼湧泉穴,服二劑,吐止足溫。去(紫)蘇、(厚)樸,加(川)楝、(石)斛、蒲公英,多劑獲痊。蓋伏暑挾素盛之肝陽為病,誤服溫補,以致遽難廓清也。

白話文:

蔣循庵的媳婦患上霍亂,痙攣轉筋已經三天了。身體虛弱,眼睛失神,胸悶小便不通,舌苔發黃,口渴難忍,脈搏非常緊繃細小。多次服用桂枝、附子、生薑、白朮等溫補藥物,但病情加重,氣息微弱,瀕臨死亡。我給她開了昌陽瀉心湯,並做了調整。煎好後讓她慢慢服用。另外,研磨吳茱萸成粉末,用鹽水調勻貼敷湧泉穴。服用了兩劑藥後,嘔吐停止,腳部感到溫暖。去掉了紫蘇和厚朴,加上了川楝子、石斛和蒲公英,多服幾劑後痊癒了。這是因為夾雜著未消的暑熱和素有肝陽旺盛的體質所引起的疾病,誤服溫補藥物,導致病情難以好轉。

戚媼者,年六十餘矣,自幼傭食杭州黃連泉家,忠勤敏干,老而彌甚。壬寅秋,患霍亂轉筋。余(孟英)視之,暑也。投蠶矢湯,兩帖而瘥。

白話文:

戚媼,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婦人,從小就在杭州黃連泉家幫傭,工作勤奮靈巧,年紀越大越殷勤。壬寅年的秋天,她得了霍亂,腳抽筋。我(孟英)看她,這是暑熱引起的。我給她服了蠶糞湯,兩帖藥就好了。

三日後,忽蜷臥不能反側,氣少不能語言,不食不飲。蓮泉惶懼,就近邀一老醫診之,以為「霍亂皆屬於寒」,且昏沉欲脫,定附子理中湯一方。蓮泉知藥猛烈,不敢遽投,商之王君安伯,安伯云:且忽服也。若謂寒證,則前日之藥,下咽即斃,吐瀉安得漸止乎?蓮泉大悟。

白話文:

三天後,突然蜷縮臥倒,不能翻身,呼吸微弱,說不出話,不進食也不喝水。蓮泉十分驚恐,就近請了一位老醫生來看病,醫生認為「霍亂都屬於寒症」,而且昏迷不醒,就要開附子理中湯一方。蓮泉知道這藥很猛烈,不敢馬上用,於是跟王君安伯商量。安伯說:"先不要服這藥。如果是寒症,前幾天的藥,一嚥下去就會致命,怎麼可能漸漸止住嘔吐腹瀉呢?"蓮泉這才大徹大悟。

乃著人飛刺招余往勘。余曰:此高年之體,元氣隨吐瀉而虛,治宜用補,第余暑未清,熱藥在所禁耳(先清後補,緩急之間,此中須大學問)。若在孟浪之人,必以前之涼藥為未當,今日溫補為極是,縱下咽不及救,亦惟歸罪於前手寒涼之誤也。設初起即誤死於溫補,而舉世亦但知霍亂轉筋,是危險之病,從無一人知此證有陰陽之異,治法有寒熱之殊,而一正其得失者。此病之所以不易治,而醫之所以不可為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傳信請我去看診。我說:這位老人家元氣隨著嘔吐洩瀉而虛弱,應當用補藥治療,但目前的餘熱還未清除,不能用熱性的藥物(先清熱後補虛,緩急之間的處理,需要有高深的學問)。如果遇到魯莽的大夫,一定會認為之前服用的寒涼藥物不對,現在服用溫補藥物纔是最合適的。縱使藥物吞下去之前沒有救回老人家,也會把過錯歸咎於之前用藥的寒涼失誤。假使一開始就用錯溫補藥導致死亡,那麼世人只會認為霍亂轉筋是很危險的疾病,從來沒有人知道,霍亂轉筋也有陰陽之分,治療方法也有寒熱之異,從而糾正用藥的得失。這就是霍亂轉筋不容易治療的原因,也是醫學難以學習的原因。

今蓮泉見薑、附而生疑,安伯察病機之已轉。乃以:朝鮮參,麥冬,知母,葳蕤,木瓜,扁豆,石斛,白芍,苡仁,甘草,茯苓等。服六劑,始能言動,漸進飲食,調理月餘而健。此餘熱未清,正氣大虛者之治法,更有不因虛而余焰復燃者,須用煉雄丹治之。

白話文:

現在,蓮泉看到薑和附子後產生了疑問,安伯觀察到病情已經轉變。於是使用:朝鮮參、麥冬、知母、葳蕤、木瓜、扁豆、石斛、白芍、苡仁、甘草、茯苓等藥物治療。服用六劑後,開始能夠說話和活動,逐漸進食,調理一個多月後康復。這是餘熱未清,正氣極度虛弱的治療方法,另外還有一些不是因為虛弱而餘熱復發的,需要用煉雄丹治療。

詹耀堂子,年二十,患霍亂,服薑、桂數劑,瀉不止。素吸鴉片煙,疑為虛漏。補之,瀉益甚。孟英視之:大渴而脈弦數。因為起病不因暑熱,然陰分素虧,雖飲冷貪涼,熱藥豈堪過劑?設無便瀉以分其藥力,則津液早枯矣!與:白頭翁湯合封髓丹,加銀花、綠豆、石斛,一劑知,二劑已。

白話文:

詹耀堂的兒子,20歲,得了霍亂,服用了薑、桂等藥劑,但腹瀉不止。他平時吸食鴉片煙,有人懷疑他虛不受補。於是給他服用補藥,但腹瀉反而更嚴重了。孟英為他診治:口很渴,脈搏弦而數。因為他的病不是因為炎熱天氣而引發的,但陰液原本就不足,雖然愛喝冷飲,服用熱性藥物豈能過多?假如不使用瀉藥來抵消藥效,那麼津液很快就會枯竭了!給他開方:白頭翁湯加封髓丹,再加銀花、綠豆、石斛,第一劑服用後病情減輕,第二劑後痊癒。

蔣敬堂母,年七十四。陡患嘔瀉,身熱腹痛,神思不清,孟英診之,脈微弱而數。曰:暑脈自虛,不可以高年而畏脫,然辛散痧藥,則不免耗傷其津液。爰定:(黃)芩,(黃)連,滑(石),(石)斛,(竹)茹,(黃)柏,銀花,竹葉,橘皮,枇杷葉之方,冬瓜湯煎,一劑而熱退神清,再劑霍然。

白話文:

蔣敬堂的母親,七十四歲。突然嘔吐腹瀉,身體發熱,肚子痛,神思不清。孟英醫生診斷,脈搏微弱而急促。孟英醫師說:暑熱過盛導致脈象虛弱,不能因為年紀大而害怕脫水。但是,使用能發散將痧氣驅出的辛涼藥物,難免會耗損體內的津液。因此,他決定使用以下藥方:黃芩、黃連、滑石、石斛、竹茹、黃柏、銀花、竹葉、橘皮、枇杷葉。用冬瓜湯煎服,一劑藥下去,熱退神清,再服一劑,就完全康復了。

王某,久患吐血,體極孱弱,沈琴癡囑其丐孟英治之,服藥甫有小愈。而酷暑之時,陡患霍亂轉筋,大汗如雨,一息如絲。孟英視之曰:陰血久奪,暑熱鴟張,吾霍亂論中之缺典也。姑變法救之。用:北沙參,枇(杷)葉,龍(骨),牡(蠣),木瓜,扁豆,苡仁,西滑石,桑葉,蠶砂,石斛,豆卷,投之良愈。嗣後每日調理,仍服滋補以治宿恙。

閱二載,聞服溫補藥,致血暴湧而亡。

白話文:

有一位姓王的病人,長期患有吐血癥,身體十分虛弱。沈琴癡醫師請他去找孟英醫師治療,服用藥物後病情稍有改善。然而,在盛夏時節,王某突然患上霍亂,伴有抽筋,大汗淋漓,呼吸微弱。孟英醫師診視後說:「王某的陰血長期流失,加上暑熱過盛,這是我在《霍亂論》中沒有記載的病症。我試著改變治療方法來救治他。」於是,孟英醫師使用了北沙參、枇杷葉、龍骨、牡蠣、木瓜、扁豆、苡仁、西滑石、桑葉、蠶砂、石斛、豆卷等藥材,給王某服用後,病情果然好轉。此後,孟英醫師每天為王某調理身體,並繼續服用滋補藥物來治療其長期存在的疾病。

周鑅,於七月十八日夜,患霍亂轉筋甚劇。倉促間,誤服青麟丸錢許。比曉,急邀孟英診之,脈微弱如無,耳聾目陷,汗出肢冷,音啞肌削,危象畢呈。藥恐遲滯,因囑其母先煎高麗參湯亟為接續,隨以:(高麗)參,(白)術,白芍,茯苓,附(片),(肉)桂,乾薑,木瓜,苡仁,扁豆,蓮實為方,一劑,各症皆減。

白話文:

七月十八日晚上,周鑅得了霍亂,筋絡攣縮很嚴重。情急之下,他誤服了青麟丸。黎明時分,他急忙請孟英來診治。診脈時,脈搏極弱,近乎沒有;耳朵失聰,眼睛凹陷;出虛汗,四肢冰冷;聲音嘶啞,肌肉消瘦。危象畢露。藥物煎制怕來不及,所以囑咐他母親先煎高麗參湯急救。隨後開了以下藥方:高麗參、白術、白芍、茯苓、附子、肉桂、乾薑、木瓜、苡仁、扁豆、蓮子。服了一劑藥後,各種症狀都有所減輕。

次日復診,孟英曰:氣分偏虛,那堪吐瀉之奪泄?誤餌苦寒,陽微欲絕。昨與真武(湯)、理中(丸)合法,脾胃之陽復辟矣。剛猛之品,可以撤去。蓋吐瀉甚而津液傷,筋脈失養,則為之轉。薛生白比之「痙」病,例可推也。凡治轉筋,最要顧其津液,若陽既回而再投剛烈,則津液不能復而內風動矣。

白話文:

第二天複診時,孟英說:你的身體氣血不足,怎麼經得起嘔吐腹瀉的耗損?誤服了寒涼的藥物,陽氣虛弱快要消失了。昨天給你開的真武湯和理中丸搭配,讓你的脾胃陽氣恢復了。那些猛烈的藥物可以停用了。因為嘔吐腹瀉太厲害的話會傷津液,筋脈失養,就會導致轉筋。薛生把這個類比成「痙」病,這個道理可以推而廣之的。治療轉筋,最重要的是保護津液。如果陽氣已經恢復了,還繼續服用猛烈的藥物,津液就不能恢復了,就會引起內風。

此治寒霍亂之用桂、附,亦貴有權衡,不可漫無節治,致墮前功也。即於前方裁去(干)薑、附(片)、(肉)桂,加黃耆、石斛,服至旬日而愈。

白話文:

此藥治療寒性霍亂時,使用肉桂、附子也要有適當的分量,不能隨意服用,以免前功盡棄。在上述藥方中,去掉乾薑、附子片、肉桂,加上黃耆、石斛,服用十天而痊癒。

余(周鑅自稱)謂此番之病,危同朝露,若非孟公,恐不能救,常聞張柳吟云:但使病者聽孟英論病之無微不入,用藥之無處不到,源源本本,信筆成章,已覺疾瘳過半。古云:「檄愈頭風」,良有以也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這一次的病,危急如同朝露,如果不是遇到孟公,恐怕無法得救。我常聽張柳吟誦道:只要讓病人聽孟英討論疾病,他探究病情無微不入,用藥對症又全面,條理清晰、文筆流暢,病人聽了之後,病都好了大半。古人說:「頭風可以用檄文治好」,確有道理。

己丑(年)五月,天氣驟熱,孟英母,陡患霍亂,肢冷,自汗,脈微,苔白,腹大痛,欲重按。是中虛有素,因熱而受寒侵也。進大劑理中湯加桂枝、白芍,覆杯而愈,此所謂舍時從證也。

白話文:

己丑年五月,天氣突然變得很熱,孟英的母親突然患上霍亂,手腳冰冷,冒冷汗,脈搏微弱,舌頭苔白,肚子劇烈疼痛,希望有人用力按壓。這是因為她身體虛弱,又受到了寒氣和熱氣的侵襲。於是用大劑量的理中湯,再加桂枝、白芍,蓋上杯子等藥汁溫熱後服用,很快就好轉了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捨時從證」。

褚子耘使女患此,已身僵矣。孟英以奪命丹二分,囑其灌入,頃刻活動,隨以解毒活血湯,數服得生。

白話文:

褚子耘的女僕得了這個病,身體僵硬得不能動。孟英用「奪命丹」兩分,囑咐女僕灌進肚子裡。一會兒,女僕就能活動了。孟英接著給她喝「解毒活血湯」,服用幾次後,女僕恢復了健康。

一人,孟英治愈後,已溺行能食。餘熱外泄,滿面赤瘰,忽然神氣瞀亂而死。

一人,孟英治愈,二便已如常矣。越數日,云飲食不得下,戴眼呃忒而逝。

一人,業已向愈,忽然神情恍惚,藥不及救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,在孟英治療後,小便功能恢復並且能夠進食了。但是余熱從體外散髮,滿臉通紅且長滿瘰癧,突然間精神混亂,隨後去世了。

另一個人,在孟英治療後,大小便已經恢復正常。過了幾天,說吃的東西無法下嚥,並且出現了翻白眼和持續打嗝的情況,然後就去世了。

還有一個人,在病情已經好轉的情況下,突然變得神情恍惚,藥物來不及救治。

陳解香弟。患此垂危,孟英治愈,遂不服藥,月餘復來請勘,已咽痛礙進水穀,頤腫牙糜,牙關甚緊,痰嗽脅痛,溺赤管痛,便溏色醬。此餘毒蘊隆,失於清解,脈已弦緊數疾,莫可措手。並錄以告賈旅者。

白話文:

陳解香這個病人,之前已經病得很嚴重了,孟英大夫給他醫治好了,就沒有按時服藥。過了一個多月,他再次來找孟大夫看病,這時他已經咽喉痛,吃飯喝水都困難,下巴腫脹,牙齒腐爛,牙關緊閉,痰多咳嗽,肋間疼痛,小便發紅疼痛,大便稀溏呈醬色。這是因為他體內毒素殘留,沒有及時清解,脈搏已經出現弦緊數疾的現象,醫生很難再對症下藥。特此記錄,告誡那些走江湖的行醫者。

沈春泉,年五十七,立冬前五日,食蟹面後,陡患霍亂轉筋,所吐瀉者皆水。初進桂、附藥,筋轉益甚,周身微汗,神倦懶言,指漸冷,脈漸伏,時欲太息。更方用:牡蠣(一兩),龜板(八錢),阿膠(四錢),服後勢較劇。孟英視之,苔黃大渴,小便全無,瀉出極熱,心下拒按。曰:此伏暑挾食之證。不知何所見而與燥補澀膩之藥?

白話文:

沈春泉,五十七歲,在立冬前五天,吃螃蟹麵後,突然患上霍亂轉筋,吐瀉出來的都是水。一開始服用桂附藥,筋轉動得更厲害了,全身微出汗,精神倦怠懶得說話,手指逐漸變冷,脈搏逐漸沉伏,時常想要嘆息。換用藥方:牡蠣(一兩),龜板(八錢),阿膠(四錢),服用後病情加劇。孟英診視後,發現患者舌苔黃、口渴、小便全無、瀉出物極熱、按壓心窩處有阻滯感。他說:這是伏暑夾雜飲食造成的病症。不知道之前用藥者看到了什麼症狀,竟然給開了乾燥補益、收斂黏膩的藥物?

嗣聞其次郎於立冬後,亦患此證,醫知伏暑,用黃連等藥,吐瀉已止。因脈未遽起,不知為伏暑未清,改投桂、附等,三帖而亡。尤可哀也。

白話文:

之後聽說他的二兒子在立冬後,也得了這種病,醫生認為是伏暑,用了黃連等藥,嘔吐和腹瀉已經停止。但脈象沒有恢復正常,不知道是因為伏暑沒有徹底清除,改用桂枝、附子等藥,三帖後去世。真是令人悲痛。

陳藝圃,亦知醫,其室人於仲秋患霍亂轉筋,自診以為寒也。投熱劑,勢益甚,招朱椒亭視之,亦同乎主人之見也。病尤劇,乃延孟英決之,曰:此寒為外束之新邪,熱是內伏之真病。口苦而渴,薑、附不可投矣。與:河間法(謂表裡雙解、清熱育陰之法),人皆不信也。再與他醫商之,仍用熱劑,卒至口鼻出血而死。

白話文:

陳藝圃懂一些醫術,他妻子的仲秋患了霍亂,伴有肌肉抽搐。他自我診斷認為是寒症,於是投服熱性的藥劑,病情反而加重。他請朱椒亭來診治,朱椒亭也同意主人的看法。病情更加嚴重後,陳藝圃才請來孟英會診。孟英說:這是寒邪外束的新發疾病,發熱是內伏的真正病因。病人有口苦口渴的症狀,不能再給予薑、附子等熱性藥物治療了。我用河間法(一種表裡雙解、清熱育陰的方法)治療,但大家都不同意。陳藝圃又找其他醫生商量,他們仍使用熱性藥劑,最終導致病人口鼻出血而死。

極其悔嘆,始服孟英之卓識。余謂霍亂一證,近來時有,而醫皆不甚識得清楚,死於誤治極多。孟英特著專論,雖急就成章,而辨晰簡當,略無支漏,實今日醫家首要之書,以其切於時用,不可不亟為熟讀而研究哉!

白話文:

我十分後悔嘆息,這才佩服孟英的卓越見解。我認為霍亂這樣的病症,近期時有發生,但大多數醫生對它認識得並不清晰,因誤治而死的病人很多。孟英特地寫作了專門的論述,儘管是匆忙成章,但分析清晰簡明,幾乎沒有什麼遺漏,確實是當代醫家最需要讀的書,因為它十分切合時需,不可不趕緊熟讀深入研究啊!

羅吉人,立冬前,患霍亂轉筋,某知其陰分素虧,病由伏暑,服藥已得轉機。數日後,漸有呃忒。孟英視之:脈弦數左甚,苔焦而渴,齦衄、脘悶、便溏色醬,小便短赤。皆伏暑未清,氣機阻塞之象。既失清肅,當臍尚貼回陽膏。屢囑揭去不從,後聞不起。

白話文:

羅吉人,在立冬前得了霍亂(痙攣),某醫生知道他的陰分本來就虛弱,而且是因為夏季的餘熱未清而導致的疾病。服藥後病情有所好轉。幾天後,逐漸出現打嗝和嘔吐。孟英診視後發現:脈搏弦數,左邊脈搏更甚,舌苔焦黑且口渴,牙齦出血、肚子悶、大便稀溏且呈醬色、小便短赤。這些都是夏季餘熱未清、氣機阻塞的表現。由於病邪的清肅功能已經失調,所以肚臍處仍然貼著回陽膏。多次勸告他揭掉,但他不聽,後來聽說他去世了。

石雨田母,年近五旬,陡患霍亂轉筋,苔黃大渴,神情煩躁,證屬伏暑,脈頗不惡,而渾身冷汗,搖煽不停,已為陽越之象。不敢與方,尋即告殞。

朱巽泉父,年以六旬,患霍亂轉筋,證不甚劇,問答音清,而脈微欲絕。亦決其不治,已而果然。

白話文:

石雨田的母親,年近五十,突然得了霍亂和抽筋,舌苔發黃、非常口渴、精神煩躁,這是因為體內積熱的表現。雖然脈象還不算太差,但是渾身冒冷汗,不停地搖擺扇動,這已經是陽氣過盛的徵兆。我不敢貿然開藥方,不久就聽到她的死訊。

某,丙夜(指午夜)患此證,刺出黑血。侵曉,孟英往視,形脈兩脫,大汗如淋,目陷音嘶,溺無苔膩,平素嗜飲少谷,好善忘勞。(此)暑濕蘊中,正氣潰散,勉投參藥,竟不能救。

白話文:

某人,在半夜患了這種病,放血出來的是黑色的血。天快亮時,孟英去探視,發現他的形體和脈象都很衰弱,大汗淋淋,雙眼深陷,聲音嘶啞,小便沒有泡沫,平時喜歡喝酒,吃得少,容易忘事,好勞累。這說明暑氣濕氣積聚在體內,正氣已經潰散了。勉強使用人參等藥物治療,最終還是沒能救活他。

方氏女,播遷三載,秋抵申,患腫,因在旅寄,竟不調治。交霜降,腫忽消。不數日,又患霍亂,即神氣瞀亂,屋中盤走,口呼姊姊。乃姊強納之臥,兩目轉旋不停,淚涔涔下,牙關即緊,欲延孟英診,竟不及也。

白話文:

方氏女子,搬遷了三年,在秋天抵達上海後,得了腫病。因為在旅途中,一直沒有治療。到了霜降節氣,腫脹竟然消散。沒過幾天,她又得了霍亂,精神恍惚,在屋裡轉來轉去,口中呼喊著「姐姐」。她的姐姐勉強把她抱到牀上,她的雙眼不停地轉動,淚水涔涔流下,牙關緊閉。想找孟英來診治,但來不及了。

孟英曰:此流離困苦,憂鬱深沉,木土相乘,吐瀉而腫,節交霜降,氣肅腫消,郁無所宣,直凌脾胃,吐瀉陡作,木火勃升,狂走目張,陽從上越,此情志內傷霍亂也。故告危如是之速。

白話文:

孟英說:這是流離失所、心情鬱悶所致,木屬性與土屬性相剋,導致嘔吐腹瀉和水腫。季節交替到霜降,天氣乾燥,水腫消失。鬱氣無法宣洩,直接衝擊脾胃,導致嘔吐腹瀉突然加重。木屬性和火屬性旺盛,導致狂躁迷糊,陽氣上衝。這是一種情緒內傷導致的霍亂,所以病情發展得如此迅速。

徐氏,素無病,胃亦強,且善作勞,夜分忽瀉二次,晨起為孟英梳髮未畢,又瀉一次。因診之,脈七至,而細促不耐按,略無病。若此脈病人不病,殆不始於今日,不可救藥也。既而瀉頗緩,且食山東掛麵一小碗,然尚能以乳哺女,而既吸之後,乳即癟(塌陷)而不起矣。形亦漸削,汗亦漸多,脈亦漸脫,音亦漸嘶,戌刻遽逝。

及中氣卒然潰散,絕無僅有之候也。

白話文:

徐先生一向沒有生病,胃口也很強壯,而且能吃苦耐勞。半夜突然腹瀉兩次,早上起來幫孟英梳頭還沒梳完,又腹瀉了一次。因此我替他診脈,脈搏七至,但細小且急促,讓人難以按壓,看起來似乎沒有生病。像這樣的脈象,如果病人沒生病,那大概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,恐怕已經無法醫治了。不久後,腹瀉稍微緩解,還吃了小半碗山東掛麵,而且還能用母乳哺乳女兒,不過,餵完奶後,母乳就乾癟了下去,無法再漲起來。徐先生的體形也漸漸消瘦,汗水也漸漸變多,脈搏也漸漸虛弱,說話的聲音也漸漸沙啞,到了傍晚就突然過世了。

余抗(一)紙客,在舟次病此。至乞孟英診之,已舌卷囊縮,口開苔黑,形脫神離,不可救藥矣。詢途中並未服藥,諦思其故,暑濕既可伏至深秋而發為霍亂,則冬傷於寒者,至春不為溫病,亦可變為霍亂也。雖為溫病之變證,而溫即熱也,故與伏暑為病,不甚懸殊。且細繹仲聖書,亦未嘗不微露其意也。

白話文:

我在船上遇到一位姓餘的客人,他得了這種病。等他求我診治的時候,他的舌頭已經蜷縮,嘴巴開著,舌苔發黑,形體消瘦,精神恍惚,已經無藥可救了。詢問他途中是否服過藥,仔細思考原因,暑濕既可以在深秋發作成為霍亂,那麼在冬天受寒的人,到了春天不治療溫病,也可以轉變成霍亂。雖然這是溫病的變證,但溫即熱,所以與伏暑引起的疾病相差不大。仔細研究仲聖的著作,也並不是沒有暗示這種說法。

如太陽與少陽合病,自下利者,與黃芩湯,若嘔者,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。張石頑注云:溫病始發,即當用黃芩湯去熱為主。若傷寒必傳至少陽,熱邪入里,方可用黃芩、柴胡解之。蓋黃芩湯乃溫病之主方,即桂枝以黃芩易桂枝而去生薑。以桂枝主在表之風寒,黃芩主在裡風熱,乃不易之定法,其生薑辛散,非溫熱所宜,故去之。此表裡寒熱之不可不知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生,出現腹瀉的症狀,就要用黃芩湯治療;如果出現嘔吐的症狀,就要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。

張石頑注釋說:溫病一開始發作時,就應該以黃芩湯為主來清熱。如果傷寒一定要傳變到少陽病,熱邪進入體內,才能用黃芩和柴胡來祛除熱邪。因為黃芩湯是溫病的主要方劑,就是用黃芩代替桂枝,去掉生薑。桂枝主要治療表層的風寒,黃芩主要治療裡面的風熱,這是不能改變的定法。生薑辛辣溫散,不適合溫熱的病症,所以要去掉它。這也是表裡寒熱的區別,不可不知。

周禹載注云:明言太少二陽,何不用二經藥?非傷寒也。傷寒由表入里,此則自內發外。無表何以知?或脅滿,或頭痛,或口苦引飲,或不惡寒而即熱,故不得謂之表也。如傷寒合病,皆表病也。今不但無表,且有下利里證,傷寒協熱利,必自傳經而入,不若此之即利也。溫何以即利?其人中氣本虛,內伏已深,不能盡泄於外,勢必下走利也。

白話文:

周禹載註解說:明明是太少二陽,為什麼不用二經藥呢?這不是傷寒。傷寒是由外而內,而這種情況是從內發到外。沒有表證怎麼知道呢?可能是脅肋脹滿,可能是頭痛,可能是口苦想喝水,也可能是沒有惡寒卻發熱,所以不能說這是表證。像傷寒合併其他疾病,都是表證。現在不僅沒有表證,還有下痢的裏證,傷寒的熱邪會傳經而入,不像這種情況直接就下痢。為什麼溫病會直接下痢呢?因為這種人的中氣原本虛弱,熱邪已經深入體內,不能完全發洩在外,勢必向下走而引起下痢。

孟英謂:此論溫邪外發未久,即可下走為利,本文更有「若嘔者」句,豈非溫病可轉霍亂,早逗端倪於此乎?。曩纂《溫熱經緯》,於此條下附註云:少陽膽木,挾火披猖,嘔是上衝,利由下迫,何必中虛始利,飲聚而嘔?半夏、生薑,專開飲結,如其熱熾,易以(黃)連、(竹)茹。

白話文:

孟英說:這個論點是說,熱性病邪外發不久,就可以透過排泄排出體外而有所好轉,文中還有一句「如果出現嘔吐」,難道不是指熱病可能會轉為霍亂,早早地在這裡就露出了端倪嗎?過去編纂《溫熱經緯》時,在這條註解裡有提到:少陽膽木寒,挾著火邪猖獗,嘔吐是因為向上衝,排泄物會因為向下逼迫而排出體外,為什麼一定要到中氣虛弱才會排泄物排出,才會嘔吐聚飲呢?半夏、生薑可以專門解除水飲積聚,如果熱盛,可以用黃連、竹茹來緩解。

或問半癡曰:既肝鬱於土而食不下行矣,何以干矢自遺而不覺乎?半癡謂:胃與大腸,原一氣相貫,惟其食滯於胃而不化,似與大腸氣不相貫。故廣腸之宿糞出而不覺。經云:「中氣不足,溲便為之變」。是亦變也。所謂不足者,非言中氣虛也。以中氣為病所阻,則不足於降濁升清之職,故溲便為之改常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半癡:「既然肝氣鬱結在脾土,導致食物無法下行,為什麼還能不自覺地排出乾結的糞便?」半癡回答:「胃和大腸原本是氣機相通的,只是因為食物停滯在胃中無法消化,所以和與大腸之間的氣機並不相通。因此,大腸中的陳舊糞便排出,也不會被察覺。醫經上說:『中氣不足,大、小便就會發生變化』。這就是一種變化。這裡所說的不足,並不是指中氣虛弱,而是因為中氣被病邪阻礙,導致無法正常運化,所以才無法執行將濁氣下行,清氣上升的職責,因此大小便才會發生異常。」

因思霍亂之吐瀉無度,乾霍亂之便閉不行,皆變也。皆中氣為病所阻,而不足於降濁升清之職也。設疑不足為虛,則諸霍亂皆當補中氣為治矣。此說與前釋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之說,可以互證。

白話文:

我仔細思考霍亂的嘔吐和腹瀉無法節制,乾霍亂的便祕無法排便,這些都是身體發生了變化。都是因為中氣受到病邪阻滯,不能正常將濁氣下降,清氣上升。如果懷疑中氣不足就是虛症,那麼所有的霍亂都應該以補中氣作為治療方法。這個說法與前面解釋的「病邪聚集的地方,其氣必定虛弱」的說法,可以互相證明。

八月初,秋陽正烈,姚歐亭,初七日忽然身熱嘔瀉,白苔滿布,神憊不支,腹痛汗頻,音低溺澀。先與:(人)參,(黃)連,(法半)夏,(厚)樸,(竹茹),滑(石),苡(仁),蘇(葉),蠶砂,扁豆葉,二劑,熱退神清,而左脈仍弦,關上高,嘔酸無寐,手足振惕。

白話文:

八月初旬,秋天的太陽正盛,姚歐亭在初七那天突然發燒嘔吐,舌苔白厚,精神疲憊不堪,腹痛出汗頻繁,聲音低沉且小便混濁。

首先給予人參、黃連、半夏、厚朴、竹茹、滑石、苡仁、蘇葉、蠶砂和扁豆葉,共兩劑。服用後熱退精神好轉,但左脈仍緊,關上部位脈搏抬高,嘔吐酸水不能入睡,手腳發抖。

客邪雖解,土受木乘也,去滑(石)、(厚)樸、蠶砂、扁豆葉,加茯神、蛤殼、紫菜、綠豆、白蔻仁,三劑,苔化能眠,知飢瀉減。去(白)蔻仁、蛤(殼),加菖蒲、白朮,五劑而痊。此霍亂之開闔失常,中樞為邪所亂也。前案之開闔無權,中虛不能主持也。同是一人,先後一虛一實,正可互勘。

至於前病愈後之嘔瀉振惕,乃為風暑乘虛擾中之霍亂證。

白話文:

雖然客邪已經去除,但脾胃仍然受到肝木的侵襲。因此,去掉滑石、樸硝、蠶砂、扁豆葉,加入茯苓、蛤蜊殼、紫菜、綠豆、白蔻仁,服用三劑後,舌苔化去,患者能睡覺,腹瀉減輕。再去掉白蔻仁、蛤蜊殼,加入菖蒲、白朮,五劑後痊癒。這種霍亂是開闔失常,中樞被邪氣擾亂所致。而之前的病例是開闔失控,中氣虛弱無法主持所致。同一個人,先虛後實,恰好可以相互參照。

朱鳴岐,患下利轉筋。醫見肢冷,即投溫補,服藥即吐,既而呃忒不已。溫補加峻,病日以危,延至九朝。孟英按脈,左至弦滑,右弱不應指,苔黃厚而膩濁,小水不行,臍上拒按。因謂曰:病原不重,誤藥致劇。命不應死,幸而得吐。與:枳(實),桔(梗),(黃)芩,(黃)連,(竹)茹,(半)夏,(紫)蘇,(連)翹,蘆根,枇杷葉,滑石,開痰行氣,舒結通陽。兩劑呃果止,而遍身赤癍。

又二劑,燥矢下而苔化溺行,右脈漸振,隨以清肅法調養而瘥。

白話文:

朱鳴岐患有腹瀉和抽筋。醫生看到他的四肢冰冷,便開了溫補的藥。他服藥後立刻嘔吐,接著不停地打嗝。醫生繼續加重溫補的藥,導致病情日益嚴重,延誤了九天。孟英把脈後發現,左脈弦滑,右脈虛弱無力,舌苔黃厚而膩濁,小便不通,臍上方按壓有抵抗感。他對朱鳴岐說:「你的病情原本不重,但是誤服了藥物導致加重。你的命不該絕,幸好你能嘔吐。我給你開藥:枳實、桔梗、黃芩、黃連、竹茹、半夏、紫蘇、連翹、蘆根、枇杷葉、滑石等,疏通痰氣,舒緩結滯,調理陽氣。」服用兩劑藥後,打嗝症狀果然停止,但是全身出現了紅疹。

此證若初治得法,一二劑可愈。舉世以瀉證、吐證、霍亂證、霍亂轉筋證皆為寒證,往往不察病情,輒投熱藥,今見肢冷而右脈軟弱,彼方以為虛寒的據,況服藥即吐,呃忒隨來,以為霍亂轉筋而見呃忒,惶惶然以為虛脫之象,故溫補日以加峻,縱使一蹶不起,病者無怨,醫家不悔(悟),授受相承,伎倆如是,良可慨已。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如果一開始就得到妥善治療,一兩劑藥就能治癒。世人普遍認為腹瀉、嘔吐、霍亂和霍亂併發抽筋都是寒證,往往不仔細觀察病情,就直接使用溫熱藥物。現在看到患者手腳冰冷,右脈軟弱,那些醫生就認為是虛寒的證據,加上患者服藥後馬上嘔吐,緊接著又打嗝,他們認為這是霍亂併發抽筋的表現,因此恐慌地以為是虛脫症狀,於是不斷增加溫補藥物的劑量。即使患者一蹶不振,患者也不會抱怨,醫生也不感到後悔。這種醫學傳承和技能,實在令人感嘆!

此外,如胸腹疼痛,瘧疾哮喘,經阻產後等證,世俗亦多指為寒病,雖以熱藥剎(殺)之不知。呃忒則尤多枉死。孟英嘗治一角妓,患呃累日。此因破身太早,固是虛證,然血去陰傷,豈可反以溫燥助熱,遂至下焦不攝。妓性畏藥,用一味雞子黃,連進數服而安。

白話文:

此外,像是胸腹部疼痛、瘧疾、哮喘、產後血滯等症狀,一般人常把它們視為寒症,卻不知用熱性藥物治療反而有害。呃逆的情況更是如此,錯誤用藥易致死亡。

孟英曾治療一位妓女,呃逆持續了好幾日。患者因過早奪身導致身體虛弱,血氣不足,這種情況本就虛弱,卻反其道而行之,使用溫燥的藥物幫她助長熱氣,導致下焦失控。因為妓女害怕吃藥,孟英就用雞蛋黃一味藥,連續服用幾次後,患者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