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春錄》~ 三、兒科 (1)
三、兒科 (1)
1. 三、兒科
2. 麻疹
溽暑之令,瘄(江浙稱麻疹為瘄)疹盛行,幼科僅知套藥,升、柴、防、葛亂施,殆亦疫癘之病,造化默行其殺運歟?陳仰山家患此者十餘人,其長郎書芾孝廉之女,勢最劇,以瘄甫出而汛至也,醫者卻走。始延孟英視之,脈滑而數,舌絳大渴,面赤失音,不食便瀉。曰:此由發散太過,火盛風熾,氣血兩燔。
氣分之邪,由瀉而略泄其焰,營分之熱,由汛而稍解其焚,豈可畏其脫陷,妄投止澀耶?與:西洋參,石膏,知母,麥冬,犀角,生地,連翹,甘草,石斛,丹皮,桑葉,竹葉,大劑投之,三日而愈。養陰善後,遂以漸安。其餘或輕或重,孟英一以清解而痊。
仲夏,瘄疹流行,幼科執用套藥,夭紮實多。有王子能參軍所親楚人劉某,僅一子,甫五齡。陸某見其瘄點不綻,連進檉柳等藥,壯熱無汗,面赤靜臥,二便不行。參軍聞其殆,延孟英視之,投犀羚白虎湯而轉機。陸某力阻石膏不可再餌,仍進溫散,以至氣喘痰升,復加麻黃八分,欲圖定喘,而喘汗瀕危,二便復秘。再懇孟英救之,投白虎(湯)加西洋參、竹葉而愈。
繼有房氏子,亦為陸某誤用溫散致劇,痰喘便秘,口渴神昏,溲碧肢瘈。孟英與大劑白虎湯加西洋參、元參、竹葉、木通、調紫雪(丹),四帖而始安。
李新畲仲郎,瘄未齊而痰嗽氣喘,苔色白滑,小溲不赤。或主犀角地黃湯加紫雪,服而不效。延孟英診之,右脈洪滑而口渴。乃天時酷熱。暑邪薄肺,挾其素有之痰而阻其治節,所以氣機不行,而疹不能達,苔不能化,溺不能赤也。溫散大忌,涼血亦非。與:竹葉石膏湯合葦莖(湯)加杏(仁)、(紫)菀、旋(復)、枇(杷葉)、海石,投之,氣平疹透,苔退色紅,小溲亦赤,數日而愈。
徐艮生室,年四十餘,於酷暑之時患瘄。所親沈悅亭,連予清解不能剎其勢,為邀孟英視之,體厚痰多,脈甚滑數,揚擲譫妄,舌絳面赤,渴飲便澀。乃予大劑白虎(湯)加犀角、元參、銀花、花粉、貝母、竺黃、竹葉、竹茹、竹湯,送(服)滾痰丸,服後,大便下如膠漆,脈證漸和。數日後,去丸藥,其勢復劇,甚至發厥。
仍加丸藥乃平。如是者三次,險浪始息。悅亭復以白金丸滌其膈下留痰,續用甘涼濡潤法,充津液而搜餘熱,漸以告愈。
姚子,瘄後兩腿筋掣,臥則更痛,幼科作風治而愈劇。孟英以:犀角,生地,木通,豆卷,葳蕤,桑枝,丹皮,梔子,絲瓜絡,投之而效。
朱敦書令嬡患感,醫投溫散,服二劑,遍身麻瘄,汛事適來。醫進小柴胡湯,遂狂妄莫制。乞援於孟英,脈至洪滑弦數,目赤苔黃,大渴不寐。是瘄因溫邪而發,所以起病至今,時時大汗,何必再攻其表?汛行為熱迫於營,胡反以薑、棗溫之?(人)參、紫(草)、柴(胡)升之?宜其燎原而不可遏也。
白話文:
盛夏時節,麻疹(江浙一帶稱麻疹為瘄)非常流行,小兒科醫生只知道使用固定配方的藥物,胡亂使用升麻、柴胡、防風、葛根等藥物,這其實也是一種傳染病吧,難道是天道運行中默默進行的殺戮嗎?陳仰山家裡有十幾個人患上麻疹,他長子書芾的女兒病情最嚴重,因為麻疹剛出現就遇到月經來潮,醫生們都害怕躲開。後來請來孟英診治,發現脈象滑而數,舌頭紅絳且非常口渴,臉色發紅、聲音沙啞,不肯進食還腹瀉。孟英說:「這是因為發散太過,火熱旺盛,導致風邪內盛,氣分和營分都受到熱邪侵擾。」
氣分的邪熱,因為腹瀉而稍稍洩出一些熱焰,營分的熱邪,因為月經來潮而稍稍緩解了熱毒的焚燒,怎能因為害怕脫證就隨便用止瀉澀腸的藥呢?於是開出:西洋參、石膏、知母、麥冬、犀角、生地、連翹、甘草、石斛、丹皮、桑葉、竹葉等藥材,大量服用,三天後就痊癒了。再用養陰藥調理善後,就逐漸康復了。其他病患,有的病情輕微,有的病情嚴重,孟英都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癒。
仲夏時節,麻疹廣泛流行,小兒科醫生只知道用固定配方的藥,導致許多小孩夭折。有王子能參軍的親戚,楚地的劉某,只有一個五歲的兒子。陸某看到他麻疹的疹點沒有發出來,就連續使用檉柳等藥物,導致高燒不退、沒有汗,臉色通紅地靜靜躺著,大小便都不通暢。參軍聽說情況危急,請孟英診治,用犀羚白虎湯後病情好轉。陸某卻極力阻止使用石膏,仍然用溫散的藥物,導致氣喘、痰湧,又加了麻黃八分想要止喘,反而出現氣喘汗出、瀕臨危險的狀況,大小便又堵塞不通。再次懇請孟英救治,使用白虎湯加西洋參、竹葉而痊癒。
接著,又有房姓人家的孩子,也是被陸某誤用溫散藥物導致病情加重,出現痰喘、大便不通、口渴神昏、小便赤黃、四肢抽搐。孟英用大量白虎湯加西洋參、元參、竹葉、木通,並調配紫雪丹,服用四帖才開始好轉。
李新畲的次子,麻疹還沒發齊就出現痰多咳嗽氣喘,舌苔白而滑潤,小便也不發紅。有人主張用犀角地黃湯加紫雪,卻沒有效果。請孟英診治,發現右脈洪大滑數且口渴,這時天氣酷熱。暑邪侵入肺部,夾雜著原有的痰液阻礙了肺的正常運作,所以氣機不暢,疹子不能透發,舌苔不能化開,小便也不能變紅。溫散藥絕對不能用,涼血藥也不適合。於是使用竹葉石膏湯合葦莖湯,加入杏仁、紫菀、旋覆花、枇杷葉、海石,服用後,氣喘平息、疹子透發出來,舌苔退去、顏色變紅,小便也變紅,幾天後就痊癒了。
徐艮生的妻子,四十多歲,在盛夏時節患上麻疹。她的親戚沈悅亭,連續使用清熱解毒藥物也無法控制病情,就請孟英診治,發現她體型肥胖、痰多,脈象滑數,煩躁不安、胡言亂語,舌頭紅絳、臉色發紅,口渴、大便不暢。於是開出大量白虎湯,加入犀角、元參、銀花、花粉、貝母、竺黃、竹葉、竹茹,再配滾痰丸一同服用,服藥後,大便像膠漆一樣排出來,脈象和病情逐漸緩和。幾天後,停用丸藥,病情又加重,甚至出現暈厥。
仍然加上丸藥病情才平穩。這樣反覆三次,病情才穩定下來。悅亭又用白金丸清除她膈下殘留的痰,接著用甘涼滋潤的方法,補充津液並清除餘熱,病情才逐漸痊癒。
姚家的孩子,麻疹後兩腿筋脈抽搐,躺下時更痛,小兒科醫生當作風邪治療,反而更嚴重。孟英用犀角、生地、木通、豆卷、葳蕤、桑枝、丹皮、梔子、絲瓜絡治療,效果顯著。
朱敦書的女兒患上感冒,醫生使用溫散藥物,服用了兩劑,全身就長滿了麻疹,又剛好遇到月經來潮。醫生又用小柴胡湯,導致她狂躁不安。請求孟英救治,發現脈象洪大滑數且有力,眼睛發紅、舌苔發黃,非常口渴、無法入睡。這是麻疹因為溫邪而引發,所以從發病到現在,常常大汗淋漓,為何還要再用發散的藥物?月經是因為熱邪迫使血液妄行,怎麼能用薑、棗等溫性藥物來治療呢?又怎麼能用人參、紫草、柴胡等藥物來升提呢?這就好像火上澆油一樣無法控制。
於是開出大量犀角、元參、生地、石膏、知母、花粉、銀花、竹葉、貝母、白薇,來清解衛分和營分的熱邪,服藥後就睡著了,很久都沒醒,有人以為是昏迷,多次呼喚,病人醒來後,就讓家人打開衣櫃換衣服,穿上鞋子、梳好頭髮,向父母告別說:「要到花神廟歸位。」人們都攔不住她,全家痛哭,趕忙請來孟英再次診治,脈象仍然如此,孟英囑咐家人靜靜守候不要哭鬧,仍然使用之前的藥方加重劑量,並調和竹瀝、童便,灌下去後就安定下來,接著用養陰清熱的藥物而痊癒。
韓石甫大人的夫人,患上感冒後發出麻疹,沈悅亭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,熱逐漸退去但精神不振,舌頭發黑難以伸出,歎氣、大便不通、胸部拒絕按壓,脈象弦緩而滑。於是使用涼膈散加知母、花粉、枳實、竹茹,一帖藥後舌苔就退去黃色,再服一帖就排出黑色糞便,精神清爽,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