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德森

《市隱廬醫學雜著》~ 苦口婆心語 (1)

回本書目錄

苦口婆心語 (1)

1. 苦口婆心語

古語云;對病發藥。然則,藥之當中乎病也,明矣。夫病有寒熱虛實,即藥有溫涼攻補,汗吐和下。苟中乎病,病自去矣。從未有不究病因,不問病狀,而概以不著痛癢,無甚寒溫之籠統十數藥,一例投之,可望去病者。乃病家習聞其說,以為此穩當之方也。醫者樂藏其拙,以售其欺,亦以此為穩當之方也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:要用對藥,才能治好病。可見,藥物的作用就在於治理疾病。

疾病有寒熱虛實之分,藥物也有溫涼攻補、汗吐和下的作用。如果對症下藥,疾病自然會痊癒。從來沒有不探究病因,不詢問病情,而籠統地開出一些不痛不癢、不分寒熱的十幾種藥,一視同仁地用藥,就能治好病的。

可是,患者習慣聽這種說法,認為這是穩妥的方子。而醫生也樂於隱藏自己的無能,藉此欺騙患者,也認為這是穩妥的方子。

於是乎桑、丹、梔、豉等味,不待搖筆,而已畢集於腕下矣。不知此數味者,(病輕者可服,而亦可不服。)即不病者服之,亦無害也。倘病必以藥愈者,而僅以此投之,遷延日久,使病益深,愈治愈壞,至不可起,誰執其咎。無如積習既深,牢不可破,即有對病之藥,怯者驚焉,愚者惑焉,妄者議焉,忌者謗焉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像桑、丹、梔、豉等草藥,不用揮筆書寫,已經在手裡聚集好了。這幾種藥物(病輕的人可以服用,也可以不服用),即使健康的人服用它們,也沒有害處。如果疾病必須依靠藥物才能痊癒,卻僅僅使用這些藥物來治療,病情會逐漸加重,病情越治越糟糕,最終可能無法復原,誰該承擔責任呢?然而,由於長期習慣如此,人們難以改變,即便有對症的藥物,膽小的人會感到驚懼,愚昧的人會感到困惑,妄想的人會提出質疑,忌諱的人則會進行非難。

炳注:桑葉性辛涼,有發散解表的作用,能祛風瀉火。丹皮性辛苦微寒,歸入手足厥陰經,能瀉血中的蘊熱,治療中風驚厥,除煩熱,退虛汗和骨蒸,是吐血和衄血的必用藥。山梔炒黑後性苦寒,能瀉心肺之邪熱,治療心煩煩躁不眠。考證:桑葉性輕清,治療上焦氣分,主治風熱,即風溫(古代方劑中較少使用)。至於丹皮和山梔這兩味藥,仲景的方劑中所用不止一處,怎麼能拘泥於這三味藥不能一起使用呢?太固執了!

白話文:

桑葉性涼,能散風解表,丹皮性苦寒,可清熱瀉火,山梔炒黑後則能清心肺之熱,三者皆可用于治疗热证,仲景方剂中常搭配使用,不必拘泥于不可同用。

最可怪者,不問何病,皆稱發疹,皆用豆豉、豆卷以表散之。至十數劑不止,必使病者汗出如漿,舌黑劫津,神昏熱陷。不得已,乃用紫雪、至寶等丹以開泄之,而不可救矣。夫偶感發熱,膈間煩悶,清其熱可愈。何至必出疹子?其所以必曰出疹者,蓋以此哄嚇病家,欲用豆豉等味耳!豈知豆豉、豆卷,近皆用麻黃制,與古人之桑葉,井華水制者,溫涼迥別。如果出疹,而以麻黃溫之,可乎不可,此溫證之所以轉展必重也。

白話文:

最奇怪的是,不管是什麼疾病,全都說是發疹子,都用豆豉、豆卷來驅散表邪。服用十幾服藥都不見好轉,一定會讓病人大汗淋漓,舌頭發黑,津液耗盡,神志昏迷,熱氣陷入。不得已的時候,才用紫雪丹、至寶丹等藥物來疏通泄熱,但已經難以挽救了。其實,如果只是偶爾發燒,胸膈煩悶,只要清熱就可以好了。何必一定要發疹子呢?之所以一定要說出疹子,是因為以此嚇唬病人,想用豆豉等藥味而已!豈知豆豉、豆卷現在大都用麻黃製作,和古時候用桑葉、井華水製作的溫涼性質完全不同。如果真有疹子,卻用溫熱的麻黃來治療,合適不合適?這也就是溫熱證會不斷加重的緣故。

且其所指為疹,皆痱子(俗名㾦子)耳、蚊跡耳,水晶虛㾦耳。故不曰斑而獨曰疹者,取其易於混淆也。不然,疹由熱而發,必當清裡熱,必不當溫散以助熱。古方俱在,本草可稽,奈何以豆豉、豆卷奉為治疹無上之妙品哉?

白話文:

古醫書中提到的「疹」,其實都是指痱子(民間俗稱「汗斑」或「痱子」),以及水晶般的痱子。所以古人不稱之為「斑」,而獨稱「疹」,主要是為了避免與其他類似症狀混淆。

如果是由熱氣引發的疹子,理應清裡熱,而不是溫散肌膚以助長熱氣。古籍中記載的治療方法都可以在《本草綱目》等醫書中查到。因此,怎麼能認為豆豉和豆卷是治療痱子的最佳良藥呢?

炳按;豆卷用麻黃浸漬,《吳醫匯講》中亦有此說,然亦是耳食也。邵步青《四時病機》載:一味豆卷湯,治濕病一身盡痛,服之得汗,熱解痛去,用之有效。淡豆豉鹹寒解熱,與蔥白頭、蘇葉同用則發表;與人中黃、銀花同用解疫毒;與薤白同用治痢;與鮮生地同打名黑膏,治熱入營分,液幹不能作汗,以養陰濟汗。以上皆鑿鑿可驗之法,莫輕視豆為無用之物。

白話文:

炳按:用麻黃浸泡豆卷,《吳醫匯講》中也有這種說法,但也是聽說來的。邵步青《四時病機》記載:單味豆卷湯,可以治療全身痠痛的濕病,服用後可以發汗,熱退疼痛消,用起來很有效。

淡豆豉性寒鹹,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與蔥白頭、蘇葉搭配使用可以發汗;與人中黃、銀花搭配使用可以解毒;與薤白搭配使用可以治療痢疾;與鮮生地一起搗成黑膏,可以治療熱入營分導致體液乾涸不能發汗的情況,起到滋陰生汗的作用。

以上都是確鑿有效的治療方法,不要輕視豆類這種看似不起眼的東西。

如產後之豆淋酒,能治產後虛邪身熱,得汗熱解。菜中黃豆芽,生外症人誤食,其發如雞魚。此格致變化之不可思議者。

白話文:

產後飲用黃豆湯泡的酒,可以治療產後虛弱、身體發熱的疾病,喝了會出汗而解除熱氣。蔬菜中的黃豆芽,生長在室外,有人誤食了,身體會長出像雞魚一樣的腫塊。這說明自然界變化的神奇莫測。

今有以傷寒名家者,見人兩三日發熱,必指曰:此傷寒也。及視所處之方,則仍豆豉耳、豆卷耳;不然,則牛蒡耳、蟬衣耳;又不然,則浮萍耳、桑葉耳、枇杷葉耳,佐之以陳、夏、藿、樸,進之以石斛、沙參,而其技畢矣,其術窮矣。其病亦將不可為矣。然尚有背水之一戰,曰紫雪丸、濂珠粉、至寶丹、牛黃丸也。

白話文:

現在有一些自稱是專治傷寒的名醫,看到有人發熱兩三天,一定會說:「這個是傷寒。」等他們查看患者所服用的藥方時,發現竟然只有豆豉、豆卷這種小菜;不然就是牛蒡、蟬衣等草藥;再不然就是浮萍、桑葉、枇杷葉等植物。佐藥的部分有陳皮、夏枯草、藿香、樸硝,配藥的部分則是用石斛、沙參。他們的醫術就只有這些,技窮了,患者的病情也將無法醫治。不過,他們還有一招最後的絕招,叫做紫雪丸、濂珠粉、至寶丹、牛黃丸。

炳按:此言溫證,何等溫病也,亦不指明。至疹子乃時氣溫病,熱入營分則發疹,疹與膚平,周身密密。痧子則幼稚為多,形如疹子,而膚捫之頭粒微尖,乃風熱由肺胃氣分,傳入營絡而發。

白話文:

炳按:這句話說的應該是熱證,但沒有指出是哪一種熱病。而疹子是時令發生的熱病,熱氣進入營分就會發疹,疹子與皮膚表面平齊,密密麻麻分佈全身。痧子則多見於小兒,形狀像疹子,但用皮膚觸摸時有微尖的顆粒,那是因為風熱從肺胃氣分傳入營絡所致。

白㾦形如濂珠,晶瑩光亮。初病即見,乃濕鬱衛分,汗出不徹之故。當理氣分之邪。日久熱不解而發白㾦,邪雖欲從外達,氣液已傷,必得甘濡養中。疹色不可紫萎,白㾦不可白如枯骨。疹子、痧子發透,熱減神清,胸悶松,咳嗽暢,神安有寐為吉。若煩擾不寐,氣粗(為喘之兆)。

白話文:

白點疹像小珍珠一樣,呈透明狀,有光澤。一出病就會出現,這是因為濕氣鬱積在身體表面,汗液無法順利排出所致。應當調理氣血中的邪氣。白點疹如果出現很久了,熱氣還沒消退,說明邪氣雖然想從皮膚排出來,但氣血已經受傷,必須用甘養之藥滋養體內。疹子的顏色不應紫紅黯淡,白點疹也不應白得像枯骨。疹子、痧點發出並排出後,熱度減退,頭腦清醒,胸部氣悶緩解,咳嗽順暢,精神安寧,有睡眠是好的。如果心煩意亂,無法入眠,呼吸粗重(這是喘氣的前兆)是兇險的。

胸悶熱焦灼,皆屬危險難治。透疹方分寒暖,痧子亦然。未見必用豆豉、豆卷。且二藥各自為主,斷無連類而用者。

白話文:

胸部悶熱灼燒,都是屬於危險難治的病症。發出麻疹的方劑要分寒性或熱性,痧子也是如此。從未見過一定要使用豆豉和豆卷的說法。而且這兩種藥物各自為主,決不可能連在一起使用。

不知傷寒之論,倡自仲景。傷寒之方,亦傳自仲景。治傷寒者,宜必宗仲景矣。傷寒解表之劑,則有桂枝、麻黃、葛根、柴胡等湯。傷寒清裡之劑,則有芩連、白虎、承氣等湯。傷寒利濕之劑,則有五苓、豬苓、茯苓、甘草等湯。傷寒溫中之劑,則有四逆、理中、真武、附子等湯。今傷寒家皆不用也。

白話文:

對於傷寒的辨證論治,最早是由名醫仲景提出的,相關的治療方法也流傳自仲景。因此,治療傷寒時應以仲景的理論為根本。 治療傷寒的解表藥方,包括桂枝湯、麻黃湯、葛根湯、柴胡湯等。 清裡熱的藥方,包括黃芩連翹湯、白虎湯、承氣湯等。 利濕的藥方,包括五苓散、豬苓湯、茯苓湯、甘草湯等。 溫中的藥方,包括四逆湯、理中湯、真武湯、附子湯等。然而,現在的傷寒治療方法已經不再使用這些了。

炳按:羅謙甫治冬溫,謂秋燥餘氣,上刑肺金,陰氣先傷。故邪得入少陰之經。蓋溫則氣泄,寒則氣收,二氣本相反也。用蔥豉湯加枇杷葉、杏仁、象貝、花粉、甘桔。若先冬溫,嚴寒外束,身熱喘嗽,面目浮腫,喉中介介如梗。惟仲景麻杏石甘湯一方,散表寒,清裡熱。因先生大惡輕清之藥,故引此比例。

白話文:

炳按:羅謙甫治療冬瘟,認為是秋燥的餘氣侵犯肺金,導致陰氣首先受傷。因此,邪氣得以進入少陰經脈。因為溫暖會使氣體逸散,寒冷會使氣體收斂,這兩種氣本質上是相反的。使用蔥豉湯加枇杷葉、杏仁、象貝、花粉、甘桔。如果是先發冬瘟,嚴寒阻滯在外,身體發熱、喘嗽,面色浮腫,喉中感覺有東西梗塞。只有仲景的麻杏石甘湯一方,可以驅散表面的寒氣,清熱降火。由於羅先生非常反對使用輕浮的藥物,所以引述這個例子作為比例。

仲景《傷寒論》入手說:傷寒營無汗,發表用麻黃湯;風傷衛有汗,用桂枝解肌;風寒兩傷營衛,煩燥汗不出,用大青龍,風寒雙解。此言太陽經病證方藥。葛根,陽明表藥。柴胡,少陽和解藥。清裡,芩、連清心胃之熱。白虎,清陽明經熱。承氣,下陽明府滯以下邪熱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開篇說:傷寒邪氣在營分而無汗,使用麻黃湯發散解表;風邪傷及衛分而有汗,使用桂枝湯解肌發表;風寒同時傷及營衛兩分,煩躁不安且無汗,使用大青龍湯,解風寒於雙方。這些方藥都是治療太陽經病證的。葛根,是陽明經的表證用藥。柴胡,是少陽經的調和用藥。清裡,黃芩、黃連清心胃之熱。白虎湯,清陽明經的熱。承氣湯,攻下陽明府的積滯和邪熱。

五苓、豬苓、茯苓、甘草等湯,是利水之劑。理中、溫中。四逆、真武、附子等三方,救逆法。今病非正傷寒,不當用此法,故不用也。

白話文:

五苓湯、豬苓湯、茯苓湯和甘草湯等藥方,具有利尿的作用。理中湯和溫中湯可以調養中氣。四逆湯、真武湯和附子湯等三種藥方,是用來治療虛寒證的。現在的患者不是正統的傷寒,不適合使用這些藥方,所以不用。

而獨用一梔子豉湯。不知傷寒方中之梔子用生,用以探吐,非用以發汗。後世改用焦梔,已非古法。然以之清肺泄熱,亦屬治溫良品。近世復易以麻黃水制之豆豉,則藥性大變,利害迥殊。而傷寒家偏視為不祧之俎豆。如果傷寒在太陽經,用以代麻黃,雖非正法,尚為無害;至傳入陽明,即不可用矣。

白話文:

然而只用梔子豉湯。不知道《傷寒論》中的梔子是生用,是用來催吐,不是用來發汗的。後世改用焦梔,已經不是古法了。然而用它來清肺瀉熱,也是治療溫病的良方。近代又改用麻黃水浸泡的豉,那麼藥性就大變,利害關係也大不相同。而傷寒學家普遍認為它是不可缺少的。如果傷寒在太陽經,用它代替麻黃,雖然不是正統方法,但是還是無害的;如果傳入陽明經,那麼就不能用了。

況用以治溫熱乎?乃何以不論有汗、無汗與汗多、汗少,又不論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之六淫,喜、憂、怒、思、悲、驚、恐之七情,並不論勞傷、瘡瘍之雜證,而謂梔豉一湯,豆卷、桑葉數味,可以治百病。而四時皆宜,有是理乎?此非余誣人之言也。請觀於藥鋪中購藥之方,其不曰發疹子者有幾,不用此數味者有幾,亦可以啞然失笑矣。

白話文:

炳按:炒焦的梔子用於消除煩躁和熱氣,通過小便排出心肺的病邪。也未曾看過醫生把梔子豆豉當作治療表證的藥方,豆豉不需要用麻黃湯浸泡,沒必要不停地咳嗽。也沒有見過吳地的醫生不論證溫病的六氣七情、有無汗、汗多汗少,以及三因內外,而全部都使用梔豉湯。豆卷、桑葉,根本不能治療四季所有疾病,真是誤導人,沒有實際效果,先生你也應該啞然失笑。

炳按:炒黑梔用以除煩解熱,使心肺之邪,從小便解。亦無醫以梔豉作表劑觀者,豆豉不用麻黃湯浸漬,不必嘵嘵不休。亦未見吳醫不論溫病六氣七情,有汗無汗,汗多汗少,三因內外,而皆用梔豉湯。豆卷、桑葉,可治四時百病者,真誣人矣,無其實事,先生亦當啞然自笑也。

或曰:誠如君言,病必無發疹乎?曰:否。夫輕者為疹,發於肺;重者為斑,發於胃。此皆肺胃熱毒所蘊。不然,則為溫燥之藥所逼而出也。然而此症亦不多見,治宜用石膏、犀角、生地、元參、升麻、大青等味,以清火透斑化疹。仲景之白虎化斑湯,《活人》之元參升麻湯,節庵之青黛消斑飲,皆治斑疹之祖方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道:「您的意思是,這種病一定不會發疹子嗎?」

回答說:「錯了。輕微的疹子稱為『疹』,是由於肺部熱毒積聚而發出的;嚴重時稱為『斑』,是由於胃部熱毒積聚而發出的。這些都是肺胃熱毒所導致的。如果不是這樣,那就是因為使用了溫燥的藥物,引起了熱毒外發。不過這種情況也不常見。」

對於這種病的治療,應該使用石膏、犀角、生地、元參、升麻、大青等藥物,以清熱祛斑化疹。仲景的「白虎化斑湯」、趙佶《活人書》中的「元參升麻湯」、徐春甫的「青黛消斑飲」都是治療斑疹的經典方劑。

何一不用清涼化毒之品,何一方用溫散發汗之藥。今人一言斑疹,皆曰涼藥不可服,服則遏住斑疹不能出。病家熟聞其言,深信不疑。醫者遂大書特書其豆豉、豆卷,病者亦大吃特吃其豆豉、豆卷。至輕者重,重者死,至死猶曰汗未暢出也,斑疹未透也。嗚呼!本不當汗,而必欲劫其汗;本無斑疹,而必欲發其斑疹。

白話文:

為什麼不能使用清涼解毒的藥物,為什麼某些藥方使用溫暖發汗的藥物呢?現在的人一談到出疹子,都說不能服用涼藥,否則會阻止疹子發出。病人聽信了這些話,深信不疑。醫生於是大肆宣揚豆豉、豆卷等藥物,病人也大吃特吃這些食物。本來病情輕微的變重了,重病的死了,直到死去都還在說汗沒有發出來,疹子沒有透出。唉!本不該發汗,卻非要逼它發汗;根本沒有疹子,卻硬要發疹子。

以膠柱鼓瑟之人,行刻舟求劍之術,雖欲不死於其藥,其可得耶?當其未死,或有以石膏等味進者,病家必大詫而不服其藥,群醫必圜視而起,以為嫁禍之地。至萬無可為,而始稍稍與服之,則藥誤已深,藥力不及,卒不可救。遂交相詬病,引以為戒。眾口一辭,莫能與辨。

人誰肯壞一己之聲名,為不甚關切之人,力戰群疑,以救其垂死之性命哉?則亦惟立而視其死而已矣。

白話文:

把用膠黏在柱子上彈古箏的人,拿來行划船刻痕尋劍的行為,即使想不死於他們的藥物,可能嗎?當人還沒死亡,或許有人拿石膏一類的藥物來,病人一定會非常驚訝而不肯服用,周圍的醫生必定會圍觀而起,認為這是嫁禍給自己的地方。到了完全無能為力的時候,才開始漸漸服用,此時藥物失誤已經很嚴重了,藥效不足,最終無法挽救。於是互相責怪,引以為戒。眾口一詞,無法為自己辯解。

然則,病家何以不悟耶?曰:有故。病家所聞者,無非發疹也,表散也,多出汗也。而此外則從未聞也。此醫曰然,彼醫亦曰然。此方是藥,彼方亦是藥。即親友之涉獵方書者,亦與時醫之所見略同。聚蚊成雷,積非為是。安望其能聽之聰哉?是故居今之世,而欲醫道之行,非曲意徇人不能。

白話文:

為什麼病人不懂呢?原因是:病人聽到的都是發疹子、發汗、清除表皮之類的說法,除此之外從未聽過其他。這個醫生這樣說,那個醫生也這樣說,這個藥方說有效,那個藥方也說有效,連親戚朋友讀過醫書的,看法也跟當下的醫生差不多。眾人的說法積累起來,錯誤的說法也會被當成正確的。又怎麼指望病人能聽懂正確的說法呢?因此,在現在這個時代,如果想要發揚醫學,如果不迎合大眾的想法是不行的。

然而稍有學問志氣者,必不肯為。人且嫌其固執矣。而巧言令色,阿意曲從者,於是乎名譽日隆,而聲價日高。不任其責,坐收其利。中人以下,誰不樂為?彼賄通奴婢,交結師巫者無論已。舉世皆然,焉得不受其欺哉?徐洄溪曰:人之誤藥而死,半由於天命,半由於病家。

醫者不過依違順命以成其死,並非造謀之人。故殺人之罪,醫者不受也,豈不然乎?

白話文:

但是,稍微有些學識和志向的人,一定不會願意這麼做。人家還會批評他頑固保守。而那些花言巧語、討好奉承、阿諛奉承的人,名聲和聲望都日益高漲。他們不用承擔責任,卻坐享其成。一般人以下,誰不樂於這樣做呢?那些賄賂僕人,勾結巫師的人就不用說了。整個社會都是這樣,怎麼能不受他們的欺騙呢?徐洄溪說:人因用錯藥而死亡,一半是天命,一半是患者家屬的錯。

夫人精神充足,氣血和平,是謂無病。焉用服藥?至於服藥,必有偏勝不舉之處。醫者便當視其所偏之處而補救之,使之適得其平。溫涼攻補,隨病而施,無所成見,期於中病而已。豈容狐疑首鼠哉?譬如劇盜,當剿不剿,盜將不可制矣;譬如饑民,當撫不撫,民且亦從亂矣。今之治病者,無乃類是。

白話文:

人體如果精神飽滿,氣血調和,就沒有生病。何必服藥?需要服藥,一定是哪方面偏盛或不足。醫生就應該觀察偏盛或不足的地方,然後加以調理,讓它恢復平衡。溫補或清熱、攻堅或補益,根據病情,靈活運用,不要抱有成見,只要求治好病就行。怎麼能猶豫不決、畏縮不前呢?猶如強盜作惡,該剿滅時不剿滅,強盜就會更加無法無天;猶如饑民鬧事,該安撫時不撫平,百姓也會跟著叛亂。現在那些治療疾病的人,難道不是這樣嗎?

更有一種醫中之鄉愿,專使藥中之奴婢,不溫不涼,不攻不補,以為趨避逢迎之術,病家每樂與之周旋。豈知藥不能殺人者,必不能起人於死而生之。遷延貽誤,何獨非殺人哉?且夫世所謂能殺人者,石膏、大黃、麻黃、肉桂、附子、人參之屬也。今皆屏不敢用,即有引用古方者,但取其一二不關緊要之味,謂師某法,用某方,其實未嘗師其法,用其方也。並有不知其全方者。

白話文:

此外,還有一種醫界中的「鄉願」,專門使藥物成為奴婢,不寒又不熱,不攻也不補,以為是趨炎附勢的方法,患者往往樂於周旋。難道不知道藥物不能殺人,也不可能使人死而復生嗎?拖延誤事,怎麼不是殺人呢?世間所說的能殺人藥物,像是石膏、大黃、麻黃、肉桂、附子、人參之類。現在大家都避而不肯使用,即使有人引用古方,也不過取一兩味無關緊要的藥,說是師承某某法方,用某某湯劑,其實根本沒有真正師承其方法,使用其方劑。甚至有人連整個方劑都不知道。

如旋覆代赭、竹葉石膏、小柴胡等湯之不知其人參。黑膏湯之但知有生地、豆豉二味,不知又有傷寒、雄黃、麝香三味也。(載在《外臺秘要》以治陽毒發斑。)他若溫而兼補,則如理中湯之以姜附合人參也。清而兼補,則如白虎湯之以石膏加人參也。散而兼補,則如清暑益氣湯之以升、葛合參、耆也。

白話文:

就像旋覆代赭湯、竹葉石膏湯、小柴胡湯等,不知道它們裡面含有參。黑膏湯只知道含有生地和豆豉兩種藥材,卻不知道還有傷寒、雄黃、麝香三種藥材。(載於《外臺祕要》,用於治療陽毒發斑。)其他藥方:

如果既溫補又補氣,就像理中湯中姜附配伍參。如果既清熱又補氣,就像白虎湯中石膏配伍參。如果既散熱又補氣,就像清暑益氣湯中升麻、葛根配伍參和耆。

寒溫並用,則如瀉心湯之芩、連薑、附,左金丸之黃連、吳萸是也。表裡兩解,則如大青龍湯之麻、桂、石膏,白虎湯之加桂枝、柴胡是也。汗下並行,則如大胡柴湯之柴胡、大黃,又如柴胡加芒硝湯、桂枝加大黃湯是也。更有如清熱燥濕之用蒼朮白虎湯,攻下和中之用調胃承氣湯之類,不勝枚舉。

白話文:

如果寒症和溫症同時兼治,就好像瀉心湯中的黃芩、乾薑和附子,左金丸中的黃連和吳茱萸。如果內外兼治,就好像大青龍湯中的麻黃、桂枝和石膏,白虎湯中加入桂枝和柴胡。如果發汗和瀉下同時進行,就好像大胡柴湯中的柴胡和大黃,還有柴胡加芒硝湯和桂枝加大黃湯。還有像清熱利濕用的蒼朮白虎湯,攻下和中的調胃承氣湯之類,數不勝數。

要在方中乎病耳。何一不可用之藥,而故為疑忌乎?今之醫者,論藥不論病,用方不用藥。但云某藥太補,某藥太瀉,某藥太溫,某藥太涼,某藥太熱,某藥太表,某藥太散,某藥太燥,某藥太膩,某藥太攻,某藥太消。去其偏勝,得其中和,誠無愈於粥飯矣!何必服藥哉?此皆不知藥為病設,專為補偏救弊之用故也。

白話文:

藥物在於治療疾病,沒有哪種藥物是絕對不能用的,為什麼要懷疑和忌諱呢?現在的醫生,只論藥而不論病,只用方劑而不論具體藥物。他們只會說某種藥補得太過,某種藥瀉得太厲害,某種藥太溫熱,某種藥太涼,某種藥太燥,某種藥太膩,某種藥攻得太猛,某種藥消得太快。去掉這些偏性,達到中和平衡,那麼這樣的藥就和粥飯一樣沒有什麼好處了,何必還要吃藥呢?這些醫生都不明白藥物是為了治療疾病而存在的,就是為了補充不足和糾正偏差。

於是乎有當用不用以致誤者,不當用而用以致誤者,有當用而輕用以致誤者,有不當用反重用以致誤者。誤之淺深不同,其為不識病情則一也。今夫病名不同,則治病之方與藥,自不得而同。倘謂病寒者不可溫。病熱者不可涼,病虛者不可補,病實者不可攻,通乎不通。倘謂病寒者反宜涼,病熱者反宜溫,病虛者反宜攻,病實者反宜補,通乎不能。

白話文:

因此,有「適宜使用卻沒使用導致誤診」,「不適宜使用卻使用導致誤診」,「適宜使用卻使用過輕導致誤診」,「不適宜使用反而大量使用導致誤診」的情況。誤診程度有輕有重,但都有一點是相同的:不瞭解病情。現在,由於疾病名稱不同,因此治療方法和藥物也不可能相同。如果說寒性病不能溫補,熱性病不能清涼,虛弱病不能進補,實證病不能攻下,這是通用的。如果說寒性病反而適合清涼,熱性病反而適合溫補,虛弱病反而適合攻下,實證病反而適合進補,這是不通的。

倘謂病無論寒熱虛實,我將以不溫、不涼、不攻,不補之藥,約略治之,而可盡去其攻補溫涼之味,通乎不通。乃不通之論,在不通者聞而信之,原不足為奇。最奇者,號為通人,而亦信不通之語。則無怪乎不通之論充塞乎宇宙,而日殺不辜,無人顧問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說,不管疾病是寒證、熱證、虛證還是實證,我都會使用不溫、不涼、不攻、不補的藥物,大致上就可以治癒,並且可以完全去除攻補溫涼的藥味,暢通氣血。這套不通的理論,在不通的人聽了之後就會相信,這原本不足為奇。最奇怪的是,自稱通達的人,也相信不通的說法。那麼,這並不令人意外,不通的理論充斥著整個世界,每天都殺害無辜患者,卻沒有人關注。

今設有病熱者於此,不問其虛熱實熱,表熱裡熱,而惟以藥汗之,未有不以為宜然者。豈知表有寒可汗。表無寒不可汗,不可汗而汗之,是愈虛其表,而熱愈熾也。

白話文:

現在遇到發熱的病人,不管他是虛熱還是實熱,表熱還是裡熱,都只用讓患者出汗的藥來治療,沒有人認為這不對。但是,難道不知道表虛有寒時可以發汗,表虛無寒時不能發汗嗎?如果表虛無寒還發汗,就會讓表氣更虛,熱氣就會更旺盛。

本欲清其熱,反使增其熱,病家亦可以悟矣,然而不悟也。況乎虛熱之宜用甘溫以退者,更無人能解者乎?有如婦人產後,惡露暢行,血虛發熱,不可汗也。汗之則表虛而熱陷;不可清也,清之則熱不解而變症雜出矣。芎歸、獨參、四君、四物、八珍、十全大補湯之所以為產後良劑也。

白話文:

原本想要清除熱氣,結果反而讓熱氣更嚴重,病家應該也能理解這個道理,但是他們還是不理解。況且對於虛弱發熱的情況,應該用溫和甘甜的藥物來退熱,難道沒有人能理解嗎?就像婦女產後,惡露正常排出,血氣虛弱發熱,不能用汗療法。如果用汗療法,表氣虛弱,熱氣會深入體內;不能用清熱法,如果用清熱法,熱氣不解,反而會併發出各種症狀。芎歸、獨參、四君、四物、八珍、十全大補湯之所以是產後良藥,就是因為它們可以滋補氣血,調理虛熱。

又如小兒病後,臟腑空虛,陰寒發熱,日輕夜重,不可以汗,不可以清,與產後同。輕則逐寒蕩驚湯,重則加味理中、附桂八味、十全大補等湯,以退虛熱。方中且重用薑、桂、丁、附之熱品矣。彼但見其外之熱,不察其內之虛,孤陽無傳,寒極似火,不且詫為怪事哉。雖然,溫補之劑,苟不中病,為禍甚烈,不可以不細審焉。

白話文:

就好像小孩子生病後,身體虛弱,陰氣內寒、陽氣外發熱,白天症狀較輕,晚上較嚴重,不適合用發汗或清熱的方式治療,和產後的情況相似。症狀較輕的,可以使用驅寒安神湯,嚴重的可以使用加味理中湯、附桂八味湯、十全大補湯等湯藥,以緩解虛熱。方劑中還大量使用了薑、桂、丁香、附子等溫熱藥材。他們只看到外表發熱,卻沒有察覺體內虛弱,孤陽不傳,寒氣極盛似火,難道這不令人感到奇怪嗎?話雖如此,溫補的藥物如果不對症,就會造成嚴重後果,因此必須仔細辨證。

當視其色,聽其聲,察其氣,觀其飲食,問其二便,驗其舌苔,核其脈症,而虛實之熱判矣。若在產後,須通其瘀,瘀既暢行,腹不作痛,便當進補。體虛而瘀未暢行者,尤當兼補氣血以行之,氣行血行而瘀亦行也。此理甚明,人所易曉,而醫者往往不知,是可怪也!是非病家之多疑忌,故為此畏首畏尾之狀乎?不然,則是不識病之虛實也。

白話文:

要仔細觀察她的面色,聆聽她的聲音,察覺她的氣息,查看她的飲食情況,詢問她的排便排尿狀況,檢查她的舌苔,核對她的脈象症狀,就可以判斷她的虛實熱症。如果是在產後,必須通暢她的瘀血,瘀血暢通後,腹痛就會消失,這時就該開始進補。如果身體虛弱且瘀血未通,更應該同時補氣補血來促進瘀血排出,氣血通暢後,瘀血自然也會排出。這個道理很明白,一般人都容易懂,但是很多醫生卻不瞭解,實在令人驚訝!難道不是病人多疑多慮,所以醫生才會畏首畏尾嗎?如果不是這樣,那就是醫生不辨別病人的虛實症狀。

傷寒初起一二日,邪在太陽,無汗以麻黃湯以汗之。有汗者名中風,不用麻黃以發汗,而用桂枝以解肌,芍藥之酸收,甘草之甘平以和之,仲景法也。今之治風溫、濕溫有自汗者皆汗之,此何法也?且不用涼散而用溫散,或加生地、石斛之滋膩,與病相反,此又何法也?汗之不已,濕與熱鬱蒸於內,舌必變灰,灰而乾燥,固宜存津以救陰。在經宜白虎,在腑宜承氣,非獨沙參、生地、石斛足以塞其責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剛開始發作一兩天時,邪氣在體表太陽經,沒有出汗就用麻黃湯發汗。有出汗的稱為中風,不使用麻黃發汗,而是用桂枝解肌,芍藥酸性收斂,甘草甘性平和用來調和,這是仲景的方法。現在治療風溫、濕溫時,有自汗的都用發汗法,這是什麼方法?而且不用涼性散熱藥而用溫性散熱藥,有的還加上生地、石斛等滋潤藥物,與病情相違背,這又是什麼方法?汗出不止,濕氣和熱氣鬱積在體內,舌頭必定變成灰色,灰色乾燥,固然應該保存津液以救助陰液。在經脈中適宜服用白虎湯,在臟腑中有熱適宜服用承氣湯,不僅僅靠沙參、生地、石斛就能完成這個任務。

灰而濕潤,正宜香燥以化濕,苦寒以泄熱。於此而誤認為干灰,而以干灰之法治之,謂為防其劫津,豈知濕盛於內,行將內閉,香燥之不暇,焉有濕邪未化,津液先劫之理!若妄以沙參、麥冬、生地、石斛等味,與豆鼓、豆卷同劑而投,必至濕蒙熱盛,神昏不省,復以犀角、牛黃、紫雪、至寶等品,以引邪入心,而內閉死矣。

白話文:

灰色的舌苔伴隨濕潤的狀態,正好適合使用具有芳香燥濕特性的藥物來化解濕氣,以及使用具有苦寒性質的藥物來宣泄熱邪。此時如果錯誤地將灰色的舌苔視為乾灰色的舌苔,而使用針對乾灰色的舌苔的治療方法,認為這樣做可以防止藥物劫奪津液,豈不知體內的濕氣過於旺盛,隨時可能導致內部閉塞,還來不及使用芳香燥濕的藥物,怎麼可能會有濕邪未被化解,津液就被劫奪的道理呢?如果胡亂地將沙參、麥冬、生地、石斛等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藥物,與豆鼓、豆卷等具有利濕化濕功效的藥物一起服用,必然會導致濕氣堆積,熱邪旺盛,神志昏迷不醒,再使用犀角、牛黃、紫雪、至寶等具有通竅散結功效的藥物,只會引邪入心,導致內部閉塞而死亡。

嗚呼!寒也,溫也,風也,濕也,病名既異,治豈得而同哉?自夫人以發汗為治百病良法,而風溫、濕溫,遂成不治之症。苟初起有不用發汗之藥者,病家先已疑之矣。夫濕病無速愈之理,稍淹時日,必更他醫,必曰此失表也。急表之,已恐弗及,表之而病益重益危,至不可救,仍舊咎於前醫之未表,疹不能速發,病家亦深信之。切齒於前醫,反自恨不早延後醫發散之為誤。

白話文:

唉呀!寒、溫、風、濕,疾病的名稱不同,治療方法難道能一樣嗎?自從有人認為發汗是治療所有疾病的良方後,風溫、濕溫就成了治不好的病症。如果一開始不用發汗的藥物,患者家屬早已產生懷疑了。濕病本來就不可能很快好,稍耽誤一些時間,患者一定會換其他醫生,必定說這是因為沒有發散表邪。急著發散,恐怕已經來不及了,發散後病情反而更嚴重、更危險,到無法救治的地步,仍然舊事重提,怪罪之前的醫生沒有發散表邪,導致疹子不能很快發出來,患者家屬也深信不疑。他們對之前的醫生咬牙切齒,反而自責當初沒有早點找後來的醫生發散是錯誤的。

後有病者,必不敢再延前醫,而惟後醫之發散是從,雖連殺數人不悟也。是故,殺人而人不知,殺人而名日起,殺人而利愈獲,即曰病家迫之使然,然豈竟無天道哉?他日者,以此道殺其家之人,即以此道自殺其身。因種於前,果結於後。勿真謂誤人無罪,而操刀妄割也。

白話文:

我以前在婁東客居時,看到那些死於疾病的人,他們的死因大多源於服用此類藥物,心中不免感到哀痛。這也是我寫這些苦口婆心之語的原因。如今來到郡城,名醫雲集,應該不像我以前見到的那樣,但或許也有與之類似的情況。病患不可不知。如果聽了我的話,並仔細觀察,也可以識破他們的伎倆。(己酉年深秋,鞠坪氏記。)

余曩客婁東,見死於病者,無非此藥,心竊哀之。此苦口婆心語之所以作也。今來郡城,名醫林立,當不似吾前之所見,而容或亦有類於此者,病家不可以不知也。苟聞吾語而默察之,亦可以窺破其伎倆矣。(己酉秋杪,鞠坪氏識。)

今亦有不可解者。蘇城之病,無一不是陰虧,無方不用洋參、石斛。即舌苔垢膩,不思飲食,濕阻中焦,而亦以此投之。至脾為濕困,神倦胃呆,則以為虛而補之以人參。及胸膈飽悶,不能進食,又以為虛不受補,而束手無策矣。嗚呼!貧家患此,不藥可愈;而富室則百無一免,至死猶不知其誤。

白話文:

現在也有一些無法理解的事情。蘇州的疾病,幾乎都是陰氣不足,沒有哪個方子不用洋參和石斛。即使舌苔上有厚膩的苔垢,不想吃飯,是濕氣阻滯在中焦,也用這個方子治療。等到脾臟被濕氣困住,精神疲倦,胃口呆鈍,就認為是虛弱,用人參來補。及到胸膈壅塞,脹悶,不能進食,又認為是虛不受補,束手無策了。唉!貧窮的人家患上這種病,不治也可以好;而富裕的人家則十個中沒有哪個能倖免,到死還不知道自己的錯誤。

是以醫膽愈大,醫心愈粗,不必視病,早已胸有成方。一若既為蘇人,即不當病陽虛,而必為陰虧者,豈不可笑!然則,蘇城藥肆中,一切香燥溫熱寒涼之品可不備,醫書中,凡治風寒暑濕燥火之方可盡刪。洵如是也,何不懸一滋陰之方於藥肆中,使凡有病者皆服之,免得延醫切脈,多此紛紜擾攘之為愈乎?嗟嗟!謬種流傳,遂成風氣,此亦劫運使然,非人力所易挽回。而吾所以嘵嘵不置者,亦欲使不在劫中者,得吾說而憬然自悟爾。

白話文:

所以醫生的膽子越大,醫生的心態就會越粗糙,不用看病,腦子裡早就有了成方。就像既然是蘇州人,那就不應該得陽虛的病,而一定是陰虛的,豈不是很可笑嗎?如此一來,蘇城藥店中的所有香燥溫熱寒涼的藥物都可以不用準備了,醫書中所有治療風寒暑濕燥火的方子都可以刪掉了。既然如此,為什麼不在藥店中掛一張滋陰的方子,讓所有有病的人都服,這樣就可以不用請醫生把脈,少很多紛紛擾擾的爭論呢?唉!錯誤的說法流傳下來,竟然形成了一種風氣,這也是劫難所致,不是人力能輕易改變的。而我所以嘮嘮叨叨說個不停,也是希望讓那些不在劫難中的人,看到我的說法後,有所感悟罷了。

甚矣!蘇城之洋參、石斛,與太倉之豆豉、豆卷,用藥不同,誤人無異,余故連類書之,以告兩地之患病者。(辛亥初夏,鞠坪又識。)

白話文:

哎呀!蘇州的洋參、石斛,與太倉的豆豉、豆卷,雖然用途不同,但誤用會同樣導致身體不適。因此,我將它們歸類在一起說明,以告知兩地的病患。

(辛亥初夏,鞠坪再次記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