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德森

《市隱廬醫學雜著》~ 論濕溫證用藥之誤 (2)

回本書目錄

論濕溫證用藥之誤 (2)

1. 論濕溫證用藥之誤

嘗過一富翁之門,見其傾有藥渣,中有金斛,不以為意。既而見有霍斛矣,既而見有鮮斛矣,最後見有鐵皮風斛矣。余乃嘆曰:當此濕令,病多濕溫,投此不已,病其殆哉。未幾,翁果死。蓋人參與石斛連投,惟恐其津之劫也。然而聞之者,不以為誤,一若與其以燥濕生,無寧以滋陰死者。

嗚呼!滋陰之說,中於人心,雖死不悔。吾安得運萬千廣長舌,登生公說法壇,使頑石一齊點頭哉?

白話文:

我曾經去過一位富翁家,看到他倒掉的藥渣裡,先是發現金釵石斛,接著是霍山石斛,然後是鮮石斛,最後居然是鐵皮石斛。我感嘆道:現在是潮濕的季節,病人多是濕溫病,他卻不斷服用這些滋陰的藥物,病情恐怕危險啊!不久,這位富翁果然去世了。原來他一直服用人參和石斛,大概是擔心體液受損。然而,聽到這件事的人,卻不認為這是用藥錯誤,反而覺得比起讓病情因乾燥而加重,寧願選擇用滋陰藥物致死。

唉!滋陰的說法,深入人心,即使死了也不後悔。我哪裡能有千百條舌頭,登上講台,讓那些頑固的人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