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吳普本草》~ 草木類 (5)
草木類 (5)
1. 狗脊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
一名狗青,一名萆薢,一名赤節,一名強膂。神農:苦。桐君、黃帝、岐伯、雷公、扁鵲:甘,無毒。李氏:溫。如萆薢,莖節如竹,有刺。葉圓青赤。根黃白,亦如竹。根毛有刺。岐伯、一經:莖無節,葉端圓,赤,皮白有赤脈。二月採。
白話文:
狗脊,又名狗青,又名萆薢,又名赤節,又名強膂。神農認為它的味道是苦的。桐君、黃帝、岐伯、雷公、扁鵲認為它是甘甜的,沒有毒性。李時珍認為它是溫性的。它像萆薢一樣,莖上的節像竹子,有刺。葉子是圓形的,呈青色或紅色。根是黃白色的,也像竹子一樣。根上的毛有刺。岐伯和《一經》則認為它的莖沒有節,葉子的末端是圓的,呈紅色,表皮是白色的,有紅色的紋路。在二月採摘。
2. 石龍芮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二、九百九十三
一名水姜苔,一名姜苔,一名天豆。神農:苦,平。岐伯:酸。扁鵲、李氏:大寒。雷公:咸,無毒。五月五日採。
白話文:
《太平御覽》第九百九十二卷、第九百九十三卷記載:
石龍芮,又名水姜苔,又名姜苔,又名天豆。神農認為它味苦,性平。岐伯認為它味酸。扁鵲和李氏認為它性大寒。雷公認為它味鹹,無毒。適合在農曆五月五日採收。
3. 紫菀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三
一名青苑。
白話文:
紫菀,又名青苑。
4. 紫草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六
一名地血。節赤,二月華。
白話文:
紫草,又名地血。它的莖節是紅色的,二月開花。
5. 前胡
按:此藥參見本書「大豆黃卷」條,《別錄》載此藥。
白話文:
這個藥的相關資訊,請參考本書中「大豆黃卷」那一條的記載。《別錄》這本書也有關於這個藥的記載。
6. 敗醬
《綱目》卷十六
其根似桔梗。
白話文:
敗醬的根部外形像桔梗。
7. 酸漿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八
一名酢漿。
白話文:
酸漿,又名酢漿。
8. 牡蒙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
一名紫參,一名眾戎,一名音腹,一名伏菟,一名重傷。神農、黃帝:苦。李氏:小寒。生河西山谷,或宛句商山。圓聚生,根黃赤有文,皮黑中紫,五月華紫赤,實黑,大如豆。三月採根。
白話文:
這藥材又名紫參,又名眾戎,又名音腹,又名伏菟,又名重傷。神農和黃帝認為它味苦。李時珍認為它的藥性偏寒。它生長在河西山谷,或是宛句和商山一帶。它圓形叢聚生長,根部黃紅色有紋路,外皮黑色,中心紫色。五月開紫紅色花,結黑色果實,果實大小像豆子。三月採挖根部。
9. 藁本
按:此藥參見本書芎藭條,《本經》首載此藥。
白話文:
說明:這個藥物的相關資訊,可以參考本書的芎藭那一條記載,《神農本草經》是最早收錄這個藥物的典籍。
10. 萆薢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一
一名百枝。
白話文:
《御覽》第九百九十一卷記載:
萆薢,又名百枝。
11. 白薇
按:此藥參見本書「麻子中人」條,《本經》首載此藥。
白話文:
說明:這個藥在本書「麻子中人」那一條有提到,最早的醫藥典籍《本經》就已經記載這個藥了。
12. 水萍
《初學記》卷二十七
一名水廉。生池澤水上。葉圓小,一莖一葉,根入水。五月華白,三月採,日乾之。暴熱,下水氣,利小便。
白話文:
水萍,又名水廉。生長在池塘沼澤的水面上。葉子圓小,一根莖上長一片葉子,根伸入水中。五月開白色花朵,三月採收,曬乾使用。曬乾後,可以消除體內過熱的燥熱,也能夠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氣,並且有利於小便。
13. 海藻
按:此藥參見本書大豆黃卷條,《本經》首載此藥。
白話文:
這個藥的相關資訊,可以參考本書中關於大豆黃卷的條目。《神農本草經》最早記載了這個藥。
14. 澤蘭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
一名水香。神農、黃帝、岐伯、桐君:酸,無毒。李氏:溫。生下地水旁。葉如蘭,二月生苗,赤節,四葉相值枝節間。三月三日採。
白話文: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記載:
澤蘭,又名水香。神農、黃帝、岐伯、桐君認為,它的味道是酸的,沒有毒性。李時珍認為,它是溫性的。澤蘭生長在低窪潮濕的水邊。它的葉子像蘭花,二月的時候長出嫩苗,莖節是紅色的,每節長出四片葉子相對而生。最好在三月初三採摘。
15. 綸布
《綱目》卷十九
一名昆布。酸、咸,寒,無毒。消瘰癧。
白話文:
《本草綱目》第十九卷記載:
綸布,又名昆布。味道酸、鹹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可以消除瘰癧。
16. 木防己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一
一名解離,一名解燕。神農:辛。黃帝、岐伯、桐君:苦,無毒。李氏:大寒。如葛莖,蔓延如芄,白根,外黃似桔梗,內黑文,如車輻解。二月、八月、十月採根。
白話文:
木防己,又名解離,也叫解燕。神農認為它的味道是辛辣的。黃帝、岐伯和桐君認為它的味道是苦的,而且沒有毒性。李氏則認為它是大寒的藥材。它的莖像葛藤一樣,蔓延生長,像芄蘭一樣。根是白色的,外皮是黃色,像桔梗,裡面是黑色的,紋路像車輪的輻條散開。採根的時間是二月、八月和十月。
17. 款冬
《類聚》卷八十一
十二月花,花黃白。
白話文:
十二月開花,花朵呈現黃白色。
18. 牡丹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二
神農、岐伯:辛。李氏:小寒。雷公、桐君:苦,無毒。黃帝:苦,有毒。葉如蓬相值,黃色。根如指,黑,中有核。二月採,八月採,日乾。可食之,輕身益壽。
白話文:
《御覽》卷九百九十二記載:
神農、岐伯認為牡丹是辛味的。李時珍認為牡丹是小寒性的。雷公、桐君認為牡丹是苦味,沒有毒性。黃帝認為牡丹是苦味,有毒性。牡丹的葉子像蓬草那樣互相交錯,呈現黃色。根部像手指,是黑色的,中間有核。二月和八月可以採收,曬乾後使用。可以食用,有輕身益壽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