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吳普本草》~
1. 玉石類
2. 丹砂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五
神農:甘。黃帝、岐伯:苦,有毒。扁鵲:苦。李氏:大寒。或生武陵。採無時,能化朱成水銀,畏磁石,惡鹹水。
白話文:
《太平御覽》第九百八十五卷記載:
神農認為丹砂味甘。黃帝和岐伯認為丹砂味苦,而且有毒。扁鵲也認為丹砂味苦。李時珍則認為丹砂藥性大寒。丹砂有的產於武陵一帶。採集時間沒有限制。丹砂可以煉化成水銀,害怕磁石,討厭鹹水。
3. 雲母
按:此藥參見本書「凝水石」條,《本經》首載此藥。
白話文:
這味藥的相關資訊,可以參考本書「凝水石」那一條的說明。《神農本草經》最早記載了這味藥。
4. 玉泉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八
一名玉屑。神農、岐伯、雷公:甘。李氏:平。畏冬華,惡青竹。白玉體如白頭公。
白話文:
翻譯:
《御覽》這本書的第九百八十八卷記載:
它還有個別名叫玉屑。神農、岐伯、雷公認為它的味道是甘甜的。李氏則認為它的藥性平和。它害怕冬華這種植物,討厭青竹。白玉的形狀像白頭翁的樣子。
5. 鍾乳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七
一名虛中,一名夏。神農:辛。桐君、黃帝、醫和:甘。扁鵲:甘,無毒。李氏:大寒。或生太山山谷陰處,岸下聚溜汁所成,如乳汁,黃白色,空中相通。二月、三月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七記載:
鍾乳,又名虛中,又名夏。神農認為它是辛味,桐君、黃帝、醫和認為它是甘味,扁鵲也認為它是甘味且無毒,李氏則認為它性大寒。鍾乳有的生長在泰山山谷陰暗的地方,是山崖下聚集滴落的汁液形成的,像乳汁一樣,呈黃白色,中間空心相通。在二月、三月採收,然後陰乾。
6. 礬石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八
一名羽涅,一名羽澤。神農、岐伯:酸。扁鵲:咸。雷公:酸,無毒。生河西或隴西,或武都、石門。採無時。岐伯:久服傷人骨。
白話文:
礬石,又名羽涅,也叫羽澤。神農、岐伯認為它是酸味的,扁鵲認為它是鹹味的。雷公認為它是酸味的,而且沒有毒。礬石生長在河西、隴西、武都或石門這些地方,採集沒有特定的時間。岐伯認為,長期服用會傷害人的骨頭。
7. 硝石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八
神農:苦。扁鵲:甘。
白話文:
神農認為硝石是苦味的,扁鵲則認為硝石是甘味的。
8. 朴硝石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八
神農、岐伯、雷公:無毒。生益州或山陰。入土千歲不變,煉之不成不可服。
白話文:
《太平御覽》第九百八十八卷記載:
神農、岐伯、雷公都認為朴硝石沒有毒性。這種礦物產於益州(今四川一帶)或山陰(今浙江一帶)。它埋在土裡千年都不會腐壞,但經過煉製後就不能夠服用了。
9. 石膽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七
一名黑石,一名銅勒。神農:酸,小寒。李氏:大寒。桐君:辛,有毒。扁鵲:苦,無毒。生羌道或句青山。二月庚子、辛丑採。
白話文: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七記載:
石膽,又名黑石,也叫銅勒。
神農認為:味道是酸的,藥性是微寒。
李時珍認為:藥性是大寒。
桐君認為:味道是辛辣的,有毒。
扁鵲認為:味道是苦的,沒有毒。
石膽生長在羌道或句青山一帶。
適合在二月的庚子日、辛丑日採集。
10. 空青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八
神農:甘。一經:酸。久服有神仙玉女來侍,使人志高。
白話文: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八記載:
神農認為空青味甘。另有一種說法認為空青味酸。如果長期服用空青,會有神仙玉女前來侍奉,能使人意志高遠。
11. 太一禹餘糧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八
一名禹哀。神農、岐伯、雷公:甘,平。李氏:小寒。扁鵲:甘,無毒。生太山。上有甲,甲中有白,白中有黃,如雞子黃色。九月採,或無時。
白話文:
《御覽》第九百八十八卷記載:
太一禹餘糧,又名禹哀。神農、岐伯、雷公認為,其味甘甜,性平和。李時珍認為,其性微寒。扁鵲認為,其味甘甜,無毒。這種藥材產於泰山,表面有甲殼,甲殼中有白色物質,白色物質中又有黃色物質,顏色如同雞蛋黃。一般在九月採收,有時不拘時令。
12. 白石英
《御覽》卷九百八十七
神農:甘。岐伯、黃帝、雷公、扁鵲:無毒。生太山。形如紫石英,白澤,長者二、三寸。採無時。久服通日月光。青石英形如白石英,青端赤後者是。赤石英形如白石英,赤端白後者是,赤澤有光,味苦,補心氣。黃石英形如白石英,黃色如金,赤端者是。黑石英形如白石英,黑澤有光。
白話文:
《太平御覽》第九百八十七卷記載:
神農認為白石英味甘。岐伯、黃帝、雷公、扁鵲認為它無毒。白石英產於泰山,形狀像紫石英,呈白色且有光澤,長度約二到三寸。採集時間沒有限制。長期服用可以使人的眼神像日月般明亮。
青石英形狀像白石英,青色的前端,後段是紅色的。紅石英形狀像白石英,紅色的前端,後段是白色的,紅色部分有光澤,味道苦,可以補益心氣。黃石英形狀像白石英,顏色像黃金,前端是紅色的。黑石英形狀像白石英,黑色且有光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