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五 (7)
卷五 (7)
1. 痿痹案
生於術(一錢五分),橘白絡(各一錢),穀麥芽(各三錢),鮮荷梗(一尺),清水豆卷(四錢),生苡仁(三錢),佩蘭梗(一錢五分),建蘭葉(二片),朱茯神(二錢),生淮藥(二錢),穭豆衣(一錢五分),炒杭菊(一錢五分),鮮佛手(一錢),通草(八分)
十診,病邪盡去,飲食頗旺,脈象和緩有神,正氣日見充旺。小便雖長,色帶黃,苔薄膩,余濕未盡。四日未更衣,因飲食多流汁之故,非燥結可比,不足慮也。當此夏令,還宜慎起居,節飲食,精心調養月餘,可以復元。再擬健運脾胃,而化余濕。
生於術(一錢五分),栝蔞皮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鮮佩蘭三錢),清水豆卷(四錢),朱茯神(三錢),生苡仁(三錢),通草(一錢),鮮荷梗(一尺),橘白絡(各一錢),生熟穀芽(各三錢)
白話文:
痿痹病例:
患者服用了一劑藥方,藥方包含:生於術、橘皮、白茯苓、穀芽、麥芽、鮮荷梗、清水豆卷、生苡仁、佩蘭梗、建蘭葉、朱茯苓、生淮山藥、赤小豆衣、炒杭菊、鮮佛手、通草。
經過十次的診斷,病邪已清除,患者食慾很好,脈象平和有力,正氣日益充沛。雖然小便量多,顏色略黃,舌苔薄而膩,表示體內仍有些許濕氣未完全排出。患者四天沒有換衣服,是因為飲食多汁液所致,並非燥熱便秘,不用擔心。正值夏季,仍需注意起居,飲食有節制,精心調養一個多月,就能恢復健康。接下來要再開一個健運脾胃,化解餘濕的藥方。
新的藥方包含:生於術、栝樓皮、川貝母、鮮佩蘭、清水豆卷、朱茯苓、生苡仁、通草、鮮荷梗、橘皮、白茯苓、生穀芽、熟穀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