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四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6)

1. 吐血案

大生地(三錢),淮山藥(二錢),生石決(五錢),熟女貞(三錢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生白芍(三錢),旱蓮草(三錢),茜草根(一錢四分),抱茯神(三錢),清炙草(五分),潼蒺藜(三錢),鮮竹茹(一錢五分),鮮藕(二兩)

祈左,腎陰早虧,龍雷之火,肆逆於上,逼血妄行,以致湧吐六七日,盈盞盈盆,汗多氣喘,脈細如絲,有欲脫之象,陰不抱陽,陽不攝陰,氣血有渙散之虞,陰陽有脫離之險,病勢至此,危在頃刻!宗經旨血脫益氣之法,峻補其氣,以生其血,未識能得挽回否。

吉林人參(二錢),黑錫丹(五分)

二診,湧吐大減,氣喘略平,脈細無力,是血去陰傷,龍雷之火上升,肺氣不能下降。古人云:天下無逆流之水,人身無倒行之血,水之逆流者因乎風,血之倒流者因乎氣,氣逆則血溢矣。症情尚在險關,還慮意外之變。再宜益氣益陰,順氣降逆,以望轉機。

吉林參(一錢五分),當歸身(三錢),陳廣皮(八分)

黃左,吐血後,咳嗽吐涎沫,形瘦色萎,陰損及陽,土不生金。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,水穀之濕,生痰聚飲,漬之於肺,肺失清肅之權,涎出於脾,脾無攝涎之能,穀氣既不化精微,何以能生長肌肉,形瘦色萎,職是故也。經云:一損損於皮毛,皮聚而毛落。

三損損於肌肉,肌肉消瘦。病情參合,肺勞之勢漸著。書云:損之自上而下者,過於胃則不可治,自下而上者,過於脾則不可治。蓋深知人身之氣血,全賴水穀之所化。當宜理胃健脾,順氣化痰,取虛則補母之意,金匱薯蕷丸加減。

淮山藥(三錢),炙甘草(五分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旋覆花(包,一錢五分),潞黨參(二錢),雲茯苓(三錢),炙蘇子(一錢五分),川貝母(三錢),野於術(一錢),薄橘紅(五分),甜光杏(三錢),炙遠志(五分),核桃肉(二個)

白話文:

吐血案

患者初診時,腎陰虧損,肝陽上亢(龍雷之火),導致血液妄行,連續六七天吐血,量很多,同時伴有汗多氣喘,脈搏細弱,幾乎要昏厥,陰陽失調,氣血涣散,情況危急。 根據經方治療血脫的原則,應急補氣以生血,但能否挽回性命尚不可知。

第二次診治,吐血減少,氣喘略緩,但脈搏依然細弱無力,說明失血導致陰虛,肝陽仍然上亢,肺氣不能下降。 古人說:「天下沒有逆流的水,人體也沒有倒流的血」,血逆流是因氣逆,氣逆則血溢。病情依然危急,需繼續小心觀察。 仍需益氣益陰,順氣降逆,以期病情好轉。

第三次診治,患者吐血後咳嗽並吐出泡沫痰,形體消瘦,面色萎黃,陰虛損及陽氣,脾胃功能失調。脾是生痰的源頭,肺是貯藏痰的場所,脾虛不能運化津液,水穀之濕聚積成痰飲,停留在肺部,肺的清肅功能受損,痰涎從脾而出,脾又不能攝納,穀氣不能化生精微物質,因此形體消瘦,面色萎黃。 這正如經書所云:「輕度損傷,損及皮毛;中度損傷,損及肌肉」。 病情兼夾肺癆,日趨嚴重。 古書也說:「從上往下損傷,傷及胃則難治;從下往上損傷,傷及脾則難治。」 因為人體氣血的生成,都依靠水穀的化生。 因此,應當調理脾胃,順氣化痰,採取補益母臟的方法,並參考金匱要略中的薯蕷丸加減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