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丁甘仁先生別傳

回本書目錄

丁甘仁先生別傳

1. 丁甘仁先生別傳

丁君甘仁歿後,予既據生平實錄,為之撰述家傳。然先生良醫也,以先生之緒論,為予所得聞者,及今不為論次,後將無有知者矣,為作別傳云。

甘仁先生既卒業於其鄉,初行道於蘇州,無所合,復東行之海上,乃大行。既而問業於汪蓮石,汪令治傷寒學,於舒氏集註,最有心得。由是凡遇雜證,輒先規定六經,然後施治。嘗謂腦疽屬少陰,發背屬太陽,皆不當誤投寒涼,此其大較也。又善易理。嘗語予曰:夏至一陰生,易象為姤。

嗣是陰氣漸長,中陽漸虛,陽散於外,陰守於內,設持循而不亂,足以抵禦天陽,當無暑熱之病。設或過於飲冷,中陽不支,乃有洞泄寒中,及寒霍亂諸證。予因是悟附子理中及通脈四逆方治。冬至一陽生,易象為復,嗣是陽氣漸長,里陰漸薄,陰寒在外,伏陽在內,設固閟而不耗,足以抵禦寒氣,則必無傷寒重證。惟妄為作勞,陰液散亡,陰不勝陽,乃有冬溫之病。

予是以悟少陰有大承氣及黃連阿膠方治。予曰:善。先生於治病方藥,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其論疔毒曰:熱毒暴發,頭面為重,甚有朝發而夕死者,鄉村求藥,去城市遼遠,一時不及措手,惟有速取野菊葉,搗汁飲之,渣塗患處,消腫最速。予曏者於吳姓驗之。又曰:凡濕毒在裡之證,正當祛之出表。

但既出於表,宜重用大小薊、丹皮、赤芍,以清血分餘毒,不獨外瘍為然,即歷節風亦無不然。是說也,予近於戴姓婦人驗之。又曰:凡心痛不可忍者,急用乳香、沒藥,酒水合煎,可以立止。是說也,予於江姓縫工驗之。又嘗言吳又可溫疫論,最得仲景微旨。予問其故,先生曰:太陽篇云:本發汗而復下之,此為逆也,若先發汗,治不為逆。

本先下之,而復汗之,為逆,若先下之,治不為逆。由前之說,則傷寒之治法也;由後之說,則溫熱之治法也。予治夏秋之交熱病,亦屢驗之。今先生往矣,惜乎相見日淺,緒論無多,故即夙昔所聞者,著之於篇,俾後生小子,知吉光片羽之大可珍惜焉。

丁卯冬十二月世愚弟曹家達拜撰

白話文:

丁甘仁先生去世後,我根據他一生的事蹟,為他寫了家族傳記。然而,他是位優秀的醫生,如果我不把他所教導我的醫學理論和知識整理出來,恐怕未來就沒有人知道這些了,因此我寫了這篇別傳。

丁甘仁先生在他的家鄉完成學業後,最初在蘇州行醫,但沒有得到認同,後來他來到上海,才開始受到重視。他曾向汪蓮石學習,汪蓮石讓他專攻傷寒學,他對舒氏的集註有很深的理解。因此,無論遇到什麼複雜的病症,他都會先根據六經的原則來制定治療方案。他認為腦疽屬於少陰,發背屬於太陽,都不應該誤用寒涼藥物,這是他的基本觀點。

他也精通易經的理論。他曾告訴我:夏至時,陰氣開始生長,這在易經中被稱為姤卦。從那時起,陰氣逐漸增強,中陽逐漸虛弱,陽氣散發在外,陰氣守護在內。如果能保持這種平衡,就能抵禦夏季的高溫,不會有暑熱的疾病。但如果過度食用冷飲,中陽就會無法支撐,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腹瀉和寒性霍亂等症狀。我因此領悟到了附子理中湯和通脈四逆湯的治療原理。

冬至時,陽氣開始生長,這在易經中被稱為復卦。從那時起,陽氣逐漸增強,裡陰逐漸減弱,陰寒在外部,潛藏的陽氣在內部。如果能夠固守這種平衡,就能抵禦冬季的寒冷,就不會有嚴重的傷寒症狀。但如果你過度勞累,導致陰液流失,陰不能制衡陽,就會有冬天的溫熱病。我因此領悟到了少陰病中的大承氣湯和黃連阿膠湯的治療原理。

丁甘仁先生對於治療疾病的方法和藥物,他知道的都會毫無保留地分享,他的知識廣博無遺。他認為,對於熱毒突然爆發的情況,尤其是頭面部的病變,有的病人可能早上發病,晚上就去世了。在鄉村地區,尋找藥物非常困難,往往來不及救治。唯一的快速方法是立即取一些野菊花葉,搗碎後榨汁飲用,再將殘渣塗抹在患處,可以迅速消腫。我曾經在一個姓吳的患者身上驗證過這個方法。

他還指出,對於濕毒在體內的症狀,應該讓它通過表層排出體外。但是,一旦濕毒已經出現在表層,應該大量使用大小薊、牡丹皮和赤芍等草藥,以清除血液中的殘餘毒素。不僅僅是外傷,即使是風濕性關節炎,也是一樣的道理。我最近在一個姓戴的女性患者身上驗證了這個理論。

他還提到,對於心痛到無法忍受的情況,應立即使用乳香和沒藥,用水和酒混合煎煮,可以立即緩解疼痛。我曾經在一個姓江的裁縫工人身上驗證過這個方法。他還曾經提到吳又可的《瘟疫論》,認為這本書深入理解了張仲景的醫學思想。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認為,他回答說:在《傷寒論》的太陽篇中提到,如果本來應該發汗卻進行了攻下,或者本來應該攻下卻進行了發汗,這都是錯誤的。然而,如果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治療,就不會有問題。前者的說法適用於傷寒的治療,後者的說法適用於熱病的治療。我在夏秋之交治療熱病時,也多次驗證了這個理論。

現在,丁甘仁先生已經離世,可惜我們相處的日子太短,他傳授給我的知識有限。因此,我把過去所聽到的知識寫下來,希望後輩們能夠珍惜這些珍貴的知識,就像珍惜吉光片羽一樣。

於丁卯年(1927年)冬十二月,愚弟曹家達謹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