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四 (14)
卷四 (14)
1. 吐血案
吉林人參(另煎沖服,三錢),蛤粉炒阿膠(三錢),炙白蘇子(二錢),左牡蠣(五錢),花龍骨(五錢),川貝母(三錢),白歸身(二錢),懷牛膝(二錢),養心丹(分三次吞服,三十粒)
水、童便各半煎服。
二診,連服益氣納氣,氣平血止肢溫,脈漸起,汗亦收,陰平陽秘,大有生機。仍守原法,毋庸更張。
原方去養心丹,加抱茯神(三錢)、淮山藥(三錢)。
三診,原方加旱蓮草二錢。
原按:此吐血中之最劇者,家祖連診十餘次,守方不更,至半月後停藥,每日吞服人參粉(一錢五分),瓊玉膏(三錢),開水沖服,服至一月後,諸恙已愈,精神漸復,亦可謂幸矣。孫濟萬志。
翁左,吐血已延數月之久,時發時止,形神萎頓,面無華澤,所吐之血,色淡紅不鮮,脈象虛細,良由煩勞太過,心脾並虧,絡損血溢,氣不攝納。擬歸脾湯加減,徒恃養陰涼營,無益也。
潞黨參(三錢),炙黃耆(三錢),淮山藥(三錢),茯神(三錢),炙遠志(一錢),酸棗仁(二錢),白歸身(二錢),大白芍(二錢),清炙草(五分),橘絡(一錢),紅棗(五枚),藕節(三枚)
周左,始由脅肋作痛,煩躁少寐,繼則吐血不止,內熱口乾,舌質紅苔黃,脈弦芤而數,良由鬱怒傷肝,操煩勞心,氣鬱化火,火熾氣焰,擾動陽絡,則血上溢也。亟擬清氣涼肝,祛瘀生新。
生白芍(三錢),茜草根(二錢),川貝母(三錢),粉丹皮(二錢),側柏炭(一錢五分),黛蛤散(包,四錢),黑山梔(二錢),山茶花(一錢五分),羚羊角(煎沖,四分),竹茹(三錢),鮮藕汁(沖服,二兩),白茅根(去心,二扎)
二診,服清氣涼肝,祛瘀生新之劑,吐血漸減,而未能盡止,煩躁不寐,脅痛依然,脈弦數而芤,按之不靜。氣火入絡,絡熱則痛,水不制火,心腎不交,還慮血湧!今擬壯水清肝,泄熱和絡。
大麥冬(三錢),生白芍(二錢),生甘草(五分),粉丹皮(二錢),川貝(二錢),茜草根(二錢),側柏葉(一錢五分),黛蛤散(包,四錢),生石決(八錢),茯神(三錢),制軍炭(一錢五分),真新絳(八分),鮮竹茹(三錢),白茅花(包,一錢),白茅根(去心,二扎)
三診,脅痛減,夜寐稍安,吐血不止,而反狂湧,幸脈轉小數,神疲萎頓,緣已出絡之血盡去,陰分大傷,虛火炎炎,大有吸盡西江之勢,頗為可慮。今仿血脫益氣之例治之。
西洋參(三錢),大麥冬(三錢),左牡蠣(四錢),阿膠珠(三錢),石斛(三錢),茜草根(二錢),側柏炭(一錢五分),生白芍(二錢),丹皮(二錢),懷牛膝(二錢),抱茯神(三錢),鮮竹茹(三錢),鮮藕汁(沖服,二兩)
白話文:
吐血案
病例一:
一位患者吐血,醫生處方:吉林人參三錢(另煎沖服)、蛤粉炒阿膠三錢、炙白蘇子二錢、牡蠣五錢、花龍骨五錢、川貝母三錢、白歸身二錢、懷牛膝二錢、養心丹三十粒(分三次吞服)。藥引:水、童便各半煎服。
第二次診斷:患者連服益氣納氣藥物後,氣血平順,肢體溫暖,脈象漸好,汗止,陰陽平衡,病情好轉。繼續原方治療,不必更改。
此後去處方中養心丹,加入茯神三錢、淮山藥三錢。
第三次診斷:原方再加旱蓮草二錢。
病例一 後記: 此例為吐血中最嚴重者,家祖連續診治十餘次,藥方未改,半月後停藥,改服人參粉一錢五分、瓊玉膏三錢,每日用開水沖服,服用一月後痊癒,精神逐漸恢復。
病例二(翁左):
患者吐血數月,時發時止,形神憔悴,面色蒼白,吐血顏色淡紅,脈象虛弱,是由於過度勞累,心脾兩虛,經絡受損,導致出血,氣血不能收攝。考慮使用歸脾湯加減,單純滋陰涼血無效。
醫生處方:潞黨參三錢、炙黃耆三錢、淮山藥三錢、茯神三錢、炙遠志一錢、酸棗仁二錢、白歸身二錢、大白芍二錢、炙甘草五分、橘絡一錢、紅棗五枚、藕節三枚。
病例三(周左):
患者最初脅肋疼痛,煩躁失眠,繼而吐血不止,口乾舌燥,舌質紅,苔黃,脈象弦數,原因是鬱怒傷肝,勞心傷神,氣鬱化火,火邪熾盛,擾動陽絡,導致出血。治療方案應以清熱涼肝,祛瘀生新為主。
醫生處方:生白芍三錢、茜草根二錢、川貝母三錢、粉丹皮二錢、側柏炭一錢五分、黛蛤散四錢(包)、黑山梔二錢、山茶花一錢五分、羚羊角四分(煎沖)、竹茹三錢、鮮藕汁二兩(沖服)、白茅根(去心)二扎。
第二次診斷:服用清熱涼肝、祛瘀生新藥物後,吐血減少,但未能完全止血,煩躁失眠、脅痛依然,脈象弦數,按之不安,氣火入絡,絡熱則痛,水火失濟,心腎不交,擔心再次出血。現調整方案,以壯水清肝,泄熱和絡為主。
醫生處方:大麥冬三錢、生白芍二錢、生甘草五分、粉丹皮二錢、川貝二錢、茜草根二錢、側柏葉一錢五分、黛蛤散四錢(包)、生石決明八錢、茯神三錢、制軍炭一錢五分、真新絳八分、鮮竹茹三錢、白茅花一錢(包)、白茅根(去心)二扎。
第三次診斷:脅痛減輕,睡眠改善,但吐血不止,反而加重,脈象轉為細數,精神萎靡,原因是已出血盡,陰血大傷,虛火旺盛,病情危急。現仿照血脫益氣法治療。
醫生處方:西洋參三錢、大麥冬三錢、牡蠣四錢、阿膠珠三錢、石斛三錢、茜草根二錢、側柏炭一錢五分、生白芍二錢、丹皮二錢、懷牛膝二錢、茯神三錢、鮮竹茹三錢、鮮藕汁二兩(沖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