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《丁甘仁醫案》~ 陶序
陶序
1. 陶序
昔者淳于意嘗自錄治驗,上之史氏,以示治病之要,乃後世醫案之嚆矢也。元明以降,此風大熾,而可傳之作,寥若晨星。迫於近今,更渺不可得。蓋駁雜而不醇,驗與不驗,不復計焉。而箴於海上乃得丁師甘仁,師上追軒岐之奧旨,中發仲景之原理,晚得葉、王之治法,實昏夜之燭,空谷之音也。惜以診務紛繁,席無暇暖,著作甚鮮,所存者惟醫案數卷而已。
文孫濟萬世兄,繩武祖德,不忍見手澤之湮沒,校讎付刊,嘉惠後學,其功誠不淺,而吾師之作,自此傳矣。箴椎魯無文,不敢贊一辭,敬綴數言,聊志景仰云爾。
丁卯季秋門人陶可箴謹序
白話文:
過去,淳于意曾記錄下自己治療成功的案例,呈交給史官,以此展示治病的關鍵,這可以說是後世醫學案例的先驅。從元朝到明朝,這種風氣變得非常盛行,然而能流傳下來的作品卻少之又少,到了近代,更是難尋蹤跡。因為這些作品往往混雜不純,成功與失敗的案例並未區分清楚。
但在上海,我有幸遇見了丁師甘仁,他深入研究黃帝和岐伯的深奧理論,繼承了張仲景的基礎原則,晚年還學習了葉天士和王清任的治療方法,他就像夜晚中的蠟燭,空谷中的聲音,指引著我們前行。可惜的是,由於診療工作繁忙,他無暇休息,著作不多,僅留下幾卷醫案。
我的堂兄濟萬,繼承了祖先的美德,不忍心看到丁師的成果被埋沒,於是校對並出版了他的作品,為後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,他的貢獻確實不小,也使丁師的智慧得以傳承。我自認才疏學淺,不敢妄加評論,只能在此寫下幾句話,表達我對丁師的崇敬之情。
於丁卯年秋季,門生陶可箴謹慎地寫下了這篇序言]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