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二 (13)
卷二 (13)
1. 瘧疾案
楊左,伏邪痰濕,逗留募原,營衛失其常度,邪與營爭則熱,與衛爭則寒,寒熱日作,胸悶泛惡,舌苔薄膩,脈象弦滑。此邪在少陽,濕在陽明,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,寒熱往來,職是故也。今宜和解宣化,淡滲濕熱,俾得邪從外達,濕從下趨,則營衛調和,寒熱自解矣。
前柴胡(各一錢五分),茯苓皮(四錢),塊滑石(三錢),仙半夏(二錢),象貝母(三錢),通草(八分),酒炒黃芩(一錢五分),白蔻殼(八分),鮮藿香(一錢五分),生薑(二片)
白話文:
瘧疾案
楊左的病情是體內有邪氣和痰濕,停滯在腹部(募原穴附近),導致營氣和衛氣運行失常。邪氣與營氣爭奪,則發熱;與衛氣爭奪,則發冷,因此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,並伴隨胸悶、噁心等症狀,舌苔薄而膩,脈象弦滑。這是因為邪氣在少陽經,濕邪在陽明經,少陽經是半表半裡的經絡,所以才會寒熱往來。現在應該用和解、宣通、利濕的藥物治療,讓邪氣從體表排出,濕邪從下排出,這樣營衛就能調和,寒熱自然會消失。
處方:柴胡、黃芩(各一錢五分),茯苓皮(四錢),滑石(三錢),半夏(二錢),貝母(三錢),通草(八分),白蔻殼(八分),藿香(一錢五分),生薑(二片)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