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二 (12)
卷二 (12)
1. 瘧疾案
復診,溫運太陰,和解樞機,連服三劑,腹脹滿漸見輕減,寒熱又作,是陷入太陰之邪,仍欲還出陽經之佳象。胸悶納少,腑行不實,小溲短少,脈轉弦滑,痰濕留戀中焦,脾胃運化失職。前法頗合,再進一籌。
熟附片(一錢),炮乾薑(六分),生白朮(二錢),赤豬苓(各三錢),澤瀉(一錢五分),軟柴胡(一錢),仙半夏(二錢),粉葛根(一錢),生甘草(五分),小樸(八分),大腹皮(二錢),六神麯(三錢),乾荷葉(一角)
楊右,三日瘧已延半載,發時寒戰壯熱,歷十小時始衰,納穀漸少,面色萎黃,脈象沉弦無力,苔薄膩。此正氣已虛,邪伏三陰,營衛循序失司,纏綿之症。姑擬扶正達邪,用陽和陰。
炒潞黨(一錢五分),柴胡(八分),生甘草(六分),仙半夏(二錢),川桂枝(六分),熟附片(一錢),炙鱉甲(四錢),青蒿梗(一錢五分),鹿角霜(三錢),茯苓(三錢),陳皮(一錢),焦穀芽(四錢),生薑(二片),紅棗(四枚)
二診,前方服六劑,寒熱即止,接服六君子湯,加草果、薑、棗。
俞左,伏邪久蘊,消耗陰液,臨晚身熱,至夜半而減,已延數月,咳嗆咯痰不爽,納少形肉消瘦,苔薄黃,脈弦滑而數。少陰之陰已傷,陽明之邪不解。書云:但熱不寒,名曰癉瘧,久不愈,即為癆瘧也。
潞黨參(一錢五分),生甘草(六分),青蒿梗(一錢五分),炙鱉甲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熟石膏(打,三錢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銀柴胡(一錢),冬瓜子(三錢),朱茯神(三錢),嫩白薇(一錢五分),大荸薺(五枚),焦穀芽(四錢)
屠右,但寒不熱,名曰牡瘧,間日而作,已有月餘,汗多淋漓,納穀減少,脈沉細而弦,舌中剝邊薄白而膩。是陽虛失於外護,不能托邪外出,痰濕困於中宮,脾胃運化失職,高年患此,勿輕視之。亟擬助陽達邪,和中化濕。
潞黨參(三錢),熟附塊(二錢),川桂枝(一錢),軟柴胡(一錢),陳廣皮(一錢),姜半夏(三錢),雲茯苓(三錢),鹿角霜(三錢),煨草果(八分),清炙草(五分),生薑(二片),紅棗(四枚)
二診,寒減,胸悶氣逆,去參,加旋覆花(包,一錢五分),炙白蘇子(二錢)。
三診,牡瘧寒熱已減,汗多淋漓,納少胸悶,脈沉細而弦,舌中剝邊薄膩。陽虛氣弱,不能托邪外出,痰濕逗留募原,皮毛開而經隧閉也。仍宜助陽達邪,和中化濕。
潞黨參(三錢),熟附片(二錢),川桂枝(一錢),白芍(一錢五分),清炙草(五分),軟柴胡(八分),仙半夏(三錢),煨草果(一錢),常山(一錢),鹿角霜(三錢),生薑(二片),紅棗(四枚)
白話文:
瘧疾案
病例一:
病人復診,之前溫補脾腎、調和臟腑的治療,服用三劑後,腹脹有所減輕,但寒熱又發作,說明寒邪仍在脾腎,但有向外走的趨勢。病人胸悶、食慾不振、尿少,脈象弦滑,痰濕停滯中焦,影響脾胃運化。之前的治療方法有效,再加強治療。
處方:熟附片一錢、炮乾薑六分、生白朮二錢、赤豬苓三錢、澤瀉一錢五分、軟柴胡一錢、法半夏二錢、粉葛根一錢、生甘草五分、小茴香八分、大腹皮二錢、六神曲三錢、乾荷葉一角。
病例二:楊右
病人瘧疾已持續半年,發病時寒戰高熱,持續十小時才退熱,食慾減退,面色萎黃,脈象沉弦無力,舌苔薄膩。這是正氣虛弱,邪氣伏於三陰,導致氣血運行失調的慢性瘧疾。治療策略是扶正祛邪,溫陽散寒。
處方:炒潞黨參一錢五分、柴胡八分、生甘草六分、法半夏二錢、川桂枝六分、熟附片一錢、炙鱉甲四錢、青蒿梗一錢五分、鹿角霜三錢、茯苓三錢、陳皮一錢、焦穀芽四錢、生薑二片、紅棗四枚。
病人服藥六劑後,寒熱症状消失,後續服用六君子湯加草果、生薑、紅棗。
病例三:俞左
病人邪氣久滯,耗傷陰液,傍晚發熱,半夜減輕,持續數月,咳嗽痰多、食慾不振、消瘦,舌苔薄黃,脈象弦滑而數。少陰經陰液已傷,陽明經邪氣未解。這是久病不愈的瘧疾,類似於癆瘧。
處方:潞黨參一錢五分、生甘草六分、青蒿梗一錢五分、炙鱉甲三錢、川貝母三錢、熟石膏(打碎)三錢、法半夏一錢五分、銀柴胡一錢、冬瓜子三錢、朱茯神三錢、嫩白薇一錢五分、大荸薺五枚、焦穀芽四錢。
病例四:屠右
病人只有寒戰而無發熱,是寒瘧,隔日發作,已持續一個多月,汗多、食慾減少,脈象沉細而弦,舌苔薄白而膩。這是陽氣虛弱,不能驅邪外出,痰濕困阻中焦,脾胃運化失常。老年人患此病,不可輕視。治療應以助陽祛邪、和中化濕為主。
處方:潞黨參三錢、熟附塊二錢、川桂枝一錢、軟柴胡一錢、陳皮一錢、姜半夏三錢、茯苓三錢、鹿角霜三錢、煨草果八分、炙甘草五分、生薑二片、紅棗四枚。
病人服藥後寒戰減輕,出現胸悶氣逆,去掉了黨參,加了旋覆花(包煎)一錢五分、炙白蘇子二錢。
病例五(複診):
病人寒熱症状減輕,但仍汗多、食慾不振、胸悶,脈象沉細而弦,舌苔薄膩。這是陽氣虛弱,不能驅邪外出,痰濕滯留,導致皮毛開洩而經脈閉阻。仍需助陽祛邪、和中化濕。
處方:潞黨參三錢、熟附片二錢、川桂枝一錢、白芍一錢五分、炙甘草五分、軟柴胡八分、法半夏三錢、煨草果一錢、常山一錢、鹿角霜三錢、生薑二片、紅棗四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