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二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6)

1. 痢疾案

王嫗,寒熱嘔惡,飲食不進,腹痛痢下,日夜五六十次,赤白相雜,裡急後重,舌苔膩布,脈象浮緊而數。感受時氣之邪,襲於表分,濕熱挾滯,互阻腸胃,噤口痢之重症。先宜解表導滯。

荊芥穗(一錢五分),青防風(一錢),淡豆豉(三錢),薄荷葉(八分),藿蘇梗(各一錢五分),仙半夏(二錢),枳實炭(一錢五分),苦桔梗(一錢),炒赤芍(一錢五分),六神麯(三錢),焦楂炭(三錢),生薑(二片),陳紅茶(一錢),另玉樞丹(開水先沖服,四分)

二診,得汗,寒熱較輕,而痢下如故,腹痛加劇,胸悶泛惡,飲食不進,苔膩不化,脈象緊數。表邪雖則漸解,而濕熱挾滯,膠阻曲腸,濁氣上干,陽明通降失司,恙勢尚在重途,書云:無積不成痢。再宜疏邪導滯,辛開苦降。

炒豆豉(三錢),薄荷葉(八分),吳萸(三分),川雅連(五分,拌炒),枳實炭(一錢),仙半夏(二錢),炒赤芍(一錢五分)酒炒黃芩(一錢),肉桂心(三分),生薑(二片),青陳皮(各一錢),六神麯(三錢),焦楂炭(三錢),大砂仁(八分),木香,檳榔丸(包煎,三錢)

三診,寒熱已退,嘔惡亦減,佳兆也。而腹痛痢下,依然如故,脘悶不思納穀,苔膩稍化,脈轉弦滑,濕熱滯尚留曲腸,氣機窒塞不通。仍宜寒熱並用,通行積滯,勿得因年老而姑息也。

仙半夏(二錢),川連(四分),酒炒黃芩(一錢五分),炒赤芍(二錢),肉桂心(三分),枳實炭(一錢),金鈴子(二錢),延胡索(一錢),六神麯(三錢),焦楂炭(三錢),大砂仁(研,八分),全栝蔞(切,三錢),生薑(一片),木香檳榔丸(包煎,四錢)

四診,痢下甚暢,次數已減,腹痛亦稀,惟脘悶不思納穀,苔厚膩漸化,脈象濡數,正氣雖虛,濕熱滯尚未清澈,脾胃運化無權。今制小其劑,和中化濁,亦去疾務盡之意。

酒炒黃芩(一錢五分),炒赤芍(一錢五分),全當歸(一錢五分),金鈴子(二錢),延胡索(一錢),陳皮(一錢),春砂殼(八分),六神麯(三錢),炒穀麥芽(各三錢),全栝蔞(切,四錢),銀花炭(三錢),薺菜花炭(三錢),香連丸(吞服,一錢)

宣童,發熱六天,臨晚尤甚,熱度至百零四之盛,下痢日夜七八十次之多,速至圊而不能便,腹痛墮脹難忍,穀食不進,幸無嘔吐,而口乾欲飲,苔膩黃,脈滑數。時疫伏溫,蘊蒸陽明,欲達而不能達,濕滯敗濁,互阻曲腸,欲下而不能下。手足陽明為病,病情猛烈,急議表裡雙解,通因通用,冀望熱清痢減,始有轉機之幸。

粉葛根(二錢),薄荷葉(八分),金銀花(八錢),連翹殼(四錢),酒炒黃芩(一錢五分),炒赤芍(一錢五分),青陳皮(各一錢),全栝蔞(切,四錢),春砂殼(八分),苦桔梗(一錢),六神麯(三錢),焦楂炭(三錢),枳實導滯丸(包煎,三錢)

白話文:

痢疾案

一位王姓老婦人,出現寒熱、嘔吐、噁心、吃不下東西、腹痛、痢疾等症狀,一天拉肚子五六十次,大便呈赤白混合,裡急後重(便意頻頻卻排便不暢),舌苔厚膩,脈搏浮緊而快速。這是因為感染了當時流行的病邪,侵犯到肌表,濕熱之邪阻塞腸胃,導致嚴重噤口痢(痢疾伴隨禁食)。首先應當解表導滯(疏散表邪,通利腸道)。

第一診給予:荊芥穗、青防風、淡豆豉、薄荷葉、藿香梗、半夏、枳實炭、苦桔梗、赤芍藥、六神曲、焦楂炭、生薑、紅茶,另加玉樞丹(用開水沖服)。

第二次診斷,病人已經出汗,寒熱症狀減輕,但痢疾依然存在,腹痛加劇,胸悶噁心,吃不下東西,舌苔厚膩未化,脈搏緊而速。雖然表邪有所緩解,但濕熱仍然阻塞腸道,濁氣上逆,陽明經絡的通降功能失調,病情仍然很嚴重。古書上說:「沒有積滯就不能形成痢疾。」所以,這次治療要疏散邪氣,導滯通便,用辛溫解表,苦寒泄下的方法。

第二診給予:炒豆豉、薄荷葉、吳茱萸、川連翹、枳實炭、半夏、赤芍藥、黃芩、肉桂心、生薑、陳皮、六神曲、焦楂炭、大砂仁、木香、檳榔丸(包煎)。

第三次診斷,寒熱已退,嘔吐也減輕,這是好兆頭。但腹痛和痢疾仍然存在,胃脘部脹滿,不想吃東西,舌苔厚膩稍有改善,脈搏變為弦滑,說明濕熱仍然停留在腸道,氣機不通暢。 仍然需要寒熱並用的方法,通利積滯,不能因為年紀大而姑息治療。

第三診給予:半夏、川連翹、黃芩、赤芍藥、肉桂心、枳實炭、金鈴子、延胡索、六神曲、焦楂炭、大砂仁、栝樓、生薑,木香檳榔丸(包煎)。

第四次診斷,痢疾好轉,次數減少,腹痛也減輕,只是胃脘部脹滿,不想吃東西,舌苔厚膩正在慢慢好轉,脈搏濡緩而快速,雖然正氣有所虛弱,但濕熱積滯尚未完全清除,脾胃運化功能不好。現在減少藥量,調理脾胃,化解濕濁,徹底治癒疾病。

第四診給予:黃芩、赤芍藥、當歸、金鈴子、延胡索、陳皮、春砂仁、六神曲、炒穀芽、麥芽、栝樓、銀花炭、薺菜花炭、香連丸(吞服)。

另一個病例:宣童,發熱六天,晚上尤為嚴重,體溫高達104度,一天拉肚子七八十次,想上廁所卻排不出,腹痛脹滿難以忍受,吃不下東西,幸好沒有嘔吐,但口渴想喝水,舌苔厚膩黃,脈搏滑而快。這是時疫伏溫(流行性感冒),陽明經熱邪鬱積,想排出卻排不出,濕邪和濁氣阻塞腸道,想拉肚子卻拉不出來。手足陽明經受病邪侵犯,病情兇險,必須解表裡,通因通用,希望熱邪消退,痢疾減輕,才能轉危為安。

給予:粉葛根、薄荷葉、金銀花、連翹、黃芩、赤芍藥、陳皮、栝樓、春砂仁、苦桔梗、六神曲、焦楂炭、枳實導滯丸(包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