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一 (3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31)

1. 濕溫案

炒白朮(二錢),雲苓(三錢),清炙草(五分),陳皮(一錢),仙半夏(二錢),大砂仁(八分),焦穀芽(五錢),省頭草(五錢),絳通草(八分),通天草(五錢),生薑(二片),紅棗(四枚)

鄭左,濕溫十八天,初起身熱,繼則不熱,兩顴紅赤,小溲自遺,時時欲寐,舌灰薄膩,口乾不欲飲,脈沉細無神。此邪陷少陰,腎陽堙沒,龍雷之火,飛越於上,戴陽症也,殊為可慮!急擬溫經扶正而潛浮陽,未識能得挽救否。

潞黨參(五錢),龍骨(三錢),煨益智(一錢五分),炙遠志(一錢),熟附塊(三錢),牡蠣(三錢),清炙草(五分),炒於術(一錢五分),鹿角霜(五錢)

復診,加炙黃耆、大砂仁。

周左,濕溫月餘,身熱汗多,神識昏糊,譫語鄭聲,唇燥口乾不欲飲,穀食不進,舌苔干膩,脈象沉細。此濕邪久困太陰,陷入少陰,濕為陰邪,最易傷陽,衛陽失於外護則汗多,浮陽越於軀殼則身熱,神不守舍則神糊,與熱入心包者,有霄壤之別。動則微喘,腎氣不納也。

十餘日未更衣,此陰結也。脈證參合,正氣渙散,陰陽脫離即在目前矣。急擬參附回陽,龍牡潛陽,苟能陽回神定,庶可望轉危為安之幸。

別直參(二錢),熟附塊(二錢),左牡蠣(三錢),大砂仁(八分),仙半夏(二錢),炙遠志(一錢),花龍骨(三錢),朱茯神(三錢),炒棗仁(三錢),北秫米(包,三錢),浮小麥(四錢)

二診,兩進參附回陽,龍牡潛陽,汗收神清,陽氣有內返之佳境。口乾,渴喜熱飲,納穀衰少,精神困頓,十餘日未更衣,腹內微脹,並不拒按,苔干膩,脈沉細。陽不運行,陰氣凝結,腸垢不得下達,猶嚴寒之時,水冰而地坼也,險嶺雖逾,未入坦途。再擬扶正助陽,溫通腑氣。

別直參(一錢五分),熟附塊(一錢五分),朱茯神(三錢),炙遠志(一錢),炒棗仁(三錢),仙半夏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大麻仁(研,四錢),郁李仁(研,三錢),焦穀芽(四錢),半硫丸(包,二錢)

外用蜜煎導法。

三診,服兩劑後,腑氣已通,余恙如故。原方去半硫丸、郁李仁、大麻仁,加米炒於術。

朱孩,濕溫已延月餘。身熱不退,腹痛便泄,大腹膨脹,面浮體腫,舌苔灰黃,脈象濡數,紋色青紫,已逾氣關。某專科投以銀翹、芩、連、滑石、通草、楂、曲、雞金、苓、術等,意謂疳積成矣。惟按脈論證,此三陽之邪,已傳入三陰。在太陰則大腹脹痛,在少陰則泄瀉體腫,在厥陰則腹痛肢冷。

衛陽不入於陰則發熱,水濕氾濫橫溢,則遍體浮腫。小孩稚陽,病情若此,猶小舟之重載,覆沉可慮!今擬真武、理中、小柴胡複方圖治,冀挽回於什一。

白話文:

濕溫案

病例一:鄭左

鄭左患濕溫十八天,起初發熱,後來不發熱了,但兩頰紅赤,小便不自覺流出,經常想睡覺,舌苔灰白而厚膩,口乾但不想喝水,脈象沉細無力。這是邪氣侵犯少陰經,腎陽被阻塞,陽氣上衝的症狀,非常危險!必須緊急使用溫經扶正,潛藏浮陽的藥物,希望能挽救。

病例二:周左

周左患濕溫一個多月,身體發熱多汗,意識模糊,胡言亂語,嘴唇乾燥,口乾不想喝水,吃不下東西,舌苔乾燥厚膩,脈象沉細。這是濕邪長期困阻在太陰經,並侵犯少陰經,濕邪屬陰邪,最容易損傷陽氣,衛陽氣不足以護體則多汗,浮陽外溢則發熱,神氣失守則意識模糊,與熱邪入心包的症狀截然不同。活動時輕微喘息,是腎氣不足的表現。

十多天沒換衣服,這是陰邪凝結的表現。脈象和症狀綜合判斷,正氣衰敗,陰陽分離即將發生。必須緊急使用參附湯回陽,牡蠣龍骨潛藏陽氣,如果陽氣回升,神志清醒,就能轉危為安。

病例三:周左二診

第二次診斷後,連續服用參附湯回陽,牡蠣龍骨潛藏陽氣的藥方,汗止,神志清醒,陽氣有所恢復。但口乾,想喝熱水,食慾差,精神萎靡,十多天沒換衣服,腹部輕微脹滿,按壓不痛,舌苔乾燥厚膩,脈象沉細。陽氣運行不暢,陰氣凝結,腸道廢物無法排出,就像嚴寒時節,冰封大地一樣,雖然越過了險峰,還沒到達平坦的道路。再次使用扶正助陽,溫通腑氣的藥方。

病例四:周左三診

服藥兩劑後,腑氣通暢,其他症狀如故。原方去掉半硫丸、郁李仁、大麻仁,加入炒白術。

病例五:朱孩

朱孩患濕溫已超過一個月,持續發熱,腹痛腹瀉,腹部膨脹,臉浮腫,舌苔灰黃,脈象濡數,脈色青紫,病情已危及生命。某專科醫生使用銀翹散、黃連解毒湯等藥方,認為是疳積。但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,這是三陽經的邪氣,已經傳入三陰經。在太陰經則腹部脹痛,在少陰經則腹瀉浮腫,在厥陰經則腹痛肢冷。

衛陽之氣不能進入陰經則發熱,水濕氾濫則全身浮腫。小孩陽氣不足,病情如此嚴重,如同小船超載,隨時可能翻覆!現在用真武湯、理中湯、小柴胡湯合方治療,希望挽回一點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