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2)

1. 遺精案

陳左,精藏於腎,而主於心;精生於氣,而役於神;神動於中,精馳於下。遺泄已久,心悸頭暈。補精必安其神,安神必益其氣,擬益氣養陰,安神固泄。

白話文:

陳左(腎主藏精,而心主神),腎精由元氣化生,而元神主導精氣;元神中樞激動於心,腎精則會外洩。如果腎精外洩過久,就會導致心悸頭暈。想要補腎精,必須安定元神;想要安定元神,必須提升元氣。因此,應該採用補益氣血,滋養陰津,安定元神,固攝精氣的方法來治療。

炒潞黨參(二錢),熟女貞(二錢),大砂仁(研,八分),剪芡實(三錢),清炙黃耆(三錢),生棗仁(三錢),川黃柏(八分),朱茯神(三錢),大熟地(四錢),青龍齒(四錢),桑螵蛸(三錢),明天冬(二錢),紫石英(三錢),白蓮鬚(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炒製的潞黨參(兩錢),熟制的肉蓯蓉(兩錢),研磨的大砂仁(八分),切片的芡實(三錢),清炒過的黃耆(三錢),未加工的棗仁(三錢),川黃柏(八分),茯苓(三錢),熟製的生地(四錢),青龍齒(四錢),桑螵蛸(三錢),明天冬(兩錢),紫石英(三錢),白蓮蕊(一錢五分)

王左,癸水不足,相火有餘,精關因而不固。始患遺泄,延及上源,更兼咳嗽,恙久根深,非易速痊。擬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。

白話文:

王左,受到陰虛陽亢的影響,體液不足,陽氣過剩,導致腎氣固攝無力。最初出現遺精遺尿,後來影響到腎臟,加上咳嗽,病程較長,根深蒂固,不容易快速痊癒。打算以補陰為主,來制約陽盛。

明天冬(一錢五分),抱茯神(三錢),左牡蠣(四錢),竹瀝半夏(二錢),大生地(三錢),黃柏炭(八分),花龍骨(三錢),炙遠志肉(一錢),潞黨參(三錢),帶殼砂仁(八分),剪芡實(三錢),川象貝(各二錢),甜光杏(三錢),白蓮鬚(一錢五分),

白話文:

明天冬(1.5錢),茯神(3錢),左邊牡蠣(4錢),竹瀝半夏(2錢),大生地(3錢),黃柏炭(0.8錢),花龍骨(3錢),炙遠志肉(1錢),潞黨參(3錢),帶殼砂仁(0.8錢),剪芡實(3錢),川象貝(各2錢),甜光杏(3錢),白蓮鬚(1.5錢)。

戴左,真陰不足,肝火客之,鼓其精房,乃病遺泄。內熱口燥,頭痛眩暈,擬育陰清肝,固澀精房。

明天冬(一錢五分),黃柏炭(八分),左牡蠣(四錢),穭豆衣(三錢),大生地(三錢),春砂殼(八分),青龍齒(三錢),嫩鉤鉤(後入,三錢),南北沙參(各二錢),白蓮鬚(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瘦肉精冬蟲夏草:1.5 克
  • 黃連碳:0.8 克
  • 生牡蠣:4 克
  • 蠶豆衣:3 克
  • 生地黃:3 克
  • 四季砂仁:0.8 克
  • 安宮牛黃:3 克
  • 嫩鉤藤(後加入):3 克
  • 南北沙參(各):2 克
  • 白蓮鬚:1.5 克

2. 癥瘕案

杜右,腹部結塊,按之略痛,或左或右,內熱神疲,脈沉弦,苔薄膩。病屬臟,著而不移,瘕病屬腑,移而不著。中陽不足,脾胃素傷,血不養肝,肝氣瘀凝,脈症參合,病非輕淺。若僅用攻破,恐中陽不足,脾胃素傷,而致有膨滿之患,輾轉思維,殊屬棘手。姑擬香砂六君加味,扶養脾胃,冀其消散。

白話文:

杜右腹部有硬塊,按壓時略有疼痛,有時在左邊,有時在右邊,伴隨內熱、精神疲憊,脈象沉細有弦,舌苔薄而膩。這種疾病屬於臟腑問題,硬塊固定不動,而瘕病屬於腑的問題,硬塊會移動而不固定。由於中陽不足,脾胃長期受損,血液無法滋養肝臟,導致肝氣瘀滯,脈象和症狀相互參照,表明病情不輕微。如果只用攻破的方法治療,恐怕會加重中陽不足和脾胃受損,導致腹脹等問題。經過深思熟慮,此病症棘手難治。暫且考慮使用香砂六君湯加味,以扶助脾胃,期望能消散硬塊。

炒潞黨參(三錢),制香附(一錢五分),大棗(五枚),雲茯苓(三錢),春砂殼(五分),炙甘草(八分),炒白朮(二錢),陳廣皮(一錢)

白話文:

炒製的潞黨參(3錢)、經過處理的香附(1錢5分)、紅棗(5枚)、白雲茯苓(3錢)、春砂仁(5分)、炙甘草(8分)、炒過的茯苓(2錢)、陳年陳皮(1錢)

復診:前方服二十劑後,神疲內熱均減。瘕塊不疼略消,納穀漸香。中陽有來復之象,脾胃得生化之機。再擬前方進步。

白話文:

回診:

服用了前面開的20劑藥後,精神疲勞和內熱都有明顯減輕。腹中的硬塊疼痛減輕,稍微消退,食慾逐漸恢復正常。中陽之氣有逐漸恢復的跡象,脾胃功能也得到滋養。

新的治療方案:

基於目前的進展,擬對前方的藥方進行調整,以促進進一步的恢復。

炒潞黨參(三錢),炙甘草(八分),陳廣皮(一錢),雲茯苓(三錢),制香附(一錢五分),大腹皮(三錢),炒白朮(二錢),春砂殼(五分),炒穀芽(三錢),大紅棗(五枚),桂圓肉(五粒)

白話文:

炒潞黨參(15克),炙甘草(4克),陳廣皮(5克),雲茯苓(15克),制香附(7.5克),大腹皮(15克),炒白朮(10克),春砂殼(2.5克),炒穀芽(15克),紅棗(5個),桂圓肉(5顆)

孫右,肝之積,名為肥氣。肝氣橫逆,有升無降,脅部作痛,按之有塊,泛泛作惡,頭內眩暈,納穀衰少。多愁善郁,症屬七情,非易圖治,若能怡情悅性,更以藥石扶助,或可消散於無形。

白話文:

孫思邈認為,肝氣鬱積,稱為「肥氣」。肝氣運作失調,向上升而無法下降,造成脅肋部位疼痛,按壓時有硬塊,噁心想吐,頭暈目眩,飲食減少。患者常多愁善感,憂鬱不樂,這種症狀屬於七情因素導致,不易根治。如果能夠調適情緒,保持心情愉悅,再輔以藥物治療,或許可以不藥而癒。

柴胡(五分),金鈴子(一錢五分),制香附(一錢五分),全當歸(二錢),延胡索(五分),春砂殼(八分),炒白芍(三錢),細青皮(八分),廣木香(五分),失笑散(包煎,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軟柴胡:0.6 克

  • 金鈴子:1.8 克

  • 制香附:1.8 克

  • 全當歸:2.4 克

  • 延胡索:0.6 克

  • 春砂殼:0.96 克

  • 炒白芍:3.6 克

  • 細青皮:0.96 克

  • 廣木香:0.6 克

  • 失笑散:1.8 克(包裹煎煮)

二診,泛泛作惡略止,脅部氣塊亦覺略消。頭內眩暈,納穀衰少,肝氣橫逆,上升則嘔惡,下鬱則痞塊作痛。再與平肝理氣,和胃暢中。

白話文:

在第二次診療後,患者症狀普遍減輕,肋部的氣塊感覺也消退了很多。但是仍然存在頭暈目眩、食慾不振等情況,這是因為肝氣橫衝直撞,向上走則嘔吐,向下鬱結則形成痞塊疼痛。再次給予調理肝氣、疏通氣滯、和胃健脾的藥物。

金鈴子(一錢五分),制香附(一錢五分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延胡索(五分),春砂殼(五分),陳廣皮(一錢五分),炒白芍(一錢五分),大腹皮(三錢),制小樸(八分),失笑散(包煎,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金鈴子(9克),制約母(9克),仙半夏(9克),延胡索(3克),春砂殼(3克),陳陳皮(9克),炒白芍(9克),大腹皮(18克),制小樸(5克),失笑散(包煎,9克)

姜右,經停四月,忽然崩漏,狀如小產,腹內作痛,泛泛嘔吐,形瘦骨立,納穀衰少,脈象弦細而數,苔薄膩而灰。前醫疑是妊孕,疊投安胎之劑。參合脈症,肝脾兩虛,寒瘀停凝。夫肝藏血,脾統血,藏統失司,氣血不能循經而行,偶受寒氣,停於腹內,狀如懷孕,經所謂瘕病是也。症勢沉重,非易圖治,急與培補氣陰,溫通寒瘀。

白話文:

姜某,月經停閉四個月,近日突然崩漏,狀似小產,腹中疼痛,常有嘔吐,身體消瘦,食慾不振,脈象細數,舌苔薄膩呈灰色。

之前醫生懷疑其懷孕,多次使用安胎藥劑。綜合脈象和症狀分析,判斷為肝脾兩虛,寒瘀積聚。肝臟藏血,脾臟統血,藏統失職,氣血不能循經運行。偶受寒氣,停滯在腹中,表現出懷孕的徵兆,即經書中所說的瘕病。病情嚴重,治療不易,應急用補氣養陰、溫通寒瘀的藥方。

炒潞黨(二錢),熟附塊(二錢),單桃仁(一錢五分),炙黃耆(三錢),炮薑炭(一錢),杜紅花(八分),炒白朮(二錢),淡吳萸(一錢),澤蘭(一錢五分),大紅棗(五枚),廣木香(五分)

白話文:

潞黨(2錢),熟地黃(2錢),桃仁(1錢5分),炙黃耆(3錢),薑炭(1錢),紅花(8分),白朮(2錢),吳茱萸(1錢),澤蘭(1錢5分),大棗(5顆),木香(5分)

此藥服三劑,崩漏腹痛均止,仍以前方去淡吳萸、桃仁、紅花、澤蘭,加杞子、杜仲、川斷,共服十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服三帖藥後,崩漏、腹痛都停止了。繼續服用原先的藥方,去掉淡吳萸、桃仁、紅花、澤蘭,加入枸杞、杜仲、川斷,共服十帖藥,病情痊癒。

王右,心下結塊,痛則嘔吐,噯氣不舒,納穀不多。素體氣陰兩虧,肝木用事,肝氣挾痰瘀阻於心下,經書所謂伏梁,即此候也。治宜開清陽而化濁陰,平肝氣而化痰瘀。

白話文:

王右的症狀:心中有硬塊,疼痛時會嘔吐,嗝氣不順暢,食慾不振。他的體質虛弱,陰氣不足,肝氣旺盛,肝氣挾帶痰液和瘀血阻滯在心中,中醫古籍所說的「伏梁」,就是指這種情況。治療的方法應該是疏通陽氣來化解陰氣,平息肝氣來化解痰液和瘀血。

金鈴子(一錢五分),雲苓(三錢),全當歸(三錢),延胡索(五分),姜川連(三分),炒白芍(二錢),淡吳萸(五分),白蔻殼(四分),煅瓦楞(三錢),佛手柑(八分)

白話文:

金鈴子(15 克),雲苓(30 克),當歸(30 克),延胡索(5 克),姜川連(3 克),白芍(20 克),淡吳茱萸(5 克),白蔻殼(4 克),煅瓦楞(30 克),佛手柑(8 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