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五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7)

1. 呃噯案

倪右,脈象左弦澀,右濡滑,舌邊紅,中薄膩,見證胸悶氣升,噯氣泛惡,食入作哽,痰多咳嗽,十餘日未更衣,月事八旬未止,良由營血虧虛,肝氣上逆,犯胃克脾,濕痰逗留中焦,肺胃肅降失司,恙纏匝月,豈能再使蔓延。急擬平肝通胃,順氣化痰,以觀動靜。

白話文:

倪右,脈象左邊弦而澀,右邊濡而滑,舌頭邊緣發紅,中間有薄膩苔,從這些徵兆可見胸悶氣往上衝,打嗝噁心,進食後感覺喉嚨堵塞,痰多咳嗽,十幾天沒有更換衣服,月經已經八十多天沒有停止。這是因為營血虧虛,肝氣上逆,侵犯胃氣而剋制脾氣,濕痰停留在中焦,肺胃肅降功能失調,因此病症纏綿了一個多月。如果任由病情繼續發展,後果不堪設想。我打算急用平肝通胃、順氣化痰的方法治療,觀察病情變化。

代赭石(煅,三錢),左金丸(包,七分),栝蔞皮(二錢),薤白頭(酒炒,一錢),雲茯苓(三錢),水炙遠志(一錢),川象貝(各二錢),旋覆花(包,一錢五分),銀柴胡(八分),炒黑荊芥(八分),姜竹茹(一錢五分),仙半夏(二錢),佛手露(沖服,一錢),炒穀麥芽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代赭石(經火煅燒,三錢)

左金丸(包裹服,七分)

栝蔞皮(二錢)

薤白頭(用酒炒,一錢)

雲茯苓(三錢)

水炙遠志(一錢)

川象貝(各二錢)

旋覆花(包裹服,一錢五分)

銀柴胡(八分)

炒黑荊芥(八分)

姜竹茹(一錢五分)

仙半夏(二錢)

佛手露(用熱開水沖服,一錢)

炒穀麥芽(各三錢)

王左,濕溫伏邪,內陷少陰,引動沖氣上擊,犯胃沖肺,肅降之令無權,氣喘呃逆,身熱不揚,舌苔薄膩,脈象左關弦小而促,右濡細,趺陽虛弦而數,太谿似有似無,鄭聲神糊,時明時昧,正虛邪陷,神不守舍,顯然可見矣。厥脫之變,指顧間事。勉擬攝納沖氣,和胃安神,以為無法之法,或有效驗,亦未可知。

白話文:

王左,患者體內有濕熱邪氣潛伏,深入體內侵犯少陰經,引發衝氣(氣血運行)上攻,影響胃和肺,導致肅降功能失常,出現氣喘、呃逆,體溫不高,舌苔薄而膩,脈象左關部位弦細而急促,右濡脈細弱,趺陽脈虛弦而數次,太谿脈時有時無,神志不清醒,時而清醒時而糊塗,這是正氣虛弱,邪氣陷伏,神志不能安守身體的徵象,這是很明顯的。如果病情變化為厥脫,轉眼間就會發生。勉強嘗試收斂攝納衝氣,調和胃氣,安撫神志,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,或許會有效果,也未可知。

靈磁石(煅,四錢),朱茯神(三錢),仙半夏(二錢),柿蒂(五枚),左牡蠣(四錢),炙遠志(一錢),炒竹茹(一錢五分),刀豆殼(三錢),花龍骨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吉林參(另煎汁沖服,一錢五分),黑錫丹(吞服,八分)

白話文:

磁石(煅燒 4 錢)

茯神(3 錢)

半夏(2 錢)

柿蒂(5 枚)

牡蠣(4 錢)

炙遠志(1 錢)

炒竹茹(1.5 錢)

刀豆殼(3 錢)

龍骨(3 錢)

陳皮(1 錢)

吉林參(另煎汁 1.5 錢沖服)

黑錫丹(吞服 0.8 錢)

余左,高年營液本虧,肝氣易於上逆,胃失降和,昨日食後,呃逆頻頻,逾時而止,脈弦小而滑,舌光無苔。治肝宜柔,治胃宜通。姑以養陰柔肝為主,和胃順氣佐之。

白話文:

我年紀大了,身體裡的水液本來就不足,肝氣容易往上衝,胃沒有降下來,昨天吃了東西後,不停地打嗝,過了一段時間才停止,脈搏細小而滑,舌頭紅潤沒有舌苔。治療肝臟應該以柔順為主,治療胃部應該以通暢為主。先用滋養陰液來柔順肝臟為主,同時調和胃氣、順氣。

吉林參鬚(一錢),雲茯苓(三錢),刀豆殼(三錢),生白芍(一錢五分),代赭石(煅,二錢),合歡花(一錢五分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陳廣皮(一錢),旋覆花(包,一錢五分),柿蒂(五枚),潼白蒺藜(各一錢五分),清炙枇杷葉(去毛、包,二錢)

白話文:

吉林人參鬚(1錢)

雲南茯苓(3錢)

刀豆殼(3錢)

生白芍(1錢5分)

煅燒後的代赭石(2錢)

合歡花(1錢5分)

仙半夏(1錢5分)

陳皮(1錢)

旋覆花(包,1錢5分)

柿蒂(5枚)

潼白蒺藜(各1錢5分)

清炙過的枇杷葉(去掉絨毛,包,2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