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夏序

回本書目錄

夏序

1. 夏序

醫何尚乎有案,案何尚乎有方,方者,效也;案者,斷也。案有理有法,窮其因,詳其證,而斷以治。方有君有臣,有正有反,有奇有偶,因其過,去其偏,而持乎平。平即治,治即愈矣。

慨自長沙以降,名賢如鯽,著述之多,更僕難盡,至於今日,讀者不暇舉其名目,遑論其所說哉!即其說也,亦復各持一端,善於此者毀於彼,主於此者奴於彼,而更句繁語疊,篇重簡復,片言可盡,累卷難窮,雖妙語如環,動人耳目,而清談徒尚,無補實用。論不能必其有用,用不能必其有效,徒使學者目眩耳迷、徘徊岐路,盡信書則不如無書,以有涯之生,致無窮之學,其不殆者寡矣。博以求約,信而有徵,則醫案是尚。

蓋醫案之作,因證求因,以因求治,因治制方,以方觀效。其效也,如鼓應桴,其不效也,如日月之食,非可以空言搪塞,敷語維持也。後之學者,按圖以索,亦步以趨,損益成法,錯縱新意,因規矩以成方圓,舉一隅而得三反,其用宏,其效著矣。案之佳者,首推清代,徐、尤、葉、薛,各有專精。

宅誦家傳,奉為鴻秘,惟精於此者拙於彼,癖於補者難於攻,殆所謂專精易深,眾善難求者歟。甘仁丁先生,系出孟河,孟河固多名醫。先生耳目所及,取精擷華,益復上追古人,窮研至理,熔古鑄今,內外兼善,蓋無病而不治,無治而不痊者也。懸壺海上,戶限為穿,社會推為良工,醫界讓為巨擘。

紹庭几席追陪,謬承知己,誼同昆季,進於友師,磨琢切磋,獲益無既。惜乎仁者不壽,先生遽歸道山,馬首難瞻,他山莫助,此紹庭所為嘻籲流涕者也。乃者先生文孫濟萬,克承先志,收輯遺案,編訂成書。以資後學之觀摩,以作同道之借鏡,意至善也。

辱承不棄,索序於余,慚余無學,不足以序先生,惟以為醫案之關係醫道也如此其巨,而先生之學問,為紹庭所深知,則此編之有益於同道、於後學,蓋無待乎燭照數計而龜卜矣,是為序。

丁卯年冬月應堂夏紹庭謹撰

白話文:

[夏日序章]

在醫學領域,何以會有病例紀錄?病例紀錄的存在,又是為了什麼原因必須有治療方案呢?「方案」指的是治療的有效性;「病例紀錄」指的是醫生的判斷。好的病例紀錄必須有理論基礎和治療原則,探討病因,詳細記錄症狀,然後根據這些資訊來制定治療方案。治療方案必須包含主要藥物和輔助藥物,同時也要考慮到正向和反向作用,單一和複合療法,根據患者過往的病情,去除偏差,保持平衡。當病情達到平衡,疾病就能得到控制,病人就能康復。

自從張仲景之後,醫學名家如過江之鯽,數量之多,就算再請幾個助手也無法一一詳述。直到今日,讀者甚至沒有時間去了解每本書的名字,更不用說去研究書中的內容了。即便那些書籍,他們的觀點也各執一詞,某人認為對的,別人可能就會批評;某人推崇的,別人可能會鄙視。而且文句繁複,語言堆砌,本可以用一句話說清楚的,卻要寫成好幾卷,雖然語言優美,能吸引人的注意力,但華而不實,缺乏實際應用價值。理論不一定能用於實踐,實踐不一定能獲得效果,這樣只會讓學習者眼花繚亂、迷茫不已,如果完全相信書本,反而不如不讀。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盡的知識,這樣的人很少能活得好。廣泛學習,精於一技,講究實證,那麼病例紀錄就是值得推崇的。

因為病例紀錄的製作,是基於症狀尋找病因,根據病因進行治療,根據治療需求制訂治療方案,通過治療方案觀察治療效果。如果治療有效,就像敲鼓一樣立竿見影;如果治療無效,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,不可能用空話來掩飾,也不能用套話來維持。後世的學習者,可以按照前人的經驗,循序漸進,修改和完善現有的方法,創新自己的想法,遵循規則來形成自己的風格,從一個角度理解問題,從三個角度來思考,這樣治療的效果更明顯,影響力更大。如果要推薦最好的病例紀錄,那一定是清朝的徐大椿、尤怡、葉天士和薛雪,他們都有獨特的專長。

他們的醫術都是家族傳承,被視為珍貴的祕密,但是精於此的人可能在其他方面就比較笨拙,專注於補充療法的人可能在攻擊療法上就比較困難,這就是所謂的專精容易深入,全面優秀難以達到吧。甘仁丁先生,出自孟河,孟河地區有很多著名的醫生。先生的見識廣博,精挑細選,不斷追尋古人的智慧,深入研究醫學真理,融古鑄今,內科和外科都精通,沒有他不能治療的疾病,沒有他不能治癒的病人。他在上海行醫,門檻都被踏破,社會公認他是良醫,醫學界尊稱他為大家。

我和紹庭先生是好朋友,情同兄弟,我們相互學習,相互幫助,我從他那裡獲益匪淺。可惜好人不長命,先生突然離世,我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,再也得不到他的指導,這是我為什麼悲痛欲絕的原因。現在,先生的曾孫濟萬,繼承了他的遺願,收集整理了他的病例紀錄,編纂成書。這本書可以作為後學者的參考,也可以作為同行的借鑒,這是個很好的主意。

我感到非常榮幸,他讓我為這本書寫序,但我自愧學識淺薄,不足以為先生寫序,但我知道病例紀錄對於醫學的重要性,也知道先生的學問,所以我相信這本書對於同行和後學者來說,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,這一點毋庸置疑,所以我就寫了這篇序。

丁卯年冬月應堂夏紹庭謹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