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丁甘仁醫案》~ 夏序
夏序
1. 夏序
醫何尚乎有案,案何尚乎有方,方者,效也;案者,斷也。案有理有法,窮其因,詳其證,而斷以治。方有君有臣,有正有反,有奇有偶,因其過,去其偏,而持乎平。平即治,治即愈矣。
白話文:
何必提出醫案?醫案何必記載方劑?方劑是為了取得療效,醫案是為了診斷。診斷有原則和方法,根據病因和症狀來判斷病情,然後制定治療方法。方劑有主藥、輔藥、正藥、反藥、奇藥、偶藥,根據病情的偏頗,去除偏頗,達到平衡。平衡就是治癒,治癒就是痊癒。
慨自長沙以降,名賢如鯽,著述之多,更僕難盡,至於今日,讀者不暇舉其名目,遑論其所說哉!即其說也,亦復各持一端,善於此者毀於彼,主於此者奴於彼,而更句繁語疊,篇重簡復,片言可盡,累卷難窮,雖妙語如環,動人耳目,而清談徒尚,無補實用。論不能必其有用,用不能必其有效,徒使學者目眩耳迷、徘徊岐路,盡信書則不如無書,以有涯之生,致無窮之學,其不殆者寡矣。博以求約,信而有徵,則醫案是尚。
白話文:
自從長沙那裡開始,名醫學者像鯽魚一樣多的出現,所著述的作品多得難以盡數。到了今天,讀者連書名都難以一一列舉,更別說理解其內容了。即便是他們的論述,也是各執一端,擅長這方面的就貶低那方面的說法,偏重這方面的就反對那方面的見解。而且文句繁瑣、語言重複,篇幅冗長、論點重複。即使文筆優美、言辭動聽,但只是空談,對實際應用沒有幫助。理論不一定實用,實用也不一定有效,只能讓學習者眼花繚亂、迷失方向,過於相信書本反而不如沒有書本。用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窮的知識,很少有人能不受傷害。想要精簡博大,就要相信有據可查的醫案。
蓋醫案之作,因證求因,以因求治,因治制方,以方觀效。其效也,如鼓應桴,其不效也,如日月之食,非可以空言搪塞,敷語維持也。後之學者,按圖以索,亦步以趨,損益成法,錯縱新意,因規矩以成方圓,舉一隅而得三反,其用宏,其效著矣。案之佳者,首推清代,徐、尤、葉、薛,各有專精。
白話文:
撰寫醫案的目的是找出導致疾病的根源,根據根源制定治療方案,用藥方來觀察療效。醫案的療效就像鼓槌敲打鼓面,發出響聲一樣明顯,如果沒有療效,就像日食月食一樣明顯,無法用空洞的言論來搪塞或敷衍。後世的學者可以根據這些醫案來尋求自己的治療方法,逐步進步,完善既有方法,創新新的見解,循規蹈矩地制定治療方案,觸類旁通,舉一反三,其應用廣泛,療效顯著。在眾多醫案中,首推清代的徐靈胎、尤在涇、葉天士、薛雪的醫案,他們各有專攻。
宅誦家傳,奉為鴻秘,惟精於此者拙於彼,癖於補者難於攻,殆所謂專精易深,眾善難求者歟。甘仁丁先生,系出孟河,孟河固多名醫。先生耳目所及,取精擷華,益復上追古人,窮研至理,熔古鑄今,內外兼善,蓋無病而不治,無治而不痊者也。懸壺海上,戶限為穿,社會推為良工,醫界讓為巨擘。
白話文:
我研讀家傳祕方,奉為至寶,但專精於此的人,常常缺乏其他方面的知識;喜好補充的人,很難擅長攻伐。大概是因為專門深入容易,全面精通困難吧。甘仁丁先生,是孟河出身,孟河本來就盛產名醫。先生博覽羣書,採納精華,又深入研究古人的醫學理論,融會貫通古今,內科外科都很擅長。可以說沒有治不好的病,沒有治不好的病人。他在上海懸壺濟世,門庭若市,社會上推崇他是醫術高明的良醫,醫學界公認他是醫界泰斗。
紹庭几席追陪,謬承知己,誼同昆季,進於友師,磨琢切磋,獲益無既。惜乎仁者不壽,先生遽歸道山,馬首難瞻,他山莫助,此紹庭所為嘻籲流涕者也。乃者先生文孫濟萬,克承先志,收輯遺案,編訂成書。以資後學之觀摩,以作同道之借鏡,意至善也。
白話文:
我能承陪您的日常宴飲,謬誤地蒙受您對我的瞭解,友誼如同兄弟,晉升為您的學生,研討學術,收益豐富。可惜您道德高尚的人壽命卻不長,您突然回歸道家修仙的山上,文財巧思無供給,別的地方也無法幫助,所以我只能悲痛地哭泣。不久前,您的孫子濟萬繼承您的志向,收集您的遺作,並編訂成書。以資助後人的觀摩和檢討,以作為同道的借鑒,用意很好。
辱承不棄,索序於余,慚余無學,不足以序先生,惟以為醫案之關係醫道也如此其巨,而先生之學問,為紹庭所深知,則此編之有益於同道、於後學,蓋無待乎燭照數計而龜卜矣,是為序。
丁卯年冬月應堂夏紹庭謹撰
白話文:
承蒙你不棄,請我寫序,慚愧我學識淺薄,不足以替先生寫序。只有覺得,醫案對於醫術的關聯如此重大,而先生的學問,為紹庭所深知。那麼這本書對同道中人以及後學的幫助,根本不用像點蠟燭或占卜那樣仔細算計,就能知道。因此寫下此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