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丁甘仁醫案》~ 王序 (1)
王序 (1)
1. 王序
古方書之見於著錄者,有長桑君之禁方,葛洪肘後救卒方,陶宏景補肘後救卒備急方,孫思邈之千金方,以及華佗漆葉青黏之散,素女玉機金匱之藏,片羽吉光,珍為秘笈。蓋醫之有方,猶吏之有課,史之有評,詩之有品,書之有斷,於以考鏡得失,鉤稽利病,非徒重空文以自見者比也。
周禮醫師歲終則稽其醫事,以制其食,十全為上,十失一次之,十失二又次之,十失三更次之,十失四為下。所謂稽其醫事者,度亦去其方案,以驗其成績之良否耳。宋代編輯名方,頒行天下郡國,述時疫之狀,至為纖悉。慶曆中,範文正達言自京師以逮四方,學醫之人,皆聚而講習,以精其術。
黜庸謬,拯生靈,倬然為治道之助,其重視醫術,猶不失周禮之遺意。夫醫之為道,至精且專,病者托其生命於醫師之手,呼吸之間,生死以之,故有不為良相之喻。叔季以還,學術衰落,不獨於醫道然也,而脈不審樞闔,味不辨㕮咀,昧帷中之十指,忘涪上之六微,形上也而形下示之,陳陳相因,恬不為怪。
試過夫一閧之市,彼家和緩而戶岐區者,上者浮光掠影,幸而有瘳,自矜首功,不幸而否,亦不任咎,若是者,其用心至巧,而其弋大名也亦至速。下焉者則直冥途擿埴,如大匠之操刀而割耳。苟有能著書立說,本其平日學識經驗所得,明詔當世,以共事切磋者,則且心折而目笑存之,然而卒亦不數數覯,蓋醫道之難能而可貴也如此。
余頻季客海上,習習聞丁甘仁先生之名,客夏舊患便血症大劇,鎮海金君雪塍語余,非求治於丁先生不可,因為預言其處方治病事甚悉,乃驅車往訪,至則遇先生於門,蓋已日旰罷診矣。越數日而訃至,匆匆一面,竟成千古,自悵求益之晚。嗣乞其文孫濟萬診斷,不一月而所患若失。
濟萬之學,一出先生,過從既數,輒因濟萬而思及先生,以未得親炙為憾。一日,濟萬出所集先生方案示余,以墨首之文相屬。余受而讀之,恍若親承先生之緒論,證以金君所言,又往往而合,夙昔懷想,為之大慰。
夫醫非三世不專,非九折不精,先生之矯然自異,濟萬之恪守祖德,皆晚近所罕見,丁氏之以醫世其家也有以哉!昔扁鵲之治病也,飲藥三十日,視見垣一方,與科學家之所謂愛格司光者,照人臟腑,洞見癥結,將毋同?濟萬虛中劬學,鍥而不捨,行且媲美昔賢,寧止發揚家學,聊於此書,一發其凡。若夫先生之勤味道腴,術擅活人,則精於醫者,類能道之,毋竢余之贅言云。
丁卯十有一月元吉西神王蘊章謹序於秋平雲室
白話文:
[王序]
在古代醫學文獻中,我們可以看到長桑君的禁方、葛洪的肘後救卒方、陶宏景補充的肘後救卒備急方,以及孫思邈的千金方等。這些古籍中,還包括了華佗的漆葉青黏散、素女的玉機金匱藏等珍貴內容,這些都被視為醫學的寶貴知識庫。醫學中的方劑,就像官員的考覈、史書的評價、詩歌的品味、書法的鑑賞一樣,是用來考察醫學上的得失,探討疾病的好壞,並非只是空泛的文字遊戲。
周禮中規定,醫師每年終需檢討其醫治成效,以此決定他們的待遇,治療成功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為最優秀,依此類推,成功率低於百分之七十的則為不合格。這所謂的檢討,就是透過查看病歷和治療方案,來評估醫生的醫療技術。宋代編輯了許多著名的醫療方劑,並廣泛傳播到全國各地,詳細描述了當時的疫情情況。慶曆年間,范文正公提倡在京城乃至全國各地設立醫學學校,讓學醫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學習,提升他們的醫術。
他認為,提升醫術,可以幫助治理國家,拯救生靈,這與周禮中對醫術的重視是一致的。醫學是一門極其精密且專業的學問,病人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了醫生的手中,生死只在呼吸之間,所以有「不為良相,則為良醫」的說法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進展,學術開始衰落,不僅僅是醫學,而是所有學術領域都面臨這個問題。醫生不再細心診脈,無法分辨藥材的品質,忽視了診斷中重要的環節,只是一味沿襲前人的做法,對於這種現象卻不以為奇。
在市場上,那些聲稱自己醫術高明的醫生,他們在治療上只求表面效果,如果病人康復,他們就會自誇自己的功勞;如果病情惡化,他們也不會承擔責任。這些醫生的心機非常深沉,追求名譽的速度也非常快。而那些低級的醫生,他們的治療方式就像是盲目的摸索,就像是不懂醫術的大匠拿著刀在切割一樣。如果有醫生能夠著書立說,根據自己平日的學識和經驗,公開分享自己的醫療知識,這樣的人,我們會對他充滿敬佩,但這種人卻是少之又少。這就是醫學的困難和珍貴之處。
我曾經在上海待過一段時間,聽聞過丁甘仁先生的名聲。去年夏天,我舊疾復發,大出血,鎮海的金雪塍告訴我,只有丁先生才能治好我的病,因此他詳細地向我介紹了丁先生的醫術。於是,我前往拜訪丁先生,但當我抵達時,已經是傍晚,他剛結束診療。幾天後,我聽到了丁先生去世的消息,我們的相遇只有一面之緣,卻成為永恆,我對自己未能早些向他請教感到懊悔。後來,我請他的孫子丁濟萬為我診治,不到一個月,我的病就痊癒了。
丁濟萬的醫術完全繼承自丁先生,我經常與他交往,也因此常常想起丁先生,對自己未能親自接受丁先生指導感到遺憾。有一天,丁濟萬拿出丁先生的病歷和治療方案給我看,並且請求我為這些文獻寫序。我接受了這些資料,並開始閱讀,彷彿親耳聽到了丁先生的教導,再對照金先生所說的,兩者竟然吻合,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。
醫學不是世代相傳就不能精通,不是經歷多次挫折就不能精進,丁先生的醫術超羣,丁濟萬嚴格遵守祖先的道德標準,這些都是近年來罕見的。丁氏家族之所以能夠世世代代傳承醫學,是有其原因的。過去,扁鵲在治病時,連續喝了三十天的藥,就能看到牆壁另一側的情況,這與現在科學家所說的X光,能穿透人體看到內部的病竈,是否相同呢?丁濟萬虛心學習,持之以恆,將來一定能與古人媲美,而不僅僅是發揚家學。在此書中,我想要表達的,就是丁先生的醫學精神和丁濟萬的勤奮學習。
至於丁先生對於醫學的深刻理解,以及他善於救人,這是精通醫學的人都能理解的,無需我再多言。
丁卯十有一月元吉西神王蘊章謹序於秋平雲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