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)

1. 附:痰飲、哮喘案

朱左,新寒引動痰飲,漬之於肺,咳嗽氣急又發,形寒怯冷,苔薄膩,脈弦滑。仿金匱痰飲之病,宜以溫藥和之。

白話文:

朱姓左先生,新受的寒邪帶動了體內的痰液,痰液停滯在肺部,導致咳嗽氣促再次發作,出現怕冷的症狀,舌苔薄而膩,脈搏弦滑。依照《金匱要略》中關於痰飲病的論述,應使用溫熱的藥物調理。

桂枝(八分),雲苓(三錢),生白朮(五錢),清炙草(五分),姜半夏(二錢),橘紅(一錢),光杏仁(三錢),炙遠志(一錢),炙白蘇子(五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萊菔子(炒、研,二錢),鵝管石(煅,一錢)

白話文:

川芎(8 分),茯苓(3 錢),生白朮(5 錢),炒炙草(5 分),薑半夏(2 錢),橘紅(1 錢),光杏仁(3 錢),炙遠志(1 錢),炙白蘇子(5 錢),旋覆花(包裹,5 錢),炒萊菔子(研磨,2 錢),煅鵝管石(1 錢)

俞右,暴寒外束,痰飲內聚,支塞於肺,肅降失司,氣喘咳嗽大發,故日夜不能平臥,形寒怯冷,納少泛惡,苔白膩,脈浮弦而滑。擬小青龍湯加減,疏解外邪,溫化痰飲

白話文:

急起寒邪侵襲,內部痰飲積聚,阻滯肺中,氣機肅降失常,引發喘咳不止,因此導致晝夜難以平躺,身體寒冷怕冷,食慾不振,噁心反胃,舌苔白膩,脈象浮滑。建議使用小青龍湯加減,疏散外感風寒,溫化化解痰飲。

蜜炙麻黃(四分),川桂枝(八分),雲苓(三錢),姜半夏(二錢),五味子(四分),淡乾薑(四分),炙蘇子(二錢),光杏仁(三錢),熟附片(一錢),鵝管石(煅,一錢),哮吼紫金丹(另吞,連服二天,兩粒)

白話文:

蜜炙麻黃(1 克),川桂枝(2 克),雲苓(9 克),姜半夏(6 克),五味子(1 克),淡乾薑(1 克),炙蘇子(6 克),光杏仁(9 克),熟附片(3 克),鵝管石(煅製,3 克),哮吼紫金丹(另服,連續服用兩天,每次 2 粒)

二診,服小青龍湯兩劑,氣喘咳嗽,日中大減,夜則依然,納少泛惡,苔薄膩,脈弦滑。夜為陰盛之時,飲邪竊踞陽位,阻塞氣機,肺胃下降之令失司,再以溫化飲邪,肅降肺氣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診斷:服用兩劑「小青龍湯」後,氣喘和咳嗽在白天大幅減緩,但到了晚上仍舊嚴重。食慾不振、噁心,舌苔薄而膩,脈象弦滑。晚上是陰氣盛的時候,寒邪趁機侵佔陽位,阻滯氣機,導致肺胃降氣失調。因此,再次使用溫熱化解寒邪,肅降肺氣的藥方。

川桂枝(八分),雲苓(三錢),姜半夏(二錢),橘紅(一錢),五味子(四分),淡乾薑(四分),水炙遠志(五分),光杏仁(三錢),炙蘇子(五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熟附片(一錢),鵝管石(煅,一錢)

白話文:

川芎(8克),雲苓(9克),姜半夏(6克),橘紅(3克),五味子(1.2克),乾薑(1.2克),水炙遠志(1.5克),甜杏仁(9克),炒蘇子(15克),旋覆花(15克),熟地黃(3克),鵝管石(煅製,3克)

三診,氣喘咳嗽,夜亦輕減,泛惡亦止,惟痰飲根株已久,一時難以驟化。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。今擬理脾肅肺,溫化痰飲。

白話文:

經過三次診治,氣喘咳嗽已較輕微,夜間也改善,噁心感也停止。只是累積已久的痰液根深蒂固,一時難以完全消除。脾胃是生痰的根源,肺部是儲存痰液的器官。現在打算調理脾胃,清肅肺部,溫和化解痰液。

原方去旋覆花、遠志二味,加生白朮(五錢)、炒補骨脂(五錢)。

屈左,痰飲咳嗽已有多年,加之遍體浮腫,大腹脹滿,氣喘不能平臥,腑行溏薄,穀食衰少,舌苔淡白,脈象沉細。此脾腎之陽式微,水飲氾濫橫溢,上激於肺則喘,灌溉肌腠則腫,凝聚膜原則脹,陽氣不到之處,即是水濕盤踞之所,陰霾瀰漫,真陽埋沒,恙勢至此地步,已入危險一途。

白話文:

患者長期咳嗽多痰,又有全身浮腫、腹部脹滿、喘氣不能平躺、大便稀薄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舌苔淡白,脈象細弱。這表明脾腎陽氣虛弱,水液氾濫橫流。水液向上侵犯肺部,導致喘息;灌溉皮下組織,導致浮腫;凝結在膜原(腹腔)內,導致脹滿。陽氣到達不了的地方,就會成為水濕積聚的地方。陰霾瀰漫,真陽被掩埋。病情發展到這種程度,已經非常危險。

勉擬振動腎陽,以驅水濕,健運太陰,而化濁氣,真武、腎氣、五苓、五皮合黑錫丹,複方圖治,冀望離照當空,濁陰消散,始有轉機之幸。

白話文:

我們試著提升你的腎陽,來排除水濕;增強太陰脾胃的運化,來化解體內的濁氣。使用真武湯、腎氣丸、五苓散、五皮飲,再搭配黑錫丹,多管齊下,希望能夠讓陽光普照,驅散體內的陰濁,這樣纔有康復的機會。

附子塊(二錢),生於術(三錢),連皮苓(四錢),川桂枝(八分),豬苓(二錢),澤瀉(二錢),陳皮(一錢),大腹皮(二錢),水炙桑皮(二錢),淡姜皮(五分),炒補骨脂(五錢),陳葫蘆瓢(四錢),黑錫丹(吞服,一錢),濟生腎氣丸(清晨另吞,三錢)

白話文:

熟附子塊(6 克),生於術(9 克),連皮苓(12 克),川桂枝(2.4 克),豬苓(6 克),澤瀉(6 克),陳皮(3 克),大腹皮(6 克),水炙桑皮(6 克),淡姜皮(1.5 克),炒補骨脂(15 克),陳葫蘆瓢(12 克),黑錫丹(吞服,3 克),濟生腎氣丸(早晨另外吞服,9 克)

二診,前方已服五劑,氣喘較平,小溲漸多,腫亦見消,而大腹脹滿,納穀不香,咳嗽夜盛,脈象沉弦,陽氣有來復之漸,水濕有下行之勢,既見效機,率由舊章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診斷,上一次開的藥已經服用了五次,氣喘狀況較為平緩,小便逐漸增多,浮腫也有消退的跡象。不過,腹部脹滿,食慾較差,咳嗽在夜間加劇。脈象沉緩而有弦狀,表示陽氣逐漸恢復,水濕有下行的趨勢。由於治療已經顯現效果,因此繼續沿用之前的治療方針。

原方去黑錫丹,加冬瓜皮(二兩),煎湯代水。

三診,又服五劑,喘已平,遍體浮腫減其大半,腹脹滿亦鬆,已有轉機。惟納穀不香,神疲肢倦,脈左弦右濡,舌雖干,不欲飲,腎少生生之氣,脾胃運輸無權,津液不能上潮,猶釜底無薪,鍋蓋無汽水也,勿可因舌乾而改弦易轍,致反棄前功。仍守溫腎陽以驅水濕,暖脾土而化濁陰。

白話文:

通過三次問診和服用了五劑藥物後,病人的氣喘症狀已經緩和,全身水腫也消退了大半,腹脹的情況也得到了緩解,病情已經有了好轉。但是,病人的食慾不振,精神疲倦,肢體乏力,脈象左邊弦緊,右邊濡滑,舌頭雖然乾燥,但是不願意喝水。這是因為腎臟生發之氣不足,脾胃運化功能失常,津液無法濡養全身,就像鍋底沒有柴火,鍋蓋上沒有蒸汽一樣。這個時候,不能因為舌頭乾燥而改變治療方案,否則會前功盡棄。仍然需要溫補腎陽,以祛除水濕,溫暖脾土,以化解濕濁。

熟附塊(五錢),連皮苓(四錢),生於術(三錢),川桂枝(六分),豬苓(二錢),福澤瀉(五錢),陳皮(一錢),大腹皮(二錢),水炙桑皮(五錢),淡姜皮(五分),炒補骨脂(五錢),冬瓜子皮(各三錢),陳葫蘆瓢(四錢),濟生腎氣丸(清晨吞服,三錢)

白話文:

熟地黃塊(50克),連皮冬苓(40克),生山藥(30克),川桂枝(6克),豬苓(20克),福氣澤瀉(50克),陳皮(10克),大腹皮(20克),水炙桑皮(50克),淡姜皮(5克),炒補骨脂(50克),冬瓜子皮(各30克),陳葫蘆瓢(40克),濟生腎氣丸(清晨吞服,30克)

四診,喘平腫消,腹脹滿亦去六七,而咳嗽時輕時劇,納少形瘦,神疲倦怠,口乾欲飲,舌轉淡紅,脈象左虛弦,右濡滑。脾腎虧而難復,水濕化而未盡也。今擬平補脾腎,順氣化痰。

白話文:

四種診斷方法(望、聞、問、切)顯示:呼吸平穩,水腫消退,腹脹也消除了大半。然而,咳嗽仍有輕重之分,食慾不振,身形消瘦,精神疲倦,口渴想喝水。舌頭轉為淡紅色,脈象左邊虛弱且弦緊,右邊濡濕且滑動。脾和腎功能虛弱難以恢復,濕氣化解但不徹底。現在考慮採用調理脾腎、化痰理氣的治療方法。

炒潞黨參(五錢),連皮苓(四錢),生於術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仙半夏(二錢),炙遠志(一錢),炙白蘇子(五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水炙桑皮(五錢),大腹皮(二錢),炒補骨脂(五錢),冬瓜子皮(各三錢),陳葫蘆瓤(四錢),濟生腎氣丸(清晨吞服,三錢)

白話文:

炒潞黨參(5錢)

帶皮茯苓 (4錢) 生於術 (3錢) 陳廣皮 (1錢) 仙半夏 (2錢) 炙遠志 (1錢) 炙白蘇子 (5錢) 旋覆花 (包,5錢) 水炙桑皮 (5錢) 大腹皮 (2錢) 炒補骨脂 (5錢) 冬瓜子皮 (各3錢) 陳葫蘆瓤 (4錢) 濟生腎氣丸 (清晨服用,3錢)

五診,喘平腫退,腹滿亦消,惟咳嗽清晨較甚,形瘦神疲,納穀不香,脈濡滑無力,脾腎虧虛,難以驟復,痰飲根株,亦不易除也。今以丸藥緩圖,而善其後。

白話文:

經過五項診斷,呼吸平順、水腫消退、腹脹也消失了。但是咳嗽在清晨比較嚴重,身體消瘦、精神疲倦,吃飯沒有胃口,脈搏濡軟而無力。這是脾腎虛弱導致的,難以快速恢復。痰液積聚已久,也不容易清除。現在用丸藥慢慢治療,並好好調理後續。

君子丸每早服三錢,濟生腎氣丸午後服三錢。

文右,舊有痰飲咳嗽,觸受風溫之邪,由皮毛而上干肺系,蘊郁陽明。飲邪得溫氣之熏蒸,變為膠濁之痰,互阻上焦,太陰清肅無權,以致氣喘大發,喉有鉤聲,咳痰不出,發熱畏風,舌苔膩黃,脈象浮弦而滑。閱前方降氣化痰,似亦近理,然邪不外達,痰濁膠固益甚,頗慮壅閉之險。

白話文:

文右,過去有痰飲咳嗽,現在接觸了風溫邪氣,邪氣從皮毛侵犯到肺部,積聚在陽明經絡。受溫氣燻蒸,痰飲變為黏稠的濃痰,阻塞了上焦,太陰經失去肅清的作用,導致氣喘嚴重,喉嚨有痰鳴聲,咳嗽不出痰,發熱怕風,舌苔黃膩,脈象浮弦而滑。看之前的方劑,降氣化痰似乎也有道理,但是邪氣沒有外發,痰液黏稠凝固更加嚴重,擔心會造成阻塞的危險。

書云:喘之為病,在肺為實,在腎為虛。此肺實之喘也,急擬麻杏石甘湯加味,清開溫邪,肅肺滌痰,冀望熱退氣平為幸。

白話文:

古書上說:喘氣的病症,發生在肺部是實證,發生在腎臟是虛證。這是肺實引起的喘氣,應當立即用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,清熱溫散邪氣,肅清肺氣,化痰止咳,希望熱度消退,氣息平復。

蜜炙麻黃(四分),光杏仁(三錢),生石膏(打,三錢),生甘草(五分),炙白蘇子(二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竹瀝,半夏(三錢),水炙遠志(一錢),炙兜鈴(一錢),海浮石(三錢),象貝母(三錢),冬瓜子(三錢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,淡竹瀝(沖服,一兩)

白話文:

蜜炙麻黃(15 克),生杏仁(9 克),生石膏(研成粉末,9 克),生甘草(3 克),炙白蘇子(6 克),旋覆花(包,15 克),竹瀝,半夏(9 克),水炙遠志(3 克),炙兜鈴(3 克),海浮石(9 克),象貝母(9 克),冬瓜子(9 克),活蘆根(去節,30 釐米),淡竹瀝(沖服,30 克)

二診,前投麻杏石甘湯加味,已服兩劑,氣喘已平,身熱亦退,佳象也。惟咳嗽痰多,胸悶不思飲食,苔薄黃,脈滑數不靖,溫邪已得外達,痰濁留戀上焦,肺胃肅降失司,適值經臨,少腹隱痛,挾宿瘀也。今制小其劑,佐入和營祛瘀之品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診察,上次開的麻杏石甘湯加味方劑,已經服用了兩劑,患者的氣喘已經平穩,發燒也退了,這是好現象。但是,患者仍然有咳嗽多痰的症狀,胸悶不思飲食,舌苔薄黃,脈象滑數而不安穩,這表明溫邪已經發散到體外,但痰濁仍然滯留在上焦,肺胃肅降功能失調。恰逢經期來臨,患者小腹隱隱作痛,這是氣滯血瘀的緣故。現在調整藥方劑量,加入和營祛瘀的藥物。

炙白蘇子(二錢),光杏仁(三錢),象貝母(三錢),水炙桑葉皮(各二錢),竹瀝半夏(二錢),水炙遠志(一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海浮石(三錢),炙兜鈴(一錢),紫丹參(二錢),茺蔚子(三錢),冬瓜子(三錢),干蘆根(去節,一兩)

白話文:

炒白蘇子(兩錢),光杏仁(三錢),象貝母(三錢),水炒桑葉皮(各兩錢),竹瀝半夏(兩錢),水炒遠志(一錢),旋覆花(包裹,五錢),海浮石(三錢),炒兜鈴(一錢),紫丹參(兩錢),紫苑子(三錢),冬瓜子(三錢),曬乾的蘆根(去除節,一兩)

胡左,暴感寒涼,內停食滯,引動痰飲,互阻中上二焦,肺胃之氣不得下降,哮喘喉有痰聲,胸悶嘔吐,不能納穀,身熱惡風,有汗不解,苔膩,脈弦滑,此留飲也。擬五苓、平胃,解肌達邪,和胃滌飲。

白話文:

患者因突然接觸寒涼之物,體內停滯積食,引起痰液水飲,堵塞中焦和上焦,導致肺胃之氣無法下降。出現哮喘、喉嚨有痰鳴聲、胸悶、嘔吐、不能吃東西、發燒怕冷、出汗不解、舌苔油膩、脈搏弦滑。這些症狀都是由於體內有停滯的水飲造成的。治療方法:服用五苓散和平胃散,祛除表邪、和胃化飲。

川桂枝(五分),云豬苓(各三錢),福澤瀉(五錢),陳皮(一錢),蒼朮(一錢),厚朴(二錢),半夏(五錢),枳實炭(一錢),白蔻仁(五分),炒麥芽(四錢),萊菔子(炒研,三錢),藿香梗(五錢),玉樞丹(開水磨沖服,四分)

白話文:

川芎 (0.6 克),茯苓 (3 克),澤瀉 (5 克),陳皮 (1 克),蒼朮 (1 克),厚朴 (2 克),半夏 (5 克),枳實炭 (1 克),白蔻仁 (0.6 克),炒麥芽 (4 克),萊菔子 (炒研,3 克),藿香梗 (5 克),玉樞丹 (用開水研磨沖服,0.4 克)

復診,寒熱解,哮喘平,嘔吐亦減,而胸悶噯氣,不能納穀,小溲短赤,腑氣不行,苔薄膩,脈弦滑,宿食留飲,難以驟化,夜不能寐,胃不和則臥不安。胃以通為補,今擬通胃消滯,和中滌飲。

白話文:

再次診察,寒熱症狀已緩解,哮喘平穩,嘔吐也有所減少。但患者仍有胸悶、噯氣,不能進食,小便短赤,體內氣機運行不暢。舌苔薄而膩,脈象弦滑,說明體內有宿食和水飲,難以快速消散。患者夜不能寐,胃氣不和,所以臥不安穩。胃以通暢為補益,因此現在的方針是疏通胃腸,消食健脾,調和中氣,去除體內的飲邪。

陳廣皮(一錢),仙半夏(二錢),枳實炭(一錢),厚朴(一錢),赤茯苓(三錢),澤瀉(五錢),姜竹茹(五錢),萊菔子(炒研,三錢),生苡仁(四錢),炒穀麥芽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陳皮(一錢),半夏(兩錢),炒枳實(一錢),厚朴(一錢),赤茯苓(三錢),澤瀉(五錢),薑竹茹(五錢),炒萊菔子(研碎,三錢),生苡仁(四錢),炒穀麥芽(各三錢)

阮左,酒濕傷脾,脾失健運,水穀入胃,不生津液,化為痰飲。飲射於肺則咳嗽泛吐,飲流脅下,則脅肋引痛。脅乃肝膽之位,飲氣在脅,則肝氣拂鬱,此懸飲也,仿仲聖治飲不治咳之例。

白話文:

阮左說,長期喝酒傷脾,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,食物和水穀進入胃中後,不能產生津液,反而轉化為痰液。痰飲上逆肺部,就會引起咳嗽和嘔吐;痰飲流向兩脅,就會引起兩脅疼痛。兩脅是肝膽的部位,痰飲停留在兩脅,就會導致肝氣鬱結,這便是「懸飲」。仿效仲景治療痰飲的原則,不治療咳嗽,而治療痰飲。

炙蘇子(五錢),葶藶子(炒研,一錢),水炙桑皮(二錢),全栝蔞(切,四錢),姜半夏(二錢),橘紅(一錢),茯苓(一錢),白蒺藜(三錢),川鬱金(一錢五分),枳椇子(三錢),椒目(二十粒),生薑(二片)

白話文:

蘇子(50 克),葶藶子(炒研,10 克),水炙桑皮(20 克),全瓜蔞(切片,40 克),薑半夏(20 克),橘紅(10 克),茯苓(10 克),白蒺藜(30 克),川鬱金(15 克),枳殼子(30 克),椒目(20 粒),生薑(2 片)

費左,咳嗽氣逆,宿疾有年,交冬益甚,邇來四肢浮腫,身重無力。此脾腎陽衰,陰寒之水飲,上射於肺,旁流四末,是溢飲也。今擬助陽逐飲。

白話文:

患者名叫費左,多年來患有咳嗽氣喘的舊疾,一到冬天症狀就加重,最近四肢浮腫,身體沉重無力。這是因為脾腎陽氣虛衰,體內陰寒的水濕之氣上沖於肺,並旁行至四肢末端,導致水液溢出體外導致浮腫。現在準備用藥物幫助補益陽氣,驅除水飲。

川桂枝(八分),連皮苓(四錢),生白朮(二錢),豬苓(二錢),福澤瀉(五錢),陳皮(一錢),製半夏(二錢),熟附子(二錢),椒目(四十粒),姜皮(五分),水炙桑皮(二錢),大腹皮(二錢)

白話文:

川桂枝(8 克)

連皮苓(40 克) 生白朮(20 克) 豬苓(20 克) 福澤瀉(50 克) 陳皮(10 克) 製半夏(20 克) 熟附子(20 克) 椒目(40 粒) 姜皮(5 克) 水炙桑皮(20 克) 大腹皮(20 克)

朱左,咳喘十餘年,遇感則劇,胸悶納穀減少,舌苔灰黃,脈象寸浮關弦,素性嗜酒,酒濕生痰聚飲,漬之於肺則咳,肺病及腎,腎少攝納則喘,上實下虛,顯然可見。酒性本熱,溫藥難投。姑宜開其上焦,以肅肺氣,斡旋中樞,而納腎元。是否有當,尚希明正。

白話文:

朱左患有十多年的咳嗽和喘氣,遇到感染會加劇。他覺得胸悶,食慾不振。舌苔灰黃,脈象在寸口位置浮動且有弦脈。他一向嗜酒,酒液導致痰濕內生,停留於肺,因此咳嗽。肺病影響了腎,腎功能減弱,無法固攝水液,導致喘息。上焦實,下焦虛,十分明顯。酒性溫熱,不宜用溫補的藥物。暫且開通他的上焦,以肅清肺氣,調和中樞,同時補充腎元。是否合適,還請您指正。

蜜炙麻黃(三分),光杏仁(三錢),仙半夏(二錢),薄橘紅(八分),炙白蘇子(五錢),象貝(三錢),炙桑皮(五錢),海浮石(三錢),甘杞子(三錢),厚杜仲(三錢),炒補骨脂(五錢),核桃肉(拌炒,二枚)

白話文:

蜜炙麻黃(1.5克),甜杏仁(15克),半夏(10克),橘紅(4克),炒白蘇子(25克),象貝(15克),炒桑皮(25克),浮石(15克),枸杞子(15克),杜仲(15克),炒補骨脂(25克),核桃仁(炒熟,2個)

二診,咳喘均減,肺金之風邪已去,而多年之痰飲根深蒂固,脾腎之虧虛,由漸而致。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今擬扶土化痰,順氣納腎,更宜薄滋味,節飲食,以助藥力之不逮。

白話文:

到了第二次看診,咳嗽和喘鳴都減輕了,說明肺部受風邪的影響已經消除。但是,患者多年形成的痰飲積滯較深,脾腎的虧虛情況也正逐漸加重。脾臟是產生痰液的源頭,肺臟是儲存痰液的器官。現在打算採取扶助脾土以化解痰飲,疏通氣機以滋腎的治療方法。更要注意飲食清淡,節制飲食,以幫助藥物發揮更好的效果。

炙白蘇子(二錢),光杏仁(三錢),仙半夏(三錢),薄橘紅(八分),雲苓(三錢),炙遠志(一錢),象貝母(三錢),水炙桑皮(二錢),海浮石(三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甘杞子(三錢),厚杜仲(三錢),補骨脂(五錢),核桃肉(二錢)

白話文:

中藥配方(以現代白話文翻譯):

  • 炒白蘇子(12克)
  • 甘杏仁(18克)
  • 半夏(18克)
  • 薄荷(4克)
  • 茯苓(18克)
  • 炒遠志(6克)
  • 貝母(18克)
  • 泡桑皮(12克)
  • 浮石(18克)
  • 旋覆花(包,30克)
  • 甘草(18克)
  • 杜仲(18克)
  • 補骨脂(30克)
  • 核桃仁(12克)

三診,咳嗽已減,納穀漸香,肺得下降之令,胃有醒豁之機,然嗜酒之體,酒性本熱,易於生濕生痰。痰積於內,飲附於外,新飲雖去,宿飲難杜,況年逾花甲,腎少攝納,故氣易升。再擬崇土化痰,肅肺納腎,亦只能帶病延年耳。

白話文:

經過三次診療,咳嗽已經減輕,食慾也逐漸好轉。肺部得到下降調和的功能,胃部也有甦醒通暢的跡象。然而,由於患者有嗜酒的習慣,酒性本熱,容易產生濕氣和痰液。痰液積聚在體內,飲品附著在外,儘管新的飲品已經去除,但舊的飲品難以杜絕。況且患者年過花甲,腎臟攝納功能不足,所以氣容易上升。再次考慮採用化痰、肅肺納腎的方法,也只可以延緩衰老,減輕病痛罷了。

南沙參(三錢),雲苓(三錢),淮山藥(三錢),炙遠志(一錢),炙白蘇子(二錢),甜光杏(三錢),仙半夏(二錢),薄橘紅(八分),海浮石(三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甘杞子(三錢),厚杜仲(三錢),補骨脂(五錢),核桃肉(二枚,拌炒)

白話文:

南沙參(15克),雲苓(15克),淮山藥(15克),炙遠志(5克),炙白蘇子(10克),甜光杏(15克),仙半夏(10克),薄橘紅(4克),海浮石(15克),旋覆花(包,25克),甘杞子(15克),厚杜仲(15克),補骨脂(25克),核桃肉(2枚,炒過)

孟左,秋冬咳嗽,春夏稍安,遇感則劇,甚則臥難著枕,是脾胃之陽早衰,致水液變化痰沫,隨氣射肺則咳,沖氣逆上則喘,畏寒足冷,跗腫溺少,陽不潛藏,陰濁用事故也。古法外飲治脾,內飲治腎。今仿內飲論治,攝納腎氣,溫化痰飲。若以降氣泄氣,取快一時,恐有暴喘厥脫之虞。

白話文:

孟先生,秋冬會咳嗽,春夏稍有好轉。一遇到風寒感冒,咳嗽就會加重,嚴重到無法平躺入睡。這是因為脾胃的陽氣虛弱,導致水液轉化為痰沫。痰沫隨著氣流進入肺部就會咳嗽,衝擊氣息導致氣逆上行就會喘息。孟先生還怕冷、腳冷,下肢水腫、小便量少,這是陽氣無法正常收斂,導致陰寒濁氣趁虛而入的緣故。

古人的治療方法是,如果風寒感冒從外面侵襲,就治療脾;如果從內部產生,就治療腎。現在我們採用類似的治療方案,補腎氣,溫化痰飲。如果一味採用洩氣的方法,雖然一時見效,但恐怕會出現暴喘、厥脫的情況。

肉桂心(三分,大熟地四錢同搗),雲茯苓(三錢),淮山藥(三錢),熟附片(一錢),福澤瀉(五錢),仙半夏(二錢),懷牛膝(二錢),甘杞子(三錢),厚杜仲(三錢),五味子(四分),補骨脂(五錢),核桃肉(二枚)

白話文:

肉桂心(3 分,與 4 錢的大熟地一起搗碎),雲茯苓(3 錢),淮山藥(3 錢),熟附片(1 錢),澤瀉(5 錢),鮮半夏(2 錢),懷牛膝(2 錢),甘杞子(3 錢),厚杜仲(3 錢),五味子(4 分),補骨脂(5 錢),核桃肉(2 枚)

童左,脈沉弦,弦為飲。飲泛咳嗆,動則氣喘,乃下虛無以制上,中虛易於化飲。擬早服腎氣丸(三錢),攝納下焦,以治水泛之飲;午服外臺茯苓飲,斡旋中焦,使食不致釀痰,無求速功,只圖緩效。

白話文:

童左,脈搏沉細而有力,有力表示有水飲。水飲泛濫會引起咳嗽氣喘,活動後會加重氣喘,這是因為下焦虛弱無法控制上焦,中焦虛弱容易化生水飲。

建議早上服用腎氣丸(三錢),補益腎氣,收斂下焦,以治療水飲泛濫的咳嗽;中午服用外臺茯苓飲,調理中焦,使飲食不會化生痰飲。不要急於求成,只求緩慢見效即可。

一丸方:金匱腎氣丸(三兩,每服三錢)

二煎方:雲茯苓(三錢),仙半夏(三錢),薄橘紅(八分),生白朮(二錢),枳實炭(一錢),炙遠志(一錢),旋覆花(包,五錢),炙款冬(五錢),鵝管石(煅,一錢)

白話文:

二煎藥方:

  • 雲茯苓 三錢
  • 仙半夏 三錢
  • 薄橘紅 八分
  • 生白朮 二錢
  • 枳實炭 一錢
  • 炙遠志 一錢
  • 旋覆花(包裹) 五錢
  • 炙款冬 五錢
  • 鵝管石(煅製) 一錢

章左,咳嗆有年,動則氣喘,痰味鹹而有黑花,脈尺部細弱,寸關濡滑而數。咸為腎味,腎虛水泛為痰,沖氣逆肺,則咳嗆而氣喘也,恙根已深,非易圖功。姑宜滋補腎陰,攝納沖氣,勿拘見咳而治肺也。

白話文:

章左先生多年來咳嗽氣喘,活動時會呼吸困難,痰液鹹味且有黑色斑點,脈搏細弱,寸關部位濡滑而跳動頻繁。鹹味與腎臟有關,腎臟虛弱時會產生過多液體形成痰,衝擊肺部氣息,導致咳嗽氣喘。這種疾病根深蒂固,不易根治。現在應該先滋補腎陰,收攝肺部氣息,不要光看咳嗽症狀就去治療肺部。

蛤蚧尾(一對,酒洗烘研為丸吞服)大生地(三錢),蛤粉(三錢,同炒),甘杞子(三錢),淮山藥(三錢),茯苓(三錢),北沙參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清炙草(五分),甜杏仁(去皮、尖,三錢),核桃肉(去紫衣,二枚)

白話文:

  • 蛤蚧尾(一對):用酒洗淨後烘乾磨成粉末,製成丸劑服用。
  • 大生地(30克):大生地黃,可滋養陰血。
  • 蛤粉(30克):蛤蜊粉,可補充鈣質。
  • 甘杞子(30克):枸杞子,可補腎益精、明目。
  • 淮山藥(30克):山藥,可補脾益肺、固腎。
  • 茯苓(30克):茯苓,可健脾利濕、益氣安神。
  • 北沙參(30克):北沙參,可益氣養陰、潤肺止咳。
  • 川貝母(30克):川貝母,可清熱潤肺、化痰止咳。
  • 清炙草(5克):經過清炒的甘草,可緩解虛寒。
  • 甜杏仁(去皮尖,30克):甜杏仁,可潤肺止咳、平喘。
  • 核桃肉(去紫衣,2枚):核桃肉,可補腎益腦、強壯筋骨。

申左,咳嗽氣喘,臥難著枕,上氣不下,必下衝上逆,脈象沉弦,諒由年逾花甲,兩天陰陽並虧,則痰飲上泛,飲與氣湧,斯咳喘矣。閱前方疊以清肺化痰,滋陰降氣,不啻助紂為虐。況背寒足冷,陽氣式微,藩籬疏撤,又可知也。仲聖治飲,必以溫藥和之,擬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,溫化痰飲,攝納腎氣。

白話文:

申左,因咳嗽氣喘,躺在牀上難以枕著枕頭,上氣提不上來而下氣出不來,必定是下衝上逆,脈象沉細而緊,推測是因為年齡超過六十歲,陰陽兩氣都虧損了,導致痰液上湧,而痰液和氣一起湧動,於是就咳嗽氣喘。我看他之前用的藥方,一味地清肺化痰,滋陰降氣,簡直是助紂為虐。況且他的背部寒冷,足部冰冷,陽氣衰弱,防禦力薄弱,這也是顯而易見的。張仲景治療痰飲,一定用溫和的藥來調理,建議用桂枝、甘草、苓子等合用附子調和氣血,溫化痰飲,收斂腎氣。

桂枝(八分),雲苓(三錢),炙甘草(五分),五味子(五分),生白朮(五錢),製半夏(二錢),炙遠志(一錢),炒補骨脂(五錢),熟附塊(五錢),淮山藥(三錢),大熟地(炒鬆,三錢),核桃肉(二枚)

白話文:

  • 桂枝:8 克

  • 雲苓:30 克

  • 生甘草:5 克

  • 五味子:5 克

  • 生白朮:50 克

  • 製半夏:20 克

  • 炙遠志:10 克

  • 炒補骨脂:50 克

  • 熟附子:50 克(炒鬆散後使用)

  • 淮山藥:30 克

  • 炒大熟地:30 克(炒鬆散後使用)

  • 核桃仁:兩顆

陸左,咳嗽兩月,音喑不揚,舌糙黃,脈滑數,燥邪痰熱,上戀於肺,銷爍陰液,肺體屬金,譬如鍾然,鍾損則聲短。今擬補肺阿膠湯加減,潤肺生津,而化痰熱。

白話文:

陸左咳嗽了兩個月,聲音沙啞無力,舌頭粗糙發黃,脈搏滑數,表明燥邪痰熱侵襲肺部,耗傷津液。肺屬金,就如同鐘一樣,鐘如果受損,聲音就會短促。現在打算使用補肺阿膠湯加減的方法,以滋潤肺部,生津化痰,化解痰熱。

沙參(三錢),甜光杏(三錢),冬桑葉(三錢),北秫米(包,三錢),冬瓜子(三錢),蛤粉炒阿膠(二錢),川貝母(二錢),炙兜鈴(一錢),炙甘草(五分),栝蔞皮(二錢)

白話文:

  • 北沙參:3錢
  • 甜光杏:3錢
  • 冬桑葉:3錢
  • 北秫米(包裹):3錢
  • 冬瓜子:3錢
  • 蛤粉炒阿膠:2錢
  • 川貝母:2錢
  • 炙兜鈴:1錢
  • 炙甘草:5分
  • 栝蔞皮:2錢

王左,咳嗽數月不愈,舌苔薄膩,脈象濡滑,肺虛痰濕留戀,清肅之令不行。薛立齋先生云:久咳不已,必須培土以生肺金,取虛則補母之意,此證近之。

白話文:

一位叫王左的病人,咳嗽了好幾個月都沒有好,舌苔薄薄的、濕潤,脈搏也很細滑,這是因為肺氣虛弱,痰液聚積在肺裡,清肺化痰的指令無法發揮作用。薛立齋先生說:「長期咳嗽不止,必須滋養脾胃來生養肺金,根據『虛則補其母』的原則,這條醫理與本例很接近。

淮山藥(三錢),仙半夏(二錢),象貝母(三錢),炒竹茹(一錢五分),抱茯神(三錢),橘紅(一錢),生苡仁(三錢),清炙草(五分),甜光杏(三錢),冬瓜子(三錢)

白話文:

  • 淮山藥:3錢

  • 茯苓:2錢

  • 貝母:3錢

  • 炒竹茹:1錢5分

  • 茯神:3錢

  • 橘紅:1錢

  • 生苡仁:3錢

  • 清炙草:5分

  • 甜杏仁:3錢

  • 冬瓜子:3錢

謝左,肺為五臟之華蓋,腎為元氣之根本,肺氣不降,腎氣不納,痰飲隨氣上泛,咳嗽多年,邇來尤甚,氣喘難於平臥,面浮肢腫,脈沉細,苔淡白,痰飲盤踞,水濕氾濫。經云:諸氣膹郁,皆屬於肺,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肺脾兩虛,喘腫重症。勉擬扶土化痰,降氣納氣。

白話文:

謝左大夫認為,肺是五臟的保護傘,腎是元氣的根本。如果肺氣無法下降,腎氣無法吸收,痰液會隨著氣往上浮,導致長期的咳嗽,最近情況更加嚴重。氣喘到連躺平都有困難,臉部浮腫,四肢水腫,脈搏微弱細小,舌苔淡白,痰液積聚,體內水濕過多。經書中說:各種氣體鬱結於胸中都屬於肺的問題,各種水腫脹滿都屬於脾的問題。肺脾兩虛,就會導致喘腫等嚴重症狀。所以我建議用補益脾土、化痰降氣的方法,幫助肺氣下降,腎氣吸收。

炒潞黨參(三錢),製半夏(二錢),五味子(三分),炙甘草(五分),川桂枝(三分),橘紅(八分),補骨脂(一錢五分),炙蘇子(一錢五分),連皮苓(三錢),旋覆花(包,一錢五分),厚杜仲(二錢),冬瓜子皮(各三錢),鵝管石(煅,四錢),濟生腎氣丸(包煎,二錢)

白話文:

潞黨參(炒,三克),半夏(製,二克),五味子(三克),甘草(炙,五克),桂枝(三克),橘紅(八克),補骨脂(一五克),蘇子(炙,一五克),苓(連皮,三克),旋覆花(包,一五克),杜仲(厚,二克),冬瓜子皮(三克),鵝管石(煅,四克),濟生腎氣丸(包煎,二克)

孫左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肺虛不能降氣,腎虛不能納氣,咳嗽氣急,難於平臥,舌白膩,脈弦緊而滑,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,津液無以上承,所以口乾不欲飲也。金匱云:痰飲之病,宜以溫藥和之。擬苓桂術甘合真武意,溫腎運脾,降氣納氣,俾陽光一振,則陰霾自除矣。

白話文:

脾臟是產生痰液的根源,肺臟是儲存痰液的器官。如果肺氣虛弱,無法下降氣息;腎氣虛弱,無法吸納氣息,就會導致咳嗽氣喘,平躺困難。此外,舌苔白膩,脈象弦緊而滑,表明脾臟無法為胃液運行津液,導致津液無法上升,因此口乾但不想喝水。《金匱要略》中記載:痰飲之症,應以溫和的藥物來調和。因此,擬用茯苓、桂枝、術甘草合真武湯,溫補腎氣,運化脾臟,降下氣息,吸納氣息,讓陽氣振奮,陰霾自然消散。

雲茯苓(三錢),生甘草(八分),橘紅(八分),光杏仁(三錢),川桂枝(三分),熟附塊(一錢),旋覆花(包,一錢五分),補骨脂(一錢五分),生白朮(二錢),製半夏(二錢),炙白蘇子(一錢五分),核桃肉(二枚),五味子(三分,淡乾薑二分同搗)

白話文:

雲茯苓(15克),生甘草(4克),橘紅(4克),杏仁(15克),川桂枝(1.5克),熟地黃(5克),旋覆花(7.5克),補骨脂(7.5克),白朮(10克),半夏(10克),炙白蘇子(7.5克),核桃仁(2個),枸杞(1.5克),乾薑(1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