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一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9)

1. 暑溫案

三診,昨進清營透氣,兼顧中土之劑,身熱漸減,又見鼻紅,雖曰紅汗,究屬熱遏營分,逼血上行。舌紅絳,脈弦數不靜,陰分已傷,肝火內熾,濕從燥化,陽明之溫,尚未清徹也。既有效機,再進一籌出入。

鮮生地(三錢),炒銀花(三錢),赤苓(三錢),桑葉(三錢),天花粉(二錢),生白朮(二錢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川貝(二錢),生甘草(五分),白薇(一錢五分),炒扁豆衣(三錢),北秫米(包,三錢),鮮荷葉(一角),茅根(去心,五錢)

陳左,濕溫已延月餘,潮熱時輕時劇,渴喜熱飲。白㾦亦布,譫語鄭聲,小溲渾赤,脈象虛滑而數,舌質紅潤,唇燥,此乃氣陰已傷,伏邪濕熱留戀陽明,上蒙清竅,神明無以自主也,脈證參合,已入危險一途。亟宜扶正宣邪,苦化濕熱,以望轉機。

黨參(三錢),朱茯神(三錢),川雅連(三分),川貝母(三錢),銀柴胡(一錢),炙遠志肉(五分),細木通(五分),天竺黃(二錢),白薇(一錢五分),紫貝齒(三錢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北秫米(包,三錢),益元散(包,三錢)

白話文:

暑溫案

經過三次診斷,昨天用清熱解毒、疏通氣血,兼顧脾胃的藥方治療後,病人發熱症狀逐漸減輕,但又出現鼻紅的現象。雖然看起來像是出紅汗,但實際上是體內熱邪鬱結於營分,逼迫血液上湧。舌頭紅絳,脈象弦數而不安,陰液已受損傷,肝火旺盛,濕邪因乾燥而轉化,陽明經的溫邪尚未完全清除。既然已經看到藥效,就再用一次同樣類型的藥方。

藥方:鮮生地三錢、炒金銀花三錢、赤苓三錢、桑葉三錢、天花粉二錢、生白朮二錢、粉丹皮一錢五分、川貝母二錢、生甘草五分、白薇一錢五分、炒扁豆衣三錢、北秫米(包)三錢、鮮荷葉一角、茅根(去心)五錢

陳姓病人,濕溫病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,潮熱時輕時重,口渴喜歡喝熱水。身體浮腫,神志不清,說話語無倫次,小便渾濁發紅,脈象虛弱滑數,舌頭紅潤,嘴唇乾燥。這是因為氣陰兩虛,濕熱邪氣停留在陽明經,蒙蔽了頭腦清竅,以致神志失常。從脈象和症狀綜合來看,已經處於危險境地。必須立即扶正祛邪,苦寒化解濕熱,才能期待病情好轉。

藥方:黨參三錢、朱茯神三錢、川連翹三分、川貝母三錢、銀柴胡一錢、炙遠志肉五分、細木通五分、天竺黃二錢、白薇一錢五分、紫貝齒三錢、制半夏一錢五分、北秫米(包)三錢、益元散(包)三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