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一 (14)
卷一 (14)
1. 風溫案
二三劑漸次告愈。
原按:風溫冬溫,用參、附、龍、牡等,是治其變症,非常法也,蓋人之稟賦各異,病之虛實寒熱不一,傷寒可以化熱,溫病亦能化寒,皆隨六經之氣化而定。是證初在肺胃,繼傳少陰,真陽素虧,陽熱變為陰寒,迨陽既回,而真陰又傷,故先後方法兩殊,如此之重症,得以挽回。
若猶拘執溫邪化熱,不投溫劑,仍用辛涼清解,如連翹、芩、連、竺黃、菖蒲、至寶、紫雪等類,必當不起矣,故錄之以備一格。
白話文:
服用藥物二三劑後,症狀逐漸好轉痊癒。
原本記載:風溫和冬溫的治療,使用人參、附子、肉桂、牡蛎等藥物,是治療其轉變後的症狀,屬於非常規療法。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疾病的虛實寒熱也不一樣,傷寒可以轉化為熱證,溫病也可以轉化為寒證,都隨著六經的氣機變化而決定。這個病例一開始在肺胃,接著傳到少陰經,因為先天陽氣不足,陽熱轉變為陰寒,等到陽氣回升,真陰又受損,所以前後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。這樣嚴重的病例,卻得以挽回。
如果仍然執著於溫邪化熱的觀點,不使用溫熱藥物,仍然使用辛涼清解的藥物,例如連翹、黃芩、黃連、鬱金、菖蒲、至寶丹、紫雪丹等,必然無法奏效。因此記錄下來,以備參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