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三 (1)
卷三 (1)
1. 中風案
羅左,年甫半百,陽氣早虧,賊風入中經腧,營衛痹塞不行,陡然跌僕成中,舌強不語,神識似明似昧,嗜臥不醒,右手足不用。風性上升,痰濕隨之,阻於廉泉,堵塞神明也。脈象尺部沉細,寸關弦緊而滑,苔白膩,陰霾瀰漫,陽不用事,幸小溲未遺,腎氣尚固,未至驟見脫象,亦云幸矣。
白話文:
羅左年僅五十,陽氣不足,外感邪風入侵體表,阻滯了氣血運行。他突然摔倒在地上,舌頭僵硬說不出話,神志時而清醒時而昏迷,喜歡睡覺而且叫不醒,右手腳無法使用。風邪具有上升的特質,隨著痰濕一起上犯,堵塞了廉泉穴,導致精神不清。脈象上,寸部與關部弦緊而滑,尺部沉細,舌苔白膩,說明體內陰邪瀰漫,陽氣受阻無法發揮作用。幸好小便沒有失禁,腎氣尚存,未至於出現脫證的症狀,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。
急擬仲景小續命湯加減,助陽祛風,開其痹塞,運中滌痰,而通絡道,冀望應手,始有轉機。
白話文:
我計劃採用經過調整的「仲景小續命湯」,以幫助強化陽氣、祛除風邪,打通因阻滯而造成的痹塞,透過運化中焦來化痰,進而疏通經絡。這樣一來,我希望能即刻見效,讓情況有所改善。
淨麻黃(四分),熟附片(一錢),川桂枝(八分),生甘草(六分),全當歸(三錢),川芎(八分),姜半夏(三錢),光杏仁(三錢),生薑汁(沖服,一錢),淡竹瀝(沖服,一兩)
另再造丸(去殼研細末化服,一粒。)
白話文:
**淨麻黃(四錢):**祛風散寒,止咳平喘
熟附片(一錢): 補腎助陽,溫補心肺
川桂枝(八分): 溫經散寒,止痛通脈
生甘草(六分): 健脾益氣,調和諸藥
全當歸(三錢): 補血活血,潤腸通便
川芎(八分): 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
姜半夏(三錢): 祛痰止嘔,化濕降逆
光杏仁(三錢): 止咳平喘,潤肺止咳
生薑汁(沖服,一錢): 溫中散寒,止嘔止咳
淡竹瀝(沖服,一兩): 清肺化痰,潤燥生津
二診,兩進小續命湯,神識稍清,嗜寐漸減,佳兆也。而舌強不能言語,右手足不用,脈息尺部沉細,寸關弦緊稍和,苔薄膩。陽氣本虛,藩籬不固,賊風中經,經腧痹塞,痰濕稽留,宗氣不得分布,故右手足不用也。腎脈絡舌本,脾脈絡舌旁,痰阻心脾之絡,故舌強不能言,靈機堵塞也。
雖見小效,尚不敢有恃無恐,再擬維陽氣以祛邪風,滌痰濁而通絡道,努力前進,以觀後效。
白話文:
第二次診治,連續服用兩次小續命湯,神志稍稍清醒,嗜睡漸減,這是良好的徵兆。但是舌頭僵硬無法言語,右手腳不能動彈,脈象寸關部位弦緊稍緩和,舌苔薄而油膩。陽氣原本虛弱,器官抵禦力薄弱,邪風進入經絡,經絡關節被阻塞,痰濕滯留,宗氣無法運行,所以右手腳不能動。腎脈連接舌根,脾脈連接舌頭兩側,痰阻滯心脾經絡,所以舌頭僵硬無法說話,靈機受阻。
熟附片(一錢),雲茯苓(三錢),川桂枝(八分),姜半夏(二錢),生甘草(六分),枳實炭(一錢),全當歸(二錢),光杏仁(三錢),大川芎(八分),炙殭蠶(二錢),生薑汁(沖,一錢),淡竹瀝(沖,一兩)
白話文:
熟地黃片(6克),雲茯苓(18克),桂枝(5克),半夏(12克),甘草(4克),枳實炭(6克),當歸(12克),杏仁(18克),川芎(5克),僵蠶(12克),生薑汁(用來沖服,6克),竹瀝(用來沖服,60克)
三診,又服三劑,神識較清,嗜寐大減,略能言語,陽氣有流行之機,濁痰有克化之漸,是應手也。惟右手足依然不用,腑氣六七日不行。苔膩,脈弦緊漸和,尺部沉細,腎陽早虧,宗氣不得分布,腑中之濁垢,須陽氣通,而後能下達,經腑之邪風,必正氣旺,始托之外出。仍擬助陽益氣,以驅邪風,通胃滌痰,而下濁垢,腑氣以下行為順,通腑亦不可緩也。
白話文:
在服了三次藥後,神志較為清楚,嗜睡現象大幅減少,也能稍微說話了。陽氣開始運行,濁痰逐漸化解,這是治療有效果的徵兆。但是右手腳仍然不能使用,腑氣六七天沒有通行。舌苔膩厚,脈象弦緊逐漸緩和,尺脈沉細,表示腎陽虧虛,宗氣無法分配到全身。腑中濁垢需要陽氣暢通後才能往下運行,經腑中的邪風必須正氣旺盛才能排除體外。仍然考慮用扶助陽氣、益氣的方法來驅邪風,疏通胃氣,清除痰濁,使腑氣正常運行。通腑也不可以緩慢,應該及時治療。
生黃耆(三錢),桂枝(八分),附子(一錢),生甘草(五分)當歸(三錢),川芎(八分),雲茯苓(三錢),風化硝(五分),全栝蔞(三錢),枳實炭(一錢),淡蓯蓉(三錢),半硫丸(吞服,一錢五分)
白話文:
生黃耆 (3 錢),桂枝 (0.8 錢),附子 (1 錢),生甘草 (0.5 錢),當歸 (3 錢),川芎 (0.8 錢),雲茯苓 (3 錢),風化硝 (0.5 錢),全栝蔞 (3 錢),枳實炭 (1 錢),淡蓯蓉 (3 錢),半硫丸 (口服,1.5 錢)
四診,腑氣已通,濁垢得以下行,神識已清,舌強,言語未能自如,右手足依然不用,脈弦緊轉和,尺部沉細,陽氣衰弱之體,風為百病之長,陰虛之邪風,即寒中之動氣,陽氣旺一分,邪風去一分。濕痰盤踞,亦藉陽氣充足,始能克化。經所謂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,理有信然。仍助陽氣以祛邪風,化濕痰而通絡道,循序漸進,自獲效果。
白話文:
通過四診得知,內臟氣血已經通暢,濁氣和污垢得以向下運行,神智也已經清醒。雖然舌頭仍然僵硬,說話還不太利索,右手和右腳依然不能使用,但是脈象從弦緊轉為和緩,尺部脈象沉細。這說明身體陽氣衰弱,而風氣是各種疾病的首要病因,陰虛之邪風就是寒氣中流動的氣。陽氣強一分,邪風就會去一分。濕痰盤踞體內,也需要陽氣充足才能化解。經書中所說的陽氣,就像天上的太陽,失去陽氣就會折損壽命而無法顯現,這個道理確實如此。因此,仍然需要幫助陽氣來驅除邪風,化解濕痰,疏通經絡。循序漸進,自然會收到效果。
生黃耆(五錢),生白朮(二錢),生甘草(五分),熟附子(一錢),桂枝(八分),全當歸(三錢),川芎(八分),姜半夏(三錢),西秦艽(二錢),懷牛膝(二錢),嫩桑枝(三錢),指迷茯苓丸(包,五錢)
白話文:
黃耆(30 克),白朮(12 克),甘草(3 克),附子(6 克),桂枝(4.8 克),當歸(18 克),川芎(4.8 克),半夏(18 克),秦艽(12 克),牛膝(12 克),桑枝(18 克),茯苓丸(30 克)
服前方,諸恙見輕,仍守原法擴充。生黃耆用至八錢,間日用鹿茸二分,研細末,飯為丸,陳酒吞服,大活絡丹,每五日服一粒,去殼研末,陳酒化服,共服六十餘帖,舌能言,手能握,足能履。接服膏滋方,藥味與煎藥彷彿,以善其後。
白話文:
服用了前面的藥方後,各種症狀都有減輕,繼續遵循原來的治療方法,並加以擴充調整。生地黃增加到八錢,間隔一天服用鹿茸二分,研磨成細末,拌飯做成藥丸,用陳年酒送服。另外服用「大活絡丹」,每五天服用一粒,去殼磨成細末,用陳年酒化開後服用。一共服用了六十多帖藥,舌頭能說話了,手能握東西了,腳能走路了。接著服用藥膏藥方,藥材的味道和煎藥的差不多,以此來鞏固治療效果。
沈左,年逾古稀,氣陰早衰於未病之先,舊有頭痛目疾,今日陡然跌僕成中,舌強不語,人事不省,左手足不用。舌質灰紅,脈象尺部沉弱,寸關弦滑而數,按之而勁。良由水虧不能涵木,內風上旋,挾素蘊之痰熱,矇蔽清竅,堵塞神明出入之路,致不省人事,痰熱阻於廉泉,為舌強不語,風邪橫竄經腧,則左手足不用。《金匱》云:風中於經,舉重不勝,風中於腑,即不識人,此中經兼中腑之重症也。
急擬育陰熄風,開竅滌痰,冀望轉機為幸。
白話文:
沈左,年齡超過古稀,在未生病之前,氣陰已早衰,過去就有頭痛和眼睛疾病。今天突然跌倒在地,舌頭僵硬無法言語,神智不清,左半身無法使用。舌質灰紅,脈象尺脈沉弱,寸關脈弦滑而數,按壓有勁。這主要是因為水液虧損無法滋養肝木,內風上竄,挾帶原本潛藏的痰熱,矇蔽了清竅,堵塞了神明出入的通道,導致神志不清。痰熱阻塞了咽喉,因此舌頭僵硬無法言語。風邪橫行於經絡關節,左半身因此無法使用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:風中於經,無法舉起重物;風中於腑,神智不清。這是一種兼具經脈和腑臟的中風重症。
大麥冬(三錢),玄參(二錢),羚羊片(先煎汁沖,八分),仙半夏(二錢),川貝(二錢),天竺黃(一錢五分),明天麻(八分),陳膽星(八分),竹茹(一錢五分),枳實(一錢),全栝蔞(切,四錢),嫩鉤鉤(後入,三錢),淡竹瀝(沖,一兩),生薑汁(沖,二滴),至寶丹(一粒,去殼研末化服)
白話文:
大麥冬(15 克),玄參(10 克),羚羊角粉(先煎後沖,4 毫升),法半夏(10 克),川貝(10 克),天竺黃(7.5 克),明天麻(4 克),陳皮(4 克),竹茹(7.5 克),枳實(5 克),栝樓根(切片,20 克),嫩竹筍(後加入,15 克),淡竹瀝(沖服,50 毫升),生薑汁(沖服,2 滴),至寶丹(1 粒,去殼研末化服)
二診,兩投育陰熄風、開竅滌痰之劑,人事漸知,舌強不能言語,左手足不用,脈尺部細弱,寸關弦滑而數,舌灰紅。高年營陰虧耗,風自內起,風擾於胃,胃為水穀之海,津液變為痰涎,上阻清竅,橫竄經腧,論恙所由來也,本症陰虛,風燭堪慮!今仿河間不識人加味,滋陰血以熄內風,化痰熱而清神明,風靜浪平,始可轉危為安。
白話文:
第二次診察,開了兩副滋陰、平息風熱、開竅化痰的藥方。病人的神志漸漸恢復,但舌頭僵硬無法言語,左手和左腳無法動彈。脈象在尺脈處細弱,寸關脈弦滑而數,舌頭呈灰紅色。老年人陰液虧損,內風由此而起,風邪擾動於胃,胃是水谷聚集之地,津液轉化為痰液,阻塞清竅,在經絡中橫竄,這是導致疾病的原因。本症屬於陰虛證,風燭之火,岌岌可危!現在仿照名醫劉河間的「不識人」方加味,滋養陰血以平息內風,化解痰熱而清神醒腦。當內風平息,病情才能轉危為安。
大生地(四錢),大麥冬(二錢),川石斛(三錢),羚羊片(先煎汁沖,四分),仙半夏(二錢),明天麻(一錢),左牡蠣(四錢),川貝母(三錢),陳膽星(八分),炙遠志(一錢),九節菖蒲(八分),全栝蔞(切,四錢),嫩鉤鉤(後入,三錢),淡竹瀝(沖服,一兩)
白話文:
生地黃(12 克),麥冬(6 克),石斛(9 克),羚羊角(先煎取汁,後沖入,約 12 毫升),半夏(6 克),天麻(3 克),牡蠣(12 克),川貝(9 克),膽南星(2.4 克),炙遠志(3 克),石菖蒲(2.4 克),栝樓根(切片,12 克),嫩鉤藤(後加入,9 克),竹瀝(沖服,30 毫升)
三診,疊進育陰熄風,清熱化痰之劑,人事已清,舌強言語蹇澀,左手足依然不用。苔色灰紅,脈象弦數較靜,尺部細弱,內風漸平,陰血難復。津液被火煉而為痰,痰為火之標,火為痰之本,火不靖,則痰不化,陰不充,則火不靖。經腧枯澀,猶溝渠無水以貫通也。前地黃飲子能獲效機,仍守原意進步。然草木功能,非易驟生有情之精血也。
白話文:
在三次診治中,疊加上滋陰降火的藥物,人神智已清醒,但舌頭僵硬,說話困難,左手和左腳仍不能使用。舌苔呈灰紅色,脈象弦數較為平靜,尺脈細弱,體內的風熱已逐漸平息,但陰血難以恢復。津液被火氣耗盡而轉化為痰液,痰液是火熱的表現,火熱是痰液的根源,火熱不滅,痰液就不會化解,陰血不充盈,火熱就不能平息。經脈關節乾燥枯澀,就像溝渠中沒有水一樣不能暢通。之前的生地黃飲劑能收到一定效果,仍舊按原來的思路繼續治療。但是,草木的功效,不能一下子長出有情之人的精血。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大麥冬(三錢),大生地(三錢),川石斛(三錢),生左牡蠣(四錢),煨天麻(八分),竹瀝半夏(二錢),川貝(三錢),炙遠志(一錢),全栝蔞(切,四錢),鮮竹茹(二錢),嫩鉤鉤(後入,三錢),黑芝麻(研包,三錢)
白話文:
西洋參(0.75克),大麥冬(1.5克),生地黃(1.5克),川石斛(1.5克),生牡蠣(2克),天麻(0.4克),竹瀝半夏(1克),川貝(1.5克),炙遠志(0.5克),全栝樓(切片,2克),鮮竹茹(1克),嫩鉤藤(後下,1.5克),黑芝麻(研粉,1.5克)
四診,神識清,舌強和,言語未能自如,腑氣行而甚暢,痰熱已有下行之勢。左手足依然不用,脈弦小而數,津液虧耗,筋無血養,猶樹木之偏枯,無滋液以灌溉也。仍議滋下焦之陰,清上焦之熱,化中焦之痰,活經腧之血,複方圖治,尚可延年。
白話文:
根據四診檢查,病人神志清醒,舌頭有力靈活,說話還能基本自如,腹中氣體運行暢通,痰熱已有下行的趨勢。但左手的功能還未恢復,脈象細小而次數快,表明津液損耗,筋脈得不到血液滋養,猶如樹木偏枯,缺乏水分灌溉。因此,仍需要滋養下焦的陰液,清化上焦的熱邪,化解中焦的痰濕,活絡經絡氣血,綜合調治,方能延長壽命。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大麥冬(二錢),大生地(二錢),川石斛(三錢),生左牡蠣(四錢),仙半夏(二錢),川貝(三錢),全栝蔞(切,四錢),厚杜仲(二錢),懷牛膝(二錢),西秦艽(二錢),嫩桑枝(三錢),黑芝麻(研包,三錢)
白話文:
西洋參(7.5克),大麥冬(10克),大生地(10克),川石斛(15克),生左牡蠣(20克),仙半夏(10克),川貝(15克),全瓜蔞(切片,20克),厚杜仲(10克),懷牛膝(10克),西秦艽(10克),嫩桑枝(15克),黑芝麻(研磨包裹,15克)
祁嫗,中風延今一載,左手不能招舉,左足不能步履,舌根似強,言語蹇澀,脈象尺部沉細,寸關濡滑,舌邊光、苔薄膩,年逾七旬,氣血兩虧,邪風入中經腧,營衛痹塞不行,痰阻舌根,故言語蹇澀也。書云:氣主煦之,血主濡之。今宜益氣養血,助陽化痰,兼通絡道。冀望陽生陰長,氣旺血行,則邪風可去,而濕痰自化也。
白話文:
這位老婦人去年中風,至今左手無法抬起,左腳不能行走,舌根好像僵硬,說話不流暢。脈搏在尺部的部位沉細,寸關部的脈搏濡滑,舌頭邊緣光亮,舌苔薄而膩。她已經超過70歲,氣血兩虛,邪風侵入經絡,營衛之氣痹阻不通,痰液阻滯舌根,所以才會說話不流暢。醫書上說:氣能溫煦身體,血能滋潤身體。現在應該補氣養血,幫助陽氣化痰,同時疏通經絡。希望陽氣生長,陰氣滋養,氣血旺盛,那麼邪風就可以消除,濕痰也會自行化解。
潞黨參(三錢),生黃耆(五錢),生於術(二錢),生甘草(六分),熟附片(八分),川桂枝(五分),全當歸(三錢),大白芍(二錢),大川芎(八分),懷牛膝(二錢),厚杜仲(三錢),嫩桑枝(四錢),紅棗(十枚),指迷茯苓丸(包,四錢)
此方服三十劑,諸恙均減,後服膏滋,得以收效。
白話文:
潞黨參(15克),生黃耆(25克),生於術(10克),生甘草(3克),熟附片(4克),川桂枝(2.5克),全當歸(15克),大白芍(10克),大川芎(4克),懷牛膝(10克),厚杜仲(15克),嫩桑枝(20克),紅棗(10枚),指迷茯苓丸(藥包,20克)
李嫗,舊有頭痛眩暈之恙,今忽舌強不能言語,神識時明時昧,手足弛縱,小溲不固,脈象尺部細小,左寸關弦小而數,右寸關虛滑,舌光紅。此陰血大虧,內風上擾,痰熱阻絡,靈竅堵塞,中風重症。急擬滋液熄風,清神滌痰,甘涼濡潤,以冀挽救。
白話文:
李老太太,之前就有頭痛眩暈的毛病,現在突然舌頭僵硬無法說話,時而神志清醒時而昏迷,手腳無力,小便失禁,脈象尺脈細小,左寸關脈弦細而急促,右寸關脈虛滑,舌頭紅光。這是由於陰血嚴重虧虛,內風擾動,痰熱阻滯,導致神志不清,中風嚴重。必須緊急滋養津液平息風邪,清神化痰,甘涼滋潤,希望能挽救她的性命。
大麥冬(三錢),大生地(三錢),川石斛(三錢),左牡蠣(四錢),生石決(四錢),煨天麻(八分),川貝(三錢),炙遠志(一錢),天竺黃(一錢五分),竹瀝半夏(一錢五分),鮮竹茹(一錢五分),嫩鉤鉤(後入,三錢),淡竹瀝(沖服,一兩),珍珠粉(沖服,二分),
白話文:
大麥冬(15克),熟地黃(15克),川石斛(15克),左牡蠣(20克),生石膏(20克),煨天麻(4克),川貝(15克),炙遠志(5克),天竺黃(7.5克),竹瀝半夏(7.5克),鮮竹茹(7.5克),嫩鉤鉤(最後加入,15克),淡竹瀝(沖服,50克),珍珠粉(沖服,1克)
此方服十劑,諸恙已輕。原方去竹瀝、珠粉、天竺黃,加西洋參(一錢五分),阿膠珠(一錢五分)。
白話文:
服用這個藥方十次,各種症狀已經減輕。原來的藥方去掉竹瀝、珠粉和天竺黃,加上西洋參(一錢五分)和阿膠珠(一錢五分)。
黎左,二年前右拇指麻木,今忽舌強語言蹇澀,右手足麻木無力,脈象虛弦而滑,舌苔薄膩。此體豐氣虛,邪風入絡,痰阻舌根,神氣不靈。中風初步之重症也,急擬益氣去風,滌痰通絡。
白話文:
兩年前,患者右拇指發麻,如今突然舌頭僵硬,說話不流利,右手腳麻木無力。脈象虛浮而滑,舌苔薄膩。這是因為身體虛弱,風邪侵襲經絡,痰液阻滯舌根,神氣不暢所致。這是中風初期的嚴重症狀,應急用益氣驅風、化痰通絡的藥方。
生黃耆(五錢),青防風(一錢),防己(二錢),生白朮(二錢),全當歸(二錢),大川芎(八分),西秦艽(一錢五分),竹瀝半夏(二錢),枳實炭(一錢),炒竹茹(一錢五分),炙殭蠶(三錢),陳膽星(八分),嫩桑枝(三錢),再造丸(一粒,去殼研細末化服)
五劑後恙已見輕,去再造丸、枳實,加指迷茯苓丸三錢吞服。
白話文:
- 生黃耆 5 錢
- 青防風 1 錢
- 防己 2 錢
- 生白朮 2 錢
- 全當歸 2 錢
- 大川芎 8 分
- 西秦艽 1 錢 5 分
- 竹瀝半夏 2 錢
- 枳實炭 1 錢
- 炒竹茹 1 錢 5 分
- 炙殭蠶 3 錢
- 陳膽星 8 分
- 嫩桑枝 3 錢
- 再造丸 1 粒(去殼研細末,沖水服用)
廖左,體豐氣虛,濕勝痰多,陡然跌僕成中,不省人事,小溲自遺,喉中痰聲漉漉,汗多脈伏,身熱肢冷。此本實先撥,真陽飛越。氣血渙散,樞紐不交,雖曰中臟,實暴脫也。勉擬一方,聊盡人工。
別直參(三錢),熟附塊(三錢),淡竹瀝(二兩),生薑汁(一錢)
(兩液同沖)
白話文:
廖左體型壯碩,但氣血虛弱,體內濕氣過盛,痰液過多。突然跌倒後失去知覺,小便失禁,喉嚨裡有痰鳴聲,多汗,脈搏微弱,身體發熱但四肢冰冷。這原本是實症,但隨著時間推移,變成了陽氣過盛。氣血運行紊亂,臟腑協調失常,雖然說是被外力所傷,實際上是身體機能驟然失衡造成的。勉強寫個方子,儘儘人為的努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