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八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12)

1. 氣癭

王左,肩膊腫大如盆,名曰氣癭,難治之症也,治宜調營順氣。

潞黨參(二錢),雲茯苓(三錢),生白朮(一錢),全當歸(二錢),大白芍(二錢),大川芎(八分),陳廣皮(一錢),仙半夏(一錢),制香附(一錢五分),淡昆布(二錢),淡海藻(二錢),紅棗(四枚),生薑(二片)

外用沖和膏。

孫左,痰氣凝於肉裡,右臂膊發為氣癭,腫大如盆,不易調治。擬養營流氣,而化痰瘀。

全當歸(二錢),大白芍(二錢),大川芎(八分),大生地(三錢),杭菊花(一錢五分),紫丹參(二錢),制香附(一錢五分),川續斷(三錢),柏子仁(三錢),小金丹(陳酒化服,一粒)

白話文:

[氣癭]

有個名叫王左的人,他的肩膀部位腫大到像盆子一樣,這種情況被稱作氣癭,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病症。在治療上,應該著重於調整營養,順暢氣血。

藥方包括潞黨參二錢、雲茯苓三錢、生白朮一錢、全當歸二錢、大白芍二錢、大川芎八分、陳廣皮一錢、仙半夏一錢、制香附一錢五分、淡昆布二錢、淡海藻二錢、紅棗四枚以及生薑兩片。

此外,還應使用沖和膏外敷。

另一位名叫孫左的人,痰濕和氣滯在他的肌肉組織中凝結,導致他的右手臂形成氣癭,腫脹到像盆子一樣大,這種情況不容易調理和治療。計劃採用滋養營養、流動氣血的方法,來化解痰濕和瘀血。

藥方包括全當歸二錢、大白芍二錢、大川芎八分、大生地三錢、杭菊花一錢五分、紫丹參二錢、制香附一錢五分、川續斷三錢、柏子仁三錢,以及小金丹(需用陳酒溶解後服用,一次一粒)。

2. 發背

宋左,中發背腐潰,得膿不多,大似覆碗,肉堅腫,瘡頂深陷,臨晚寒熱不壯,納穀減少,舌苔薄膩,脈象虛弦。背脊屬督脈所主,脊旁為太陽之經,督陽已衰,太陽主寒水之化,痰濕蘊結,營血凝塞,此陰疽也,勢勿輕視。急擬助督陽以托毒,和營衛而化濕,冀其瘡頂高起,膿毒外泄,始能入於坦途。

生黃耆(五錢),朱茯神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鹿角膠(一錢五分),紫丹參(三錢),仙半夏(二錢),大貝母(三錢),生草節(五分),全當歸(三錢),紅棗(四枚),生熟穀芽(各三錢)

洗方

全當歸(二錢),生草節(六分),獨活(二錢),大川芎(二錢),石菖蒲(二錢),鮮豬腳爪(劈碎,一枚)

煎湯洗之。

外用九黃丹,海浮散,陽和膏。

二診,中發背腐潰,得膿不多,大如覆碗,瘡頂不起,四圍腫硬色紫,納後減少,舌苔薄膩,脈象濡滑。少陰陰陽本虧,痰濕蘊結太陽之絡,營衛凝塞,肉腐為膿。前投助陽托毒和營化濕之劑,尚覺合度,仍守原意出入。

生黃耆(六錢),朱茯神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春砂殼(八分),生草節(四分),紫丹參(三錢),炙遠志肉(一錢),全當歸(三錢),生熟穀芽(各三錢),鹿角膠(三錢),仙半夏(三錢),大貝母(三錢),紅棗(四枚),

三診,中發背腐潰,腐肉漸脫,膿漸多,四圍腫硬略減,舌苔薄膩,脈象虛弦而滑。少陰陰陽本虧,痰濕凝結太陽之絡,營衛循序失常,仍擬助陽益氣,化濕托毒,冀其正氣充足,則膿自易外泄。

生黃耆(六錢),朱茯神(三錢),全當歸(三錢),生草節(四分),紫丹參(二錢),陳廣皮(一錢),春砂殼(八分),炙遠志肉(一錢),炒赤芍(一錢五分),仙半夏(二錢),紅棗(四枚),鹿角霜(二錢),大貝母(三錢),生熟穀芽(各三錢)

外用九黃丹,呼膿丹,海浮散,陽和膏。

四診,中發背腐肉漸脫,膿亦多,根腳腫硬亦收,苔薄膩,脈虛滑。少陰陰陽兩虧,痰濕稽留太陽之絡,營衛循序失常。飲食喜甜,中虛故也。再擬助陽益氣,化濕托毒,佐入和胃之品。

生黃耆(六錢),雲茯苓(三錢),全當歸(三錢),光杏仁(三錢)紫丹參(二錢),炙遠志肉(一錢),陳廣皮(一錢),紅棗(五枚),生草節(四分),仙半夏(三錢),春砂殼(八分),鹿角霜(二錢),川象貝(各二錢),生熟穀芽(各三錢)

五診,中發背腐肉漸脫,得膿亦多,根腳腫硬亦鬆,惟胃納不旺,脈象左虛弦右濡滑。少陰陰陽兩虧,蘊毒痰濕,稽留太陽之絡,脾胃運化失其常度。再擬益氣托毒和胃化濕。

生黃耆(四錢),全當歸(二錢),仙半夏(三錢),鹿角霜(四錢),紅棗(五枚),紫丹參(二錢),雲茯苓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炙款冬(一錢五分),生薑(一片),生草節(四分),炙遠志肉一錢),春砂仁(一錢),生熟穀芽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發背

患者背部患有膿瘍,初期膿液不多,大小如覆碗,患處肌肉腫硬,瘡口凹陷,傍晚會發冷發熱,但症狀不重,食慾減退,舌苔薄而略厚膩,脈象虛弱而弦細。背部屬於督脈所管轄,背部兩旁則是太陽經循行之處。督脈陽氣衰弱,太陽經主司寒水的代謝,體內痰濕凝聚,氣血瘀滯,這是陰疽,病情不容輕忽。需緊急施治,以扶助督脈之陽氣來促使毒素排出,調和營衛氣血來化解濕邪,期望瘡口能隆起,膿液外流,病情才能好轉。

第一診處方:黃耆五錢、朱茯神三錢、陳皮一錢、鹿角膠一錢五分、紫丹參三錢、半夏二錢、貝母三錢、草節五分、當歸三錢、紅棗四枚、生熟穀芽各三錢。

洗方:當歸二錢、草節六分、獨活二錢、川芎二錢、石菖蒲二錢、鮮豬腳爪一枚(劈碎)。煎湯洗患處。

外用藥:九黃丹、海浮散、陽和膏。

第二次診治,膿瘍潰爛,膿液不多,大小如覆碗,瘡口仍未隆起,周圍腫脹堅硬,顏色紫暗,食慾進一步減退,舌苔薄而略厚膩,脈象濡濕而滑利。少陰經的陰陽都虧虛,痰濕阻滯太陽經絡,營衛氣血凝滯,肌肉腐爛化膿。之前的藥方扶陽托毒、調和營衛、化解濕邪,效果尚可,仍沿用原方加減。

第二診處方:黃耆六錢、朱茯神三錢、陳皮一錢、春砂殼八分、草節四分、紫丹參三錢、遠志肉一錢、當歸三錢、生熟穀芽各三錢、鹿角膠三錢、半夏三錢、貝母三錢、紅棗四枚。

第三次診治,膿瘍潰爛,腐肉逐漸脫落,膿液增多,周圍腫脹堅硬有所減輕,舌苔薄而略厚膩,脈象虛弱而弦細,兼見滑利。少陰經陰陽虧虛,痰濕凝滯太陽經絡,營衛運行失常。仍需扶陽益氣,化濕托毒,使正氣充沛,則膿液自然容易排出。

第三診處方:黃耆六錢、朱茯神三錢、當歸三錢、草節四分、紫丹參二錢、陳皮一錢、春砂殼八分、遠志肉一錢、赤芍藥一錢五分、半夏二錢、紅棗四枚、鹿角霜二錢、貝母三錢、生熟穀芽各三錢。

外用藥:九黃丹、呼膿丹、海浮散、陽和膏。

第四次診治,腐肉繼續脫落,膿液也較多,患處周圍腫脹堅硬已減退,舌苔薄而略厚膩,脈象虛弱而滑利。少陰經陰陽都虧虛,痰濕停滯太陽經絡,營衛運行失常。患者飲食喜好甜食,這是由於脾胃虛弱所致。再次處方扶陽益氣,化濕托毒,並加入和胃之藥。

第四診處方:黃耆六錢、茯苓三錢、當歸三錢、杏仁三錢、紫丹參二錢、遠志肉一錢、陳皮一錢、紅棗五枚、草節四分、半夏三錢、春砂殼八分、鹿角霜二錢、川貝母二錢、生熟穀芽各三錢。

第五次診治,腐肉繼續脫落,膿液也很多,患處周圍腫脹也鬆軟,但胃口仍然不好,脈象左側虛弱而弦細,右側濡濕而滑利。少陰經陰陽都虧虛,毒邪和痰濕停滯太陽經絡,脾胃運化功能失常。再次處方益氣托毒,和胃化濕。

第五診處方:黃耆四錢、當歸二錢、半夏三錢、鹿角霜四錢、紅棗五枚、紫丹參二錢、茯苓三錢、陳皮一錢、款冬花一錢五分、生薑一片、草節四分、遠志肉一錢、春砂仁一錢、生熟穀芽各三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