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七 (7)
卷七 (7)
1. 胎前案
薄荷葉(八分),天花粉(三錢),生赤芍(二錢),熟牛蒡(二錢),生甘草(八分),大貝母(三錢),冬桑葉(三錢),苦桔梗(一錢),炙殭蠶(三錢),甘菊花(三錢),金銀花(三錢),連翹殼(三錢),鮮竹葉(三十張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
戴右,懷麟十二月,漏紅五六次,腹已大,乳不脹,脈弦小而滑。衝任虧損,肝火入營,血熱妄行,不得養胎,故胎萎不長,不能依期而產也。當宜益氣養血,清營保胎,俾氣能攝血,血足蔭胎,胎元充足,瓜熟自然蒂落。
吉林參鬚(一錢),生黃耆(三錢),生地炭(三錢),厚杜仲(三錢),生白朮(二錢),白歸身(二錢),阿膠珠(二錢),炒條芩(一錢),側柏炭(一錢五分),生白芍(二錢),桑寄生(三錢),鮮藕(切片入煎,一兩)
張右,妊娠九月,便溏旬余,漏紅色紫,腰不酸,腹不墜,殊非正產之象。良由肝虛不能藏血,脾虛不能統血,中焦變化之汁,盡隨濕濁以下注也。舌苔薄膩,脈象弦滑。當宜培養中土,而化濕濁。俾得健運復常,則生氣有權,而胎元易充易熟矣。
生白朮(三錢),雲茯苓(三錢),春砂殼(八分),桑寄生(二錢),炒淮藥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焦楂炭(三錢),藕節炭(二枚),炒扁豆衣(三錢),煨木香(五分),焦麥芽(三錢),乾荷葉(一角)
二診,孕已足月,腹痛腰痠,穀道墜脹,中指跳動,正產之時已屆。氣足則易送胎,血足則易滑胎。惟宜大補氣血,以充胎元,水足則舟行無礙之意。
炙黃耆(五錢),抱茯神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大白芍(一錢五分),大熟地(五錢),菟絲子(二錢),炒黑荊芥(八分),生白朮(二錢),白歸身(三錢),大川芎(五分),紅棗(五枚)
白話文:
胎前案
案例一:
患者戴某,懷孕十二個月,陰道出血五六次,腹部已經很大,但乳房不脹,脈象弦細而滑。這是由於衝任二脈虧損,肝火進入營血,血熱妄行,導致無法滋養胎兒,因此胎兒發育不良,不能按期分娩。治療應當益氣養血,清熱保胎,使氣能攝血,血足夠滋養胎兒,胎元充足,就能順利分娩。
處方:薄荷葉、天花粉、生赤芍、熟牛蒡、生甘草、大貝母、冬桑葉、苦桔梗、炙殭蠶、甘菊花、金銀花、連翹殼、鮮竹葉、活蘆根(去節)。
案例二:
患者張某,懷孕九個月,大便溏瀉十多天,陰道流出紫紅色分泌物,腰不酸,腹部不墜,這不是正常的生產徵兆。原因是肝虛不能藏血,脾虛不能統血,中焦運化的水液,都隨著濕濁下注。舌苔薄膩,脈象弦滑。治療應當健脾益氣,化濕濁,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,則胎兒就能得到充足的營養,順利成熟。
處方:生白朮、雲茯苓、春砂殼、桑寄生、炒淮山藥、陳皮、焦山楂炭、藕節炭、炒扁豆衣、煨木香、焦麥芽、乾荷葉。
案例三:
二診,孕婦已足月,出現腹痛腰酸、肛門墜脹、中指跳動等正產徵兆。氣血充足才能順利分娩,但氣血過盛也易導致滑胎。因此,治療應當大補氣血,以充實胎元,如同水足則舟行無礙。
處方:炙黃耆、茯神、陳皮、大白芍、大熟地、菟絲子、炒黑荊芥、生白朮、白歸身、大川芎、紅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