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七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5)

1. 帶下案

費右,營虛肝旺,肝鬱化火,脾虛生濕,濕鬱生熱,濕熱鬱火流入帶脈,帶無約束之權,以致內熱溲赤,腰痠帶下;濕熱下迫大腸,肛門墜脹。鬱火宜清,清火必佐養營,蘊濕宜滲,滲濕必兼扶土。

白歸身(二錢),赤茯苓(三錢),厚杜仲(二錢),六一散(包,三錢),大白芍(二錢),淮山藥(三錢),烏賊骨(三錢),炒條芩(一錢五分),黑山梔(一錢五分),黃柏炭(八分),生白朮(一錢五分),荸薺梗(一錢五分)

吳右,三陰不足,濕熱下注,帶下頻頻,陰挺墜脹,腑行不實,裡急後重。擬益氣升清,滋陰化濕。

生黃耆(三錢),黃柏炭(八分),小生地(三錢),川升麻(三分),蜜炙枳殼(一錢),烏賊骨(三錢),粉丹皮(一錢),淨槐米(包,三錢),生甘草(八分),苦桔梗(一錢),福澤瀉(一錢五分),威喜丸(包,三錢)

黃右,營血虧,肝火旺,挾濕熱入擾帶脈,帶下赤白,頭眩腰痠。與養肝化濕束帶。

白歸身(二錢),雲茯苓(三錢),厚杜仲(二錢),鮮藕(切片,二兩),生苡仁(四錢),烏賊骨(三錢),生白芍(二錢),嫩白薇(一錢五分),川斷肉(二錢),黃柏炭(八分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福澤瀉(一錢五分),生白朮(三錢),震靈丹(包,三錢)

復診,赤白帶下,已見輕減。經事超前,營陰不足,肝火有餘,衝任不調。再擬養血柔肝,而調奇經。

前方去白薇,加炙鱉甲(三錢)。

白話文:

[帶下症案例]

費先生的情況是,身體營養虛弱且肝氣過旺,肝氣鬱結轉化為火熱,同時脾臟功能不足導致濕氣生成,濕氣鬱積又產生熱度,這些濕熱及鬱火流入到帶脈,導致帶脈失去控制,造成內熱、小便顏色深黃、腰部痠痛以及白帶增多的症狀;濕熱下壓至大腸,引起肛門墜脹的不適感。治療上應清除鬱火,清火時需輔以滋養營養,對於體內濕氣需促使其排泄,排濕時同時要顧及脾胃健康。

吳先生的狀況是,三陰經絡能量不足,濕熱之氣下瀉,導致頻繁的白帶,私處有墜脹感,排便不實,有急迫感且排便後仍有重感。治療計劃是增強氣力以提升清氣,滋養陰液並化解濕氣。

黃先生的問題在於營血虧損,肝火旺盛,夾雜著濕熱影響到帶脈,出現紅白相間的白帶,頭暈及腰部痠痛。治療方式為滋養肝臟、化解濕氣,以束縛帶脈。

複診時,黃先生紅白相間的白帶症狀已經減輕。但月經週期提前,顯示營養陰液不足,肝火過剩,導致衝脈和任脈調節失常。再次調整療程,計劃滋養血液、柔化肝臟,以調節特殊經絡。

在先前的治療方案中去除白薇,加入炙鱉甲以加強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