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甘仁

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3)

1. 暑溫案

計左,暑溫一候,發熱有汗不解,口渴欲飲,胸悶氣粗,入夜煩躁,夢語如譫,小溲短赤,舌苔薄黃,脈象濡數。暑邪濕熱,蘊蒸陽明,漫布三焦,經所謂因於暑煩則喘喝,靜則多言是也。頗慮暑熱逆傳厥陰,至有昏厥之變。

白話文:

在夏季第一個時段的暑溫,會出現發熱出汗不止、口渴想喝水、胸口悶氣粗、入夜後煩躁不安、夢中說胡話,小便顏色短而紅,舌苔薄黃,脈象濕潤而數。暑邪濕熱,蒸發了胃陽,瀰漫在三焦,正如經文所說:「因為暑熱煩悶,所以會喘息咳嗽;安靜時則多言。」擔心暑熱逆傳到厥陰經,出現昏厥的變化。

清水豆卷(四錢),青蒿梗(一錢五分),天花粉(三錢),朱茯神(三錢),通草(八分),黑山梔(一錢五分),帶心連翹(三錢),益元散(包,三錢),青荷梗(一支),竹葉心(三錢),鬱金(一錢五分),萬氏牛黃清心丸(一粒)

白話文:

清水豆卷(20克),青蒿梗(7.5克),天花粉(15克),朱茯神(15克),通草(4克),黑山梔(7.5克),帶心連翹(15克),益元散(一包,15克),青荷梗(1支),竹葉心(15克),鬱金(7.5克),萬氏牛黃清心丸(1粒)

二診,暑溫九天,汗多發熱不解,煩悶譫語,口渴欲飲,舌邊紅苔黃,脈象濡數,右部洪滑。良由暑濕化熱,蘊蒸陽明之裡,陽明者胃也,胃之支脈,貫絡心包,胃熱上蒸心包,擾亂神明,故神煩而譫語也。恙勢正在鴟張,還慮增劇,今擬竹葉石膏湯加味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看診,暑熱已持續九天,汗流不止,發熱不退,煩躁不安、譫妄語無倫,口乾舌燥想喝水,舌兩側有紅苔,舌苔中心發黃,脈象濡數,右部洪滑。這是由於暑濕化熱,蘊積在陽明胃經之內。陽明經就是胃經,胃經的支脈通連心包,胃熱上蒸心包,擾亂神智,所以才會神煩譫語。病情正在發展,恐怕會加重,現在擬用竹葉石膏湯合用。

石膏(五錢),茯苓(三錢),鬱金(一錢五分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通草(八分),竺黃(二錢),鮮竹葉心(三錢),益元散(包,三錢),鮮石菖蒲(五分),白茅根(去心,三錢),荷梗(一支),萬氏牛黃清心丸(一粒)

白話文:

生石膏(25克),茯苓(15克),鬱金(7.5克),半夏(7.5克),通草(4克),大黃(10克),鮮竹葉心(15克),益元散(一包,15克),鮮石菖蒲(2.5克),白茅根(去心,15克),荷花梗(1支),萬氏牛黃清心丸(1粒)

三診,神識漸清,壯熱亦減,原方去石膏、牛黃清心丸,加連翹心、花粉、蘆根

白話文:

經過三次的診治,病人的神智逐漸清醒,發燒的症狀也減輕了。因此將原來的方子中去除石膏和牛黃清心丸,加入連翹心、花粉和蘆根。

方左,長夏酷熱,炎威逼人,經商勞碌,赤日中暑。暑熱吸受,痰濁內阻,心包被蒙,清陽失曠,以致忽然跌僕,不省人事,牙關緊閉,肢冷脈伏。暑遏熱鬱,氣機閉塞,脈道為之不利,中暑重症,即熱深厥深是也。急擬清暑開竅,宣氣滌痰,以冀挽回。

白話文:

夏天時節,酷熱無比,太陽猛烈,經商的人辛勤奔波,在赤日下中暑。暑熱入侵體內,痰液凝滯不暢,包裹心包,遮蔽清陽之氣,導致病人突然昏倒,神志不清,牙關緊咬,四肢冰冷,脈搏微弱。暑熱鬱積,氣機閉塞,脈絡受阻,這是中暑的重症,也就是中暑深重、昏迷深的狀態。必須緊急治療,清熱開竅,疏通氣機,化痰導滯,纔有希望挽救。

荷葉(八分),淨銀花(三錢),連翹殼(三錢),碧玉散(包,四錢),廣鬱金(一錢五分),川貝母(三錢),天竺黃(二錢),枳實炭(三錢),炒竹茹(一錢五分),鮮石菖蒲(一錢),西瓜翠衣(三錢),另蘇合香丸(研沖,一粒),淡竹瀝(沖,五錢)

白話文:

薄荷葉(8克),銀花(15克),連翹殼(15克),碧玉散(1個,20克),廣鬱金(7.5克),川貝母(15克),天竺黃(10克),枳實炭(15克),炒竹茹(7.5克),鮮石菖蒲(5克),西瓜翠衣(15克),再加蘇合香丸(研磨,1粒),淡竹瀝(沖泡,25克)

二診,服清暑開竅、宣氣滌痰之劑,神識已清,牙關亦開,伏脈漸起,而轉為身熱頭脹,口乾不多飲,胸悶不能食,舌苔薄黃,暑熱有外達之機,暑必夾濕,濕熱蘊蒸,有轉入陽明之象。今擬清解宣化,以善其後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診斷,服用了清暑開竅、宣氣滌痰的藥物後,神智已經清醒,牙關也張開了,脈搏漸漸有力,但轉為身體發熱、頭脹,口乾但不怎麼喝水,胸悶無法進食,舌苔薄黃。暑熱有向外發散的跡象,暑熱必定伴隨著濕氣,濕熱蒸燻,有轉入陽明的徵兆。現在打算使用清解宣化的藥物,以調理後續病症。

炒香豉(三錢),薄荷(八分),銀花(三錢),桑葉(三錢),菊花(三錢),鬱金(一錢),黑山梔(一錢五分),連翹(一錢五分),枳實(一錢五分),竹茹葉(各一錢五分),六一散(包,三錢),川貝(三錢),西瓜翠衣(四錢)

白話文:

炒香豉(15克),薄荷(4克),金銀花(15克),桑葉(15克),菊花(15克),鬱金(5克),黑山梔(7.5克),連翹(7.5克),枳實(7.5克),竹茹葉(7.5克),六一散(15克),川貝母(15克),西瓜翠衣(20克)

謝右,秋涼引動伏暑,夾濕滯內阻,太陽陽明為病,寒熱無汗,頭脹且痛,胸痞泛惡,苔薄膩,脈濡數,邪滯互郁,胃氣不得下降也。亟宜疏透伏邪,而化濕滯,以冀邪從外達,濕滯內化,不致增劇乃佳。

白話文:

秋涼時節,容易引發體內潛伏的暑氣,加上濕氣滯留在體內阻礙運行,太陽陽明經絡出現問題。患者出現寒熱感但沒有出汗,頭部脹痛,胸部痞悶泛惡,舌苔薄而膩,脈象濡滑且數,這表明體內邪氣和濕氣相互鬱結,導致胃氣無法正常下降。

此時應急疏通體內的潛邪,並化解濕滯,促進邪氣從體外排出,濕氣在體內轉化,避免病情加重,纔是上策。

豆豉(三錢),前胡(一錢五分),半夏(三錢),六曲(三錢),薄荷(八分),竹茹(一錢五分),香薷(五分),山梔(一錢),桔梗(八分),鮮藿香(一錢五分),鮮佩蘭(一錢五分),荷葉(一角),炒枳實(一錢)

白話文:

  • 豆豉:9克
  • 前胡:4.5克
  • 半夏:9克
  • 六曲(山楂):9克
  • 薄荷:2.4克
  • 竹茹:4.5克
  • 香薷:1.5克
  • 山梔:3克
  • 桔梗:2.4克
  • 鮮藿香:4.5克
  • 鮮佩蘭:4.5克
  • 荷葉:1片
  • 炒枳實:3克

錢右,外受風涼,內蘊伏暑,暑必夾濕,濕與滯阻,陽明為病,發熱惡寒,胸痞泛惡,頭脹且痛,遍體酸楚,舌苔膩布,脈象濡數,邪勢鴟張,非易速解。擬黃連香薷飲加減。

白話文:

錢右先生,外部受到風寒侵襲,體內有夏季伏暑,暑必定夾雜濕氣,濕氣和滯留在體內的積熱同時存在,導致陽明經受損,出現發熱惡寒、胸悶泛惡、頭脹疼痛、全身痠痛等症狀,舌頭上有膩苔,脈象濡數,說明邪氣盛行,不容易迅速解除。建議使用黃連香薷飲加加減減治療。

陳香薷(五分),淡豆豉(三錢),六神麯(三錢),姜川連(四分),炒枳實(一錢五分),姜竹茹(一錢五分),制川樸(八分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鮮藿香(一錢五分),鮮佩蘭(一錢五分),玉樞丹(沖服,三分)

白話文:

陳香薷(3克),淡豆豉(15克),六神丸(15克),姜連(2克),炒枳實(7.5克),姜竹茹(7.5克),川樸(4克),半夏(7.5克),藿香(7.5克),佩蘭(7.5克),玉樞丹(1.5克,沖服)

李童,暑溫十天,身熱汗出不徹,渴不多飲,胸脘煩悶,口有甜味,苔薄膩黃,脈濡數。暑必夾濕,伏於募原,既不能從陽明而解,亦不能從下焦而去,勢有欲發白㾦之象。暑濕為黏膩之邪,最為纏綿。

白話文:

李童,患有暑熱疾病十天,身體發熱,汗出不痛快,不很口渴,胸悶腹脹,口中有甜味,舌苔薄膩發黃,脈象濡軟而數。暑邪必定夾雜濕邪,藏伏在胃中。既不能從陽明胃經排出,也不能從下焦排除,勢必發展成白痢疾。暑濕為黏膩的邪氣,最為纏綿難去。

香薷(八分),青蒿梗(一錢五分),淨蟬衣(八分),江枳殼(一錢五分),通草(八分),川連(三分),清水豆卷(三錢),炒牛蒡(二錢),鬱金(一錢五分),赤苓(三錢),鮮藿香(一錢五分),鮮佩蘭(一錢五分),甘露消毒丹(包,三錢)

白話文:

無法理解您的問題。請再次嘗試。

榮左,伏暑秋溫,發熱兩候,早輕暮重,煩躁不寐,夢語如譫,鼻衄痰紅,口乾欲飲,大便溏薄色黃,汗泄不多,舌質紅苔黃。此伏暑化熱,蘊蒸陽明之裡。陽明者胃也,胃絡上通心包,胃熱上蒙清竅,心神不得安寧,故煩躁少寐,夢語如譫也。鼻衄雖曰紅汗,究屬熱迫營分,逼血而妄行也。

白話文:

病情:

  • 早上發燒較輕,晚上加重
  • 煩躁不安,失眠
  • 夢中說胡話,類似譫妄
  • 鼻出血,痰液呈紅色
  • 口乾,想喝水
  • 大便溏薄,顏色發黃
  • 出汗不多
  • 舌質發紅,舌苔發黃

病因:

這是伏暑化為熱邪,蘊積於陽明經胃裡。陽明經與心包絡相連,胃熱上蒸,侵擾心神,導致煩躁不安,失眠,夢中說胡話。雖然鼻出血稱為紅汗,但實際上是熱邪迫及營陰,導致出血。

脈象左弦數,右滑數。參脈合證,陰液暗傷,邪熱猖獗,頗慮傳入厥陰,致神昏痙厥之險。急宜甘寒生津,清解伏暑,冀營分之熱,能得從氣分而解為幸。

白話文:

脈象:左手脈弦且快,右手脈滑且快。

綜合診斷:陰液受損,邪熱猖獗,擔心熱毒會傳到厥陰經,導致神志不清、抽搐昏厥的危險。

急需服用滋陰降溫的中藥,清熱解暑,希望營陰之熱能夠通過氣分排出,這是萬幸。

天花粉(三錢),朱茯神(三錢),粉葛根(一錢五分),鮮竹茹(二錢),益元散(包,三錢),金銀花(五錢),酒炒黃芩(一錢),冬桑葉(二錢),連翹殼(三錢),川雅連(五分),白茅根(去心,三紮)

白話文:

天花粉(15克),朱茯神(15克),粉葛根(7.5克),鮮竹茹(10克),益元散(一包,15克),金銀花(25克),酒炒黃芩(5克),冬桑葉(10克),連翹殼(15克),川雅連(2.5克),白茅根(去中心,150克)

二診,昨投清溫生津之劑,身熱略減,夜寐稍安,鼻衄亦止,而口乾欲飲,胸悶懊憹,難以名狀,汗泄不多,舌質紅,苔黃,脈數依然,良由暑溫之熱,仍在陽明之裡,未能達到氣分,勢欲蒸發白㾦之象,陰液暗傷,無作汗之資料,還慮增劇。溫邪有汗而再汗之例,仍宜甘寒生津,解肌清溫,冀望正勝邪卻,始能入於坦途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診脈:昨天開的清熱生津藥,使體溫稍退,夜晚睡覺稍安穩,鼻血也止住了。但口乾想喝水,胸悶煩躁難安,出汗不多,舌頭紅,舌苔黃,脈搏仍然快速。這是因為暑熱之熱,還停留在陽明經內,尚未達到氣分,所以呈現出白汗蒸發的現象。陰液暗中受傷,沒有出汗的物質,還擔心會加重病情。溫邪有出汗後再出汗的案例,還是應該服用甘寒生津、解肌清熱的藥物,希望正氣勝過邪氣,才能進入康復之路。

天花粉(三錢),粉葛根(五錢),粉丹皮(二錢),鮮石斛(三錢),清水豆卷(四錢),雞蘇散(包,三錢),熟石膏(打,三錢),冬桑葉(二錢),連翹殼(三錢),鮮竹葉(三十張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,北秫米(包,三錢)

白話文:

天花粉(15克)

葛根(25克)

丹皮(10克)

新鮮石斛(15克)

豆腐皮(20克)

雞蘇散(紗布包,15克)

熟石膏(打碎,15克)

桑葉(10克)

連翹殼(15克)

新鮮竹葉(30張)

蘆根(去節,30釐米)

秫米(紗布包,15克)

三診,連進生津清溫,服後熱勢反增。渴欲引飲,飲後得汗甚暢。白㾦布於胸腹之間,至天明時熱勢始減,胸悶漸舒,脈數稍和,即是正勝邪卻之機。既已獲效,仍守原法擴充。

白話文:

經過三次診治,連續給予滋潤清熱的藥物。服藥後,發熱症狀反而加重。病人感到口渴想喝水,喝水後出汗暢快。在胸腹之間敷上白布,到了天亮時發熱症狀開始減輕,胸悶逐漸緩解,脈搏較平和,這表示正氣戰勝邪氣的轉折點。既然已經取得效果,仍遵循原來的治療方法並加以擴展。

天花粉(三錢),生甘草(六分),連翹殼(三錢),鮮石斛(三錢),嫩白薇(一錢五分),生石膏(打,三錢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川貝母(二錢),通草(八分),鮮竹葉(三十片),白茅根(去心,兩紮),北秫米(包,三錢)

白話文:

天花粉(15克),生甘草(3克),連翹殼(15克),新鮮石斛(15克),嫩白薇(7.5克),生石膏(研磨後,15克),生半夏(7.5克),川貝(10克),通草(4克),新鮮竹葉(30片),白茅根(去中心,100克),北秫米(包裹,15克)

四診,身熱大減,汗泄溱溱,白㾦密布腹臍之間,伏暑濕熱已得外達。惟咳痰帶紅,睡醒後口舌乾燥,神疲肢倦,小溲頻數不爽,溺時管痛,脈象濡數不靜,舌質淡紅,此陰液已傷,木火易升,肺金化源受傷,不能下及州都,陽明之蘊熱,尚留戀為患也。仍擬竹葉石膏湯加減,生津液以滋化源,清陽明而息余焰。

白話文:

望聞問切之後,身熱大幅減退,汗水淋漓,肚子周圍有白色顆粒物密集,顯示體內的濕熱已經排出體外。但是,咳嗽時痰液帶血,睡醒後口乾舌燥,精神疲乏、四肢無力,小便次數頻繁且不痛快,小便時尿道疼痛,脈象濡滑而數且不穩定,舌頭顏色淡紅,這是因為體內陰液已經受到損傷,肝火容易上升,肺金化生津液的源頭受傷,導致津液無法下行至身體各處,陽明經絡中的熱氣仍然滯留,繼續造成病患的困擾。因此,建議使用竹葉石膏湯加減方,以滋生津液、滋養源頭,清熱化火、息止殘餘病症。
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朱茯神(三錢),川通草(八分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,生石膏(打,三錢),川貝母(二錢),粉丹皮(二錢),北秫米(包,三錢),鮮竹葉(三十張),生甘草(六分),天花粉(三錢),冬桑葉(二錢),滋腎通關丸(包煎,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西洋參(7.5 克),紅茯苓(15 克),川通草(4 克),蘆根(去除節點,30 公分),生石膏(研磨,15 克),川貝母(10 克),丹皮粉(10 克),北方糯米(包好,15 克),新鮮竹葉(30 張),生甘草(3 克),天花粉(15 克),冬桑葉(10 克),滋腎通關丸(包好後煎煮,7.5 克)

五診,身熱已退,白㾦密布甚多,口舌乾燥亦減,伏暑之熱有肅清之漸,而小溲尚未爽利,咳痰色黃,脈象濡數無力,舌淡紅,肺胃餘熱留戀,氣化不及州都也。仍擬甘寒生津,養胃清肺,以善其後。

白話文:

通過望聞問切五種診斷方法,發現患者的體溫已經下降,口舌乾燥的情況有所緩解,表明體內的暑熱已經逐漸消退。但是小便仍然不利,咳嗽咳出的痰液發黃,脈象無力,舌苔淡紅。這表明肺胃還有餘熱,而氣化的功能還很弱。因此,治療上仍然需要採用甘寒生津、養胃清肺的方法,以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。
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朱茯神(三錢),冬桑葉(二錢),冬瓜子(三錢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,生甘草(八分),川貝母(三錢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北秫米(包,三錢),金石斛(二錢),栝蔞皮(三錢),嫩白薇(一錢五分),通天草(八分),滋腎通關丸(包煎,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西洋參(15 公克),朱茯神(30 公克),冬桑葉(20 公克),冬瓜子(30 公克),去節蘆根(30 公分),生甘草(8 公克),川貝母(30 公克),粉丹皮(15 公克),包著的北秫米(30 公克),金石斛(20 公克),栝蔞皮(30 公克),嫩白薇(15 公克),通天草(8 公克),包著煎過的滋腎通關丸(15 公克)

何女,秋溫伏暑,延今三候,初起吐血衄血,繼則身灼熱無汗,熱盛於夜,譫語妄言,口渴欲飲,七八日未更衣,舌焦糙無津,唇色紫暗,脈象弦滑而數,紅白疹雖現即隱,咳嗆痰內帶紅,良由伏溫由營及氣,由里及表,表未得汗,仍傳於裡,裡熱熾盛,少陰之陰液被劫,津無上承,陽明經熱未得外解,腑中燥屎不得下行,腑熱熏蒸心包,神明無以自主,手指震動,肝風欲起,痙厥之變,即在目前矣。急擬生津解肌,下則存陰,表裡兩治,以望轉機。

白話文:

何姓女子,在秋天的時候暑氣入伏未消,一直延續到現在的三個月。一開始出現吐血、流鼻血的症狀,接著身體灼熱但沒有出汗,到了晚上熱度更高,而且開始說胡話,口渴想喝水,已經七八天沒有更換衣服了。患者舌頭發焦粗糙,沒有津液,嘴脣顏色發暗發紫。脈象弦滑而數,紅白相間的疹子出現後又消失,咳嗽時痰中帶血。這是因為伏溫從營氣傳到正氣,從裡到表,表層沒有出汗,熱毒還是傳到了體內。體內熱毒熾盛,少陰經的陰液被劫奪,津液無法上承,陽明經的熱毒無法外解,腑中燥屎無法排出。腑熱上蒸燻烤心包,導致神智無法自主。手指震動,肝風即將發作,痙厥的變化就在眼前了。需要緊急治療生津解肌,下通則保陰,表裡同時治療,期望病情好轉。

鮮生地(六錢),天花粉(三錢),熟石膏(打,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茅蘆根(去心節,各一兩),京玄參(三錢)薄荷葉(八分),生甘草(五分),枳實炭(一錢),鮮石斛(四錢),粉葛根(一錢),全栝蔞(切,四錢),玄明粉(一錢五分,同搗),鮮竹茹(二錢),清寧丸(包,三錢)

白話文:

新鮮地黃(6錢),天花粉(3錢),熟石膏(煅燒後使用,3錢),川貝母(3錢),蘆根(去心和節,每種1兩),京玄參(3錢),薄荷葉(8分),生甘草(5分),枳實炭(1錢),新鮮石斛(4錢),粉葛根(1錢),全瓜蔞(切片,4錢),玄明粉(搗碎,1錢5分),新鮮竹茹(2錢),清寧丸(包入,3錢)

二診,投生津解肌,下則存陰之劑,已服兩帖,微微得汗,腑垢已得下行,所下之垢,色紫黑甚暢,灼熱略衰,譫語亦減,而咳嗆咯痰不出,痰內帶紅,耳聾失聰,口乾欲飲,舌糙黑已減,脈尚弦數,唇焦而裂,此少陰陰液已傷,陽明伏暑化熱,灼津液而為痰,痰阻肺絡,清肅之令不行,木火升騰,擾犯清竅,雖有轉機之兆,尚未敢輕許無妨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看診,用了滋潤生津、緩解肌肉疼痛的藥物,同時用了滋陰補腎的藥方,已經服用了兩帖藥,微微出汗,體內的廢物已開始排出,排出的廢物呈紫黑色,非常暢快。灼熱感稍有減退,胡言亂語也減少了。但咳嗽、窒息、咳不出痰,痰中帶血,耳聾失聰,口乾想喝水,舌苔粗糙發黑已減輕,脈搏仍然弦細而快,嘴脣乾燥龜裂。這說明少陰的陰液已經受損,陽明胃腸中有潛伏的暑熱化為熱氣,灼傷津液而形成痰液,痰液堵塞肺部經絡,導致清氣上升不利。肝火旺盛,影響腦神經,雖然有轉機的跡象,但還不敢輕易認為沒有問題。

今擬人參白虎湯合清營增液湯加減,清營涼氣,肅肺化痰,能得精勝邪卻,即可望出險入夷。

白話文:

現在打算將人參白虎湯與清營增液湯進行加減,來清熱涼氣、理肺化痰。當身體正氣提升而邪氣消退,就能期待病情好轉。
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鮮生地(五錢),肥知母(二錢),連翹殼(三錢),鮮竹葉(三十張),生石膏(打,四錢),京玄參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粉丹皮(二錢),生甘草(八分),鮮石斛(三錢),朱茯神(三錢),枳實炭(八分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

白話文:

西洋參(15 克),新鮮生石膏(50 克),肥知母(20 克),連翹殼(30 克),新鮮竹葉(30 片),生石膏(研成細粉,40 克),京玄參(30 克),川貝母(30 克),丹皮粉(20 克),生甘草(8 克),新鮮石斛(30 克),朱茯神(30 克),枳實炭(8 克),活蘆根(去節,30 釐米)

三診,人參白虎湯、清營增液湯又服二劑,灼熱已減其半,神識亦清,舌焦黑已退,轉為紅絳,脈左弦數,右濡滑而數,睡則驚悸,耳聾口渴,咳嗆咯痰不爽,痰中夾血,津液有來復之漸,暑熱有退避之勢。余焰爍液為痰,膠阻肺絡,木火升騰,擾犯清空,合脈論證,已有出險入夷之佳象。再議生津泄熱,清肺化痰。

白話文:

經過三次診治,服用人參白虎湯和清營增液湯兩劑後,灼熱感減輕了一半,神志也清醒了,舌頭上的焦黑色已經褪去,轉為紅絳色,脈象左邊細數,右邊濡滑而數,睡覺容易被驚醒,耳朵發聾、口渴,咳嗽、咯痰不順暢,痰中帶血,津液逐漸恢復,暑熱也有消退的跡象。殘餘的暑熱灼傷津液形成痰,阻滯肺部經絡,導致肝火上升,擾亂了清氣,結合脈象分析病情,已經有脫離危險,走向康復的良好徵兆。接著考慮滋生津液、清熱泄火、清肺化痰。
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肥知母(一錢五分),冬桑葉(二錢),朱茯神(三錢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,生甘草(六分),青蒿梗(一錢五分),生石膏(打,三錢),天花粉(三錢),粉丹皮(二錢),川貝母(三錢),生石決(八錢),嫩白薇(一錢五分),鮮藕(切片入煎,四兩)

白話文:

西洋參(6公克),肥知母(6公克),冬桑葉(8公克),朱茯神(12公克),活蘆根(去節,30公分),生甘草(2.4公克),青蒿梗(6公克),生石膏(研成粉,12公克),天花粉(12公克),粉丹皮(8公克),川貝母(12公克),生石決明(32公克),嫩白薇(6公克),鮮藕(切片,160公克)

四診,身灼熱已去七八,惟咳嗆咯痰不爽,口渴不多飲,痰中之血,兩日不見,耳鳴失聰,脈左弦小而數,右濡滑而數,舌絳紅,腎陰胃液難復,木火易於上升,餘波未盡,肺金清肅之令不行,況值燥令,燥從火化,火未有不剋金也。再宜甘涼濡潤,生津泄熱,清肺化痰。

白話文:

四診:身熱已退七八成,但咳嗽、咳喘、咯痰不爽,口渴但不太想喝水,痰中帶血,兩天沒見了;耳鳴、失聰,脈左邊弦細而數,右邊濡滑而數,舌頭絳紅色。這是腎陰胃液難以恢復,肝火容易上升,餘熱未消,肺金清肅的命令無法執行,加上正值乾燥季節,乾燥之氣是由火氣化生,火氣沒有不能剋制金氣的。仍然需要使用甘涼滋潤、生津止渴、清肺化痰的治療方法。
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生甘草(八分),水炙桑葉皮(各一錢五分),生石決(八錢),朱茯神(三錢),天花粉(三錢),肥知母(一錢五分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嫩白薇(一錢五分),北秫米(包,三錢),冬瓜子(三錢),活蘆根(去節,一尺),枇杷葉露(後入,四兩)

白話文:

西洋參(7.5克),生甘草(4克),水炙桑葉皮(各7.5克),生石膏(40克),朱茯神(15克),天花粉(15克),肥知母(7.5克),粉丹皮(7.5克),嫩白薇(7.5克),北秫米(包裹,15克),冬瓜子(15克),活蘆根(去節,30釐米),枇杷葉露(後加,200克)

茅童,溫邪夾濕,發熱十三天,汗泄不暢,口乾欲飲,舌質紅,罩薄膩,左脈弦數,右脈濡數。前醫早進白虎湯,致邪陷太陰,清氣不升,大便溏薄,日夜十餘次,小溲短赤,心煩少寐,熱勢加劇,病情非輕。擬解肌疏邪,而理中土,仲聖謂里重於表者,先治其里,仿此意化裁。

白話文:

這位患者是一位年輕小夥子,受到溫熱邪氣夾雜濕氣的侵襲,發燒已經持續了十三天。雖然他出汗,但不太順暢,口渴想喝水。舌頭顏色紅潤,舌苔薄而有膩狀。左邊的脈象弦而有力,右邊的脈象濡而有力。前一位醫生過早地使用了白虎湯,導致邪氣深入太陰臟腑,導致上部的清氣無法升騰。因此,患者大便溏稀,一天有十多次,小便短赤,心煩意亂,睡眠不好,熱度也加劇了,病情已經相當嚴重。現在打算通過疏散邪氣、調理中土的方法來治療。仲景曾說過,注重內裏勝過注重外表的治療,所以應該先治療內臟的疾患。根據這個思路,對症變化,制定治療方案。

粉葛根(二錢),炮薑炭(四分),炒潞黨(三錢),生白朮(二錢),生甘草(五分),赤苓(三錢),金銀花(三錢),山楂炭(三錢),炒車前子(包,三錢),戊己丸(包,二錢),鮮荷葉(一角)

白話文:

葛根(6克),炮製後的生薑(1.2克),炒潞黨參(9克),生白朮(6克),生甘草(1.5克),赤茯苓(9克),金銀花(9克),炮製後的山楂(9克),炒車前草(包,9克),戊己丸(包,6克),新鮮荷葉(一角)

二診,昨進理中湯加減,大便溏泄漸止,而發熱依然,口乾欲飲,舌轉紅絳,脈象弦數,汗泄不通。此氣分之溫未罷,營分之熱內熾,濕化為燥,燥亦傷陰,津乏上承,今擬清營透氣,兼顧中土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診療,昨天服用理中湯加減後,腹瀉逐漸止住,但是發熱仍持續,口乾想喝水,舌頭轉紅絳色,脈象弦數,沒有出汗。這是氣分溫熱未退,營分熱氣內盛,濕熱化為乾燥,乾燥也傷陰,津液不足上行,現在打算清營透氣,同時顧護脾胃。

天花粉(三錢),炒銀花(三錢),赤苓(三錢),冬桑葉(三錢),煨葛根(一錢五分),生白朮(二錢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扁豆衣(三錢),生甘草(五分),白薇(一錢五分),鮮荷葉(一角),白茅根(五錢)

白話文:

天花粉(15克)

炒銀花(15克)

赤苓(15克)

冬桑葉(15克)

煨葛根(7.5克)

生白朮(10克)

粉丹皮(7.5克)

扁豆衣(15克)

生甘草(2.5克)

白薇(7.5克)

鮮荷葉(5克)

白茅根(25克)

三診,昨進清營透氣,兼顧中土之劑,身熱漸減,又見鼻紅,雖曰紅汗,究屬熱遏營分,逼血上行。舌紅絳,脈弦數不靜,陰分已傷,肝火內熾,濕從燥化,陽明之溫,尚未清徹也。既有效機,再進一籌出入。

白話文:

經過三次診治,昨日服用了清營透氣的藥方,並兼顧中土的調理,身體發熱逐漸減退,但仍見鼻子發紅,雖然是紅色汗液,但畢竟是熱氣阻滯營分,迫使血液上行。舌頭紅絳,脈搏弦數而不平靜,陰分已經受傷,肝火旺盛,濕從燥化,陽明的熱氣尚未徹底清除。既然已經有了療效,再進一步調整藥方中的成分,以達到出入平衡。

鮮生地(三錢),炒銀花(三錢),赤苓(三錢),桑葉(三錢),天花粉(二錢),生白朮(二錢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川貝(二錢),生甘草(五分),白薇(一錢五分),炒扁豆衣(三錢),北秫米(包,三錢),鮮荷葉(一角),茅根(去心,五錢)

白話文:

鮮生地(15克),炒金銀花(15克),赤茯苓(15克),桑葉(15克),天花粉(10克),生白朮(10克),粉丹皮(7.5克),川貝(10克),生甘草(2.5克),白薇(7.5克),炒扁豆衣(15克),北秫米(包著,15克),鮮荷葉(1片),茅根(去心,25克)

陳左,濕溫已延月餘,潮熱時輕時劇,渴喜熱飲。白㾦亦布,譫語鄭聲,小溲渾赤,脈象虛滑而數,舌質紅潤,唇燥,此乃氣陰已傷,伏邪濕熱留戀陽明,上蒙清竅,神明無以自主也,脈證參合,已入危險一途。亟宜扶正宣邪,苦化濕熱,以望轉機。

白話文:

患者陳左,濕溫已拖延一個多月,潮熱有時較輕微,有時較劇烈,口渴且喜歡喝熱飲。白帶也多,且胡言亂語、講話不清,小便渾濁且呈紅色,脈象虛浮且快速,舌頭紅潤,嘴脣乾燥。這是氣陰已受損,濕熱邪氣滯留在陽明經,上擾清竅,導致神志不清。脈象和證候相符,已進入危險階段。應立即扶助正氣、宣通邪氣,用苦寒之藥化解濕熱,以求轉機。

黨參(三錢),朱茯神(三錢),川雅連(三分),川貝母(三錢),銀柴胡(一錢),炙遠志肉(五分),細木通(五分),天竺黃(二錢),白薇(一錢五分),紫貝齒(三錢),仙半夏(一錢五分),北秫米(包,三錢),益元散(包,三錢)

白話文:

當歸(三錢),茯苓(三錢),連翹(三分),川貝(三錢),柴胡(一錢),遠志肉(五分),木通(五分),鬱金(二錢),白薇(一錢五分),紫貝齒(三錢),半夏(一錢五分),糯米(包,三錢),益元散(包,三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