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丁甘仁醫案》~ 卷五 (12)
卷五 (12)
1. 蟲痛
龔童,腹痛有年,陡然而來,截然而止,面黃肌瘦,舌光無苔,脈象虛弦。此脾虛生濕,濕鬱生蟲,蟲日積而脾愈傷,脾愈傷而蟲愈橫也。當崇土化濕,酸苦殺蟲,以蟲得酸則伏,得苦則安之故。
生白朮(一錢五分),雲茯苓(三錢),大白芍(二錢),烏梅肉(五分),金鈴子(二錢),陳廣皮(一錢),使君肉(三錢),陳鶴蝨(二錢),白雷丸(一錢五分),開口花椒(十粒)
原按:蟲痛一症,孩童最多,其別即在面黃與陣作之間,此方屢試屢效。惟隨症之新久,病之虛實,而加減施用。使初起者,可去白朮、白芍,加蕪荑(一錢五分),延胡索(一錢),重在殺蟲,以其脾胃尚未傷也。
白話文:
[蟲咬腹痛]
龔童這孩子,長年忍受腹痛之苦,疼痛時突然發作,然後又突然停止,面色萎黃,身體消瘦,舌頭乾淨無苔,脈象呈現虛弱且弦緊。這是因為脾臟虛弱導致濕氣生成,濕氣鬱結後產生寄生蟲,蟲子日益增多脾臟更受損傷,脾臟越受損蟲子就越肆虐。應當強化脾臟功能,化解濕氣,用酸和苦的味道來殺蟲,因為蟲遇到酸會變得安靜,遇到苦就會受到抑制。
藥方包括:白朮1.5錢,茯苓3錢,白芍2錢,烏梅肉0.5錢,金鈴子2錢,陳廣皮1錢,使君子肉3錢,陳鶴蝨2錢,白雷丸1.5錢,花椒10粒。
原本的說明是:寄生蟲引發的腹痛,孩童最常見,特徵在於臉色萎黃以及疼痛呈陣發性。這個藥方經過多次實驗都有效。但要根據病情的新舊,身體的虛實,適當增減藥量。如果剛開始發病,可以去掉白朮和白芍,加入蕪荑1.5錢,延胡索1錢,重點放在殺蟲上,因為此時脾胃尚未受損。
2. 消渴案
尹左,診脈左三部弦數,右三部滑數,太谿細弱,趺陽濡數。見症飲食不充肌膚,神疲乏力,虛里穴動。自汗盜汗,頭眩眼花。皆由陰液虧耗,不能涵木,肝陽上僭,心神不得安寧,虛陽逼津液而外泄則多汗,消灼胃陰則消穀。頭面烘熱,汗後畏冷,營虛失於內守,衛虛失於外護故也。
脈數不減,頗慮延成消症。姑擬養肺陰以柔肝木,清胃陰而寧心神,俾得陰平陽秘,水升火降,方能漸入佳境。
大生地(四錢),抱茯神(三錢),潼蒺藜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),浮小麥(四錢),生白芍(一錢五分),左牡蠣(四錢),熟女貞(三錢),天花粉(三錢),肥玉竹(三錢),花龍骨(三錢),冬蟲夏草(二錢),五味子(三分)
二診,心為君主之官,肝為將軍之官,曲運勞乎心,謀慮勞乎肝,心肝之陰既傷,心肝之陽上亢,消灼胃陰,胃熱熾盛,飲食入胃,不生津液,既不能灌溉於五臟,又不能輸運於筋骨,是以飲食如常,足膝軟弱。汗為心之液,心陽逼津液而外泄則多汗;陰不斂陽,陽升於上則頭部眩暈,面部烘熱,且又心悸。胃之大絡名虛里,虛里穴動,胃虛故也。
脈象左三部弦數,右三部滑數,太谿細弱,趺陽濡數,唇紅舌光,微有苔意,一派陰液虧耗,虛火上炎之象,此所謂獨陽不生,獨陰不長也。必須地氣上升,天氣始得下降。今擬滋養肺陰,以柔肝木,蒸騰腎氣,而安心神。務使陰陽協和,庶成既濟之象。
北沙參(三錢),抱茯神(三錢),五味子(三分),肥玉竹(三錢),天麥冬(各二錢),左牡蠣(四錢),生白芍(二錢),川貝母(二錢),大生地(四錢),花龍骨(三錢),潼蒺藜(三錢),制黃精(三錢),浮小麥(四錢),金匱腎氣丸(包,四錢)
三診,飲食入胃,不生津液,始不為肌膚,繼不為筋骨,書謂食亦見症,已著前章矣。陰液虧耗,肝陽上僭,水不制火,火不歸宅。兩進養肺陰以柔肝木,益腎陰而安心神之劑,尚覺合度。診脈弦數較和,細數依然,仍守原意出入,俾得陰陽和協,水火既濟,則入胃之飲食,自能生化精微,灌溉於五臟,灑陳於六腑。第是恙延已久,斷非能剋日奏功也。
照前方去金匱腎氣丸、五味子、制黃精,加淮山藥(三錢)、鹽水炒杜仲(三錢)、上桂心(四分)。
何左,多飲為上消,多食為中消,多溲為下消。經云:二陽結謂之消。金匱云:厥陰之為病為消。皆由陰分不足,厥陰之火消灼胃陰,津少上承。擬育陰生津法。
大麥冬(三錢),川石斛(三錢),栝蔞皮(二錢),北秫米(包,三錢),大生地(四錢),天花粉(三錢),淮山藥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),金匱腎氣丸(包,三錢),南北沙參(各三錢),生甘草(六分)
白話文:
[消渴案例]
尹先生,檢查脈象,左手三部脈弦數,右手三部脈滑數,太谿脈細弱,趺陽脈濡數。他的症狀是飲食並未讓他肌肉充實,反而精神疲憊無力,虛裏穴處跳動。他會自發性出汗和盜汗,感到頭暈眼花。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的陰液消耗過多,無法滋潤肝臟,導致肝臟的陽氣上衝,心神不得安寧,虛陽迫使津液從體內洩出,造成大量出汗,胃陰被消耗,導致食物消化快。頭部和臉部感到烘熱,出汗後又畏寒,這是因為營養虛弱,無法在體內保持平衡,保護體外的能力也下降。
脈搏頻率沒有減少,擔心會發展成為消渴症。初步計劃是滋養肺陰以調節肝木,清理胃陰以安定心神,讓陰陽平衡,水火上下調和,才能逐漸恢復健康。
藥方包括大生地、抱茯神、潼蒺藜、川貝母、浮小麥、生白芍、左牡蠣、熟女貞、天花粉、肥玉竹、花龍骨、冬蟲夏草、五味子等。
第二次診療,心臟是身體的主宰,肝臟是戰略的中心。心肝的陰損傷,心肝的陽氣上升,消耗胃陰,胃熱旺盛,食物進入胃裡,無法生成津液,既無法滋養五臟,又無法輸送到筋骨,因此雖飲食正常,但腳膝軟弱。汗液是心臟的分泌物,心陽迫使津液外洩,導致大量出汗;陰不能控制陽,陽氣上升,導致頭部眩暈,面部烘熱,且心悸。胃的大絡名為虛裏,虛裏穴跳動,表示胃虛。
脈象左三部弦數,右三部滑數,太谿脈細弱,趺陽脈濡數,脣紅舌光,微有舌苔,這是一片陰液虧損,虛火上升的症狀,這就是所謂的單純陽或陰無法生存或成長。必須讓地氣上升,天氣才能下降。現在的計劃是滋養肺陰,調節肝木,蒸騰腎氣,安定心神。目的是讓陰陽協調,達到平衡。
藥方包括北沙參、抱茯神、五味子、肥玉竹、天麥冬、左牡蠣、生白芍、川貝母、大生地、花龍骨、潼蒺藜、制黃精、浮小麥、金匱腎氣丸。
第三次診療,食物進入胃裡,無法生成津液,起初無法滋養肌膚,後來又無法滋養筋骨。陰液虧損,肝陽上升,水不能控制火,火不能回到原位。已經進行了滋養肺陰調節肝木,滋養腎陰安定心神的治療,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。脈象弦數較為平和,細數仍然存在,仍然遵循原本的治療方案,讓陰陽協調,水火平衡,那麼進入胃裡的食物,就能生成精華,滋養五臟,散佈到六腑。只是這個病程已經很久,不可能立即見效。
按照前面的藥方,去掉金匱腎氣丸、五味子、制黃精,加上淮山藥、鹽水炒杜仲、上桂心。
何先生,多喝水是上消,多吃是中消,多尿是下消。經典上說:二陽結就是消渴。金匱說:厥陰病會導致消渴。這都是因為陰分不足,厥陰的火消耗胃陰,津液減少。建議使用滋養陰液生津的方法。
藥方包括大麥冬、川石斛、栝蔞皮、北秫米、大生地、天花粉、淮山藥、川貝母、金匱腎氣丸、南北沙參、生甘草。
邱先生,上消多渴,下消多尿,上消屬於肺,下消屬於腎。肺腎陰傷,胃火內熾,治火無益。應該滋養水的主要來源,以控制陽光。
藥方包括大生地、生甘草、川貝母、粉丹皮、川石斛、天花粉、肥知母、生白芍、大麥冬、炙烏梅、活蘆根、青皮甘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