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存存齋醫話稿》~ 卷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6)

1. 卷一

以下為重新標點後的文字:

〔十七〕短氣與少氣有辨。少氣者,氣少不足於言。《內經》云:「言而微,終日乃復言者,此奪氣是也。」氣短不能相續,似喘非喘,若有氣上衝,故似喘而不搖肩,似呻吟而無痛是也。《金匱要略》曰:「平人無寒熱,短氣不足以息者,實也。」無寒熱,無表邪,可知其短氣不足以息者,非關邪束於外,毛竅有阻,而息道為之不利;蓋由裡氣因邪而實,或痰、或食、或飲,礙其升降之氣致然耳。此條當與第八條參看。

〔十八〕學醫猶學奕也,醫書猶奕譜也。世之善奕者,未有不專心致志於奕譜,而後始有得心應手之一候。然對局之際,檢譜以應敵,則膠柱鼓瑟,必敗之道也。醫何獨不然?執死方以治活病,強題就我,人命其何堪哉!故先哲有言曰:「檢譜對奕奕必敗,拘方治病病必殆。」丹溪朱氏亦曰:「古方新病,安有能相值者?泥是且殺人。」由是言之,世所傳經驗單方,往往僅標治某病,而不辨別脈證。其間清和平淡之品,即不對證,試用尚無大礙;若剛暴猛烈之藥,用者尚其慎之。余親見:一婦人用密陀僧截瘧,一男子用蘄蛇酒治痛風,皆頃刻告殂,與服毒無異。又張石頑曰:「或問:『近世治黃癉病多用草頭單方。』在窮鄉絕域,猶之可也;城郭愚民亦多效尤,仁人鑑此,豈不痛哉。嘗見有服商陸根、苦匏酒、過山龍、雪裡青、鹿蔥等汁,吐利脫元而死者,指不勝屈。曾有孕婦病黃,誤用瓜蒂搐鼻,嘔逆喘滿,致胎息上衝,慘痛叫號而斃。設當此際,得何法以救之耶?答言:是皆宿孽使然,與飛蛾觸火無異。欲救之者,惟廣行刊布,垂誡將來,勿蹈前轍,庶不失仁人之用心。欲手挽已覆之車,吾末如之何也。」按此則,草頭單方之誤人,為禍尤烈。第瓜蒂搐鼻治黃,是仲聖法;因不知孕婦應忌,而誤用致斃,拘方治病病必殆,斯言洵不誣矣。至用商陸根等,猶舉其名;當其誤用時,或能知何藥之誤,尚可設法解救。特有一種以草藥治病者,輾轉傳授,謬稱秘方,僅識其形狀氣色之草藥,採而用之,在用者自己,尚不能舉其名;而且先揉搗之,使人莫能辨識,故神其說以惑人。治或得效,則群相走告,詫為神奇。後凡遇是病,以為業經試驗之方,放膽用之而不疑,一服未效,再服三服。殊不知:效於此者,未必效於彼,以病有淺深,體有強弱,證有寒熱虛實,斷不能執一病之總名,而以一藥統治之也。且草藥之用,往往力專而性猛;藥病偶或相當,其奏功甚捷;一不相當,亦禍不旋踵。深願世之明哲保身者,守未達不敢嘗之訓,萬弗以性命為試藥之具。並輾轉勸誡,俾共知:用藥治病,雖專門名家,尚須詳細體察,詎可輕服草藥,存僥倖之心,致蹈不測之禍哉!

白話文:

[卷一]

十七、短氣和少氣有所不同。少氣是指氣息不足以說話,內經說:「說話聲音微弱,一整天才能再說話,這就是奪氣。」氣短是指呼吸不能連續,好像喘息卻又不是喘息,像是氣往上衝,所以看起來像喘息卻沒有聳肩,像是呻吟卻沒有疼痛。金匱要略說:「普通人沒有寒熱,呼吸短促不足以維持呼吸的,是實證。」沒有寒熱、沒有外邪,可知這種呼吸短促不足以維持呼吸的,並不是外邪束縛於體表,毛孔阻塞,導致呼吸道不暢,而是內在之氣因為邪氣而導致實證,可能是痰、食積或飲水阻礙了氣的升降所致。這一段應該與第八段一起參考。

十八、學習醫術就像學習下棋一樣,醫書就像棋譜一樣。世上善於下棋的人,沒有不專心致志研究棋譜的,然後才能做到得心應手。然而,對弈的時候,照著棋譜應敵,那就是死板硬套,必然會失敗。醫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?用固定的方劑治療活生生的疾病,強行套用,人的性命怎麼承受得起呢?所以先哲有言:「照著棋譜下棋,必定失敗;拘泥方劑治病,疾病必定危殆。」丹溪朱氏也說:「古代的方劑治療現代的疾病,哪有能相合的呢?死守方劑就會殺人。」由此可知,世傳的經驗單方,往往只標明治療某種疾病,而不辨別脈象和證候。其中平和淡泊的藥物,即使不對症,試用也無大礙。但如果是峻猛烈的藥物,使用者更應該謹慎。我親眼見過一個婦女,用密陀僧治療瘧疾,一個男子用蘄蛇酒治療痛風,都頃刻間死亡,與服毒無異。又張石頑說:「有人問,近來治療黃疸病多用草藥單方,在窮鄉僻壤,尚且勉強可以,城裡的愚民也多效仿,仁人見此,豈能不痛心疾首?曾經見過服用商陸根、苦匏酒、過山龍、雪裡青、鹿蔥等汁液,嘔吐瀉肚,丟了性命而死者,多不勝數。曾有孕婦患黃疸,誤用瓜蒂搐鼻,嘔吐、氣喘、腹部脹滿,導致胎氣上衝,慘痛呼叫而死。

假設在此時,有什麼辦法可以救治呢?回答說:這些都是宿命使然,如同飛蛾撲火一樣。想要救治的人,唯有廣泛刊印宣傳,告誡後人,不要重蹈覆轍,才不辜負仁人的用心。想要挽救已經覆蓋的車輛,我怎麼能做到呢?以此看來,草藥單方的危害很大。只是瓜蒂搐鼻治療黃疸,是仲景的療法,因為不知道孕婦應該忌用,而誤用致死。

拘泥方劑治病,疾病必定危殆,這句話確實不假。至於使用商陸根等等,尚且能記住藥名,誤用時還能知道是哪種藥物誤用了,還可以設法解救。特別有一種用草藥治病的人,輾轉傳授,謊稱秘方,只認識草藥的形狀和顏色,採摘後就使用。使用者自己,都不能說出藥名,而且先揉碎搗爛,讓人無法辨認,所以神化其說以迷惑人。治療有時有效,

就大家紛紛傳告,驚嘆其神奇。以後凡遇到這種病,就認為是已經試驗過的方劑,放膽使用而不懷疑。一服無效,再服三服,殊不知有效於此的,未必有效於彼。因為疾病有輕重,體質有強弱,證候有寒熱虛實,絕對不能執著於疾病的總名,而用一種藥物統治所有疾病。況且草藥的使用,往往藥力專一而藥性猛烈,藥物和疾病偶然相合,其療效甚快,

一旦不相合,禍患也會很快發生。我深願世上聰明懂得自保的人,遵守不了解就不要嘗試的教訓,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性命當試藥的工具,並且輾轉勸告他人,讓大家知道用藥治病,即使是專門的名醫,也必須詳細體察,怎麼可以輕易服用草藥,存有僥倖之心,以致於遭受不可預測的禍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