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存存齋醫話稿》~ 卷一 (2)
卷一 (2)
1. 卷一
[則陽氣不能升,故肺干而渴。譬如釜中有水,以板蓋之,下有火力,暖氣上騰,而板能潤。無火力,則水氣不能上板,終不可得而潤也。然枯燥由於陰竭者,則是泉源既竭,必須大劑濡養頻服,如救焚然,始克有濟。同一枯燥證,有陰凝陰竭之分。二證霄壤懸殊,萬一誤投,死生立判,不可不細審也。
[四]痰屬濕,為津液所化。蓋行則為液,聚則為痰,流則為津,止則為涎,其所以流行聚止者,皆氣為之也。龐安常有言:「人身無倒上之痰,天下無逆流之水。故善治痰者,不治痰而治氣。氣順,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。」余謂「不治痰而治氣」一語,為治痰妙諦。
蓋痰之患由於液不化,液之結由於氣不化。氣之為病不一,故痰之為病亦不一。必本其所因之氣,而後可治其所結之痰。醫旨緒餘曰:「治痰當察其源。」倘以二陳統治諸痰,因於濕者固宜,使無濕則何以當之?如因於火,則當治火。火降金清,秋令乃行,水無壅遏,痰安從生?
丹溪朱氏曰:「黃芩治痰,假其下火。」正謂此也。余可類推。
[五]河間劉氏曰:「腸胃鬱結,穀氣內發而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故善噫而或下氣也。」余謂噫與下氣,即屬宣通,所以肝胃病往往得噫與下氣稍瘥也。雖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而猶得宣通於腸胃之上下也。
[六]大黃同附桂用,是溫下法。葉氏醫按痢門,姚頤真用大劑肉蓯蓉配姜附,是即溫下法化為溫滑法。瀉心湯姜連並用,是苦辛開降法。馬元儀印機草中乾薑同栝蔞用,是即苦辛開降法化為辛潤開解法。栝蔞潤燥開結,蕩熱滌痰,為胸膈熱鬱之聖藥。其性濡潤,謂之滑腸則可,若代大黃作下藥用則不可。吾鄉章虛谷有蔞仁辨,言之甚詳。
[七]余治一暑濕證,已熱退神清,胃動進食矣。忽急柬邀診,仍發熱神昏,更加氣喘。細詢因吃粥油三四盞,遂致此。餘力辭,病竟不起。閱本草綱目拾遺言:「粥油能實毛竅,滋陰之功勝熟地。」暑濕初愈服此,安得不復發而增劇耶?又袁了凡先生曰:「煮粥飯,中有厚汁滾作一團者,此米之精液,食之最能補精。」又紫竹林單方治精清不孕方,用粥油,日日取起,加煉過鹽少許,空心服下,其精自濃。
[八]人知息道從口鼻出入,不知遍身毛竅,俱暗隨呼吸之氣以為鼓伏。所以外感表實證,毛竅阻而氣機不能相引,則發喘。內傷表虛證,汗多亡陽,毛竅開而氣機過泄,則息微。
[九]洄溪徐氏謂天士葉氏,每以絡字欺人。其實徐氏軀殼臟腑經絡論有云:「人有皮肉筋骨,所謂軀殼也。而虛其中,則有臟腑以實之。其連續貫通者,則有經有絡,貫乎臟腑之內,運乎軀殼之中,為之道路,以傳變周流者也。」是明知有絡,而每詆之,何也?或云:徐批葉案非真本,乃託名者。]
白話文:
[卷一]
肺部陽氣不能上升,就會導致肺部乾燥口渴。就像鍋裡有水,用蓋子蓋住,底下有火,熱氣往上走,蓋子就能被水汽潤濕;但如果沒有火,水氣就上不去,蓋子就永遠不會濕潤。 同樣,如果乾燥是因為陰氣耗竭,那就好比泉水乾涸,必須大量滋潤,頻頻服用藥物,就像救火一樣,才能有效。同樣是乾燥的症狀,有陰氣凝滯和陰氣耗竭兩種情況,這兩種情況差異巨大。萬一用錯藥,生死立判,不可不仔細審查。
痰屬於濕,是由津液轉化而來,流動就成液體,凝聚就成痰,流動就成津液,停滯就成唾液。它流動或停滯,都取決於氣的運行。龐安常說:「人體沒有倒流的痰,天下沒有逆流的水。所以善於治療痰的人,不治痰而治氣,氣順了,全身的津液也隨著氣的運行而順暢。」我認為「不治痰而治氣」這句話,是治療痰的妙訣。
痰的病因在於津液不能化解,津液的凝聚在於氣的運行不暢,氣的病變有很多種,所以痰的病變也很多種。必須從氣的病因入手,才能治療痰的凝聚。醫學典籍上說:「治療痰要察其源頭。」如果用二陳湯治療各種痰證,如果是濕邪引起的固然適合,但如果不是濕邪引起的,又該怎麼辦呢?如果因火邪引起,就應該治療火邪,降火清金,秋季行令,水就不會阻塞,痰自然不會產生。
朱丹溪說:「黃芩治療痰,是藉助它來降火。」正是這個道理。其他藥物可以以此類推。
河間劉氏說:「腸胃鬱結,穀氣內生而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所以會頻繁打嗝或放屁。」我認為打嗝和放屁都屬於宣通,所以肝胃病往往通過打嗝和放屁稍微緩解。雖然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,但仍然可以在腸胃上下宣通。
大黃配伍附子使用,是溫下法;葉氏治療痢疾,姚頤真用大劑量的肉蓯蓉配伍薑附,這就是溫下法演變成溫滑法;瀉心湯中薑黃連翹並用,是苦辛開降法;馬元儀在印機草方中用乾薑配伍栝樓,這就是苦辛開降法演變成辛潤開解法。栝樓潤燥開結,蕩滌熱痰,是治療胸膈熱鬱的良藥。它的性質潤滑,說它滑腸是可以的,但如果代替大黃作瀉藥使用就不行了。我們鄉下章虛谷有關於栝樓仁的論述,講得很詳細。
我治療一個暑濕證,熱退神清,胃口也好了,突然被緊急邀請診治,病人又發熱神昏,還加上了氣喘。仔細詢問,原來吃了三四碗粥油,才導致這樣。我力辭,病人最終不起。我查閱《本草綱目拾遺》,上面說:「粥油能阻塞毛竅,滋陰的功效勝過熟地。」暑濕初愈服用這個,怎麼能不復發加重呢?袁了凡先生也說:「煮粥飯,中間有濃稠的米汁滾成一團,這是米的精華,吃它最能補精。」又紫竹林單方治精清不孕的方子,也用粥油,每天取起,加少許煉過的鹽,空腹服用,精氣自然濃稠。
人們知道呼吸道從口鼻出入,卻不知道全身的毛竅都暗中隨著呼吸之氣而鼓動。所以外感表實證,毛竅阻塞,氣機不能互相引導,就會發喘;內傷表虛證,汗多亡陽,毛竅開放,氣機過度泄漏,就會呼吸微弱。
洄溪徐氏說天士葉氏,常用經絡來說騙人。其實徐氏的《軀殼臟腑經絡論》說:「人有皮肉筋骨,這就是所謂的軀殼;而虛其中,則有臟腑來充實它;其連續貫通的,則有經絡,貫穿於臟腑之內,運行於軀殼之中,作為道路,來傳遞變化周流。」這明明知道有經絡,卻經常詆毀它,為什麼呢?有人說,徐氏批點葉氏的醫案不是真本,是託名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