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震篡

《古今醫案按》~ 卷四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6)

1. 虛損

或發腫毒。或作瀉。此數者聽其自來。乃臟腑邪氣欲出。發動流行之象也。倘不預言。恐變證多端。患者驚駭耳。因與以補脾生肺滋腎水之劑。五六帖數脈不減。此真元虛而燥也。即以前劑去頭煎。服二煎三煎。不十劑而脈數退去。此時虛火一退。中氣便寒。以六君子加薑、桂。

五六帖脾氣運動。痰飲便行。歸於腰脅。肝腎部分大痛。邪之所湊。其氣必虛。益見肝腎虛矣。令外以鹽熨。內服二陳加桃仁、延胡、苡仁。二帖。大腸見痰血而痛止。復用六君加白芍、五味而愈。倘不預明此理。變出腰脅痛時。便沒主張矣。

震按慎柔所著五書。專治虛勞。其論有第二關第三關之說。其藥有去頭煎服二煎三煎之法。其辨陰陽寒熱與人不同。而專主於溫補。亦自成一家而已。觀此案即可見其立異鳴高也。

〔附〕葉天士治一人。年二十歲。夏月咳嗽。時帶血出。常發寒熱。飲食減。身漸瘦。口不渴。行動時或仆地。有日輕。有日重。牙宣齦腫。晨起則血膠厚於齒齦上。脈細帶數。群以弱證治。二地二冬等滋陰藥。遍嘗不效。葉用蘆根、滑石、杏仁、苡仁、通草、鉤藤、白豆蔻。

囑云服二十帖。全愈矣。若不滿二十帖。後當瘧也。其人服十帖。已霍然。即停藥。十月中。果發瘧。仍服前藥而瘧愈。

震按此係伏暑似乎虛勞。故決以後當發瘧。設遇慎齋慎柔不知作何治法。

〔附〕天翁治黃公子癆病案。曰。大凡精血內奪為虛。虛不能自復為損。但須分晰自上自下。從陰從陽。起見為調理。是病始於飲酒勞心。營氣先傷。心陽下溜。腎陰不主涵蓄。素多夢遺。上年夏月。先有泄瀉。繼發痎瘧。雖暑濕熱六淫相浸。然邪之所湊。本氣先虛。血附於絡。

絡凡十五。絡傷血溢。莫能堵御。皆是陽氣動極無制。譬諸颶風波濤矣。陽和風熄。勢必漸緩。但既去難追。所謂血脫益氣。以無形能生有形也。必須靜形體。寧神志。令陰平陽秘。以收全功。用藥亦本四時生氣。間有客邪標恙。惟投輕劑一二即止。冬春兩季按法。入夏色脈頗安。

然里真未復。長夏陽泄地升。深抱復發之憂。果以黴濕潮蒸。驟暖鬱勃。遂令諸脈中之氣皆泄。絡中之血大沸。一損再損。臟真少藏。奇經八脈。乏氣支持。衝任由前而升。咳逆烘熱。蹺維失護。督脈無權。炎熇日熾。脂液日消。急急固護大氣以包舉。漸引漸收。冀其根蒂之把握。

次則調和中土。以安穀知味。百日安靜。再為斟酌。其清涼治嗽。熱燥剛補。一概屏棄。天暑。午後服生脈散。若便溏泄瀉。則停之。每晨。服一炁丹丸。遺證。必用桑螵蛸散。若飲食不和。用異功散加炒黑神麯、炒黑麥芽。四君子湯兼參苓白朮散間服。

震按先生此論。真虛損病之上池水也。其方亦虛損病之返魂丹也。較夫專於滋陰專於補陽者。偏陂平正。奚啻霄壤。

白話文:

虛損

身體可能出現腫毒或腹瀉。這些症狀的出現,是臟腑邪氣欲排出體外,邪氣在體內流竄的表現。如果不預先診斷,恐怕會產生多種併發症,讓患者驚慌失措。因此,我會使用補脾、生肺、滋腎水的藥方。服用五六帖藥後,脈搏仍頻數,這是因為真元虛弱且乾燥所致。於是,我將之前的藥方減少藥材後再煎煮,服用第二、第三煎。不到十劑藥,脈搏頻數就消失了。此時虛火退去,中氣轉寒,於是改用六君子湯加生薑、桂枝。

服用五六帖藥後,脾氣運轉,痰飲排出,歸於腰脅,肝腎部位劇痛。邪氣聚集之處,正氣必然虛弱,更加證明肝腎虛弱。因此,我會在外用鹽熨療法,內服二陳湯加桃仁、延胡索、薏苡仁,服用兩帖。大腸出現痰血,疼痛停止後,再服用六君子湯加白芍藥、五味子,最終痊癒。如果沒有預先明瞭此理,等到出現腰脅疼痛時,就沒有治療方向了。

震按:慎柔所著《五書》專治虛勞,其中論述有第二關、第三關之說,藥方有減少藥材後再煎煮服用第二、第三煎的方法。其辨證論治陰陽寒熱與眾不同,專重溫補,自成一家之言。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其獨到的見解和高超的醫術。

附:葉天士治療一位二十歲的年輕人,夏季咳嗽,常帶血,時有寒熱,飲食減少,身體日漸消瘦,口不渴,行動時可能跌倒,病情時輕時重,牙齦腫痛,早晨起床時,牙齦上會有凝固的血塊,脈象細數。許多醫生都認為是虛弱證,使用生地、熟地、麥冬等滋陰藥物,但效果不佳。葉天士使用蘆根、滑石、杏仁、薏苡仁、通草、鉤藤、白豆蔻。

囑咐病人服用二十帖藥,便可痊癒,若不到二十帖,日後會得瘧疾。病人服用十帖藥後,病體霍然痊癒,便停藥。十月中,果然發瘧疾,再次服用之前的藥物,瘧疾痊癒。

震按:這應該是伏暑之邪,看似虛勞,所以斷定日後會發瘧疾。如果遇到慎齋慎柔,不知會如何治療。

附:天翁治療黃公子癆病的案例:凡是精血內耗導致虛弱,虛弱不能自行恢復就成了損傷。治療時,必須區分病位是上焦還是下焦,是陰虛還是陽虛,才能對症調理。此病始於飲酒勞心,營氣首先受損,心陽下移,腎陰不能涵養,素來多夢遺。上一年夏天,先有腹瀉,繼而發瘧疾。雖然暑濕熱邪氣侵襲,但邪氣之所以聚集,是因為正氣先虛,血液附著於經絡。

經絡共有十五條,經絡受損,血液溢出,無法阻止,都是因為陽氣過盛而無制約,如同颶風巨浪。陽氣和緩,病情自然會減輕,但既已流失,難以追回。所謂「血脫益氣」,是因無形之氣能生有形之血。必須靜養身體,寧靜心神,使陰陽平衡,才能完全康復。用藥也應遵循四時生氣之理,如有外邪,只用輕劑一兩劑即可。冬春兩季按法治療,到夏天,面色脈象都比較平穩。

但根本病因尚未痊癒,長夏陽氣外泄,地氣上升,我深感病情復發的憂慮。果然因為潮濕悶熱,天氣驟然轉暖,導致全身經絡之氣都外泄,經絡中的血液沸騰,病情一再加重,臟腑精氣減少,奇經八脈缺乏氣血的支持,衝任二脈由下向上衝,出現咳嗽、逆氣、胸悶熱,足厥陰肝經失去保護,督脈失去統御,內熱熾盛,體液日漸消減。必須緊急固護元氣,漸漸引導,漸漸收斂,以期抓住病根。

其次,調和脾胃,使病人能飲食正常。百日靜養後,再作斟酌。所有清涼止咳的藥物,以及熱燥的峻猛補藥,都應摒棄不用。夏天,午后服用生脈散,如果大便溏泄,則停服。每天早晨服用一炁丹丸,遺精症狀可用桑螵蛸散。若飲食不調,用異功散加炒黑神麴、炒黑麥芽,四君子湯和參苓白朮散間隔服用。

震按:先生的論述,是虛損病的最高境界,其方劑也是虛損病的靈丹妙藥。比起專注於滋陰或專注於補陽的療法,它更能平衡陰陽,其差距猶如天壤之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