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震篡

《古今醫案按》~ 卷八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4)

1.

東垣治一人。壯年病腳膝痿弱。臍下尻臀皆冷。陰汗臊臭。精滑不固。或以鹿茸丸治。不效。李診之脈沉數而有力。即以滋腎丸治之。以寒因熱用。引入下焦。適其病所。瀉命門相火之勝。再服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位名為丹溪的醫生治療一位病人。這個病人體型肥壯,喜歡吃濃鬱厚重口味的食物,而且經常憂愁憤怒。他的脈搏總是沉重且澀滯。春天時,他得了痰氣的疾病,醫生誤以為他是虛寒體質,於是用燥熱香竄的藥物治療他。到了夏天,他的雙腿虛弱,氣往上衝,食慾減退。朱丹溪說:這是熱氣鬱結在體內,脾臟虛弱的徵兆。痿厥的症狀已經出現了。體型肥胖,脈搏沉重,這並不一定是死證,但藥邪太過嚴重。在火旺的季節,想要治癒是很困難的。先用竹瀝下白朮膏給他服用,一共服用二斤,他的氣開始下降,食慾也增加了。一個月後,他突然大汗淋漓而死。朱丹溪寫下這個案例作為誤用藥物的警示。

震按陰汗臊臭。精滑不固。脈沉數有力。顯系下焦濕熱。東垣自云。瀉其相火之勝。所謂腎熱則骨痿也。

丹溪治一人。形肥味厚。多憂怒。脈常沉澀。春病痰氣。醫以為虛寒。用燥熱香竄之藥。至夏兩足弱。氣上衝。食減。朱曰。此熱鬱而脾虛。痿厥之證作矣。形肥而脈沉。未是死證。但藥邪太盛。當此火旺之令。實難求生。且與竹瀝白朮膏。盡二斤。氣降食進。至一月後。仍大汗而死。書此為誤藥之戒。

震按氣衝即是喘逆。又復食減。病已重矣。況兼兩足弱乎。此下虛上盛之候。其謂形肥而脈沉。未是死證。即平脈篇肥人責浮之義。蓋指脈非應死之脈。實死於藥也。

白話文:

震先生認為氣衝就是喘逆。又加上食慾減退。病情已經很嚴重。何況兩腳又虛弱呢,這是下虛上盛的跡象。所謂的身形肥胖卻脈搏沉緩,並不是死亡的徵兆,就像在平脈篇中提到的肥胖的人脈象應該要浮。這是指脈象並不是死亡脈象,而是死於藥物。

滑伯仁治一婦。始病瘧。當夏月。醫以脾寒胃弱。久服桂、附等藥。後瘧雖退。而積火燔熾。致消穀善飢。日數十飯猶不足。終日端坐如常人。第目昏不能視。足弱不能履。腰胯困軟。肌肉虛肥。至初冬。伯仁診之。脈洪大而虛濡。曰。此痿證也。長夏過服熱藥所致。蓋夏令濕當權。

白話文:

滑伯仁治療一位婦人的疾病。這位婦女一開始患的是瘧疾。那時是夏天。醫生認為她的脾胃虛寒。於是長期服用桂枝、附子等溫熱的藥物。後來瘧疾雖然退了。但體內的火氣卻愈來愈旺盛。導致消化不良和飢餓感。一天吃上幾十頓飯都感到吃不飽。整天端坐在那裏,像個正常人一樣。只是眼睛昏花看不見東西。雙腳無力無法走路。腰胯部位軟弱無力。肌肉虛弱肥胖。到了初冬,滑伯仁診斷了她的病情。脈搏洪大而虛弱,並且很濡軟。他說。這是痿證。是夏天長期服用熱性藥物所造成的。因為夏天應該以濕氣為主。

剛劑太過。火濕俱甚。肺熱葉焦。故兩足痿易而不為用也。遂以東垣長夏濕熱成痿之法治之。日食益減。目漸能視。至冬末。忽下榻行步如故。

白話文:

剛烈的藥劑用量過度,火氣與濕氣都非常嚴重。肺部燥熱以致肺葉萎縮焦枯。因此兩隻腳痿弱,無法使力。於是以東垣張元素〈長夏濕熱成痿〉的治療方法來治療。每天的食量逐漸減少,眼睛漸漸能夠視物。到了冬末,忽然能夠下牀走路,和以前一樣。

震按東垣長夏濕熱成痿法。即清燥湯也。用於此證最妥。合上案觀之。可謂喜用辛燥熱藥者戒。

白話文:

震按東垣長夏濕熱成痿的治療方法,就是清燥湯。用於此症最為適當。結合上面的案例來看,可以用來告誡那些喜歡用辛燥熱藥的人。

石山治一人。因久坐腰痛。漸次痛延右腳。及左腳。又延及左右手。不能行動。或作風治而用藥酒。或作血虛而用四物。一咽即痛。蓋覆稍熱。及用針砭。痛甚。煎服熟地。或吞虎潛丸。又加右齒及面痛甚。季秋。汪診之脈濡緩而弱。左脈比右較小。或澀。尺脈尤弱。曰。

白話文:

石山來找我看病。因為久坐而導致腰痛。漸漸地,疼痛延伸到右腳、左腳,然後又蔓延到左右手。他無法行走,所以有人用風的方法治療,並使用藥酒。也有人認為他是血虛,於是使用四物湯。但石山只要一吞嚥,就會感到疼痛。稍微蓋上被子,他會覺得太熱。如果使用針灸,疼痛會變得更嚴重。煎服熟地,或吞服虎潛丸,這些方式都沒有效果。而且,他的右邊牙齒和臉部疼痛得更加劇烈。農曆秋末,汪醫生診斷他的脈搏濡緩而弱。左脈比右脈小,而且有時澀滯。尺脈尤其虛弱。汪醫生說:

此痿證也。彼謂痿證不當痛。汪曰。諸痿皆起於肺熱。君善飲。則肺熱可知。經云。治痿獨取陽明。陽明者胃也。胃主四肢。豈特腳耶。痿兼濕重者。則筋緩而痿軟。兼熱多者。則筋急而作痛。因檢橘泉傳示之。始信痿亦有痛。又經云。酒客不喜甘。熟地味甘。而虎潛丸益之以蜜。

白話文:

這不就是痿症的狀況嗎?古書說痿證不應該疼痛。汪醫生說,所有的痿症都是源於肺部過熱。病人愛喝酒,就可以知道肺部過熱了。經書說,治療痿症,只需要針對陽明經。陽明經就是胃經,胃經主管四肢。難道只有腿部嗎?痿症同時有濕氣重的病人,筋脈鬆弛,就會痿軟。同時有過熱症狀多的病人,筋脈緊繃,就會感到疼痛。我因此檢視了橘泉傳示的醫書,才相信痿症也會伴隨疼痛。經書還說,酗酒的人不喜歡吃甜食。熟地黃味甘,而虎潛丸還添加了蜂蜜。

則甘多助濕而動胃火。故右齒面痛也。遂以人參二錢。黃耆一錢五分。白朮茯苓虎潛丸麥門冬各一錢。歸身八分。黃柏知母各七分。甘草四分。煎服五帖。病除。彼遂棄藥。季冬復病。仍服前方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服用了甘味藥物過多,會助長濕氣,進而引動胃部的虛火。因此,右邊的牙齒就會發生疼痛。於是,以人參二錢、黃耆一錢五分、白朮、茯苓、虎潛丸、麥門冬各一錢、歸身八分、黃柏、知母各七分、甘草四分來煎服,總共服用了五帖,疾病就已經痊癒了。病人卻自行停藥了。到了冬天,疾病又復發了,仍然服用前面的處方,也很快痊癒。

震按此案講病最精。用藥則未敢深信。既云熱多者筋急而痛。且現在右齒面痛。何以重用參、耆甘溫之藥。其些微之知柏。寧有益耶。

白話文:

震注:此位醫師診斷病情非常精準,但我不完全認同他的用藥方式。既然他說「熱越多,筋脈越緊繃,疼痛越嚴重」,而且目前只有右邊的牙齒疼痛,為何還要大量使用人參、黃耆這類甘溫藥物呢?那些少量的知母、柏子仁又能有什麼幫助呢?

一人形肥色黑。素畏熱而好飲。年三十餘。忽病自汗如雨。四肢俱痿。且惡寒。小便短赤。大便或溏或結。飲食亦減。醫作風治。用獨活寄生湯小續命湯罔效。仲夏。汪視之脈沉細而數。約有七至。曰。此痿證也。丹溪云。斷不可作風治。經云。痿有五。皆起於肺熱。只此一句。

白話文:

一個人身材肥胖、膚色黝黑,素來怕熱,卻又嗜好飲酒。三十多歲時,忽然得病,自汗如雨,四肢痿弱,又怕冷,小便短赤,大便時而稀溏時而便祕,飲食也減少了。醫生診斷為風證,使用獨活寄生湯、小續命湯治療,都沒有效果。到了仲夏,汪醫生診脈,發現脈搏沉細而數,大約每分鐘有七至八次。他說,這是痿證。丹溪曾經說過,痿證絕對不可以當做風證來治療。《黃帝內經》中說,痿證有五種,都是由於肺熱引起的。只要記住這句話就夠了。

便知其治之法矣。經又云。治痿獨取陽明。蓋陽明。胃與大腸也。胃屬土。肺屬金。大腸亦屬陽金。金賴土生。土虧金失所養。而不能下生水。腎水涸火盛。肺愈被傷。況胃主四肢。肺主皮毛。今病四肢不舉者。胃土虧也。自汗如雨者。肺金傷也。故治痿之法。獨取陽明。而兼清肺經之熱。

白話文:

知道了他們的治療方法。經典中又說,治療痿證只需要調整陽明經,因為陽明經包含了胃和 大腸。胃屬土,肺屬金,大腸也屬陽金。金憑藉土生長,土虛金就失去了滋養,不能再降生水,腎水枯竭、虛火旺盛,肺部受到更嚴重的損傷。而且,胃主管四肢,肺主管皮膚和毛髮,現在的患者四肢不能伸展,是胃土虛弱;自汗如雨,是肺金受損。所以,治療痿證的方法,只需要調整陽明經,同時清肺經的熱火。

正合東垣清燥湯。服百帖。果愈。

震按脈沉細而數。約有七至。鬱熱深矣。何不直清其熱。而僅用清燥湯清補兼施之藥耶。蓋痿本虛證。加之自汗如雨。飲食減少。則肺胃愈虛。故用此方補土以生金。益水以制火。治其本也。連、柏苦寒。苓、瀉淡滲。治其標也。古人治病。審慎周到如此。亦知其必中。故能持久以收功。

白話文:

張震按脈象沉細而數,約有七至。鬱熱已經很深了。為什麼不直接清熱,而僅用清燥湯這種清補兼施的藥呢?痿證本是虛證,再加上他自汗如雨,飲食減少,則肺胃更加虛弱。所以用這個方子補土以生金,益水以制火來治療他的根本。連翹、柏皮苦寒,茯苓、澤瀉淡滲,治標。古人治病,像這樣審慎周到,也曉得一定能治好,所以能持之以恆而收取功效。

立齋治其師僉憲高如齋。自大同回。謂薛曰。余成風病矣。兩腿逸則痿軟而無力。勞則作痛如針刺。脈洪數而有力。立齋曰。此肝腎陰虛火盛而致。痿軟無力。真病之形。作痛如錐。邪火之象也。用壯水益腎之劑而愈。高曰。向寓宦邸。皆以為風。恨無醫藥。若服風劑。豈不殆哉。

白話文:

立齋醫生治療了他的老師僉憲高如齋。高如齋從大同回來後,跟薛醫生說:「我得了風病了。走路的時候,兩腿彎曲沒有力氣。如果累的話,就會像針刺般的疼痛。脈搏快速有力。」立齋醫生說:「這是肝腎陰虛火盛導致的。彎曲無力是真正病情的表現。疼痛如錐是邪火的徵象。」用滋補腎水的藥劑就治好了。高如齋說:「以前住官邸的時候,大家都以為這是風病。很遺憾沒有藥來治療。如果服用了風病的藥劑,豈不是完了嗎?」

震按此脈洪數而有力。故用壯水益腎之藥。若脈數而無力。當用地黃湯生脈散補血湯矣。下案二證。虛象顯然。猶用風藥。死復何疑。

白話文:

震認為這個脈象洪數而且有力,因此使用藥性能夠增強腎臟功能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脈數而無力,應該使用地黃湯合生脈散補血湯來補血。下面兩個病症都顯然虛弱,卻仍然使用發散風藥,死亡還有什麼好懷疑的。

一男子足痿軟。日晡熱。薛曰。此足三陰虛。當用六味滋腎二丸補之。一婦人腿足無力。勞則倦怠。薛曰。四肢者土也。此屬脾虛。當用補中益氣及還少丹主之。俱不從其言。各執搜風天麻二丸並愈風丹而殞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男子的腳軟弱無力,到了傍晚就覺得發熱。薛醫師說:「這是腳三陰虛的緣故,應該用六味滋腎二丸來補益。」有一位婦人腿腳無力,一旦勞累就感到疲倦怠惰。薛醫師說:「四肢是屬土,這是脾虛的緣故,應該用補中益氣及還少丹來調理。」可是他們都不聽從薛醫師的建議,各自服用搜風天麻二丸和愈風丹,結果反而導致死亡。

江應宿北遊燕。路過山東。孫上舍長子文學病察。延江診視。曰。無能為矣。經云。大肉已脫。九候雖調。猶死。而況於不調乎。時夏之半。六脈弦數。既泄且痢。脾傳之腎。謂之賊邪。病已極矣。不出八月。水土俱敗。至期而逝。敢辭。孫曰。內人請脈之。形容豫順。語音清亮。

白話文:

江應宿往北方燕地遊歷,路過山東。孫上舍的家裡長子文學患病已久,於是請江應宿診斷。江應宿說:我無能為力了。根據醫書記載,大肉已脫落,九種脈象雖然都調整好了,但依然會死亡,何況脈象不正呢?當時是夏天,孫文學脈搏又快又緊,又有腹瀉和痢疾,脾臟傳染到腎臟,稱為賊邪。病已經很嚴重了,不到八月份,水和土都會衰敗。到了期限,孫文學就去世了。我不敢推辭。孫上舍說:讓我的妻子把脈,她的脈象平和順利,說話聲音清亮。

不顯言何證。診畢。孫問何病。江曰。寸關洪數。尺微欲絕。足三陽脈逆而上行。上實下虛。此痿證也。病雖久可治。孫曰。何因而得此。江曰。經云。悲哀太過則胞絡絕。胞絡絕則陽氣內動。發則心下崩。數溲血也。大經空虛。發為肌痹。傳為脈痿。有所失亡。所求不得。

白話文:

不在明顯的症候中判斷病症。診斷結束後,孫思邈詢問病情。蔣氏回答說:寸、關兩脈洪大數快,尺脈微弱欲絕,足三陽脈逆行,上部實,下部虛。這是痿證。儘管此病已發很久了,但還可治療。孫思邈說: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疾病?蔣氏回答說:經上說,悲哀過度,則胞脈斷絕。胞脈斷絕,則陽氣內動。發作時,則心下崩塌,小便中多次帶血。大經空虛,發成為肌肉痹阻,傳變為脈痿。有所失去,有所求而不得。

則發肺鳴。鳴則肺熱葉焦。發為痿躄。此之謂也。孫曰。果因哭子憂傷。兩腳軟弱無力。不能起者。七越歲矣。或以風治而投香燥。或認虛寒而與溫補。殊無寸效。江曰。濕熱成痿。正合東垣清燥湯例。但藥力差緩。難圖速效。以獨味杜仲。空心酒水各半煎服。日進清燥湯。

白話文:

那麼就會出現肺鳴的症狀。出現肺鳴的症狀,說明肺熱、肺葉焦灼。就會發展成為癱瘓、不能行走。說的是這種情況。孫先生說。確實是因為哭自己的孩子傷心悲傷。導致兩條腿又軟弱又無力。無法站起來。已經有七年了。有的人用治療風濕病的藥物治療,服用了芳香燥烈的藥品。有的人誤認為是虛寒而服用了溫補的藥物。一點效果也沒有。江先生說。濕熱導致癱瘓,正好符合東垣清燥湯的治法。但是藥效緩慢。難以迅速見效。只用中藥杜仲,空腹用一半酒和一半水煎服。同時每天服用清燥湯。

潛行散。兼旬。出房門。無何。病瘵子死。哀傷復作。

震按上實下虛之病甚多。何以知為痿證。殆於形容豫順。語音清亮而不起床。可權衡以決之。

〔附〕葛可久治同郡富人女。年可十七八。病四肢痿痹。不能自食。目瞪。眾醫莫能治。葛視之。笑曰。此不難治。乃令悉去房中香奩流蘇之屬。發地板掘土為坎。畀女子其中。扁其扉。戒家人。俟其手足動而作聲。當報我。久之。手足果動而呼。投藥一丸。明日。自坎中出矣。蓋此女平日嗜香。而脾為香氣所蝕故也。

白話文:

葛可久曾經治療過一位同郡的富家女子,年齡約十七、八歲。她患有四肢痿痹的疾病,不能自己吃飯,眼睛瞪得大大的。眾多的醫生都無法治療。葛可久看她後,笑著說:「這不難治。」於是,他讓她把房中的香料、化妝品等全部去除,挖開地板上的土,挖成一個坑,讓女子坐進去。然後他把門關上,並叮囑家人,如果聽到女子手腳有動靜,就來報我。

過了很久,女子的手腳果然動了,還發出了聲音。葛可久趕緊給她吃了一丸藥,第二天,女子就自己從坑裡出來了。原來,這個女子平日裡非常喜歡香料,經常接觸香氣,導致脾氣受到損傷,所以才患上了這種疾病。

震按香為脾臭。何以蝕脾。意者香能開竅。香極則諸竅大開。脈緩筋弛。關鍵盡撤。故身軟目瞪不食也。畀入土坎者。諸毒得土而化。且土為萬物之母。四肢百骸。得土氣則生氣自復也。仍合治痿獨取陽明之義。

白話文:

震亨認為香氣會導致脾臟虛弱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可能是因為香氣能夠使五官開竅,而香氣過於強烈就會導致五官全部大開,脈絡鬆緩、肌肉鬆弛,身體各個關節全部鬆懈。因此身體就會虛弱、眼睛發直、不思飲食。之所以將它埋在土坑裡,是因為各種毒素在土裡可以轉化,而且土是萬物的母親,四肢百骸得到土氣,元氣就會自己恢復。用它來治療腳氣也是基於陽明的道理。

李士材治太學朱修之。八年痿廢。累治不效。李診之。六脈有力。飲食如常。此實熱內蒸。心陽獨亢。證名脈痿。用承氣湯下六七行。左足便能伸縮。再用大承氣。又下十餘行。手中可以持物。更用黃連黃芩各一斤。酒蒸大黃八兩。蜜丸。日服四錢。以人參湯送。一月之內。

白話文:

李士材治療太學朱修之的病。朱修之患病八年,肢體痿弱廢用。之前經過多方治療都沒有效果。李士材診斷後,發現朱修之的六脈有力,飲食正常。他認為這是實熱內蒸,心陽獨亢所致,證名為脈痿。李士材使用了承氣湯,讓朱修之服下後大便通了六七次,他的左腳就能夠伸縮了。李士材又使用了大承氣湯,讓朱修之服下後大便通了十多次,他的手就能夠持物了。李士材還使用了黃連、黃芩各一斤,酒蒸大黃八兩,製成蜜丸,讓朱修之每天服用四錢,並以人參湯送服。一個月後,朱修之的病就好了。

去積滯不可勝數。四肢皆能展舒。李曰。今積滯盡矣。煎三才膏十斤與之。服盡而應酬如故。

崇明倪君儔。四年不能起於床。日服之藥。寒涼十六。補腎肝者十三。李診其脈。大而無力。此營衛交虛。以十全大補加秦艽、熟附各一錢。朝服之。夕用八味丸加牛膝、杜仲、遠志萆薢虎骨龜板、黃柏。溫酒送七錢。凡三月而機關利。

白話文:

崇明縣的倪君儔,四年來臥病在牀,不能起身。每天服用的藥物,寒涼的藥有十六種,補腎、補肝的藥有十三種。李大夫診斷他的脈搏,脈搏很大但是無力。這是營氣和衛氣同時虛弱的症狀。李大夫給倪君儔服用了十全大補湯,並加了秦艽、熟附子各一錢。早上服用。晚上服用八味丸,並加了牛膝、杜仲、遠志、萆薢、虎骨、龜板、黃柏。用溫酒送服,每次七錢。服用三個月後,倪君儔的身體逐漸好轉,可以活動自如了。

又治兵尊高懸圃。患兩足痠軟。神氣不足。向服安神壯骨之藥。不效。改服滋腎合二妙。加牛膝、苡仁之屬。又不效。純用血藥。脾胃不實。李診之。脈皆沖和。按之亦不甚虛。惟脾部重取之則澀而無力。此土虛下陷。不能制水。則濕氣墜於下焦。故膝脛為患耳。進補中益氣。倍用升、柴。數日即愈。夫脾虛下陷之證。若用牛膝下行之劑。則愈陷而病愈甚矣。

白話文:

另有一名士兵,飽受雙足痠軟以及神氣不足之苦。他先前服用了安神壯骨之藥,卻不見效。改服滋腎合二妙,又添了牛膝、苡仁等藥物,仍然依舊。之後,改用純粹的補血藥物,由於脾胃並未獲得充分的補益,仍是無效。李診為他診脈,發現脈象雖然都算平穩,按壓也不至於太過虛弱,但唯有脾部的部分,用重手按壓時,會感到澀澀的,而且沒有力氣。因此,判斷是脾虛下陷,導致無法控制水分的運作,使濕氣向下掉至下焦部位,才會造成膝蓋跟小腿的不適。於是,決定使用補益中氣的藥物,並且將升麻、柴胡的用量加倍。服用幾天之後,患者的病情便痊癒了。由此可見,若是脾虛下陷的症狀,再使用牛膝這種往下行的藥物,會讓病情更加惡化。

震按此三案。精妙絕倫。以藥對脈。確切不移。首案連用承氣。繼用參湯送寒下藥。皆是獨取陽明治法。末案補中益氣。與大黃補瀉不同。總歸乎取陽明也。臨證指南首列輕清治肺二方。實宗肺熱成痿之旨。第恐力薄難效。其用二妙、茵陳、萆薢、茯苓皮蠶砂、海金砂、防己、膽草、寒水石等。

白話文:

張振所記載的這三則病例,精妙無比,根據藥物的性質和脈象進行對應治療,準確可靠,毫不差錯。第一個病例連續使用承氣湯,接著用參湯送服寒涼瀉下的藥物,都是單純採用陽明經證的治療方法。最後一個病例使用補中益氣湯,與大黃補瀉法不同,總的來說都是治療陽明經證。在《臨證指南》中,首先記載了清肺治肺的二種藥方,確實遵循了肺熱化痰之旨。但恐怕力量薄弱,難以奏效,藥方中使用二妙、茵陳、萆薢、茯苓皮、蠶砂、海金砂、防己、膽草、寒水石等藥物。

直清濕熱。較之清燥湯。反勝一籌。不涉虛者。允宜仿此。又有治下虛上實。而用犀角地黃湯去芍藥。加元參、連翹桑葉、鉤藤。似乎專理上實。不顧下虛。然雲頭目如蒙。入夏陽升為甚。議清營熱以熄內風。想其人脈必弦數。有熱甚生風之象。未可兼顧下虛。或他日再診而後滋填下焦。

白話文:

直接清除濕熱,比起清燥湯,更加勝出一籌。病情不涉及虛症者,可以仿照此法治療。還有一種治療下虛上實的方法,採用犀角地黃湯去掉芍藥,加入元參、連翹、桑葉、鉤藤。這似乎只顧治療上實,而不顧下虛。然而,病人說頭目昏沉,入夏時陽氣上升症狀較重。我考慮清營熱以熄滅內風,猜想此人的脈象一定是弦數,有熱甚而生風的表現。不能兼顧治療下虛。或許過些日子再診治後,再滋補下焦。

亦未可定。至於滋填下焦方。有用虎潛加減者。有用四斤金剛健步及地黃飲子加減者。有用熟地、蓯蓉、巴戟、遠志、鹿角霜桑椹蒼朮、小茴。以金毛脊酒蒸熟。水熬膏為丸者。有用蓯、戟、杞、膝、青鹽、線膠、茯苓、沙苑、鹿筋膠、羊肉膠、牛骨髓、豬脊髓者。卻無參、術補陽明法。

白話文:

這個也說不準。至於滋補下焦的方劑,有人用虎潛加減方;有人用四斤金剛健步方和地黃飲子加減方;有人用熟地、蓯蓉、巴戟、遠志、鹿角霜、桑椹、蒼朮、小茴香。用金毛脊酒蒸熟,水煎熬成膏,做成丸劑吃;還有人用蓯蓉、巴戟、枸杞、骨碎補、青鹽、線膠、茯苓、沙苑、鹿筋膠、羊肉膠、牛骨髓、豬脊髓等製成藥物。但是沒有參、術來補益陽明經氣的方法。

亦無承氣瀉陽明法。惟脾腎雙補丸有人參。然其案重在暈麻瘕泄。尚未痿厥。非以治痿也。統觀之。不外清濕熱。益肝腎。豈二種病情偏多耶。或案有遺逸。未能詳備耶。

白話文:

也沒有用承氣湯瀉陽明的方法。只有脾腎雙補丸裡有人參。然而,它的案例主要集中在暈麻、瘕泄。還沒有痿厥的症狀,所以不是用來治療痿證的。總的來看,不外乎清濕熱、益肝腎。難道是這兩種病特別多嗎?還是因為有的案例遺漏了,而不能詳細備載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