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震篡

《古今醫案按》~ 卷二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7)

1.

煎送至寶丹。乃清熱通竅芳香逐穢法。更奇者濕溫之頭脹耳聾。呃忒鼻衄。舌色帶白。咽喉欲閉。謂邪阻上竅空虛之所。非苦寒直入胃中可治。而用連翹、牛蒡、銀花、馬勃、射干、金汁。此俗人夢想不到者也。不食不寐。腹痛便窒。脈遲小澀。謂由平素嗜酒少谷。濕結傷陽。

寒濕濁陰。鳩聚為痛。而用炒黑生附子、炒黑川椒、生淡乾薑、蔥白。調入豬膽汁。此加味白通湯。亦神奇不可思議者也。更有嗜酒人。胸滿不飢。三焦皆閉。二便不通。用半硫丸。又有病中啖厚味者。腸胃滯。雖下。而留濕未解。肛門墜痛。胃不喜食。舌上白腐。用平胃散去甘草加人參、炮薑、炒黑生附。

此二條不因酒肉認作濕熱。竟以苦辛溫藥通陽劫濕。尤覺高超。至如陽傷痿弱。有濕麻痹。雖痔血而用薑、附、茯苓、生術。舌白身痛。足跗浮腫。太谿穴水流如注。謂濕邪伏於足少陰。而用鹿茸、淡附子、草果、茯苓、菟絲。以溫蒸陽氣。均非淺識所能步武。濕久脾陽消乏。

腎真亦憊。中年未育子。用茯、菟、蒼朮、韭子、大茴、鹿茸、附子、胡盧、補骨、赤石脂。仿安腎丸法。治病調元化為合璧。益有觀止之嘆。濕門附此諸案。方法斯為全備。

白話文:

濕證的治療,運用「至寶丹」清熱通竅、芳香化濕。更神奇的是,濕溫導致頭脹、耳聾、呃逆、鼻出血、舌苔白膩、咽喉腫痛,這些症狀是因為邪氣阻滯上焦、臟腑虛弱所致,不能單用苦寒藥物直攻胃腸。而此方卻用連翹、牛蒡子、金銀花、馬勃、射干、金汁,這可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的。

若出現食慾不振、失眠、腹痛、便秘、脈象遲緩細弱等症狀,則表示平素嗜酒、飲食不節,導致濕邪阻滯,損傷陽氣。寒濕濁陰凝聚則產生疼痛,此時使用炒黑附子、炒黑川椒、生薑、蔥白,再加入豬膽汁,這便是加味白通湯,其療效也令人驚嘆。

對於嗜酒導致胸悶、不飢、三焦閉塞、大小便不通的,則用半硫丸。若病人病中進食肥甘厚味,導致腸胃積滯,雖已瀉下,但濕邪未除,出現肛門墜脹疼痛、食慾不振、舌苔白厚等症狀,則用平胃散去甘草加人參、炮薑、炒黑附子。

以上兩種情況,並非單純將酒肉所致的病症視為濕熱,而是使用辛溫藥物通陽化濕,其治療方法高明超群。至於陽氣受損、肌肉萎軟、濕邪導致麻痺,即使有痔瘡出血,也可用生薑、附子、茯苓、生山藥等藥物治療。舌苔白膩、全身疼痛、足部浮腫,太溪穴處有水腫如注,表示濕邪侵犯足少陰經,此時用鹿茸、淡附子、草果、茯苓、菟絲子溫補陽氣。這些治療方法,非淺薄之識所能理解和掌握。

濕邪久病,脾陽衰弱,腎氣也耗損,中年男子不育,則可用茯苓、菟絲子、蒼朮、韭菜子、大茴香、鹿茸、附子、葫蘆巴、補骨脂、赤石脂等藥物,仿照安腎丸的組方,達到治療疾病、調理臟腑、恢復元氣的功效,令人讚歎。關於濕證的治療,以上諸方已十分完備。